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551节

  就算有人给你送,你也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遇到了钓鱼执法,这种事情反贪局可是经常干的。

  贪污受贿,也仅仅只能从几个可靠的人那里撸羊毛,又能够榨出多少油水来?

  仔细盘算了一遍,弗朗茨发现貌似保下这些人,除了给自己添麻烦外,没有任何价值。

  至于国际舆论,爱说就去说吧,反正嘴长在人家身上,根本就拦不住。

  就算处决的罪犯再多,也不会有人真跑过来指手画脚,这年头敢干涉奥地利内政的还不存在。

  “司法公正不容亵渎,这次我们就要用这些人,向外界表明我们维护司法公正的决心。

  凑个整数吧,那样会更加有威慑力。正好让这件事,成为奥地利法律的标杆。”

  听了“标杆”二字,让卡尔首相把原本准备的话咽了回去,司法公正也是需要鲜血来铸就的。

  这和法不责众是相对立的。今天要是因为涉案人员多手下留情,那么法律的震慑力就会大减,未来还会发生更多的类似事件。

  与其给未来埋下隐患,还不如现在就快刀斩乱麻。反正这些人留下来也没什么用,奥地利现在也不缺劳动力。

  “是,陛下!”卡尔首相慎重的回答道

  ……

第834章 军备竞赛

  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撤职的撤职,整个1887年维也纳政府都在清理蛀虫,没收非法产业。

  伴随着反腐打黑大案的落幕,共有10286名人犯被处决、96412人被流放,还有不计其数的人被罚款、警告。

  包括政府内部查出的贪腐官员1274人,主动投案自首7421人,处决罪大恶极者76人,流放犯官376人,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撤职,没收赃款4756万神盾。

  坦率的说,涉案金额比弗朗茨预估的要少得多,人均涉案金额也就五千多神盾,很明显猪还没有养肥。

  难怪大家喜欢反犹,和没收犹太人的资产相比,官僚们的贪腐都只是小儿科,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当然,这和维也纳政府的反腐力度有关系。大部分人都不敢直接行贿,利益输送的门槛又太高,挡住了很多人发财的路。

  神盾的购买力还是很牛逼的,对一线公职人员来说,千儿八百的行贿金额根本就碰不到,他们手中的权力有限。

  就算是有人送礼,一般也就几神盾、或者是十几神盾,最多也不过几十神盾。

  一共就这么点儿钱,要绕一个大圈子玩儿利益输送,明显不现实。

  这么一来,他们的灰色收入就只能来自上面的分润了。毕竟他们是直接操作者,想要交易顺利进行,少不了要封口。

  拿到的也不是现金,多是各种打折卡、代金券,很多还是以部门福利名义下发的。

  从法律上来说,这还构不成受贿罪,他们真正的罪名是知情不报和渎职。

  这也是自首官员一大堆的原因。毕竟在查出来前主动交代了,“知情不报”的罪名就没了,“渎职”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开除公职就算完事。

  涉案人员多,被抄家的实质上也就是那些问题严重的高官,这么算没收的4756万实质上也不少了。

  人均抄家所得高达13.5万神盾,要是反腐案再晚几天爆发,就是人均半吨黄金,妥妥的大贪官。

  对这个结果,弗朗茨还是很满意的。对比继位之初,“十个官僚抓九个,还有漏网的情况”来说,现在可是取得了根本性改变。

  案件结束了,可是后续影响才刚刚开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社会治安大幅度好转。

  不能说夜不闭户,至少收保护费、放高利贷的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连街头的小混混都很少出现了。

  残酷的现实告诉了中二少年们,混黑社会是要付出代价的,当老大就更是半只脚跨入了地狱之门。

  这也算是一场大型普法教育课,维也纳政府用上万名罪犯的生命铸就了法律的威严,社会不正之风得到扭转。

  全欧洲都在为奥地利的大手笔而震惊,连带着反犹运动的风头都被压下去了。

  一次性处决上万人,这个结果足以令很多人头皮发麻,舆论也是众说纷纭。

  支持者认为:奥地利政府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处决罪犯都是经过正规司法程序审判的,值得全世界学习;

  反对者则认为:奥地利政府不尊重生命,没有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是对人权的亵渎。

  双方吵得是不可开交,报纸上隔空对战,线下的辩论会、学术研讨会,都是双方的战场。

  好吧,维也纳政府还是掏钱公关了,要不然光支持法制的力量,早就落入下风了。

  受此影响,1887年进入奥地利外资总额较之上一年度下降了46%,与之相反的是流出资本,反而增长了21.2%。

  主要是犹太资本家撤退了,别人看不出来,他们这些当事人还是非常明白的。

  维也纳政府对普通犹太人确实很友好,可友好的背后却是为了民族同化。

  对他们这些阻碍民族融合的存在,可是一点儿也不客气,尤其是维特斯伯爵这位老朋友,下手更是一个狠辣。

  可抓可不抓的——抓,可杀可不杀的——杀,全部都是严惩不贷,就没一个手下留情的。

  这一点从被处决流放的名单中就可以看出来,确实是按照奥地利法律处置的,问题是上面犹太人数量太多了一些。

  完全安分守己的资本家确实存在,但那是极少数,大部分资本家或多或少都进入到了灰色地带。

  调查组明显对他们进行了特殊照顾,很多隐藏起来的问题,都被给拔了出来。

  明知道被针对了,他们也无能为力。相比其他欧洲国家,这还是讲规矩的。

  想要不被区别对待,那也非常简单,只要放弃传承,主动融合进去就行了。

  事实上,奥地利的犹太人早就分裂了,这次突如其来的打击,只是让问题更加明朗化。

  离开的只是一部分不愿意安于现状的主,大部分普通人已经不愿意继续漂泊,毕竟走出去也看不到前路。

  ……

  伦敦

  格莱斯顿首相:“对奥地利政府这次的大手笔,你们怎么看?”

  一般人都只停留在反腐案本身,市面上的专家学者们也只注意到法制问题,不过落入政客眼中就不一样了。

  外交大臣乔治:“这和奥地利执行的民族融合政策有关系,最早可以追溯1820年。

  不过这些政策,还是到了弗朗茨时代,才被发扬光大的。

  总体上来看,奥地利国内各民族融合的都不错,麻烦只剩下了犹太人。

  就算是欧洲没有爆发反犹运动,维也纳政府迟早也会对这些阻碍民族融合的犹太资本家下手。

  至于后面爆发的反腐案,实际上只是弗朗茨的权谋,因势利导借机清洗官僚队伍,加强对国家掌控力度。”

  能身居高位的都是聪明人,民族融合的好处,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过知道归知道,大家却没有效仿的意思。真要是进行民族融合,英伦三岛早就铁板一块了。

  事实上,包括格莱斯顿内阁在内,历届英国政府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没有办法,要是都变成了自己人,就不好剥削那么过分了,这相当于断了资本家的财路。

  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这些只是政治上的,我要说得是经济上。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在这次反腐反犹运动中,维也纳政府获得了大量的资金。

  具体数额虽然不得而知,但肯定是这次反犹运动收获最多的,这些钱的会花到什么地方,也值得我们警惕。”

  这是必然的结果,一边是剪羊毛,一边是杀羊吃肉,两边的收益差距不言而喻。

  国际竞争除了在拼实力外,同样也在拼财力。竞争对手有钱了,对不列颠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听到了这个坏消息,格莱斯顿首相眉头一皱,喃喃自语道:“这是军备竞赛,又要来了么?”

  反犹运动结束后,兜里有钱的不光是奥地利。确切的说,应该是欧洲各国政府兜里都有钱了。

  一般来说,遇到了这种情况,大家都会把钱花出去。具体花在什么地方,这就很难确定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人带头发展军备,马上就会引爆军备竞赛。

  海军大臣阿斯特利·库珀·基爵士:“首相阁下,法国政府日前已经公布了新的造舰计划。

  按照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法国海军会增加3艘新式战列舰、7艘驱逐舰、4艘巡洋舰,以及各类大小军舰24艘。

  按照最近这些年的海军造舰惯例,奥地利人会和法国人保持数量相当的主力舰规模。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要不了多久奥地利海军也会公布造舰计划,到时候皇家海军的压力将会大增。

  为了保障皇家海军的海权优势,海军部计划兴建6艘新式战列舰、10艘驱逐舰……”

  碰到见缝插针的海军大臣,格莱斯顿首相拍了拍脑袋,暗自想道:失策了。

  不等他开口,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就抢先反对道:“不行,如果按照这个计划,法奥两国势必会继续增加造舰数量。到时候,军备竞赛就无法避免了。

  政府虽然刚刚发了一笔财,但这些钱还有别的用途,不能白白消耗到毫无意义的军备竞赛上。”

  海军大臣阿斯特利·库珀·基笑道:“怎么能说没有意义呢,在军备竞赛中消耗了法奥两国的财力,他们就没有能力干别的事了。

  要不然,你觉得他们拿到这些钱,会花到什么地方去?

  奥地利的近东开发计划,法国人的非洲开发计划、大农场计划,这些可都是能够增强他们国力的。

  要是不消耗他们的财力,利用军备竞赛拖垮他们,长此以往下去,我们还能一直保持优势么?”

  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本土面积狭小的不列颠,自身发展潜力非常有限。

  想要保持自身的优势地位,就必须要不停的打压竞争对手。要不然在国家发展这项长跑运动中,他们早晚都会掉队。

  这一点从最近这些的发展就可以看出来,先是奥地利的经济总量超过不列颠,紧接着法兰西的经济总量又超越了不列颠。

  虽然仅仅只是本土部分,可这还是引起了英国精英阶层的重视,将两国列为了最大的竞争对手。

第835章 吹牛逼战略

  突如其来的军备竞赛,打乱了很多人的部署,包括奥地利在内。

  事实上,维也纳政府也有过挑起军备竞赛的计划,只不过那都是过去式了。

  自从决定实施近东开发计划后,弗朗茨就放弃了那个诱人的计划,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穷。

  一面搞基础设施建设,一面玩儿军备竞赛,还不是奥地利能够玩得起的。

  挑起军备竞赛容易,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善后,要是刚刚掀起这么有意义的活动,兜里就没钱了,那就丢人现眼了。

  这可不仅仅只是面子问题,更多的还是向世界各国展示实力,实力越强大在国际政治中就越容易找到小弟。

  当然,偶尔也有例外情况,可能起到反作用。具体怎么操作,就要看大家的政治手腕了。

  不得不承认,英国人把握的时机准。现在确实是压服法奥两国的最佳时机,过了这个时间点,两国的战略计划完成了,局面就会发生惊天逆转。

  就算是不能一次性把两国打压下去,那也要打击两国的嚣张气焰,告诉世界谁才是这个时代的王者。

  放下了手中的资料,弗朗茨皱着眉头问道:“我们这是不得不应战了?”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是的,陛下!

  英国人算准了时间,现在我们退缩,外界就会认为奥地利怕了不列颠。

  从驻巴黎使馆传来的消息,法国政府已经决定应战了,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公布新的造舰计划。”

  不是没有实力跟进,只是弗朗茨不愿意做这种没有意义的消耗。

  好吧,这都是自我安慰,真实情况是在不影响国内经济建设的情况下,奥地利的财力拼不过英国人。

  即便是抄家收获颇丰也一样,近东开发计划、城市改造升级、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这三大计划就已经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首节 上一节 551/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