值守士卒叱责他们,夜已深刻,这么乱走,他报上去可是能把这帮人治罪,甚至斩首的。
大李等人悻悻回营,忽然见到一队人过来,值守的态度立刻变得恭敬。
“王队主。”
王勋是郑伟的爱将,而王当是王勋的爱将,虽然位只是队主,但那是因为郑伟被免官,等郑伟重回高位,他们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驻扎龙头城,算得上是郑伟一派的搁浅,本以为只是暂时的休憩,却没想到齐军入侵,王勋把命丢在了这里。
王当点点头:“我等要出去。”
值守面露难色:“可这……”
“已经向统军通报过了。”王当回过头,他身后跟着上百名士兵,“我们要去接幢主回来。”
王勋的首级还插在城外,齐军在其身旁堆了一小圈柴火,倒上桐油燃烧着,让城上的周军深夜也能看清王勋插在地上,像是在地府中受苦。
这对士气的影响很大,考量到这一点,统军向江允许王当等人出城。
“顺便把那台投石车也给砸了。东贼太猖獗了,居然不看守器械,我们要出城把它砸烂。”
齐主兴许是觉得麻烦,今日那台投石车居然不推回去,就这么放在城外,无人看守。
王当递过令牌,说出暗号,军中要暗号和令牌相同,才可以执行命令,这个做不得假。
“那……王队主请,祝您大捷。”
值守验证过后,向同伴点头,打开城门。
王当冷笑:“大捷?为军主收尸罢了。”
他看向一旁的大李等人。
“你们又是作何?”
大李等人不敢搭话,值守的士兵三言两语把事情说清楚,王当看向草席,裹着的尸体露出发髻。
“过来让我看看。”
王当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也没收回话语。
大李等人将草席放在地上,用火把将它照亮,老杨头的表情不知道何时又扭曲了,张大着嘴,褐色的血液在其脸上斑染,这副死状,让值守都有些不忍。
“让他们出城,掩埋了吧。”
王当说着,值守顿时紧张起来:“王队主,这不合……”
“反正我等出城,也不是不回来,让他们去。有事我担着。”
王当如此说,又看向大李:“就在城外不远埋了吧,若是我看见你们跑远,就立刻杀了你们。”
“是、是!”
夜已深,齐军估计也已经休息,他们不可能在城外太近的设置营寨。
齐军毕竟远道而来,比他们更需要休息、恢复精力,城中怎么说也有着一万多人,如果敢在二里之内安营,那夜晚突袭或派精兵火攻,也够齐军受的。
所以他们大概是在三里到五里的距离内扎营,甚至是十里,这么长的距离,等他们有所反应,自己已经回到城中了。
值守士兵拧不过他,最后勉强同意,没好气地对大李等人说:“快去快回!”
大李连连点头,几个人抬着草席,跟随王当出城。
今夜月光明亮,即便没有火把,也能指引他们的方向。
第187章 爆炸
大李等人出了城,被凉风一吹,心中就有些后悔。
城外的场景太过吓人了,前方燃起篝火之处,王当的发小、上级、义兄,王勋,正死死地盯着他们。
王勋没有老杨头的好运气,眼皮已经被齐军割掉了,脑袋甚至调整了角度,对准城墙上的守军,诉说着他的遭遇。
齐军没有挖掉他的双目,野外的乌鸦却当成了美食,落在他的头上,啄食脸上的皮肉。
王当就是忍受不了这一点,才请命出城的,义兄的尸首已经被摧残得七零八落,至少这颗头颅,要为他的家人送回去。
“你们去吧。敢有异动,就杀了你们。”
活人的威胁,比无形的鬼魅更有安全感,大李等人稍稍安心,连声承诺,带着尸体去到一旁的土丘上。
王当等人沉息静气,顺着月光的指引,快步走向前方。
“你们先去弄那架投石车,看看推不推得动。”
王当说着,他也没有太大期望:“若动不了,就把它砸了,点火烧掉,齐军的器具,能少一具是一具。”
士卒们遵命,队列兵分二路,一列靠近光武炮,王当和少数人去取王勋的首级。
有月光与篝火的指引,王当的前路愈发清晰,随着接近,王勋的首级从一个小点变得越来越大,又逐渐变成他往日的样子。
平日无聊的玩笑,听腻的话语,居然已经是过去。
凉风吹过,让王当回过神,眼前之人又变成了一个死物。
他似乎听到了风在叹息。是兄长吗?还是神佛?
王当不知道,他走近了王勋身边,喃喃着:“兄长,我们来……接你回家了。”
那个俊美齐将是骑在马上插的,马槊有十三尺之长,按照后世的标准是四米,想取下首级,只能拔出马槊。
“队主,这下面缠着些布帛。”
王当没太在意,估计是齐军拿来固定的东西。
他握住槊杆,等待士兵们清理完,就将马槊用力拔起。
王当抬起头,看向上边的兄长,月光照在脸上,显出狰狞。
他忽然有些不好的预感。
“队主!”
暴喝与爆炸同时响起。
燃烧是一种快速放热和发光的氧化反应,需要可燃物以及氧气,达到一定温度和浓度后以极快的速度进行反应,就会以火焰的形式出现。
可燃物,氧气,快速的氧化反应,三者缺一不可,王当等人手上的火把,就是最好的例子,浸油的布条是可燃物,在足够的氧气下将之点燃。
所谓的生石灰与水相触会燃烧,实际上是错误的,实际上是生石灰与水相溶,会与水反应产生高能热量,这份热能会被误以为是燃烧,但其实不是,因为没有可燃物,只产生了氧化反应,石灰本身并非燃料。
但如果周围有着甘草、油脂之类的易燃物,那就有着燃烧的可能,至少会放射大量烟雾。
商周时期,古人就掌握了烧制石灰石的技术,春秋战国开始用来筑城与防腐,东汉时期的零陵太守杨璇“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及战,乃顺风鼓灰,贼不得视,遂败”。
这个时代,中国对于科技的运用虽然还未成体系,但也是世界上遥遥领先的水平,不仅石灰使用娴熟,而且硫磺与硝石也已经登上舞台。
由于历朝皇帝对于长生不老的需要,它们还窘困于丹炉中,比如未来的重金属皇帝宇文邕,硬生生把自己吃成了核动力。
早在出征之前,高殷就为战争做着相应的准备,没有火药的时候就创造火药,是每个穿越者的基本素质。
因为高洋嗑五石散的需要,硫磺石灰与硝石也很好获得,都在军需物资中,存量不小。要这些东西的时候,众将都很担心,因为齐国是没有道教的,他们怕太子上演拓跋晃的旧事。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拓跋晃是佛信徒,庇护了许多僧侣;而今齐国灭道,太子又大搞炼丹,只怕道教将死灰复燃。
而且五石散是什么东西,几百年下来大家也都懂了,至尊的精神异常,嗑散嗑大了是重要因素,所以他们也很担心太子在这方面步至尊的后尘。
从太子最近的行为来看,不是没有可能。
高孝瓘作为将首,也曾带头去劝谏,但太子不知道给他下了什么药,兴许是一起嗑了?
总之高孝瓘出来之后,就坚定不移地支持太子,令人扼腕叹息。
行军途中扎营休息的时候,高殷就会命人取出一些,去外边试验。炼丹要讲究火候,最怕爆炸,而高殷就是奔着爆炸的目的去的,又背过《公共基本能力测验》,大概了解其中的成分,其中的细节,就交给几十年的铁匠们去把控,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足以弄出一个简易爆炸装置。
王当根本不知道齐国太子的歹毒心思,齐兵在地下挖了个坑,将七成硝石、一成硫磺与两成的木炭研磨成粉混合在一起,也就是黑火药的雏形。
硝石提供氧气,硫磺降低燃点,木炭作为燃料,三者共同实现快速燃烧并释放大量气体。
王当用力拔起时,浸泡过硝酸钾、也就是硝石溶液,又涂抹了硫磺松香的槊杆,就变得像火柴上那一层易燃区一样了,他拔得越大力,就越容易出奇迹。
就这还不保险,除了溶液,高殷还在缝隙之间塞了几个火折子,也就是古代的打火机。
火折子上面的细线缠绕着旗杆,马槊被拔出来时,它们上头的盖子也会被拔走,里面塞着白磷、硝石、松香这种易燃芯材。
它们不仅容易摩擦起火,而且原先就是点燃到一半然后吹灭盖住的,盖子将空气断绝,它们就无法燃烧,实际上仍旧处于半燃烧的预备状态,有可燃物,可以快速反应,只差氧气。
当火焰出现,就会顺着桐油烧到下方的黑火药。
而后就是引燃,接着爆炸。
王当被炸飞出去,倒在一旁的篝火上,士兵们急忙取水灭火,然而一泼过去,地上变得更加炽热。
除了底下的布设,篝火之类还被齐军撒了一地生石灰,遇水扬起高温,烫得周兵大喊大叫,浸没在烟尘中。
投石车这边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器械不仅大,而且结构复杂,太好设置各类延时装置了,只要有人一动,上方就容易掉东西、火折子被拉开,随后点燃灯绒芯。
“太子料中了!”
羽破多郁吐出口中的草根,翻身上马:“上,咱们可是很好客的,他们来了就别走了!”
高殷的大队人马的确已经回到了四里外的营地,但还有两百多名飞鸦军躲在四周,随时准备突袭。
爆炸声与烟雾,但凡有一个信号起,就乘马出来冲杀,将出来的周兵统统留下。
姚统曾建议过,龙头防主郑伟是个情绪大于理智的人,主帅的性格会很大程度影响他的士兵,龙头守军也需要胜利来稳固军心,因此第一次的叫战,有很大概率成功。
如若击败并俘虏敌将,就将他绑在城外,让飞鸦军躲在一旁的树林中,当城内有人出来救援时立刻出来冲杀,进行第二次打击。
当然,杀死的效果略微降低了一些,所以需要一些艺术化的处理,这点姚统和高殷的看法一致。
在这个计划的基础上,高殷加上了对黑火药爆炸的尝试,这是高殷第一次的战场试验,即便失败了,也只是损失了一台光武砲,一颗死人头。
可若成功,他就将获得神力,在月光的庇佑下让敌军自爆,城墙上的守军会看得清清楚楚,并迅速散播到城中。
“攻其心,折其志,不战而屈之,谋之上也。”——《权谋残卷》,作者张居正。
恍如神罚的爆炸、神出鬼没的齐兵,足以让龙头的周兵战心崩溃。
人类可以跟狩猎野兽、与同类交战,但不能抵触神佛,上天会发怒的。
第188章 埋伏
马蹄声纷至沓来,被困在浓烟与炽热中的王当等人分不清方向,只以为是千军万马,一时间惊慌不已。
他们想逃,但根本没有用,人怎么能跑得过马呢?
羽破多郁率领的都是射猎的好手,此刻将猎杀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即便今夜月昏星稀,也有火把与浓烟为他们做指引。
何况今夜月色很美,适合杀人。
齐骑拉开弓,弓弦绷出压抑的嘶吼,随后兴奋地脱离主人之手,瞬息之间,啃咬在周人身上。
“中计了!快、快走!”
“带上队主啊!”
离爆炸中心稍远的周兵大声喝着,仍有三两人去扶王当起身,王当虽然没有晕厥,但也失了魂魄,他离中心最近,被炸飞后撞在地上,头脑处在震荡中。
士兵们摇晃、呼唤,但都不太奏效,于是有人一咬牙,狠狠扇了他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