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 第553节

  这样子的败家子行为,完全就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

  老式战列舰性能落后,那也是只是针对新式战列舰来说的。除了我们之外,目前只有英奥两国有装备。

  把这些军舰开出去,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执行护航任务,都可以胜任。

  就算是真的要退役,那也可以等新式战列舰服役之后,我们可以在后面的几年时间里,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军舰的价值。”

  舍不得是正常操作,造价几百万、上千万法郎的军舰,说处理掉就处理掉,换了谁是海军大臣都会心疼。

  听了这个解释,拿破仑四世点了点头:“新式战列舰还没有服役,退役军舰的事情暂时不着急。

  我们和奥地利的情况不一样,海外殖民地对海军的依赖度要高得多。

  在这期间,大家还可以尽可能的寻找买家,就算是价格便宜一点儿也没关系。”

  既然奥地利可以免费赠送,法兰西自然也能够挥泪大甩卖,拿破仑四世还是抱有一丝侥幸心理。

  万一把这些即将退役的军舰卖了出去,那就赚到了。至于海外护航的需要,都是扯淡的借口。

  这年头,英法奥三国谁不是军舰数量过剩啊?受前几次军备竞赛的影响,现在三国都有一大堆的军舰。

  只要不是三国互相打起来,就算是报废一半的军舰,法国海军同样可以承担起现在的职责。

  这也是奥地利政府增送俄国人海军的原因之一,三国不打起来剩下的军舰也够用,三国要是打起来了,送不送的结果都一样。

  法奥pk不需要海军,决定战争胜负的是陆军;要是和英国人开干,海军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

  要么出去破交搞破坏,要么躲在港口里面避风头,海上决战就等于送死。

第837章 三缺一

  目标谁都会制定,奥地利海军将目标锁定在皇家海军的八成,法国海军自然不会怂。

  作为世界第二海军强国,怎么也要超过奥地利海军才行,比如说到达皇家海军九成的吨位。

  大家都很给面子,没有挑战英国人海权的意思,造舰计划都只是接近皇家海军,没有喊着要超越。

  当然,这只是法奥两国的看法,落到伦敦政府眼中就是另一种看法了。

  无论是八成吨位、还是九成吨位,这都影响到了皇家海军的霸权地位。

  大家都是世界帝国,海军不可能天天集中在一起,万一有人不受规则,突然发起偷袭,胜负真的很难说。

  就算是皇家海军能赢,也会损失惨重。在干掉一个挑战者之后,就没有能力去解决另一个了。

  这种两败俱伤的战争,法奥两个陆军强国损失得起,就算是失败了也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不列颠就不行了,一旦皇家海军损失惨重,往日里的敌人就会扑上来,瓜分掉他们的世界帝国,根本就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切切实实的威胁近在眼前,主动挑起军备竞赛的英国政府,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怂了。

  唐宁街政府大楼内,对比了法奥两国的造舰计划,格莱斯顿首相笑道:“看来我们的对手,心气都很高啊!

  奥地利计划建造5艘战列舰,加上各类军舰总吨位接近我们造舰计划的八成;法国人建造6艘战列舰,各类军舰总吨位几乎是我们的九成。

  一个八分威胁理论,一个九分抗衡理论,莫非他们以为海军就真的只是造军舰?”

  在海军领域,不列颠有鄙视任何竞争对手的底气。法奥两国海军虽然起步了很多年,但本质上的内核还是陆权国家。

  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影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改变的。只要内核不发生变化,就很难真正和英国海军抗衡。

  表现方式主要体现在钱上,别的方面都可以想办法弥补,军费投入不足那就没办法了。

  最近几年,法国海军的军费大致保持在皇家海军的55%左右,奥地利海军的军费大致是皇家海军的50%左右。

  不是两国政府没钱,也不是两国政府不想继续增加,问题是家里还有一支大陆军要养。

  以奥地利为例,最近几年海陆两军的开销都近乎齐平了。作为亲儿子的陆军,每年的军费开销,也仅仅只比海军象征式的高一两个点。

  当然,奥地利海军能够以皇家海军一半的军费,维护百分之六十五的海军吨位,并不是说训练上打折扣了。

  除了官兵军饷开销略低一些外,更多的还是海外殖民地没有英国人的多,分布范围也没那么广,外派任务量相对较少,大部分军舰都窝在老巢中。

  外交大臣乔治:“谁知道呢?不过现在法奥两国民心士气很高,造舰欲望很好。

  据驻巴黎使馆的传来的消息,法国海军联合会、法国海军俱乐部等多家民间组织都在号召民众捐款,募集造舰经费。

  仅三天时间,就募集了一千八百多万法郎,一艘战列舰的造舰经费就出来了。

  奥地利暂时没有接受民间捐款,不过德意志民族统一委员会、德意志复兴联合会等多家组织都在做宣传了。

  如果军备竞赛持续下去,他们多半会向整个德意志地区募集捐款。

  受舆论的影响,此前我们和北德意志政府达成的军购案,遭到了邦国议会的否决。

  汉诺威政府希望我们能够向他们提供造舰技术,帮助他们在本国造船厂完成订单,要不然这笔业务最后会落到奥地利手中。”

  这已经不是邦国议会第一次否决对英军购案了,确切的说从北德意志正式建立过后,就没有批准过一次。

  导致订单频繁遭到否决的主要原因就是民族主义,大多数民众都认为英国是导致德意志地区分裂的罪魁祸首,反对同英国人进行任何形势的军事合作。

  面对滔天民意,弱势的北德中央政府自然是扛不住了,邦国议会只是推向前台的工具。

  听了这个解释,格莱斯顿首相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没了,咒骂道:“又是该死的民族主义,这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思想毒瘤。

  我敢打赌:如果有一天欧洲局势失控,绝对是民族主义导致的。

  不用管他们了,把造舰技术交给他们,和直接送给奥地利人有什么区别?

  告诉北德政府,这些军舰订单我们可以不要,但是绝对不能落入奥地利手中,要不然他们后果自负。”

  没有办法,德意志地区本来就是欧洲民族主义思想的摇篮,根本就不是说控制就能够控制的。

  诸侯混战了几百年了,大家早就打累了。原时空普鲁士能够轻易兼并北德意志众多邦国,就是因为民族主义的传播和人心思安。

  现在也差不多,甚至因为列强当年干涉德意志地区统一,民众认为受到了屈辱,民族主义比历史同期还要高涨几分。

  加上奥地利的推波助澜,反英成为了德意志地区的主流思想,受此影响一手扶持起来的汉诺威小弟,也不是那么听话了。

  英国政府不是没有进行过反击,可惜效果却不怎么样,不仅民众不买账,就连统治者也兴趣寥寥。

  要是在民族主义勃发前,鼓吹奥地利威胁论,肯定是有效果的,可惜现在时间点不对。

  在民族主义者心中,奥地利威胁论和奥地利统一论差不多,根本就吓不了人。

  在这种背景下,指望北德意志的造船厂,对英国的造舰技术保密,那就太为难人了。

  格莱斯顿首相生气也就不奇怪了,面对一个只见投入,不见回报,且立场摇摆不定的小弟,搁谁心理也会有意见。

  ……

  海军大臣阿斯特利·库珀·基爵士:“首相阁下,海军部新的造舰计划,已经起草完成了。”

  格莱斯顿首相接过了文件,只是扫了一眼造舰数量、成本,至于具体参数这不是他这个外行需要考虑的。

  “再加六艘主力舰,这是不是太过了,万一吓跑了法奥两国,这场游戏还怎么继续下去?”

  格莱斯顿首相担心的问题是有道理的。对一个国家来说,面子固然重要,可是面子不能当饭吃。

  如果不列颠玩儿的太猛,法奥两国退缩也是很正常的,毕竟那是两陆权国。

  海军军备竞赛输了也就输了,要不了命。反正有没有裁判,换个说法,谁都可以自封赢家。

  听到这个数字,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抢先说道:“今年的财政预算已经划拨完了,就连明年的财政预算,也都有了去处。

  法奥两国的造舰计划,都是三年、五年,我们完全没必要着急。海军的造舰计划,不如缓两年再说。”

  事实上,皇家海军的造舰计划大多数时候也是分开进行的,这次只不过为了先声夺人,前面才搞了一个“六艘战列舰”齐开工。

  效果自然是杠杠的,不列颠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强悍造船能力,再次震撼了世界。

  除了不列颠之外,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过同时开工建造六艘新式战列舰的记录。

  然而,世界第一名头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钱花得特别快。

  虽然从犹太人那里发了一笔财,可官僚们的花钱能力也是不容置疑的,才几个月时间,各部门报上来的花钱计划就大大超出了总额。

  为了控制政府的花钱速度,有先见之明的晓治·柴尔德斯,早早的选择了减持政府债务。

  除了个别重要的计划被批准外,大部分计划都被无限期的搁置了,要实施就等哪年想起来了再说吧!

  从这方面来说,这一届英国政府是优秀的,起码在责任心上是如此。

  阿斯特利·库珀·基眉头一皱,和财政大臣对视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无奈的败下阵来。

  没办法,钱袋子惹不起。就算是造舰经费划拨了,后面增加的军费支出,同样要获得财政部的支持。

  阿斯特利·库珀·基退而求其次道:“造舰可以推迟,不过计划我觉得还是早点儿公布的好。

  要消耗法奥两国的财力,我们必须要给他们更大压力才行,要和像现在这么不温不火,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确实是不温不火,军备竞赛只是在理论上开启了。各国的造船厂并没有全力开工,每年建造两三艘战列舰,这也好意思说军备竞赛?

  要知道,不列颠在正常年月,每年都要建造两三艘战列舰。要不然,弥补不了皇家海军的主力舰退役缺口。

  ……

  随着英国人的继续加码,军备竞赛全面开启了。看着英法奥三国政府的精彩表演,亚历山大三世显得格外落寞。

  这样的重要时刻,俄罗斯帝国居然缺席了。

  要知道,就连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小国,都咬牙公布了自己的造舰计划。

  虽然规模小了一点儿,或者说是象征式造一艘刷存在,毕竟还是参加了。

  不是说俄罗斯帝国已经穷到,连建造一艘军舰的钱都拿不出来,关键是他们没技术啊!

  俄国的几大造船厂几十年都没有接到过军舰订单,技术早就荒废掉了,别说新式的战列舰了,就算是原始的铁甲舰他们都没有建造过。

  所谓的造舰资料,还停留在风帆战舰时代。没有任何技术积累,要一步跨越到前无畏舰时代,这不是开玩笑么?

  亚历山大三世关心的问道:“怎么样,奥地利人同意转让造舰技术么?”

  这年头,造舰技术基本上就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科技水平体现,大家都是严格保密的。

  外交大臣奥斯卡·希门尼斯:“奥地利政府同意了技术转让,不过具体费用需要我们自己和造船厂谈。

  我们的人分别拜访奥地利几家军舰制造厂负责人,结果都不容乐观,他们要求捆绑销售不说,报价也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报价最低的威尼斯造船厂,最新战列舰技术转让条件也高达800万神盾,外加4艘战列舰、10艘驱逐舰、6艘巡洋舰,以及36艘附属军舰订单。”

  这已经不是技术转让了,分明就是在敲竹杠。但是没有办法,掌握这些技术的国家就这么几个。

  拥有新式战列舰造舰技术的船厂,全世界都不到二十家,肯卖技术的更少。

  事实上,奥斯卡·希门尼斯还有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报价最低的威尼斯造船厂,从来都没有建造过新式战列舰。

  所谓的先进技术究竟有多先进,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

  事实上,奥地利的很多造船厂都能够建造军舰,不过他们的主要业务还是建造民用商船。

  参与军舰制造,最主要的目标还是为了自己的打响招牌,就和做广告差不多。

  一般来说,被外界公认的标准是:能够为军方建造主力舰的造船厂,才是一流造船厂;

  能够建造驱逐舰、巡洋舰的造船厂,算是二流造船厂;

  只能建造附属军舰的造船厂,那就是三流造船厂;

  无法建造的军舰的造船厂,那就是家庭小作坊,不管规模多大都是如此。

  就如同这家威尼斯造船厂,在竞标过程中被人给pk了下来,仍然没有放弃相关技术研发。

首节 上一节 553/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