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真有机会
要是他们别在军中安插那么多的权贵子弟混军功;
要是他们别在战前就裁撤削减西军;
要是他们能用正确的老种、小种为将,而不是胆小如鼠的刘延庆;
要是他们能约束军纪,不要在燕京城里烧杀抢掠
在这场伐辽之战中,他们有无数的机会,全被他们完美的避开了。
陈绍站在千里之外的瓜州城头,遥望中原方向,长舒了一口气。
可能是赵佶这一殿君臣,享福太多了,把大宋的国运都享没了。
所以这么好的机会,摆在他们的面前,这些人也能白白错过。
城中没藏庞哥又主动请缨,去清缴残余的党项力量。
此地不同于兴灵诸州,百姓们不向着党项人,甚至都很仇视原本高高在上的党项贵族。
于是清缴的异常顺利,定难军在哪抓住的党项余孽,也不关押,审问清楚之后就地砍了。
瓜州到手,沙洲已经是唾手可得。
越来越多的回鹘人,开始往西逃窜,要么去投奔西州回鹘,要么去投奔高昌回鹘。
以陈绍如今的兵威,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派人去联络这两个回鹘的王庭。
再敢接受自己境内的子民,就要出兵讨伐。
他们生怕陈绍以此为借口出兵,不愿意为了他们得罪陈绍,毕竟将来商路还是要经过陈绍地盘,去和中原做生意的。
于是很多回鹘首领被送了过来,还有一些势力大的,他们不敢去要人。
比如说肃州的龙氏,就继续往更西的地方迁移。
中军大帐内,陈绍腰杆笔直,此时天气已经十分寒冷。
他看了一眼帐中诸将,说道:“诸位,此番西征,已经到了最后一站。今日大军开拔,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沙州,毕其功于一役!”
“河西走廊打通之后,咱们定难军,就再不过苦日子了!”
众将轰然大笑。
前段时间,定难军确实很缺钱,但那是定难军财计缺钱,底下的官员、将士并不缺,甚至还主动组织了几次募捐,支持节帅。
这句话节帅说的咬牙切齿的,想来是记起苦日子了。
陈绍在帐中点将,道:
“嵬名利通!”
“末将在!”
一员将领抱拳出列,陈绍抽可根令箭,厉声喝道:“本帅命你率兵立即攻打沙洲南城,断敌水道。”
“遵命!”嵬名利通接过令箭抱拳而出。
他被韩世忠在宥州俘获之后,一直没有怎么被重用,此番节帅终于信任他了。
嵬名利通也看出来了,定难军气势已成,根本无法阻挡,未来西北必然是定难军的天下。
“没藏庞哥!”
“末将在!”
没藏庞哥被李乾顺放水冲走之后,都以为他死了,没想到半路爬了出来,如今早就生龙活虎,此次西征立下无数功劳,回去肯定被重要提拔。
此时他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还没等陈绍下令,他直接说道:“大帅,让末将攻打西城吧,我听说西城地势低,末将愿为大帅先登破城!”
陈绍瞪了他一眼,道:“要不你先立个军令状?”
没藏庞哥想了想,挠头笑道:“末将随便一说,请大帅下令!”
“本帅命你攻打北城。”
“遵命!”
“杨广齐,本帅命你部继续佯攻东城,阻敌退路,机动轻骑不得妄动,随时等候沙州消息,以作赴援!”
杨广齐赶紧领命,自己的机会又来了,这次可一定得把握住。
陈绍扫视一眼,继续说道:“其余诸将悉从本帅调遣,随本帅攻打东城,各营轮番上阵,以车轮战法,不予城中守敌片刻喘息之机!”
“拿下沙洲,则西征完胜,各部人马,俱有封赏!”
沙洲以西就是玉门关。
玉门关,这三个字出来,仿佛就能瞧见大漠的风光。
有一股浓重的底蕴,边塞气息扑面而来。
此地汉代是丝路安检站,唐代是军镇粮仓,西夏降级为税卡。
是控守疏勒河故道,扼守丝路的北线咽喉。
如今,即将被陈绍拿下!
第134章 完美收官
沙洲城。
破败的城门口,定难军列阵于道路两侧,迎接陈绍入城。
打下沙洲,只用了两天,城中汉人占据大多数,不管是真心迎接也好,投机也罢,总之给陈绍省事了。
如此一来,原本西夏的地盘,已经尽数归了陈绍。
只剩下躲入贺兰山的一群余孽,充其量跟草寇差不多,丢失了所有的城池和土地,等待他们的只有覆灭。
陈绍骑在马上,目不斜视,进入城中。
沙洲的街道上,没有多少百姓,大多都在家中。
道路两侧,全是陈绍的兵马,他最有实权的官职,只是承宣使。
并非童贯那种宣抚使,所以理论上来说,陈绍并没有开府建牙,任免官吏的权力。
但这只是理论上。
实际上他啥也敢干。
沙洲就是老子的地盘!
一行人赶到曾经的敦煌王府,沙洲当地各大家族的当家人,纷纷上前行礼。
陈绍也不客气,坦然就坐,受了他们的大礼。
在这里,大家信奉的是实力,陈绍如今的实力够了,他们就选择臣服。
等到他没落了,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背叛,几百年来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来都是如此。
党项拓跋氏已经彻底败了,甚至很多羌人,都投入了陈绍的麾下。
他就是如今的西北王,看样子,比前面几代,还要更霸道一些。
瓜沙回鹘在这里生活多少年了,陈绍一来,要么被迁到了银夏,要么被吓的西迁。
这些所谓的豪门大户,也是被党项人驱赶出沙洲的统治层很久了,一群士绅名流乱烘烘地见礼已毕,陈绍笑道:“这么多年来,沙州屹立于虎狼之地,始终传承我华夏衣钵,各位瓜沙的士绅是居功甚伟啊。
本帅早听说敦煌古城人才济济,各大世家藏龙卧虎,今后欲治理瓜沙,少不得还要依赖各位归心输诚,共谋大业!”
众人等的就是这句话,听到陈绍亲口允诺,许多人忐忑不安的心便稍稍安定下来。
只要还让他们管理下面的百姓,王座上的屁股是谁的,是党项还是汉族,都无所谓。
陈绍看着底下一群人,神色各异,心中已经开始笑了。
如今自己兵威正盛,若是横下心来,完全可以用两三年的动荡和萧条为代价,铲除沙瓜二州原有的整个统治阶层,从无到有重新建立。
而各大世家不管你在瓜沙如何的源远流长,如何的开枝散叶,有多么深厚的群众基础,有多大的威望影响,都没用。
瓜沙的体量太小了,自己把你们九大家族杀完了,你们还拿什么来争夺?
不管你底蕴多厚,敦煌就这么大的地方,就这些人口,根本不具备和定难军进行军事抗衡的条件。
说好听点九大家族,说难听点,这不就是九个地头蛇。
自己在敦煌古城这里的打算,就是开通商道,别的都无所谓。
他们要是配合的话,陈绍不介意让他们喝口汤。
可是这九个地头蛇的表现,陈绍很不满意,在他大兵压境之前,只有四家人找了自己。
那就不好意思了
今日来的,都是各家族的族长,要么是年富力强的中年人,要么是白发飘飘的老者。
只有最大的家族曹家,因为传到上一辈时候族长早亡,七世孙曹仁礼只有二十二岁,他笑呵呵地说道:“我沙州士绅为迎接节帅,特意准备了丰盛的酒宴,大家还是先赴宴吧。节帅入主敦煌,瓜沙中兴有望,大家今日不醉无归,呵呵,节帅,请,诸位,请…”
他虽然年轻,但是曹家势力最大,西夏为了笼络他们,也是赐姓嵬名。
曹仁礼的党项名字是叫嵬名安惠,在西夏朝廷挂着个中书右司郎中的虚名,实际上把持着沙洲很多的民生、宗教和商队。
其弟曹贤顺(出家法号智光)任沙州都僧统,曹氏垄断莫高窟70%洞窟管理权。
而这个佛门的都统,也不是个虚职,可以通过“经会”放贷,掌控敦煌粮食市场。
他们对陈绍的到来,抱有的疑心最大,生怕陈绍触及到他们的利益。
可是他们又没有对抗陈绍定难军的力量,所以只能是和以前一样,大家尽可摆开盛筵,杯筹交错,尽欢而散,然后给陈绍足够的好处。
回鹘人,党项人,都是被这么摆平的。
陈绍点了点头,说道:“走吧,让我也尝一尝,敦煌风味!”
在冬天到来之前,陈绍拿下了瓜沙二州,结束了这次西征,所以心情十分好。
等他们出来之后,街道上的百姓,也陆陆续续多了起来。
看来并非是被驱赶回家,只是躲在家中,如今得到了消息,这才敢出来。
陈绍的亲兵卫队出行,引来了许多围观的百姓看热闹。
大家只见那些将士衣着光鲜,盔甲明晃晃的,步调一致,走起路来的很有气势,顿觉比看戏看跳舞还舒坦呢。
至于是不是华夏故风,他们早就忘没了,很多人从出生起,就已经是三代人与中原隔绝了。
他们看着陈绍的时候,陈绍也瞧着他们,西北这地方真的是各个民族都有。
陈绍也说不上好恶亲疏,汉人有可能给你一刀,夷人也有可能为自己所用。
李世民是大唐皇帝,打仗经常驱使番兵番将,死了还有胡人将领非要给他殉葬,这才是最高明的手段。
陈绍微笑着和人群示意,唯有看见几个梳着小辫的,让他有点不爽。这小辫子很容易让他想起辫子戏里的满人,丑陋恶心。
傻比样把脸都在世界上丢完了,让咱们几百年翻不了身,很难不讨厌。
陈绍问了一嘴,才知道那是鲜卑人,误会解除。
曹氏宴客的地方,很是排场,虽然四周透风,但是不知道哪里设有炭火,热烘烘的,各人的脸上都红扑扑的仿佛多了几分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