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了一本长长的奏疏,把最近金山城发生的事儿,都告诉了皇兄。
朱翊镠、骆尚志的奏疏,随着西班牙珍宝船向着大明驶去,这个季节的太平洋,确实没有太多的风暴,只不过漫长的航线,会非常的枯燥和无聊。
而此时的大明京师,大明皇帝朱翊钧正在格物院内,听取格物博士朱载堉、徐光启、李开芳、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报告,是关于纯粹数学的问题。
数学是研究万物无穷之理最重要的工具。
李开芳站在一个模型前,这个模型包含了: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行星都是围绕着太阳转,太阳是这几个行星的中心,水星最近,土星最远,能得出这个粗略的框架,已经是格物院了不起的成就了。
毕竟万历二十年的泰西,罗马教会还在研究怎么烧死拥戴日心说的异端。
李开芳指着模型说道:“我们要研究天文,就需要利用无穷小,无穷微分的方法,去计算曲边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开普勒的加入,加速了这一研究,我们现在可以宣布,金木水火土,地球的轨道是椭圆而非正圆。”
“陛下,这里面有一个我发现的公式,那就是轴旋转立体图形的体积,等于周长乘以面积。”
李开芳说到这里的时候,面色有些犹豫,已故的万士和万宗伯,在执掌格物院行政时候,曾经反复说过,在给陛下讲解的时候,最好不要有任何的公式,否则会非常难懂。
李开芳有些犹豫,因为他不确定,陛下是否听懂了他在讲什么。
“你继续。”朱翊钧点头说道。
李开芳一看皇帝这么说,立刻兴致勃勃的开讲了,他一黑板写了一大堆的公式,完全沉浸在了天才的世界之中。
“陛下,臣讲完了。”李开芳终于讲完了自己要讲的内容。
朱翊钧稍微揉了揉额头说道:“嗯,朕听懂了,李博士说的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用无穷小,无穷微分;无穷大,无穷积分,去解决问题,而微分和积分,为互逆运算,就像加减、乘除、幂开方一样。”
“而且李博士还和两位远道而来的泰西博士,伽利略、开普勒,利用泰西符号更加简便的特点,让公式变得更加简洁。”
朱载堉之前就写好了奏疏,朱翊钧是做了预习,准备充分,才来听取报告的。
他是真的听懂了,但要不是提前预习了,真的跟不太上这些天才的思维速度。
朱载堉一看陛下完全理解,立刻轻松了下来,笑着说道:“我就说嘛,微分,积分,互逆运算,是非常简单的,人再笨,还能学不会微积分吗?”
站在皇帝面前这几位格物博士,都是突破人类认知边界,走出那一步的人,在走出之前,他们其实也非常迷茫,但走过之后,他们就觉得后来人,顺着他们的脚印走,不要太简单!
真的不简单,朱翊钧还是认为,这些东西对于普通学子而言,还是太难了。
“此微分、积分之学,实乃格物致知之枢机,能析毫芒之变,积跬步之功,使晦暗难明之万物至理,如拨云见日,渐露真容。于天文历法、器物精工诸般实务,尤开山辟路之伟力。”
“参与其中者,各赏百银,以酬其勤;另,加赐御制文房四宝,冀卿等运此神思,续书天地文章;再,各赏宫缎玄青、朱砂各一匹,以彰荣宠。”
“万望各卿秉持此心,精进不辍,穷究万物无穷之理,以裨益社稷苍生,登格物报、邸报,启迪后学。”
朱翊钧挥了挥手,示意冯保拿准备好的恩赏来,他给了额外的恩赏,并且把格物院写好的文章,发表在了格物报上和邸报上。
“臣等谢陛下隆恩。”朱载堉带领格物博士们谢恩。
“皇叔,明日有京营锐卒大溃败演训,皇叔要一起去看看吗?”朱翊钧说完了正事,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操阅军马,和以往不同,这次是溃败演训。
?
朱载堉有些迷茫,疑惑的问道:“陛下,这自古操阅军马不都是耀武扬威,何故有这等溃败演训?而且陛下,京营锐卒和大溃败放到一起讲,多少有点不切实际了些。”
放眼寰宇,以眼下大明京营的实力,谁能挫败!
朱翊钧笑着说道:“戚帅定下的,说是陨石砸到了军营,把中军大帐给砸了。”
朱载堉沉默,他忽然觉得,人的想象力真的是无穷无尽,但又非常符合实际,毕竟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一手大陨石术,出神入化。
“臣明日随陛下一同前往。”朱载堉赶忙领命。
“诸位爱卿明日若是得闲,也一并去看看。”朱翊钧站起身来,笑着邀请博士们一起去。
“臣等遵旨。”博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赶忙齐声说道。
这次的大溃败演训,是戚继光定下的。
具体作战任务是拉了两个营总计六千人到居庸关,准备了六百副担架和假人。
今天午时三刻,会突然下通知,说北虏叛变南下,已经夺取了宣府,要求这两个营以十二人为一队,在一天时间内,带着假人伤员,从居庸关徒步回到北大营,戍守京师。
这一段路,为142里,一昼夜快速奔袭。
第1012章 溃散大演训的目的
李如松带领大明军来到了居庸关,他在万历元年、万历九年、万历十二年都来到过这里,亲眼见证了这里的变迁。
驰道修通后,居庸关变化并不是很大,多了一个抽分局,多了数条驰道。
变化最大的还是南口村和北口村,这南北口村,就是居庸关进出山道的入口,无数的民舍围绕着驰道出现在村里。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英宗在土木堡被俘虏,十月初一,也先分兵三路,一路2万攻打古北口,一路五万,从北口攻打居庸关,一路十万,逼近紫荆关。
十月初九,英宗的太监喜宁告知也先,紫荆关小路可绕行,喜宁自己到紫荆关诈开关门,紫荆关破,也先率军进入京畿。
十一日,也先驻军京师西直门外,也先分兵两万,从南口进攻。
在正统十四年土木堡天变后,英宗皇帝一共三次叩门,以皇帝身份要求宣府、大同打开城门,第一次在宣府,第二次在大同,第三次在京师,喜宁作为英宗太监叩门紫荆关之事,不算这三次之内。
京师岌岌可危,大明岌岌可危。
以李如松看来,也先犯了和英宗一样的问题,那就是贪功冒进。
大明军在土木堡溃败之后,京师整肃防务,并无强军可以驱逐也先,居庸关南北两口,共计七万大军进攻,居庸关如此天险之地,也挡不住如此大军围攻,哪怕是蚁附,也可以拿下。
也先只需要静等数日,等七万军拿下居庸关,再从紫荆关前往西直门外,图谋京师。
但也先没有,他急了。
也先在居庸关未曾拿下情况下,就开始对京城发动了进攻,在德胜门被石亨挫败,在西直门被孙镗挫败,士气大溃,军心不稳。
居庸关久攻不下,也先只能撤退,而后被埋伏在清风店的石亨、从居庸关入京的宣府守将杨洪,两面夹击,损失惨重。
哪怕是强如元太祖成吉思汗,在二十三年的蒙金之战中,也从未有过一次,在没有拿下居庸关的情况下,就对金国京师发动猛攻。
多数时候,成吉思汗都是派兵四处劫掠,消耗金国的底蕴,最终把金国都城周围搞成了无人之地。
居庸关、蓟州就是京师门户,这两处在,京师就在,这两处沦陷敌手,就要准备南迁了。
这次是溃败演训,模拟的是北虏攻破宣府,居庸关守军中军大帐,被天外陨石直接击中,没有了将帅指挥,六千京营不得已,要从居庸关撤回北大营,重新组织起来。
演训的内容,并没有提前告知。
六月初四午时三刻,居庸关关隘外,连续传来了轰鸣的爆炸声,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号角声尖锐的嘶鸣着响彻了整个军营。
“敌袭!”
号角声传来的一瞬间,原来安静的午休大营,立刻就像活了一样,军兵奔走呼喝,所有听到号角声的军兵面色大变,只用了短短三分钟,就全副武装的来到了校场上,报数声此起彼伏,人数很快统计完,军兵面色严肃,列阵等待着军令传达。
“很好。”马林站在校场之上,听着各营的汇报,六千军一个不少,集结完毕。
这是二十年如一日严苛训练、三代京营锐卒不断沉淀的严格军纪约束,最终呈现的结果。
马林的父亲马芳,率领的大同骑兵已经是少有的精锐了,但在敌袭的时候,要用整整一刻钟才能集结,而且很多时候,会缺人,缺很多人。
临阵逃脱做逃兵很多很多,在承平日久,武备不兴,无血义无上恩,将领把军兵当奴仆,军兵把将领视为仇敌的大明军中,临战逃脱做逃兵并不少见。
这是演训的第一个项目,集结,五分钟内,未能完成紧急集合的全队集体连坐挨罚。
按照演训部的演训剧情,这个时候,李如松已经被天外陨石砸死了,居庸关城墙被炸毁,北虏已经威逼城下,居庸关已经无法防守。
“居庸关已经陷落,所有军兵听令,放弃所有武装,只携带燧发火铳一把,火药三两,每队携带伤员一名,每人携带一天口粮,火速赶回北大营,一刻钟后,敌军开始追索,不得延误。”马林下了命令,这次一昼夜142里长途奔袭,是轻武装,而非全武装。
全武装重步兵一天跑142里,那得是陷阵先登营的水平,甚至陷阵先登营能不能做到,都得看路况。
当时马林在演训部,就提出了这很不合理。
六千京营锐卒的甲胄、长短兵、火器、火药、马匹等,都留给了‘敌人’,这不是资敌吗?
敌人有多少?哪怕北虏来了十万,以这两个营六千人的兵力,全副武装,足够把敌人推出北口,固守阵地,等待京师援军到来,才是最优解。
居庸关之所以是天下雄关,就是因为山道上根本摆不开阵型,这就给了守军发挥的余地。
哪怕天外陨石真的把李如松的中军大帐给夷为平地,大明京营锐卒仍然没有丧失战斗力,按照条例,没有参将,各局从军时间最长的千总,立刻成为参将,带领军兵继续战斗。
马林认为,京营溃散演训,这根本就不成立,这也是为何朱载堉听到有溃败演训的时候,脸上写满了问号,朱载堉是不问世事,又不是隐居,他因为火器研发,去过京营很多次。
京营会选择战死,而不是溃散逃亡。
但朱载堉知道,还有两个骑营三个营的追兵,对六千溃散军兵围追堵截的时候,朱载堉也只能说,演训部,真的是脸都不要了!
假人抬上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演训了,但是142里的考核,一点都不轻松。
短短一刻钟后,六千大军开始丢盔弃甲的开始逃跑,而且只能以队为单位逃亡,中途各队不能合作。
沈维安,山东莱州府胶州守御千户所出身,万历九年遴选入京营,万历十三年通过选锋,随军征战朝鲜立功成为队长,在号角吹响时,他已经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无论如何,居庸关不容有失。
假人抬上来,沈维安知道是演训后,就按照营部司局旗队的顺序,带领手下十一人出发了,他的排名非常靠后,几乎是最后一个离开居庸关。
虽然142里很远,但他已经规划好了路程,一个时辰20里,留出一刻钟休息,赶回北大营只需要七个时辰,中间还有五个时辰可以休息。
“嗖!”一支支箭矢突然从身后射出,落在了沈维安小队的身后。
沈维安立刻头疼了起来,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这才是这次溃散演训最难的部分!
显然演训部在把他们当倭人整!
在确定所有人出发后,马林带着自己的三个小队出发了,他这三个小队是陷阵先登,和其他选锋锐卒不同,陷阵先登这三个小队,每个人要负重八十斤,一斤水(596毫升),一斤炒面,三个小队携带伤员假人三个。
马林除了要按时抵达北大营之外,还要带领着三十六人,阻击敌军的追击,为所有小队争取时间。
作战任务如此艰巨的情况下,马林所率小队,当然也有格外优待,那就是足足三辆独轮车!
沈维安回头看了眼,看到了马林等人的身影,箭矢在呼啸,马林在阻拦着骑营的追击,会不会被抓住,完全看马林将军阻拦是否得力了。
“马林!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李如松站在居庸关南城门前,看了看时辰,已经可以开始追击了。
他转动了一下手中三斤重的九尺木长枪,驱动着身下的马匹,向前追击而去。
看着李如松还有一匹备用的战马,马林骂骂咧咧,带着手下夺路而逃!
追击的是骑卒也就罢了,居然还备了一匹马!
追击的骑营可以使用弓箭长短兵,但不能使用火器,但马林看着手里的燧发铳,知道拦不住多久,只能边打边退,依靠山道崎岖和山林掩护阻拦敌人。
马林必须要阻拦足够的时间,最少也要阻拦一个时辰。
南口山道十二里,马林带着小队和李如松周旋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带队隐入山林之中,开始执行自己的撤退任务。
顺着驰道走最快,只有120里左右,但顺着驰道走,一定会被追兵抓住,但是换条路,会极大的增加路程,怕是归营的时间不够。
沈维安小队被堵了,他途径昌平县的时候,被昌平县巡检司发现,巡检司带着十二名弓兵去猎野猪,正好撞上了沈维安这只溃兵,巡检司以为是逃兵,将他们团团围住,等到看到了假人,巡检司才放人。
沈维安继续出发,他不敢走大路,围追堵截都是布置在大路上,他走小路,遇到了庄稼田,按照军例,他不能踩农田,可不踩农田,他就要绕很远的路。
他左右看了看,果断下令,穿过农田,快速通过。
在沈维安这一队穿过农田,离开的时候,路边的草丛,突然站了起来!
一个墩台远侯站在路边,记下了沈维安小队违背军例的事实。
回到了大营,他们小队要对这个村子进行补偿,包括但不限于修猪圈鸡圈、疏浚沟渠、修桥补路、打井等,还要在百姓们不断感谢声中,说明自己踩了农田才被体罚。
如果沈维安知道,有个墩台远侯埋伏在这里,专门记录是否踩踏农田,沈维安发誓,他一定会绕路,虽然绕路会多一刻钟!
倒不是怕体罚,实在是在百姓感谢声中,说自己做出错了事儿,实在是过于羞耻了!
沈维安在下午寅时三刻,赶到了昌平县史家屯村,在村头树下休整的时候,村里的里正和粮长,找到了沈维安,求助他们,一头野猪跑到村里了横冲直撞,村里很多壮丁去了京师务工,这头野猪他们对付不了。
沈维安左右权衡之下,用村里的耙子、锄头、钎子,带着军兵们把这头野猪杀死在了村口,但沈维安这支小队,为了抓野猪,足足用了两刻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