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1257节

  殷正茂觉得自己这个儿子,这几年征战在外,越来越像个莽夫,而不是谋士了,这点道理,都要他点破。

  日后有人觊觎吕宋这块肥肉,殷宗信就可以拿这个事儿,去求陛下圣恩。

  “是不是觉得你爹算计了一辈子,临死了还把自己也算计进去了?”殷正茂有些生气,随后很快便释然了,他摇头说道:“是,你这么想也对,我算了一辈子,算漏了一件事。”

  “何事?”殷宗信眉头一皱问道。

  殷正茂满是忧虑的说道:“吕宋几乎是照办了黔国公府王化云南旧事,陛下还把盈嘉公主嫁到了吕宋来,陛下和我,都觉得这样就足够了。”

  “但陛下和我都没想到,吕宋比云南富,现在一个吕宋的赋税、丁口等等,几乎等同于云南了。”

  这块肉要是瘦一点,殷正茂不必算计到这个地步,但他发现吕宋发展到现在,已经比云南富了。

  吕宋富的原因很多。

  第一是大明开海后,海贸前所未有的昌盛,吕宋是小三角贸易最重要的一环,大量倭奴为吕宋发展提供了澎湃的动力,现在东太商盟成立,吕宋发展速度只会更快;

  第二则是种植园经济的蓬勃发展,吕宋作为大明最重要的原材料产地之一,无论是铜料还是蕉麻等农作物,都是重要的原料,而吕宋开发最早,种植园最多、最成熟;

  第三则是吕宋的自然禀赋更好,可以养育的人口更多,吕宋开发后,能够承担的人口上限,几乎是云南的两到三倍,这不是云南不宜居,是云南山多地少,适宜耕种的田土少,而吕宋的田土更多。

  这三个主要原因决定了吕宋比云南更富,也意味着泗水侯府,要比当年的黔国公府更加危险,觊觎的人更多。

  殷正茂这么算计的原因还有一个,吕宋在海外,不和大明直接陆地接壤。

  大明要进行讨伐的话,会有海洋的阻碍,远洋部署大量兵力征伐,对大明仍然是巨大的考验,即便是有快速帆船的当下也是如此。

  海外总督府更加容易被抛弃,是抛弃不是总督府谋求自立,作为外来者,两百年以内,总督府没有自立的可能。

  永乐年间,大明就在吕宋有吕宋总督了,后来全都在精算之风下,被放弃了。

  大明朝廷很少对吕宋进行主动的王化,就连田赋,都是吕宋总督府自请征收,而非朝廷主动王化。

  大明朝廷是条条块块的,六部从朝廷到地方,都有条条,各地方组成了块块,这条条块块是大明官场的基本格局,而朝廷和吕宋的关系,没有条条,只有块块。

  虽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羁縻越来越深,但还只是羁縻,朝廷很少直接干涉总督府的决定。

  这里面有殷正茂这个开辟功臣健在的原因,毕竟过度的干涉,可能引起总督府的不满,殷正茂作为功臣,朝廷给更多的自主权,保持足够良好的关系。

  “老三啊,你如果撑不住了,就回大明去,陛下善待功臣,安心做个富家翁也不错。”殷正茂看了眼殷宗信,拿出了一本奏疏递给殷宗信,说道:“回京时候,代我呈送奏疏。”

  “财帛动人心啊,自古圣贤无数,谁又能管得了身后事呢?”

  殷正茂抬头看着满天星辰,露出了笑意,大限将至,他看着星辰,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他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可以告诉自己,自己问心无愧,这辈子并非碌碌无为,无愧于年少时的自己。

首节 上一节 1257/1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