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备竞赛,最大的问题不是造舰,而是后期的军费开销。单纯只是造船,一百艘战列舰维也纳政府都可以轻松爆出来。
问题是船出来了,后期的维护开销,就要人命了。
这么说吧,这年头一艘新式战列舰的建造成本也就一百多万神盾,五年的维护成本,就超过了军舰本身的造价。
或许还要不了五年,要是训练勤快一点儿,三年就可以超过了。
这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一艘战列舰要配备六七百官兵,后勤维护人员比一线人员只多不少,光每年的军饷开销,就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日常训练肯定少不了,看炮管就知道海军的炮弹不便宜,战列舰一次齐射几十神盾就没了,使用特种弹的话可能几百神盾都没了。
看似不起眼的燃煤,如果单位是变成千吨后,同样不是一笔小数字。
日常检修、设备维护,更换损坏的零部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零零总总加起来,一年没有几十万神盾的经费,根本就不够花。
想要便宜也可以,玩儿穷人海军就行了。学习俄国人之前的做法,军舰停在港口里,士兵拿陆军操典训练,军费开销只需要正常水平的十分之一就够了。
弗朗茨点了点头,对海军大臣吩咐道:“卡斯塔格尼,说说你们的造舰计划吧!”
“是,陛下!”
海军大臣卡斯塔格尼:“英国海军已经有4艘君权级战列舰,这次又要建造6艘新式战列舰、10艘驱逐舰、7艘巡洋舰,以及各类大小军舰31艘。
我们想要对他们形成威慑,至少要保持他们百分之八十主力舰,百分之七十的附属军舰。
目前我们只有3艘新式战列舰,海军部计划再建造5艘新式战列舰、8艘驱逐舰、6艘巡洋舰,其它附属军舰共计25艘。”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奥地利海军开始流行“八分理论”,即:拥有皇家海军百分之八十的吨位,对英国人形成威慑。
要知道,从海军大发展开始,奥地利海军最初的目标只是皇家海军的十分之一,这才不到三十年目标就增加八倍。
想想也对,谁让奥地利海军的主力舰吨位数量已经逼近英国人的百分之七十呢?
确切的说是百分之六十五点七,四舍五入算百分之七十也没错。家底都这么厚了,鼓吹八分理论,也就不奇怪了。
或许在海军内部看来,没有提出一比一的造舰计划,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对此弗朗茨是无所谓,就是不知道英国人能不能忍得住。不过人的底线都是不断被刷新的,换成国家也不例外。
对比原时空来说,英国政府的底线已经低得多了。
这都是被逼出来的,随着法奥两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纷纷增加了对海军的投入,皇家海军的两强标准,刚出来就惨遭打脸。
然后又改变了计划,以皇家海军为参数,对世界第二海军强国保持1:0.6的优势。
这个比例,实际上也就说说而已。努力了几年过后,英国政府就不得不再次刷新底线。
第三海军强国的奥地利拥有了皇家海军百分之六十五的吨位数量,法国海军更是达到了皇家海军的百分之七十二。
英法奥三大国的格局,实际上也是皇家海军无力压制法奥两国导致的,伦敦政府被迫接受和法奥两国共同分享剩下的世界。
打压,英国政府一直都在做,问题是效果真不咋地,一个都没有打压下去。
谁都不是傻子,有渔翁在侧,法奥两国默契的压制矛盾冲突,睁大眼睛盯着英国人。
英国政府几次想搞事情,都被发现了,在法奥两国的报复之下,英国人差点儿被挤出地中海。
刚开始不舒服,时间长了英国政府适应能力强了,也就接受了现实。
毕竟0.72+0.65也不过1.37,两家又不可能真心联合,皇家海军还勉强兜得住。
这一切的前提条件都是这个比例,不再继续增长下去。
要是奥地利海军吨位增加到皇家海军的百分之八十,法国海军也跟了上去,估计英国政府就要气炸了。
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的比例都差不多是英国人的忍受极限了。即便是砸锅卖铁,英国政府也会让皇家海军的优势保持下去。
如果奥地利要是不搞那么多建设,自然不怕和英国人拼财力,可现在明显不行。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缓缓说道:“就按这份计划公布吧,不过建造计划时间比英国人延长2年。
后面如果英法增加造舰数量,我们也按照现在的比例跟进,不过我们的造舰进度可以放慢一点儿,每年建造两到三艘战列舰就行了。
必要的时候,海军部还可以拿出那几个大计划,用来混淆视听。”
输人不输阵,弗朗茨已经打定主意靠吹牛逼和英国人玩儿军备竞赛了。
反正军舰又不是不造,只不过晚点儿造出来,这也不会影响信誉。
造舰时间被拉长后,政府的财政压力就小了。只要财政支撑的住,军备竞赛持续的时间长一点儿,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
烧钱也是大家在一起烧,不管怎么说,英国人造出来的军舰更多,烧掉的钱自然也更多。
如果这款前无畏舰能够使用到退役,自然是不亏的。
问题是前无畏舰距离无畏舰,实在是太近了。本质上就是设计理念的差别,造舰的技术难度虽然有所增加,却不是无法攻克。
一旦无畏舰问世,前无畏舰又要被淘汰了。
刚结束一场精疲力尽的大赛,就被人告知这只是上半场比赛,马上又要开启下半场比赛,那个感觉绝对是酸爽。
或许财大气粗的英国人勉强能够撑得住,法国政府多半是没能力再接再厉了。
甚至因为海军上的投入增加,还会减少法国人对陆军的投入,这奥地利后面的战略计划非常有利。
……
第836章 针锋相对(补)
奥地利的造舰计划一公布,欧洲舆论就炸锅了。
虽然维也纳政府再三强调没有针对任何人,只是为了填补之前退役战列舰的缺口,仍然没有任何人愿意相信。
要知道,在此之前维也纳已经有一份“10年内建造10战列舰”的计划,现在服役的那3艘前无畏舰,就是造舰计划中的一部分。
平均每年开工一艘战列舰,这只是正常操作,正好可以保证目前奥地利海军的主力舰规模。
现在突然增加了5艘战列舰的造舰计划,明显是针对之前皇家海军造舰计划的回应。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反应了过来,前不久奥地利政府赠送给了俄国人大量的军舰,海军正处于空仓期。
俄奥友谊的见证?
那玩意儿或许有吧,毕竟是免费赠送出去的。二手军舰也是很值钱的,如果能够卖出去的话,按照国际军火市场上的规律,五六成新的军舰卖出造舰成本价也很正常。
不过,确定不是为了给新式战列舰腾地方么?
现在需要军舰更新换代的可不只有奥地利,英法同样面临着大量的军舰要退役,国际军火市场上根本就找不到这么多有实力的买家。
别看奥地利的陆军装备卖得很好,海军装备还真没有英国人的吃香。
这和军舰本身的技术、性能、质量、价格通通都没有关系。
卖不出去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政治,别看奥地利和欧洲各国的关系都很好,欧洲之外的国家关系真的很一般。
这不是奥地利外交部不努力,主要是没有施展的余地。
欧洲之外不是殖民地,那也是列强的小弟、或者是势力范围,完全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屈指可数。
事实上也不用数了,除了两个美国拥有一定实力,保住了自家的主权外,剩下的国家或多或少都和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当然,这不是说奥地利的军舰就完全卖不进去了,偶尔还是可以见针插缝的。
毕竟奥地利也是列强,拿出去还是有排面的,遇到事情维也纳政府也敢出头,搞定政治上的障碍也不是不行,问题是英国人有品牌效应啊!
不知道谁灌输出去的理论,大家都想当然的认为英国军舰质量、性能第一,各国购买军舰的时候首选英国货。
在这种背景下,法奥两国的军舰都不好卖了。两国政府还采取过反击,放出了英国军舰出口都是删减版的谣言。
可惜大家不好忽悠,是不是删减版,看了货就知道了。
最先进的军舰出口,英国人确实搞过删减版,不过老式退役军舰,约翰牛就没那么讲究了。
删减版军舰改装也是要花钱的,至少人工费省不了。本来就是淘汰掉的技术,根本就没必要浪费钱去隐藏。
政治因素丢掉了百分之六十的订单,品牌效应再丢掉了剩下份额中的百分之三十订单,最后就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的国际订单了。
(1-0.6)*(1-0.3)=0.28
这部分市场,还不是奥地利一家吃的。而是由欧洲各国一起瓜分的,基本上是法奥两国瓜分。
本来这年头有实力的买家就少得可怜,留给奥地利的市场又那么小,退役的军舰自然就找不到接盘侠了。
不光是奥地利海军如此,就连英国人也是如此。皇家海军每年都要拉军舰出去打靶,就知道这玩意儿有多难卖了。
为了控制军舰泛滥,欧洲列强还是有默契的,就算是卖不掉拉出去打靶,也不廉价处理,送人更不行。
某种意义上来说,奥地利大规模赠送俄国人军舰的行为,也是打破了这种默契。
只不过这种潜规则,没有明文约束,口头上的协议都没有,自然不存在约束力,大家最多也就内心不爽罢了。
这都是小问题,技术更新换代,淘汰掉的军舰令人头疼,本质上还是因为舍不得。
军舰没到退役年限,拆掉卖废铁可惜了;留下来继续服役,使用是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新式战舰也来了。
拥有大量的军舰,除了威风之外,还伴随着大量的军费开销,经济上非常不合算。
猜测是否准确,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反正军舰都送出去了。
就算是可以反悔,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俄国人还是会高高兴兴接盘的。
什么代价都不用付出,就有机会成为世界第四海军强国,换了谁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能够看列强们直接撕逼,这种机会可不多见。吃瓜群众们已经准备好了坚果和咖啡,就等着大戏上演了。
英国人还没做出反应,法国人先受不了啦。对英奥两国的造舰计划,拿破仑四世第一次觉得海军部太过小家子气了。
相比原时空来说,法国现在的情况要好得多。
既没有战争赔款,又没有俄国人需要拉,前不久的反犹运动又解决了历年的债务问题,现在法国政府也是有钱。
“英奥两国今年的造舰计划已经出来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原来的造舰计划已经变得不合时宜。
海军部重新修订造舰计划,不说超过英国人,至少也不能比奥地利人少。”
没有毛病,距离世界第一海军强国法兰西还有一些距离,可是世界第二海军强国的帽子,可不能轻易丢掉。
尽管世界第二海军强国和世界第三海军强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能够维护法兰西的海外利益。
但在政治上,第二和第三就是截然不同的。一旦丧失了第二海军强国的帽子,就会给外界留下一个法兰西正在没落的印象。
且不说国际上那么多等着落井下石的仇家,光国内那些傲气的民众也接受不了啊!
财政大臣罗伊·弗农提醒道:“陛下,建造军舰开销不算大,麻烦的是后期巨额的军费开销。
奥地利在公布造舰计划前增送大量的军舰给俄国人,就是为了降低军费开销。
如果我们要大举跟进的话,最好也退役掉一部分军舰,以减少军费开销。”
法国政府现在有钱不假,可是有钱也不能乱花。和英奥两国拼财力,法国政府还是力有不及。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事情发生,罗伊·弗农认为在军备竞赛中尽可能的控制军费开销,才是王道。
海军大臣哈姆迪:“阁下,目前帝国海军中服役的军舰舰龄都不算大,临近退役的军舰非常少。
大部分军舰都是五六成新,各项性能都非常的优质,将这些军舰退役实在是太可惜了。
最关键的是这些军舰退役后,根本就处理不出去,国际上找不到买家,我们又不缺训练舰。
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拉出去打靶外,要么拖到工厂拆卸卖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