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291节

  曹昂在三个月内,几乎每日都是少眠少休,每日和杨修带着各家的子弟亲自到一线去,建造了数座营寨来收容难民,同时开仓放粮有四万多石粮食,逾三万金肉。

  带医官署的各位名医,查探河流水源,打造深井,以确保用水的水质。

  按照张韩的建议,让子弟佩戴药用香囊,并且加紧赶制了巨量的香囊,赠予百姓佩戴。

  一郡之地为中心,惠及了周边十几个县,通行的医官以马队为交通往来,彼此通达,让诸多地界的人们都得到了救治、防护,收治之良民,达十万之多。

  东至下邳,西达鲁阳,百姓无不是对曹昂公子歌功颂德。

  这三个月过去,最本质上的变化就是。

  以前,只有士人、曹营谋臣,以及军中将士知道曹昂乃是仁爱君子,天生仁厚、平易近人,足以令人追随与结交。

  而现在,则是各地的百姓都已经知晓,并且在为他歌功颂德,这个范围,并不是很大,可却是一个好的开始,不出数月,乃至一年时间,曹昂的仁德之名,便会成为他的标识。

  此次,对于曹昂来说,当真是收获良多,而且有质的变化。

  陈留衙署之内。

  程昱从外归来,手中拿着百姓的万民书,可谓是神采飞扬,他从未见过这般群情激奋之景,在陈留治郡数年,每年的冬日都会有些惨淡,百姓只能缩在家中取暖,有的甚至因为穷苦无柴,还冻死在屋舍内。

  而今年,却是热闹非凡,境内无饿殍冻骨,街道清静漂亮,“公子!大公子啊!!”

  程昱满脸笑意,脚步轻盈,却没有忘记趋步而进,扬着手中的布卷,“这次,当真是名扬乡里了,百姓们都簇拥在衙署门外,有乡里的多位长者,请求公子留下任官,继续治理。”

  “都不愿您回许都去,在下看来,或许可向丞相送去一封书信,在陈留任一年太守,这等政绩就足以入光禄勋,可得九卿之列,日后不可限量。”

  “至于军中威望,公子早年间就出自军中,黑袍骑、虎豹骑、青州兵和曹氏的子弟兵,无不是尊奉您的命令,情势当真一片大好。”

  “呵呵呵……”曹昂谦和的笑着,倒是也没有得以,眼神还有仁慈的欣慰之意,点头道:“此番治灾,外无祸端加剧,内无奸细拖累,上下一心自然治理得当,内外和谐方才是大事之本。”

  “也并非是我一人之功劳,我是该写一封信去告知父亲,但不是请求留任,而是请赏。”

  “这陈留太守,还得是您来,”曹昂说话的时候,一边也站起身来,举步走到了程昱的身旁,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稍稍用力将他引到了自己方才所坐的蒲团上,又按着他坐下去。

  笑道:“论境内的情况,人文、地理,仲德先生早已是了然于心,多年治理劳苦功高,日后陈留乃是繁华大郡,不知多少商队要途径此地,驿站都要多设十余座,自然还是要由先生来治理。”

  “呃,这……这谬赞了,”程昱清冷的面皮抽了片刻,受宠若惊的笑起来,大公子说话做事真是如沐春风,每一句都让人心里舒畅。

  “好,我还是要先回许都去,”曹昂拍了拍自己的长袍衣摆,神了个懒腰道:“这段时日,劳累不已,更该回去和兄长、友人、父亲好好轻松一番,待春雪完全融化,又该要开战了。”

  “到时候,自有大事要忙碌,但我回去之后,立刻会请父亲上书朝廷,犒赏所有相助之人,”曹昂背着手看向堂屋外远处,目光颇为悠远,脸色自带一股豪迈之气,“此次他们来相助,虽说是伯常略施小计,骗了这些人来,但终究是人人都在出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是以众志成城,方才有这般功效结局,应当赏赐,不管他们心中如何思量,该有的决不能少。”

  “我回去这段时日,就请先生为他们登记造册,到时候依照名录,一一赏赐。”

  “唯!”程昱双眸一亮,脸上浮现了敬佩之色,“在下敬佩公子之心胸,当真像极了丞相当年,那时候的礼贤下士,亦是这般慷慨。”

  “哈哈!!”

  曹昂听得夸赞,自然心情也是极好,当然,他回去也不只是为了请赏,在陈留取得了巨大功绩之后,接下来开春定然是商马通行,热闹非凡。

  南来北往的学子、百姓,逾数万之多,估计会在许都逗留很久,繁华都市之中,传言最易于广播,此刻的许都,还等着他和德祖回去,接下来还有很多后续之事,不可轻易松懈。

  ……

  南临山。

  三月之久,这里住进来了很多人。

  张韩原本筑造而起的庄园、宅邸、山间小筑,都是空的,那时堆放了巨量的钱财于其中。

  珠宝、黄铜、白银等,不计其数,现在都已经清扫到了最高的山院内,那里是张韩的“空中楼阁”,寻常人并不能进入其中。

  此时的山间各地宅邸,都已经住进了各族的老人,平日里可沿山路到温汤游玩,也可结伴去林中品茗,或是着人在酒肆饮酒高歌。

  也算是热闹。

  而在山脚的平原地带,靠近河边的居住地,建起了城墙。

  城墙不高,但是却围住了些许地界,里面建造的房屋和街道,都已初见雏形。

  冬日里,黑骑营的那些壮勇之士,也都不辞劳苦,在此建造民居、筑高城墙。

  城墙虽无防备之能,但已有了划分地域街道之形,却也是一副欣欣向荣之景。

  张韩在靠近河边的山庄里,和一位年长者,正在下棋。

  上等的木材打造的象棋期盼,雕刻完善的楚河汉界,棋子时而挪动,两人不时就在苦思冥想之中。

  这长者,赫然便是杨彪。

  杨彪在十一月,马上就住了进来,来的时候甚至什么行李都没带,家仆也只有两位,将自己完全交托给了张韩,让人唏嘘不已。

  张韩麾下的文武,则是哭笑不得,这老头分明是知道南临山是何地,自己心中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与其抗拒,不如直接干脆些,早早来南临山里享受着。

  少走了好多弯路。

  “君侯,最近我府院里,炭火已烧得差不多了,虽是冬去,但晚上还是冷意袭袭,记得再送点去。”

  “……”

  “还有,家中吃食不够,豕肉不多,让人再派点来吧,钱财用度,亦是不够……”

  “……”

  “杨公,真来享受来了?”

  “唔,我在南临山,亦可做学,以传授古文学之典册,讲经作著,时至今日,我方才对当初荀慈明隐居汉水作著,兄弟八人均不愿入仕,躲避征召而隐居做学,那时候,还有人痛斥他们不忠于君,乃无为国奉献之心。”

  “现在我才明白,国事自有国士理,我等爱学之人,当做学为主,日后还可培养人才官吏,为治理各方尽绵薄之力,何苦去杞人忧天呢。”

  “隐居作著,还有人管我的生活起居,君侯麾下的人又懂礼数,比我儿子还亲。”

  杨彪摸着胡须,说到这催促道:“快下。”

  张韩:“……”

  啧,被他说得……我为什么有点羡慕?

  感觉这日子过得还逍遥一些,这老头心里的牢笼自己永别了,现在还真就不去管朝堂之事了,每日来此山庄和张韩下棋聊天,都是经学著作之论。

  偶尔看看他的书法,然后心满意足的摇头而笑,而且他现在竟然还有心情来调侃张韩,心境比以前愁苦时候要轻松了太多。

  “我估算时日,德祖他们应当要回来了。”

  杨彪忽然话锋一转,神情也严肃了不少,也不逗趣了,他昨天接到了杨修的家书,心情甚好,其中明言曹昂在此次治理途中,对他颇为照顾,甚至许多功绩都愿让他去出头,意在培养。

  接受了现实之后,杨彪心中觉得如此形势,或许也不错。

  “君侯,大致也已收到消息了吧?”

  “嗯,我也在等,”张韩咧嘴笑着,而后道:“这南临山,现在住着挺多长者的。”

  “我在中街临河之地,设了大台,准备趁此功绩,力荐令郎主持重开月旦评,以造热此次开春繁华。”

  这件事,杨彪早就知道了,他先前担忧德祖撑不住这场面,但现在有名望在身,少时的才名又早已传扬,他本身的口才、心智都非寻常,现在想来倒是不必担忧。

  “唔,我自会尽力相助,”杨彪也是乐呵呵的笑着,轻抚胡须悠闲自在,忽然想到了什么,又眨了眨眼,仿佛懵懂般问道:“诶?君侯何不将书法著作拿出几卷,到时一并品评?”

  张韩咋舌一声,登时微微后仰,绷不住了。

  彪子你变了,你以前和我说话可不是这样的。

第292章 干干净净,没有故事

  “月旦评事宜,接下来开春极为重要,那就要请杨公帮忙了。”

  “荣幸之至。”

  杨彪放下了棋子,拱手笑言,“我在南临山内,有三五好友,其余士族长者,皆能出言呼唤,并非是难事。”

  “君侯在这数月内,的确做到那时的许诺,令我们衣食无忧,日夜安心作著,享乐于山野平静之中。”

  “如此,我们也不好袖手旁观,当真不理政事,虽不在朝堂,但相助于君侯重开月旦评,自然不在话下。”

  “其他的,就由君侯自己去游说了,我觉得应该会是一场大盛会。”

  你儿子主持肯定是大盛会啊,张韩满不在乎的心说道。

  如今虽然是为了粉饰盛世繁华,但他面对杨彪的时候忽然有一种倒反天罡的错觉。

  怎么好像是他们家族在白嫖我?虽然我也白嫖了一些便利之事的名利。

  但不管怎么说,有这些老学者在南临山,终究不是坏事。

  “杨公心里明了便好,那我就走了,”张韩起身,把棋盘上的棋子随意拨乱,顺势搅作一团,准备离去。

  “诶你!!”杨彪一看就麻了,你个后生又开始不讲道理了,素质呢?

  眼看就要被将死了。

  这一盘可是开局前扬言一百金的,聊着聊着,直接掀棋盘不给了。

  很好,这的确是张韩的作风。

  “走了走了。”

  ……

  月旦评,南临山在平地城内,建造了临河的院落亭筑,筑内有石台、拱桥、河水径流,两岸栽种了不少植被。

  传闻出来之后,已有不少士人学子到附近来居住游玩,客居于百姓的酒肆、住馆之中。

  因而摊贩自然也多了起来,工造营流出的一些马扎、小凳等木匠造物,颇受欢迎。

  自然也因此,让南临山变得热闹繁华,主要是张韩开放了两条主干道,让车马通行。

  在南阳的军屯编制之中立下苦劳的人,也得以挑选了五千户,在南临山落户。

  民居倒是不必担心,集住之地虽然不宽敞华丽,但是张韩早在三年前就已经着人不断加建,有不少居住之地。

  这地方,完全就是张韩一家之力,请他们来住。

  贪墨七年,一朝为民,皆用于此处,张韩可谓是煞费苦心。

  若是这个中辛苦被人所知,无论是学子还是百姓,知晓他将贪墨巧取得来的巨财,用于安置百姓生存,恐怕……都会骂几句国之蛀虫吧。

  毕竟钱来得,太容易了,除却立功之外,都是战利所得,还有各家之钱财,说不正吧……都是凭本事挣的。

  说正吧,寻常人根本不可能挣得来这种钱。

  但是,如能集居于此,南临山的税还未设立,田土收成又可收归于家用,简直是世外桃源。

  人人都在欢欣雀跃,暗自决定长住于此,绝对不离开,这就导致了境内之民,不管张韩开设什么盛会,只要是百姓可以参加,他们都会踊跃而去。

  无论商贩、普通百姓,还是在南临山寻活路的零散工,都踊跃围观,为凑一个人气。

  一时间,春日尚好的时候,南临山比许都的某些街道还要热闹。

  因为许都里的居民也到这里来游玩了。

  南临山的城中衙署。

  原本的三座山庄改建合建之后,张韩暂将此地定为衙署,日夜安排黑袍骑巡守,同时将公务搬至此处,由贾诩代理,同时处理军中事务以及南阳送来的各类情报。

  “伯常。”

  此时午时。

  曹昂昨夜已经回到了许都,在向天子复命之后,被留在宫中和刘协秉烛夜谈。

首节 上一节 291/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