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110节

  一点好处,就收买得他敢和官家还有蔡京对抗,说明此人的眼界也就那样,是个没见过富贵的。

  当然这些话是不会当着他面说的,甚至还会对他更加恭维逢迎,只是私底下却不再拿他当个东西,嘲讽的话非常难听。

  此次到何灌府邸人数众多,待客自然就不能在内书房了。

  何灌将会客之所设在了内院花厅当中,此时天气已经慢慢有些凉了。所来之人,都是在汴梁养尊处优惯了的。虽然号称都是武将,实际上根本没去战场吃过苦,就算是这汴梁城中接近秋深之季的凉气,都有些挨不住。

  花厅当中,早有何灌府邸的下人生起了地龙。

  何灌虽然是不怎么讲求享受之人,但是到了汴梁也得入乡随俗,他身为三衙高官,该得的一份也少不了他的。

  尤其是在禁军中混,你要是过得差了,没有人看得起你。越是他这种不是世家出身的,越要注重自己的排场,免得被人嗤笑。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只要你出身低,无论做什么,他们都会私下嗤笑你。你用的东西再高端上流,他们也只会说你是穷鬼乍富,只知炫耀。

  这个时侯在花厅下面地龙里面升起的无烟炭,因为汴梁附近早就是林木稀疏,能够用来烧这种炭质细密的多年大木寻也寻不着,都是从西川运来的,价格极昂。

  但烧起来火力足,无烟气,极品的还有一种淡淡的香气。

  一众将门世家公推出来的代表之人,此时就老老实实在花厅当中等候何灌到来。就是烧着地龙,有的人还将轻裘披在身上。大家都是有心事的,虽然彼此都是极熟,这个时侯却少有互相之间的寒暄,都是大眼看着小眼,等候何灌的到来。

  放在往日,他何灌这敢般拿架子,大家早就日娘、撮鸟的不伺候了。

  不过今天,却都一个个按捺住性子,等何灌将架子摆足。

  世家子弟都是很现实的,他们不在乎你一时得志,私底下不知道说得多难听。

  反正是他要揽这个差使的,就由他去和皇帝说,去和蔡京闹,将来要是生出事情来,大家顺理成章的就一股脑推在他头上。

  到时候让这何灌自己挣扎去,想要大家伸手,那是绝无可能的。

  你今日的风光,就是明日的哀葬,这种底层出来的,得志就猖狂的短视泥腿子,他们见得多了。

  不知道等了多久,随着承宣一声通报,就看见何灌只穿着半新不旧的家常单衫,带着一个交角璞头,沉着脸走入花厅当中。

  他看也不看众人,直愣愣走向自己的座位。

  在座之人,虽然根基深厚,不少家世都是开国传下来的,但是官位离着何灌却差得远。

  大宋都门禁军当中虽然主体都是这些将门世家形成,但是三衙的几个位置,都还是向来安排有经验,有军功,尤其是在边地打过仗的。

  赵佶登基之后,重用高俅,已经是大违宋朝皇帝用人家法的乱来。当然,这也算是一个制衡之法,是赵佶自保的手段。

  他的皇位、皇权,也不是一上来就这么稳固的,禁军曾经也确实是他夺权的武器。

  哪怕是都门禁军,也好歹要注重一点军中阶级之法,何灌进来之后,这些世家中人全都起身,深深行礼下去:“见过太尉!”

  何灌虽然臭脸,但是说话态度还可以,摆摆手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老夫府邸,轻易是见不到诸位衙内的,你们的贵足少踏贱地。今日好不容易有这般热闹,又何必多闹什么繁文缛节?这个节口上非比往日,咱们还是认真谈正事要紧。”

  何灌刚愎自用,自视甚高,整个禁军都有名。

  他又好揽事,其实是个不大受禁军将门世家待见的。

  但是当初为了平衡高太尉的权势,大家还是表面上奉他为首,再加上他在边境打过仗,立过功,还是带了一些部下、亲信安插在侍卫亲军步军司以为心腹,也算是有点力量。

  大家才这么捏着鼻子忍着他,今日又是有求于他,何灌的架子就加倍的大了。

  这个时侯,无论你再怎么不爽,心里再怎么骂,也只有脸上堆笑忍耐。

  等到将来,有的是机会和法子,报复在他或者他的子孙身上。

  石崇义就是如此,他挂着一脸人畜无害的憨厚笑意,起身很是巴结的对何灌道:

  “太尉就是太自苦了一些,看这府邸的陈设,谁能想到您老人家是位居三衙统军之位的太尉!

  如此天气,还是一身单薄衣衫,也太不宝爱自家身体了。我常与兄弟们说,何太尉是我辈的泰山之靠,岂能不擅自珍摄?

  小子我这几日得了几件从辽东而来的皮货,辽地如今乱纷纷的,女真人和契丹人打仗,打的商路闭塞,这几件皮货得来不算是太轻易,回去以后就遣人送来,不值什么的东西,无非就是属下一点心意,但请太尉赏收了罢。”

  何灌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道:“辽地不通,西北商路不是通了么,那里皮货也多,你没买几件?”

  石崇义吃了一顿抢白,也不恼,笑着说道:“那西北的陈绍,和咱们不对路子,怎么能买他的皮货。”

  这份修养和耐性,其实还真是一般年轻人没有的,别看石崇义只是个捧日军指挥使,当年陈绍当过的官儿,但是谁敢只拿他当个指挥使看?

  禁军中多少的高阶将官,都是人家扶持上去的,他可是石家的嫡长子。

  何灌嘴角一歪就算是笑了,对石崇义淡淡道:“石指挥使有心了,我这把老骨头在河东边地打了数十年仗,大风雪中都奔袭夺下西贼古骨龙城,汴梁秋日气候,实在不足一提。

  倒是你们,身为武将,也实在是实在是稍稍有点过于爱惜自己身体了,也难怪人家说咱们禁军不能打仗。

  都门禁军总是要整练的,朝廷还指望你们不日能上阵,为国效力,厮杀立功,但总还是要稍稍磨砺自己一下,莫要弱不禁风!至于皮货轻裘,收下却是不必,老夫足感盛情就是。”

  这番话就何灌本人来说,没啥问题,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算是足够客气。

  按照他的经历,一路顺风顺水,几次见阵也未曾遭遇败绩。

  从都门禁军出去的人有这般战功的,朝廷向来提拔是不遗余力,因为要利用他们来平衡西军的势力。

  但是对禁军将门世家中人而言,却一个个心里仿佛吞了一只苍蝇也似。

  你何灌也太装了,大家都这般捧着你了,怎么还越来越过分!

  在场的人都是禁军将门世家的人精,谁听不出何灌话里的意思?

  这番话何灌已经自己是禁军主事之人的表面身份,再度坐实了一道,而且隐然有将来还要由他掌管禁军的意思。

  还有他要自己整顿都门禁军事的意思。

  既然朝廷整饬禁军,理由是禁军不能打,养着没用。那何灌的意思就是,要让都门禁军上得了阵,真正能派上点用场,朝廷自然就不会再裁撤禁军。

  只要不裁撤,筛选一些,淘汰一些,都是可以的。

  这就触碰到世家门的核心利益了。

  这个棋子,好像过于有自己的想法了!

第117章 进京平叛

  宥州,陈绍在府邸内,会见前来拜访的府谷折氏,折彦野。

  来到花厅,折彦野立刻先行作揖,说道:“今日得见节帅,幸甚幸甚。”

  他说罢又向旁边的魏礼轻轻点头,“元觉先生也在。”

  魏礼轻轻点了点头,陈绍心中暗道,折家不愧是交际天花板,老魏他们也认识。

  “幸会,请入座。”陈绍一脸笑意道。

  折彦野抿了口茶,只觉清茶浸润口鼻,心中便轻松了一些,这种品质的茶叶拿出来会客,说明陈绍对自己、对府谷还是很看重的。

  这位节帅看上去很年轻,折彦野并不敢因为年纪而轻视他,毕竟人家已经打下了自己的地盘。

  这地盘,比府谷还要大。

  他微微笑道:“此番国家整顿财计,节帅大义,叫人好生敬佩。实不相瞒,我们府谷,也有些车马船队”

  “欢迎之至!”陈绍巴不得多拉些人上车,只要把这条路线给夯实了,接下来自己用它运粮时候方便就行。

  至于别人也来分杯羹,或多或少地赚些钱财,陈绍不怎么放在心上。

  事实上,府谷的地位,如今很尴尬。

  当初他们顶在夏州的东面,属于是抵抗西夏的前线,大宋为了让他们顶住西夏,就默认了府谷割据的事实。

  府谷折家,即使是在西军中,也是很独特的存在。

  他们基本就属于藩镇,自治权极高。

  如今这些土地却都被陈绍拿了下来。

  府谷成为了内地,折家肯定要想办法,他们不会猜不到朝廷会削藩。

  这种世家的眼光是很长远的。

  历史上,折家是投降金人之后,被调到了山东,离开了苦心经营的府谷,然后辉煌不再。

  但是你也不能说折家对不起大宋,人家是真心抗金过的,只是真的打不过,后来才投的。

  如今的家主折可求,降金之后就被毒杀;折彦质南渡成南宋重臣,家族世镇府州的时代终结。

  折家看出这次是皇帝和蔡京联手,要整饬禁军。他们和禁军没有关系,也不怕禁军,但是能交好皇帝和蔡京,自然是极好的。

  所以便主动上门,要参与陈绍以商队支援汴梁的行动。

  陈绍知道府谷的兵,其实蛮能打的,折家也是人才济济。

  将来或许能用到。

  两边一拍即合,折彦野端起茶杯又轻尝了一口,旋即放下,他开口道:“这次节帅之举,真乃利国利民,叫人好生佩服。”

  他想旁敲侧击地打听一下,是陈绍自己要去的,还是蔡京相招。

  这个邻居如今坐拥新定难五州,将来如何与之相处,对府谷来说是重中之重。

  可惜,府谷对他不是很了解,此人崛起速度太快了。

  他要是想取西夏而代之,那么府谷依然可以作为防御西北敌人的要塞,而保留如今的地位。

  只是敌人从西夏,变成了陈绍。

  他要是一心忠君爱国,那府谷就危险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他要是想和府谷一样割据,那两边可以紧密合作,就像是当年麟州杨家和府谷的关系一样。

  陈绍大概能觉察出他的意思,但是他懒得去关心折家怎么想。

  他们心心念念要割据,是因为不知道将来的大势,再过几年女真人就来了,那时候你们这些人,就知道我陈绍的心思了。

  当有一个强敌悬在头顶的时候,陈绍对一些眼前的利益,看得就没那么重了。

  你巴结下再多的土地、资产,将来女真人来了,若是没有对抗他们的力量,还不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赵佶的权力够大了吧?

  妻子女儿儿媳妇.全都成了别人的奴隶。

  所以陈绍不顺着折彦野的话往下说,而是自顾说道:“京营禁军,乃是我大宋的恶疾,本朝历代明君贤臣都发现了此事,但是时机不到,未能清除。如今蔡相施展补天手段,诚国家之幸,我辈也当全力支持。”

  “定难军商队,也不是我陈绍的手下,彼此只是合作关系。所以谈不上我帮蔡相,只是讲出这个道理来,心中有国家的,自然会去出力。”

  折彦野听到这里,嘴上立刻就拜服,并附和了几句,表示完全认同。

  但是看他那模样,估计是不以为然的。

  陈绍心底暗暗摇头,他觉得古人说的话,来到古代之后,特别容易体会到。此时,他就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叫:道不同,不相为谋。

  此刻的折彦野,心底可能想着‘说得好听’之类的话,陈绍仔细看了看,他神情很微妙,虽然乍看好像没什么表情,但细处却变化不定。

  这是陈绍最近新学到的一个本领,就是观察别人的表情细微变化,这本领他必须掌握因为他慢慢发现,当他的地位足够高的时候,很多事别人是不会说给你听的,得你自己去看!

  折彦野又说了些府谷的事,并没有点出要和陈绍合作,共同对抗大宋的削藩。

  但是明里暗里,都有这方面的暗示,就是彼此定位相近,需要共同进退。

  陈绍一脸微笑,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他心里早就有数,折家这么多年既然没倒,说明他们有自己的可取之处,自己没有理由和折家作对,但是也绝对犯不上一起合作。

  因为自己所谋不是割据。

  最后,折彦野站起身来,抱拳告辞。本来要将其送走的陈绍,听到折彦野笑道:“节帅请回,听闻我姑母在此,我要先去拜访过她再走。”

  “请自便。”

首节 上一节 110/2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