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79节

  她款步上前,和声细语道:“宝玉,你如今也已渐长,该知晓些规矩了。

  林妹妹搬去与姐妹们一处住,她们年纪相近,自是能玩得投缘。

  你若真心疼她,平日里多去探望,也尽了你的心意。”

  贾宝玉听了这话,纵使满心不情愿,却也深知无力扭转,只能悻悻地点了点头。

  而正与迎春等人谈笑风生的林黛玉,见此情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

  她向来心思细腻,又喜静,实在不愿与这位行事张扬、事儿又多的宝二哥住在一处。

  -----------------

  另一边,赵驹在宫女引领下,来到太和殿时,戴权正候在殿外,远远瞧见赵驹的身影,赶忙上前迎接。

  戴权嘴里嘟囔着赵驹来得忒慢,旋即一把拉住他,脚步匆匆往内殿走去,边走边高声通报:“陛下,赵将军到啦!”

  赵驹向安朔帝行罢大礼,抬眸间,只见殿内除安朔帝端坐于上,忠顺亲王、房弘文、张元直、贾永祥、周正、刘猛几人也在侧。

  赵驹拱手问道:“陛下,出了何事?”

  安朔帝神色凝重,将案上一份军报递与赵驹,沉声道:“你且看看,这是侯爱卿从前线加急送来的。”

  赵驹双手接过,缓缓展开,目光专注地查看起来,只见上边洋洋洒洒写道:“陛下圣鉴:

  臣,辽东边关指挥使侯孝安,诚惶诚恐,恭呈表章,奏闻边关战事。

  自臣接手牛继宗残部,本欲谋定而动。

  彼时,占据辽东之女真贼势正炽,臣原计按兵不动,待其自行北撤,而后率麾下兵马顺势收复辽东镇,此乃为减我军损耗,图长久之策。

  然事与愿违,女真此番行径大异往昔,竟不肯退出辽东北上。

  臣深知,迁延日久,必生祸端,为保边疆靖晏,遂果断下令,率将士强攻辽东镇。

  幸赖我军奋勇,女真虽悍勇,却不善守城,经多日苦战,臣终克辽东镇,且兵马折损尚在可控。

  本欲即刻呈捷报于朝廷,以慰陛下圣心,岂料风云突变,女真诸部竟再度南下,且此次来势汹汹,规模远超往昔。

  臣遣人多方探听,方知乃女真多部落联合兴兵。

  臣及麾下将士,抱定必死之志,奋力守城,至今,虽尚可勉强支撑,但敌军攻势如潮,压力与日俱增,长此以往,形势岌岌可危。

  故臣恳请陛下,速遣精锐之师前来驰援,以解辽东镇之困局,保我朝边疆之安宁。

  臣愿率部与援军协同作战,誓将女真贼寇逐出我朝疆土。

  臣侯孝安,惶恐顿首。”

  赵驹阅罢,面色骤变。

  女真族各部落向来都是纷争不断,如今竟合兵一处,南下攻打辽东?

  未及细思,赵驹顿觉眼前一阵迷离,恍惚间,手中军报似已化作无形,他的目光穿透虚空,直抵女真诸部。

  他‘看’到了数位女真部落酋首,正被一道姑模样的异人施术蛊惑,眼神渐失清明。

  未几,各部落中号角齐鸣,士卒点齐,浩浩荡荡南下。

  须臾,眼前景象突变,那道姑已置身于一处仿若世外桃源之所,正与一僧一道低声密语,神色凝重。

  良久,眼前幻景消散,赵驹猛地回神,这应当就是昨日刚获得的所谓辨明是非的能力?

  那道姑是冲着自己而来,故而施展妖法,蛊惑女真各部挥师南下,进犯辽东?

  想着风月宝鉴先前所说,赵驹很快便是将事情猜了个大概:警幻蛊惑女真族各部落南下攻打辽东,削减大景朝国力,好趁机‘拨乱反正’。

  安朔帝见赵驹阅毕军报,开口问道:“勇毅伯有何看法?”

  赵驹神色凝重,朝着安朔帝拱手说道:“陛下,女真各部此番来势极为凶猛,侯将军守城恐将艰难万分。

  依这军报所示,女真此次联合众多部落,规模之大远超往昔,攻势必定凌厉。

  侯将军固然英勇善战,麾下将士亦是奋力拼杀,可长期以劣势兵力守城,损耗巨大,且士气亦难免受影响,只怕是……”

  忠顺亲王微微蹙起眉头,神色凝重道:“勇毅伯所言甚是在理。

  然当下我朝兵力分驻各处,布局分散,若欲抽调精锐驰援辽东,仓促之间,实难集齐足量人马。”

  房弘文轻抚胡须,陷入沉思,俄而开口道:“陛下,依微臣愚见,可先从毗邻辽东的几处卫所抽调兵力,先行前往支援,以解辽东燃眉之急。

  后续再从各地征调兵马,徐徐充实辽东防线。”

  安朔帝微微摇头,看向赵驹,问道:“勇毅伯,新军战力如何,可堪一战否?”

  赵驹闻言,脸色微微一变,拱手回道:“陛下,破锋军新立不久,士卒们才勉强完成体能训练,此时仓促投入战场,恐伤亡惨重,折损率极高。”

  安朔帝长叹一声,神色凝重道:“朕亦知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原以为侯爱卿此次率近二十万大军出征,再加上牛继宗残部,应对辽东战事应绰绰有余,未曾想竟还是不足。”

  赵驹心头暗衬,倒也怪不得安朔帝考虑不周,实在是警幻那贱人实在是不讲武德,跑去蛊惑各部落首领。

  大景朝与女真族的兵力构成,可谓大相径庭。

  侯孝安麾下号称坐拥二十万大军,实则将后勤辎重、预备役等皆囊括其中。

  一旦战端开启,真正能冲锋陷阵、搏杀于沙场的精锐,满打满算不过数万之众。

  恰似安朔帝倾力打造的新军,核心战力唯破锋军而已,其余镇岳军、临烽军、沧澜军、青闵军等,多是围绕破锋军运转,起着辅助、策应之功用。

  女真一族,自幼于马背驰骋,风餐露宿,磨砺筋骨,待成年之际,皆能控弦弯弓,纵马如飞,堪称天生的精锐骑兵。

  总的来说就是,大景朝虽拥众兵,然善战之士稀缺;女真部族人数寡少,却多有精锐勇悍之卒。

  赵驹略作沉吟,继而向安朔帝进言:“陛下,依臣之见,陛下不妨遣派使臣,前往女真各部周旋游说,以拖延时日。

  如此,待破锋军操练成型,届时我军自可长驱直入,犁庭扫穴,一举荡平敌寇。”

  其实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将那警幻的法术给破去,到时候,自然有不想南下的女真部落离去。

  安朔帝闻言,目光遽然一凛,陷入沉吟。

  须臾,他看向兵部尚书房弘文,问道:“卿意下如何,此计可行否?”

  房弘文赶忙俯身行礼,恭敬回道:“陛下,遣使臣赴女真各部游说,不失为一策,或可尝试。

  然女真各部此番合兵南下,野心昭然若揭,恐不会轻易为使臣言辞所动。

  况且我朝与女真积怨已久,使臣此去,定是危机四伏,生死难测。”

  安朔帝既以“安朔”为年号,自然有其雄图大略。

  听闻房弘文这番鞭辟入里的剖析,心中便已权衡利弊,果断摒弃了遣使游说的念头。

第135章 丫鬟抱琴

  房弘文拱手进言:“陛下,依臣之见,或可从九边重镇调兵,以解辽东之急。”

  安朔帝闻言,微微一怔,旋即面露犹疑之色,喃喃道:“九边?”

  九边重镇的兵力,向来皆掌控于太上皇之手。

  安朔帝登基这些年来,也仅仅从太上皇手中争得大同镇的控制权。

  至于辽东镇,皆因牛继宗太过庸碌无能,且安朔帝获取消息的速度快于太上皇,猝不及防之下,才被安朔帝抢了先将侯孝安派去。

  张元直面露难色,趋前一步,躬身奏道:“陛下,九边重镇乃抵御北方诸族之要冲,肩负着拱卫朝廷的重任,若抽调兵力,恐令边防力量受损。

  况且九边粮草供应向来紧张,若再遣军前往辽东,粮草调配更是难上加难,望陛下三思。”

  忠顺亲王亦随声附和,道:“九边重镇干系重大,那位恐怕未必肯依。”

  太上皇麾下大部分禁军,已被安朔帝尽数遣往辽东,如此一来,边关恐难容安朔帝再度插手。

  房弘文当即打断忠顺亲王话语,朝安朔帝拱手一拜,道:“陛下,臣听闻破锋军指挥佥事,乃贾家贾敬,不知此事属实否?”

  安朔帝眼前一亮,神色却仍有几分迟疑,道:“房爱卿的意思是……”

  房弘文拱手作揖,朗声道:“宁荣二府,素以宁国府为尊,贾敬更是贾家的一族之长。

  如今贾敬已然投诚,这是否意味着整个贾家,皆为陛下之臣?”

  未等安朔帝开口回应,房弘文又接着说道:“九边重镇,其指挥使多为贾家门生。

  若贾敬以族长身份,持陛下旨意前往,那些指挥使念在贾家门生的情分上,理应会配合抽调兵力。”

  安朔帝听闻,不禁陷入沉吟,须臾,方缓缓说道:“贾家于朝堂之上,根基深厚,势力错综复杂。

  若能为朕所用,此番调兵遣将,或可顺遂不少,然……”

  他目光如隼,扫视众人,“贾家心思叵测,倘若阳奉阴违,又该如何应对?”

  若贾家诚心归附,倒也无妨;可若是他们暗中仍是向着太上皇,蓄意从中作梗,致使辽东镇沦陷,他身为一国之君,势必难脱干系。

  至于太上皇忧心辽东镇沦陷?安朔帝心中哂笑,只觉绝无可能。

  昔日太上皇在位,每逢异族犯境,便秉持割地求和之策。

  如今已然退位,还有自己顶在前边背锅,又怎会将辽东战事放在心上?

  赵驹听闻,心中暗自思忖,原著中王子腾后来升任九省统制,怕是以安朔帝之意,欲借王子腾之手掌控九边重镇。

  只是太上皇一系的残余势力,必定容不下他,故而将其暗中翦除。

  众人反复商议,最终决定三管齐下:

  从辽东镇附近的卫所抽调部分兵力;同时,派贾家之人前往九边重镇,与当地将领协商调兵事宜;赵驹则加紧破锋军的训练进度,以防不测。

  -----------------

  跟安朔帝打了声招呼之后,赵驹便是在戴权的带领下来到了慈宁宫。

  赵驹抬手拦住一名匆匆而过的宫女,拱手行礼,和声问道:“这位姐姐,不知管事的张嬷嬷可在?”

  宫女见赵驹是戴权领进来的,不敢轻慢,欠身回禀:“张嬷嬷正在后院当值,公子找她,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赵驹微微一笑,言辞恳切:“有劳姐姐,能否通报一声?我确实有要事,想向张嬷嬷请教一二。”

  宫女面露犹豫,目光四下扫了一圈,见无人留意这边,才压低声音说:“公子,您随我来吧。”

  赵驹随在宫女身后,沿着蜿蜒回廊,走过慈宁宫。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周遭景致,但见慈宁宫布局精巧,亭台楼阁参差错落,花草树木繁茂葱茏,处处透着雅致之气。

  待宫女入内通报,张嬷嬷旋即步出,问道:“原来是赵伯爷,不知寻老身有何事?”

  赵驹拱手说道:“适才元春告知于我,昨夜出宫仓促,不慎将丫鬟抱琴遗落在宫中,故而托付我带她出宫。”

  张嬷嬷听闻,顿时恍然大悟,旋即唤来一名宫女,问道:“抱琴现下何处?”

  宫女回道:“正在偏殿当值。”

  张嬷嬷遂引着赵驹,径直朝偏殿走去。

  二人顺着蜿蜒回廊快步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偏殿之外。尚未踏入,殿内嘈杂声已隐隐传来。

  赵驹与张嬷嬷交换了一个眼神,加快脚步,踏入偏殿。

  只见殿内一片混乱,众人正乱作一团。

  但见一名身形纤弱的宫女,被一众宫女层层围住。

  为首的宫女双手叉腰,满脸骄横之色,扯着嗓子尖声叫嚷:“让你帮我们办点事儿,又能怎样?

首节 上一节 79/32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