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1167节

  可是工程损耗,不能太过分了,京广驰道,从一开始,就各种贪墨不断,索贿蔚然成风,朝廷如果不严加管理,这京广驰道,必然会不断的增加预算,加加加到朝廷无法承受的时候,驰道却没有铺多少,最终京广驰道变成天大的笑话。

  这些地方官吏绝不会青史留名,日后大家都笑话朱翊钧这个皇帝。

  “冯保,这个徐无为你领走处置。”朱翊钧先把里面的广州市舶司提举太监徐无为,交给了冯保,这是冯保的义子。

  “臣遵旨。”冯保这几年也处置了几个义子,在地方上代表着皇权的宦官被权力异化不可避免,要不断的处置,任何一个组织,必须要新陈代谢,才能长久。

  “这十二个窝案,陆总宪为何一定要让戚帅来做呢?”朱翊钧有些奇怪的问道。

  京广驰道的贪腐窝案,走的不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审判,而是由五军都督府的镇抚司,也就是军事法庭去审案。

  这个要求颇为古怪,按理说所有的案犯都是官吏,戚继光作为大将军,督办贪腐窝案,审问经济犯罪,实在是有点越俎代庖。

  陆光祖俯首说道:“回陛下,因为驰道未曾移交驰道抽分局营运之前,都是归工兵团营管,而工兵团营虽然主要负责营造,但也是团营,涉及驰道营造,还是由镇抚司审问依律判决为宜,臣唯恐伤军兵营造之心。”

  陆光祖说了一番言不由衷的话,他这个理由,极为牵强,他的意思是,这些案子,全都和工兵团营有关,如果不能由五军都督府的镇抚司审案,会伤了士气。

  真的仅此而已?朱翊钧倒是能猜到陆光祖的难言之隐,反腐这差事,真的不好办。

  “那朕问问戚帅吧。”朱翊钧没有替戚继光答应下来,按着戚继光不喜欢管闲事的性格,这案子,大概还是移交刑部去审判。

  “你要派徐成楚前往京广驰道,稽查这个窝案?”朱翊钧看向了一同觐见的素衣御史徐成楚,这家伙唯一的问题就是过于骨鲠,有些合理范围内的损耗,徐成楚也要抓着不放,会适得其反。

  “臣属意徐成楚。”陆光祖觉得应该给徐成楚更多的表现机会,京广驰道的贪腐窝案,千丝万缕牵扯甚广,兹事体大,陆光祖选徐成楚,不是看重了他的骨鲠,而是看重了他的简在帝心。

  当年丁亥学制刚提出,陛下雄心万丈要推行的时候,徐成楚出来给皇帝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自此徐成楚一战成名,徐成楚不仅没有被责罚,相反获得了升转,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圣眷。

  徐成楚有这份恩荣在,这个窝案才能办成,办案御史作为钦差,难不成还有什么危险不成?还需要圣眷让人畏惧?

  难说。

  大明这么大,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

  朱翊钧和陆光祖详细的沟通了下细节,额外多给了二百缇骑,让徐成楚务必把事情办妥,但同样也让徐成楚注意,不要吹求过急,过分严苛,大工鼎建,有些损耗,实属正常,主要是抓贪,尤其是趴在京广驰道上吸血的蠹虫。

  陆光祖和徐成楚领命而去。

  京广驰道的贪腐窝案,可不是王崇古人情过重导致,他督办的鼎建大工,都没有大规模的贪腐窝案诞生,因为王崇古真的懂这些弯弯绕绕。

  王崇古是工党的威权人物,真的在他眼皮子底下动些歪心思,那王崇古的手段,也是让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朱翊钧特别召见了戚继光,说明了陆光祖的请求。

  “陛下,臣主戎事。”戚继光立刻马上,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不该管的他不会管。

  反腐司反腐,他可以大力支持,哪怕反腐司要在京营反腐,他也大力支持,但是让他一个大将军去主持反腐,算个什么事儿,陆光祖也是个入了阁的大臣,怎么能如此胡闹?

  戚继光觉得陆光祖有点糊涂了,他是大将军插手政务,实在是有点越权了。

  这文官最怕的就是武勋越权才对,那王谦跑到苏州府办案,没告诉苏州府,还被苏州府告了一状。

  朱翊钧深吸了口气说道:“戚帅,朕能理解陆总宪的顾虑,反腐事,从来不是朝廷决心那么简单,还需要有实力,让人不敢抗拒调查。”

  “陆光祖何意?难不成他的想法是,这次京广驰道的窝案之后,还要臣来督办反腐?”戚继光一愣,他听明白了陛下的话。

  反腐不仅仅需要决心、胆识、毅力,还需要实力,暴力部门要有暴力,陆光祖领反腐司第一个案子,要借大将军府的势,这之后的案子,陆光祖还要借势?

  “诚如是也。”朱翊钧点头说道,这绝不是一锤子买卖,陆光祖也不是狐假虎威,而是真的让戚继光督办。

  “这…更胡闹了。”戚继光连连摆手说道:“陛下,臣只擅长打仗。”

  “这里有个案子。”朱翊钧拿出了一本案卷,这是第七号案子,武昌府同知宋英廉被湖广第三工兵团营把总举报,工兵团营惠民药局药材腐败、发霉,老卤水、金鸡纳霜等物被调换为清水。

  这不是宋英廉第一次对惠民药局的药材进行更换,湖广多地惠民药局都有这样的现象。

  戚继光看完了案卷,惊骇无比的问道:“不是,这工兵团营把总,检举了这武昌府同知宋英廉,这案子最终居然到了宋英廉手中,还把第三工兵团营的把总给抓了?!”

  案子兜兜转转走到了同知宋英廉的手里,宋英廉立刻把检举的把总给抓拿归案,而且还强迫把总签下了口供,承认自己诬告。

  不仅如此,宋英廉还把咸宁县库仓亏空的帐,平到了这位把总头上,初步查明的涉案规模就超过了21万银。

  最终,这位把总被流放了三千里,要到贵州烟瘴之地。

  “简直是无法无天!无法无天!自己不法,被人检举,还要污蔑他人诬告,不仅如此,还要罗织罪名,宋英廉当他是谁?!这湖广地面,还有没有王法了!”戚继光将案卷放在了桌上,愤怒无比的说道。

  戚继光出离的愤怒了,因为被流放的把总,是义乌人。

  在京营重新组建时候,这位把总以南兵身份入京营,万历九年讨伐俺答汗伤退,到河南凌云翼手下组建了河南工兵团营,这次到了武昌府,变成了案犯。

  这案子送到刑部,刑部移交兵部、五军都督府,最终由皇帝下旨严查,才摸清楚了事情的大概脉络。

  “还有这个案子。”朱翊钧挑出了第十一号案卷,递给了戚继光。

  这个案子,是湖广都司指挥使,挪用军需、倒卖钢铁火羽、克扣赈灾粮款,勾结商贾以次充好、囤粮牟利,涉案规模高达17万银。

  朱翊钧面色恳切的说道:“戚帅,反腐司对内动刀,没有足够的威慑,这些家伙,不知道敢做出什么事儿来!”

  “戚帅还记得海瑞海文忠到南衙查徐阶贪腐,千难万阻,最终也没查办成功,被各种刁难,海文忠甚至只能致仕,否则性命难保了。”

  “更加明确的讲,不拿出平叛的气势来,这些地方官吏根本不怕朝廷,谁去了都只能和光同尘,哪怕是骨鲠正臣,也是一事无成。”

  “朕得给反腐司反腐官吏底气。”

  “可是,臣也不会查案啊。”戚继光明白了陛下,不再抗拒,但还是有点疑惑,他除了打仗,别的不会,出来做这个事儿,做不好才是辜负圣命皇恩。

  “也不用戚帅查案,陆光祖就是借势,朕、北镇抚司指挥使、稽税院都盯着,戚帅也不用担心。”朱翊钧也不是让戚继光真的查案,他就挂个名。

  “臣遵旨。”戚继光思索了许久,最终答应了下来。

  “戚帅辛苦。”朱翊钧面色不忍,欲言又止,朱翊钧不知道,不太懂政治的戚继光,究竟有没有意识到,到底为何必须由他出面镇场子。

  戚继光看陛下的样子,就知道陛下有话要说,他的确不懂政治,但他懂军事,他看了看陛下背后的堪舆图和职官书屏,才开口说道:“是因为先生?”

  “棘手的案子大部分都在湖广;职官书屏上,密密麻麻挂的都是全楚会馆门下。”

  职官书屏对每个人的派系进行了划分,现在职官书屏的天下堪舆图上,挂满了张党门下,陛下作为张居正的弟子,查到张党的头上,就显得不太方便了。

  陆光祖是不太敢直接面对张居正的,只能请大将军撑腰了。

  戚继光眼里,职官书屏上挂的各种牌子,根本就是一个个的山头,当年主少国疑依靠张党稳定局势,时间久了,人会被权力异化,最终堕落,这块烂肉,得有把快刀去挖。

  显然,大将军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哪怕戚继光不办案,他只要说两句表明态度,事情就会顺利的多。

  “看来戚帅不是不懂倾轧,是不屑于倾轧。”朱翊钧由衷的说道,戚继光只看了一眼,就知道问题真正症结了。

  这就是陆光祖的难言之隐,他讲不出来,也不敢讲,湖广这地方不是那么好伸手的,这是张居正的大本营。

  “臣愿为陛下前驱。”戚继光再次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陛下剑指之处,大明军兵锋所向,这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套话。

  作为大明军的一员,陛下要把剑刃对内,戚继光没有道理不遵从。

  朱翊钧满脸笑容的说道:“有劳戚帅。”

  戚继光再拜告退,他离开通和宫,没有去北大营,而是去了北镇抚司反腐司衙门坐班,哪怕陆光祖只是借势,但每一个借着他名头办的反腐大案,他都要亲眼过目,亲自询问,不辜负圣命。

  冯保看着戚帅离开的背影,由衷的说道:“大丈夫做事的道理,臣是真的不懂。”

  以现在戚继光的地位和权势,他完全没必要掺和这趟浑水,对他有害无利,但戚继光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大丈夫做事的道理,确实和常人不同。

  “其实先生赞成反腐司设立,甚至要用反腐司发动清洗,目标也是全楚会馆门下。”朱翊钧提醒了下冯保,这件事里,张居正不是小人。

  徐阶在没有倒严之前是严党的魁首之一,张居正这话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他经历过严嵩徐阶之争,反腐司之事,从一开始的目标,要清洗的对象,就是他的自己人。

  确切地说是自己人里那些扛着尊主上威富之权的王旗,做着反王旗逆举的人,防止第二个徐阶出现。

  “陛下圣明。”冯保稍加思索,把最近的事全都捋清楚想明白,由衷的说道。

  “让徐爵去趟全楚会馆,把这四个牌子给先生。”朱翊钧在职官书屏上,摘下了四个人的身份牌,这是京广贪腐窝案里的四名张党,身居要职,却辜负了皇帝和元辅的信任与托付。

  如果张居正要保这四个人中的某几个,只需要把其中的牌子交给徐爵,就能换到皇帝的宽宥,元辅帝师、上柱国、宜城侯、太傅张居正还是有这个面子的。

  徐爵将四个牌子递给了张居正,张居正摆弄了下,不是很在意的都丢进了渣斗里。

  “先生不挑几个送回去?陛下让问的。”徐爵见四个牌子全都被丢了,把圣上临行前的交代直接讲了出来。

  张居正有些失意的说道:“这一天还是来了。”

  “如果他们遭受了不公,既然在我门下,我一定力保,一如当初戚继光蒙冤,我不仅要保,我还要斗,斗个你死我活,斗他个天翻地覆,可是这四个人,全都在依托全楚会馆的威风,制造不公,我怎么保呢?”

  “走散了,就走散了吧,他们自己选的路。”

  张居正有些颓然,他甚至有点羡慕王崇古年纪大,一走了之,剩下官厂的烂摊子,凌云翼给他找补。

  张居正年轻,还要亲自去清理门户,他其实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必然到来。

  “那咱家回去复命了。”徐爵见状只能离开。

  张居正靠在椅背上,忽然有些释怀的笑了,他对着游守礼说道:“当年高拱搞京察、搞天下大计、搞反腐,不能罢免晋党一人,不是他不想,是他不能,这反腐从来都是如此,真的很难很难。”

  “国朝现在能动起来,其实是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国势向治强横的时候,做什么都容易,连反腐都可以做,这才是让张居正最欣慰的地方,这代表着万历维新的成功。

  “申时行、王希元、李乐这几个人也要挨个过关,我亲自来办。”张居正打开了一封空白的奏疏,打算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为核心论点,在京师展开一次反腐抓贪,尤其是这三位张党的核心人物。

第960章 不让反腐就平叛

  大将军来反腐,这件事对于整个大明而言,都是一件怪事,反腐和大将军府这几个字,天南海北,突然有了联系,这让京师的士大夫们议论纷纷,有了很多的猜测。

  当徐成楚带领缇骑出京前往湖广稽查京广驰道窝案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反腐司这第一案,势必要马到功成,为了防止失败,为了防止可能存在的对抗调查,甚至连大将军都请出来了。

  不让反腐就平叛,这就是陛下的决心。

  “这群士大夫真的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反腐司的刀,根本砍不到他们头上。”黎牙实对着身边的沙阿买买提,笑呵呵的说道。

  泰西特使离京后,黎牙实终于摆脱了向倭国走私硝石的嫌疑,他现在只有一个身份,大明礼部通事,他已经没有西班牙遣大明特使的身份了,这日子久了,他变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大明人。

  这闲暇之余,他最喜欢和沙阿买买提一起到前门楼子听评书,他不是很喜欢逛青楼,那些个清倌们根本看不起他,即便他是朝廷命官,可他不会吟诗作对,还扣扣索索不肯撒银子,自然没人理他了。

  “莫谈国事。”沙阿买买提可不想跟黎牙实讨论国朝大事,有点危险。

  黎牙实喜欢针砭时事,给各种杂报供稿,甚至还充当着‘友邦惊诧’的纠错力量。

  沙阿买买提作为贵族,他不缺这点银子,阿克巴依旧每年给他五万银,让他维护蒙兀儿国和大明的关系,这五万银,全都被他自己花了。

  黎牙实被这一句堵得一口茶水差点呛了,他连连摆手说道:“你也太小心了。”

  “你翻译泰西算学著作有功,陛下圣眷正隆,自然不怕,我可没你身上的功德护身,我可不敢胡说,慎言,慎言。”沙阿买买提一摊手,这是他胆子小?

  他要有黎牙实的本事,能赚到圣眷,能在北镇抚司开单间,他也担任友邦惊诧的职能!这不是没本事吗?

  圣眷这种东西,多少银子都买不到。

  黎牙实叹了口气,沙阿买买提显然不想跟黎牙实讨论国朝大策,黎牙实那一肚子话没地方说。

  关于反腐司设立,起初大明士大夫都是轻蔑一笑,左一句权力斗争,右一句不过内斗而已,可当反腐司靠上了大将军府这棵大树,第一案就奔着湖广去了,士大夫们笑不出来了。

  反腐司真的要反腐!要对盘根错节的利益集体痛下杀手,甚至连张党都不能幸免。

  真反腐了,士大夫又不高兴。

  黎牙实靠在椅背上,看着数十个交头接耳的士大夫,低声说道:“这些个士大夫们,手里那点权力,能换几两银子?反腐也是有成本的,他们折腾那点银子,连素衣御史都懒得看一眼,说句难听话,他们连做指标都不够格。”

  黎牙实这个人,憋不住,他要是能憋的住,就不会编排大明笑话了。

  沙阿买买提也不说话,就当没听到,不过黎牙实说的很对,反腐司杀的是老虎,动的最起码都是五品以上官员,这些个士大夫有些连个官身都没有,连成为为虎作伥的伥鬼都不够格,确实没资格成为指标。

  黎牙实继续说道:“这里面最怪的其实是大将军府,这趟浑水,戚帅居然肯掺和,让人意外。”

  “额,确实,大将军参与其中,只有弊,没有利。”沙阿买买提终于搭腔,他侧着头说道:“黎牙实,你说是不是陛下和大将军之间有了间隙,大将军如此自污以求自保?”

  沙阿买买提提到了一个坊间传闻,这就完全说得通了。

首节 上一节 1167/1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