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1152节

  大明皇帝,东方世界至高无上的存在,而且因为没有神压在头上,大明皇帝的权力,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黎牙实敢在泰西对神不敬吗?显然不敢。

  但黎牙实在大明敢,还做了不止一次,还都顺利的活了下来。

  “我又没有撒谎,我讲的每一句都是实话。”黎牙实嘴硬的回答了一句。

  其实他也意识到了问题,见到了老朋友,在老朋友的提醒下,他才忽然意识到,自己确实有些幼稚了,这种行为非常不妥,像是在刀尖上起舞。

  迈克尔更加疑惑,他摊开了两只手,十分不解的说道:“我的老朋友,你现在似乎变得幼稚了很多,讲实话就可以免除雷霆之怒吗?”

  “你是勇敢的水手,你的足迹走过了无数的高山、河流和大洋,你知道,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去讲实话。”

  “就像现在,西班牙的每一位宫廷秘书,都知道应该劝说费利佩殿下停止远征英格兰,但没有一个宫廷秘书敢说出这句话来,甚至还要不断的附和,远征英格兰的必要。”

  “让已经失控的暴君不那么愤怒,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迈克尔途径西班牙,西班牙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远征英格兰已经成为了一个赔钱的买卖,最好的做法,就是停止远征。

  如果一次就将英格兰拿下,那远征自然是大赚特赚,但这种旷日持久的拉锯远征,对帝国而言是非常致命的,西班牙从上到下都有了很多的怨言,但没人告诉做出决策的费利佩。

  费利佩已经变成了一个失控的暴君。

  “陛下还年轻。”黎牙实倒是很宽心,陛下一如既往的英明,虽然这些话,陛下听了不开心,但也不会过分威罚。

  迈克尔低声说道:“费利佩年轻的时候,也是非常博学,且充满了智慧。”

  黎牙实笑着说道:“等陛下老了,我早就死了,甚至连尸骨都腐朽到不能腐朽,我并不担心你说的问题。”

  “好吧。”迈克尔闻言,也是露出了笑容,的确,他们俩个都已经快六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呢?

  “你在书信中,说已经知道了我的公式为什么会计算错误。”

  “你告诉我,只要我来到大明就告诉我答案,现在,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能告诉我原因吗?”迈克尔面色变得严肃了起来。

  他赌上了自己的性命出海,就为了答案,他要知道自己追寻了一生的公式,究竟哪里出现了问题。

  皇帝还准备以‘来都来了’为由留下迈克尔,这迈克尔根本就是抱着殉道的目的,才踏上来到大明的道路,来了也没打算走。

  死在哪里都是死,但临死前搞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死也不甘心。

  “你看,你还说我是个疯子,其实你也是这样,我都没告诉你原因,你就来了。”黎牙实摇头,迈克尔看他是个疯子,迈克尔何尝不是?

  从泰西到大明,这可是十万里水程,是滔天巨浪,是孤独,是疾病,但迈克尔义无反顾,收到书信,就踏上了寻道之路。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执着。

  “答案很简单,因为所有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你多面体计算半径和周期的关系,自然是错的。”黎牙实指着身边的年轻人说道:“这位是伽利略,这位是徐光启,他们二人对你的公式进行了研究,你可以和他们沟通。”

  “我还要赶回去坐牢,就不耽误你们交流了。”

  黎牙实要履行自己鸿胪寺通事的职能,所以短暂出狱,等到迈克尔安顿下来,他就要继续翻译《天文学概要》了,里面有很多专业的名词,他需要迈克尔帮他翻译。

  翻译才是他的主要工作,编笑话是副业,到大明时间长了,黎牙实也染上了士大夫针砭时事的通病。

  “我听说过你伽利略,星空仰望者,你因为研究地球潮汐,被比萨大学给开除了,真的是很遗憾,在比萨大学,研究天文地理,是不被允许的。”迈克尔听说过伽利略,他的地球潮汐论,在泰西的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议论。

  “我其实是因为说了些实话,得罪了佛罗伦萨柯斯摩公爵,才被比萨大学赶出去的,而不是地球潮汐论,我读的是医学,到大明之后,我依旧是一名医生,在解刳院做医倌,你可以叫我恶魔伽利略。”伽利略自我介绍了一下。

  地球潮汐论并不是被开除的原因,佛罗伦萨公爵柯斯摩是个私生子,不学无术,他要修一个挖泥机械,疏通海港淤泥,伽利略就因为说设计这种机械挖不了淤泥,才被开除的。

  解剖尸体是视为一种亵渎,被恶魔所蛊惑,所以按照泰西取外号的规则,他现在该叫恶魔伽利略。

  “这位是徐光启,一名优秀的天文生,当然你可以叫他农夫徐光启,他现在在宝歧司做司农,对番薯育苗颇有研究,他学习天文学是为了研究更准确的历法和农时,让人们更好的耕种。”伽利略介绍了徐光启的身份。

  农夫徐光启,他是农学院博士也是天文学博士,他在宝歧司负责舶来粮育种。

  “很高兴认识你。”徐光启笑着说道:“迈克尔博士可能会比较好奇,行星的轨道真的是椭圆的吗?那么我们现在就出发,前往北大营的天文台吧。”

  北大营天文台,直接隶属于皇家格物院,是大明最大的天文台,占地超过了四百亩,有天文博士二十三人,天文生五百人。

  北大营天文台,下辖卧马岗天文台、兰州天文台、松江天文台、广州天文台、马尼拉天文台、椰海城天文台和在建的大金池天文台,按照规划,每一座天文台,要配套搭建五个观测点。

  当小火车带着众人抵达北大营,乘坐马车来到北大营天文台的时候,迈克尔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的天文台。

  这是他见到占地面积最广、人数最多、仪器最完善的天文台,那一座座伸向天空的巨大望远镜,让他的手都颤抖了起来。

  “我们要去的地方在北馆。”徐光启站在大门前,别说迈克尔,他每次过来也会惊讶,这样堪称宏伟的天文台,大明有整整七座。

  “大明建造如此雄伟的建筑,观测天象,就只是为了校准农时吗?”迈克尔不敢置信的问道。

  徐光启理所当然的点头说道:“当然是为了校准农时,我们的陛下也是一名农夫,除此之外,则是为了研究牵星过洋术,让大明船只不至于在广阔的大海上迷航。”

  “这石头上刻的字是什么?”迈克尔指着门前巨大卧石上的字询问道。

  徐光启面色凝重的说道:“这是陛下给我们这些格物博士的训示,意思是,人的一生要践行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脚踏实地的信用和真实,绝不可虚妄,实践,是检验任何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格物院最重要的训示,也是研究万物无穷之理的最高准则,道理向实践让步。

  迈克尔在徐光启、伽利略的带领下,走过了守备森严的大门,走过了开满了鲜花的回廊,踩着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点点光斑,悦耳的鸟鸣在耳边回荡,一行人走到了北馆第一座观星台。

  观星台高三丈,大明最大的一座反射望远镜,就坐落在这座观星台上。

  明善望远镜,是大明最大的反射望远镜,取意明眸善睐,说的是它的眼眸非常明亮,它的主反射镜作用和人的眼睛一样,主反射镜越大,就看的越清楚,越平整,就越准确。

  大明最大的一块反射镜片就只有一尺左右,这已经是工匠们的极限了,就这一块一尺大的反射镜,就用了一百多名工匠,整整六十四个月的时间去打磨。

  格物院试图建造一个更大的反射镜片,希望可以看的更加清楚,但是很困难,一尺就像是个魔咒一样,无法打破。

  口径为一尺,长达一丈的巨大望远镜,是嵌套在一个巨型六分仪和天球仪中,可以确定星天和行星轨道,这一口望远镜的造价为十二万银,等于五架五桅过洋船的造价,大约是五分之一个先帝皇陵。

  这的确是人间奇迹。

  “真的是神奇的地方,不愧是科学的圣殿,黎牙实没有骗我。”迈克尔的眼神充斥着迷离,他太喜欢那个望远镜了。

  只要有了这个,他那套因为缺乏观测器械迟迟无法完善的理论,就能够越发的完善了。

  “要怎么样才能使用这台神奇的望远镜呢?”迈克尔眼神炙热的看向了伽利略,就像是在看一个美人一样,眼里除了渴望没有其他。

  “你要对大明做出卓越的贡献,我觉得你应该先从配合黎牙实翻译你的著作《天文学概要》开始,当然在大明的这段时间,藏书馆的一楼也对你开放,二楼是机密,三楼是最高机密,只有你成为格物博士,才能上到二楼。”伽利略详细的解释了下迈克尔这次学术交流的权限。

  伽利略考取了大明的格物博士,成为了天文博士和医学博士,并且积极为大明做贡献,才能进入二楼,可是三楼他也上不去,只有被陛下特别准许,才能允许进入。

  只是登上二楼,他仍然可以经过复杂的流程后回到泰西,只不过携带之物,不能有格物院成果,可以用脑子记,但不能用笔记录。

  成为格物博士开始,就会享受缇骑的保护,这是保护也是监视,和任何人接触,都要被保护,防止刺杀和暗害的同时,也不能向外传递格物院的消息。

  一旦登上三楼,就永远无法回到泰西了。

  伽利略只想努力为大明做出贡献,如果能获得大明崇古进步奖和奇功牌,就可以上三楼了,接触大明最前沿的项目了,比如蒸汽机的改良、雷电研究、蒸汽轮机、滑翔机等等。

  至于回泰西,伽利略没有想过,因为神已经抛弃他了,他回不去了,他现在搞的研究,就单单一个在解刳院任职,研究人体解刳,他就会被送上火刑柱。

  “突然之间感觉要做的事情有点多,五年可能不太够用,伽利略,如果我想多停留一点时间,需要做什么吗?”迈克尔跃跃欲试。

  伽利略一脸笑容的说道:“或许可以成为格物院的客座博士?我会帮你的,迈克尔博士。”

  “这里是科学的圣殿,你可以专心的研究科学,没必要担心宗教、经费、器械的问题,其他都是条件成熟,自然而然就会发生。”

  “不必顾虑。”

  “那真的是太好了,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翻译工作?”迈克尔已经迫不及待了起来。

  伽利略和徐光启安顿好了迈克尔,示意他不要着急,休养好身体,到大医官做个体检后,再开始工作不迟,在不断的感谢声中,伽利略和徐光启离开了朝廷给迈克尔准备的住处。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迈克尔走不了了,就像我留在大明一样,你注意到他的眼神了吗?他看那台望远镜,就像是野心家看到了传国玉玺一样热切。”伽利略回头看了眼,感慨万千,又骗到一位,颇有种吾道不孤的感觉。

  “你这个比喻有些奇妙。”徐光启闻言,虽然怪异,但是贴切。

  伽利略有些奇怪的问道:“很奇怪,陛下对科学的支持,有种狂信徒般的狂热,陛下多次拨款,都被德王殿下拒绝了,徐,陛下这种对科学的狂热支持,朝臣们就不阻拦吗?”

  他见过那些保守派们保守起来,是如何疯狂,无所不用其极,只为破坏学者的科学研究,但大明皇帝的行为,朝臣们居然不加纠正。

  “我们大明的皇帝,总是有些奇怪的爱好,陛下花的是自己的钱不务正业,朝臣们不好上谏,就一个铁马就把他们的嘴巴堵死了。”徐光启倒是觉得不奇怪,大明皇帝要是没点奇怪的癖好,那才是奇怪。

  其实格物院花的真不多,绝对没有世宗皇帝焚修花的多。

  伽利略倒是觉得格物院可能是皇帝和臣子斗争的一种手段,不过这和他没关系,他只要一心搞好科研就是了。

  “陛下强留迈克尔的想法,失算了,现在就是赶他,都赶不走了。”伽利略笑着说道。

  徐光启和伽利略完成了皇帝给的任务,留下更多的格物博士,让大明再次伟大。

  天文学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大明的牵星过洋术的完善,商船不至于在广阔大海迷航,钻研万物无穷之理,有现实意义。

  而在另外一边,朱翊钧收到了一个让他有些唏嘘的消息,十七年十二月,大明的老朋友、安东尼奥的大副、卡斯凯什侯爵、剑圣马尔库斯,死于了一场刺杀之中。

  这次刺杀的目标是葡王安东尼奥,马尔库斯为保护安东尼奥而死。

  这场刺杀是由西班牙国王费利佩指使刺客所为,发生在辛特拉王宫中国厅的转角楼梯处。

  当时马尔库斯刚刚回到里斯本,和安东尼奥讨论了在中国的一些见闻,下楼的时候,三名刺客突然掏出了火铳,瞄准了安东尼奥。

  马尔库斯眼疾手快,挡在了安东尼奥的身前,马尔库斯身中三枪后,仍挡在了安东尼奥身前,为逃跑争取了时间,在人生最后时刻,剑圣马尔库斯杀死了一名扑上来的刺客,又中了四剑,在血泊中,永远离开了人间。

  安东尼奥毫发无伤。

  而费利佩刺杀安东尼奥的理由非常简单,葡萄牙大量抛售金债券被费利佩发现,恼羞成怒之下,费利佩发动了刺杀。

  这不是费利佩第一次采用刺杀的方式,解决棘手的敌人,比如尼德兰国父威廉·范·奥伦治,就死于费利佩派出的刺客热拉尔手中。

  威廉死后,尼德兰北同盟通过了《誓绝法案》,和西班牙不死不休,哪怕费利佩重新武装占领,海外也有新尼德兰,继续抵抗西班牙的残忍统治。

  “刺杀不能解决矛盾,费利佩二世已经错过一次了,他又错了第二次!”朱翊钧确信,费利佩现在的确是个失控的暴君了。

  求月票,嗷呜!!!!!!!!!!

第949章 高启愚真的太想进步了!

  在安东尼奥做了国王不方便出海,马尔库斯依旧带着各种各样农作物的种子到了大明,增加大明餐桌的多样性。

  马尔库斯不止一次,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死在战场上,以忠诚和荣誉的名义死去,这是他剑圣的尊严,但他却死在了卑鄙的刺杀之中。

  朱翊钧对费利佩二世的观感变得极差。

  西班牙这个日不落帝国,正在不可逆的堕落,从海洋贸易秩序的守护者,向海洋秩序破坏者的身份堕落,这种堕落,对大明同样有些影响,因为大明的商船前往泰西将会面对更多的危险。

  费利佩老了,六十四岁的费利佩,因为身体机能的退化,变得越来越多疑,他的体力、精力、注意力都在不断的衰弱,这种对身体的不受掌控,让他不再信任任何人,他变得孤僻且易怒起来。

  佩德罗带着十分惶恐的心情再次出使大明,根据佩德罗的描述。

  费利佩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就杀死了六名宫廷秘书,而原因仅仅是这些宫廷秘书,在远征英格兰上发表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金债券在崩溃,而停止远征英格兰,可以阻止这种崩溃,一场漫长、消耗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远征,让人们普遍丧失了对费利佩二世的信心。

  金债券最重要的就是信心。

  佩德罗也是费利佩的宫廷秘书,他不敢说真话,他本人甚至反对增加对大明的关税,因为他长期在海上,他清楚的知道,总督府和本土之间的利益矛盾,正在随着没有意义的远征,变得越来越剧烈。

  而在佩德罗离开西班牙的那天,费利佩又干了一件大事,他宣布解散了国务委员会,这个国务委员会是费利佩二世父亲最重要的遗产,国务委员会是费利佩管理国家的支柱。

  国王的担任议会的国会会长,五个地区委员会的贵族担任议员,这五个地区委员会分别是:卡斯蒂利亚、阿拉贡、印度群岛、意大利和尼德兰。

  而现在,这个国务委员会被解散了。

  这不是西班牙国务委员会第一次解散,这是第三次,所有人都知道费利佩打算对金债券赖账,并且一意孤行,继续进行对英格兰远征。

  军事失败,让费利佩恼羞成怒。

  “愤怒之下做的决策,会让人后悔终身,没有人可以例外。”朱翊钧眉头紧蹙的敲着桌子,这个日不落帝国,老老实实死去,就这么慢慢的衰弱下去,对大明而言,是最好的结果。

  大明正在取代西班牙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如果秘鲁总督能够来到大明,大明就可以间接控制世界最大银矿,这对大明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让大明完成从贵金属货币到钞法的过渡。

首节 上一节 1152/1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