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289节

  “没有。”

  “好,那我就走了。”

  张韩点了点头,起身又离去,留下杨彪在那晕头转向,满脸懵逼。

  又走了。

  那叫我起来干什么?我还叫人准备了酒菜,特意煮了茶。

  结果就是这么个事。

  张韩走后不久,杨修就连忙回来了,喝得脸色红彤彤的,正是与人激扬文字的时候,没想到张韩会跑去偷家,吓得他吟不出来,登时就萎了。

  回来发现张韩已经走了,于是和父亲久违的吃酒菜、品茶水,聊起了今夜张韩交代的这件事。

  “他说完直接回家,还是又去了别的地方?我觉得君侯做事一般都有深意,也许是让我们父子好好再回忆此事。”

  杨修其实在这一连串的事里,也有很多话想要和父亲说。

  既然提早回来了,有了这个机会,那自然不能放过,于是胸膛一挺,拱手道:“父亲,儿觉得,此次君侯突然造访,又将儿唤回,他却离去,显然不是为了见我。”

  “而是敲打我杨氏。”

  杨彪神色微微一滞,“敲打我们什么呢?”

  “党派,”杨修在家里自然不会心思太深,直截了当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君侯实在提醒我杨氏,不要参与到党派之争当中。”

  “在此前,与冀州开战之时,父亲已和丞相彼此心意相合,默契行策,有功绩在身,现在又何必铤而走险去暗害君侯呢?”

  “我没有。”

  杨彪摇了摇头,“我只是知道而已。”

  “士人之布局,儿难道不知?”杨修冷笑而视,这话去外面说骗骗别人就好了,怎么连我都想骗?

  “……”

  杨彪不说话了,他在这件事上,的确有心存均衡之想,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坚持和想法。

  曹氏虽强,未必不能留有后手,等待时机。

  “父亲,丞相不是董贼,而今也不是当年,尔等欲效仿王太傅,实在是无稽之谈,儿劝你,切莫存此心思,我最近听说,张君侯在南临山造宅邸,用于建造山清水秀的隐居之地,不如父亲搬迁至南临山,以享清福,可颐养天年。”

  杨彪眼神忽然一凛,明白儿子这话是让他不要再掺和朝堂政事,乃至把家里的主权也放给他。

  但若要拒绝,又因为张韩这件事而理亏,毕竟儿子早就已经提醒过他,当时不可随意参与党争之事,但杨彪没听。

  张韩突然造访,就是敲打。

  若是再不停手,或许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他们弘农杨氏。

  以往可以不怕张韩,但现在,谁又不会忌惮他在天子心中的分量呢?

  “好。”

  杨彪得几个呼吸的思考之后,同意了儿子的建议,或许他的确是对的。

  ……

  第二日。

  张韩甚至没有从家里出来,仍在府上安睡,黑袍骑由赵云、高顺率领,自发清得一千五百人,从营中建制里分调出来,准备行装随曹昂去陈留。

  曹昂决定将赈灾之署设在陈留郡,三日内就会出发,甚至准备了自己的私产,以随时待不时之需。

  此次功绩乃是独立为之,比之前一年治郡之功德都重要。

  因为满朝文武,都在等着这一次之后,依照功绩大书特书,歌功颂德。

  又也许,是口诛笔伐、讥讽无能,成与败,干系自然很大。

  士人、学子、寒门乃至是隐士的目光都在看着他,不乏那些北方来的探哨,或许也在看着他,暗中风云不可明了也。

  他已是做好了遇水搭桥的准备,但无论如何,还是有些担忧的。

  毕竟能用之人不知几何,手下能人也不过一个杨德祖而已。

  是以刚起来,曹操就已来到了他的官署,径直入大堂,此来定然是为了探他的底蕴,看是否能完美治理这次冬灾之事。

  曹昂一听,忙出迎在半路,他已经快而立之年了,早已不愿再向父亲开口,关心自是感动,但若要和父亲借人,则是不好意思说出来。

  “父亲。”

  “嗯,我来看一眼,你冬灾之事,如何调用官吏、钱粮等物资准备得如何?”

  曹昂正在一一逐条禀报,但不多时,杨修就快步而来,进了大堂看见曹操之后,连忙行礼,但打断了他们父子俩说话,杨修也不敢再说。

  曹昂看他行色匆匆,知道定有重要消息,于是停下自己的话,问道:“德祖,有何事你可直说。”

  “门外有各族子弟代表,愿为中郎将差遣,随同而去赈灾。”

  “另,南临山调了赵子龙、高孝父两位骑将,有一千五百名黑袍骑随同护卫,听候差遣。”

  “除此之外,君侯从家中支取了钱财,换得数万石粮食,已暗中运送部分去陈留。”

  “还有,这些子弟……”杨修忽然凑近了些,偷看了曹操一眼,又轻声道:“乃是昨夜君侯在各家所求。”

  “在下猜测,他是以陛下令司马公负荆请罪之事,要求司马氏出人,昨夜又请在下广结友人,自发相助,听从差遣,估计陈氏、荀氏、郭氏、钟氏的子弟,君侯也都是在昨夜连夜拜访,据说今日累得醒不过来,现在仍在昏睡。”

  “这些,他可都是偷偷做的。”

  说完这话,曹昂的鼻头忽然酸了一下。

  曹操则是目露欣慰之色,深深的看了一眼曹昂,自顾自的低头笑了起来,“看来,是我多虑了。”

  “我回去了,你与德祖好好商议,如何治理冬灾,领百姓心安,有这些子弟在,此次堪载入史册,令境内振奋。”

  “父亲走好。”

  “恭送丞相。”

  两人忙躬身而下,目光崇敬。

  曹操轻笑而离去后,曹昂拉着杨修到位上,急切的问了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德祖快快细说!”

第290章 得了便宜就卖乖,会哭才有奶喝

  “此事,说来精采,我听闻时,也是错愕不已,哭笑不得。”

  杨修脸色精彩,似是神采飞扬一般,忙坐下道:“君侯在自我府上与家父洽谈之后,又接连去拜会了其余各家。”

  “都是请求其出手相助,但对每一家说的都是中郎将手下无人,还请看在丞相恩宠的份上出手相助,君侯说,只是一家以子弟出手,应当无妨。”

  “他去了荀氏、钟氏、陈氏、郭氏、张氏、高氏,几乎每一家都是这么说,是以他们均以为只是自己一家相助而已,并不算兴师动众,自然也就答应了。”

  “如此,到了今日辰时,已有十几家集结了子弟来听公子差遣,这一来碰了头,彼此哭笑不得,又不好再返回,因此只能继续自愿来助。”

  “好啊!”

  曹昂拍手叫好,眼神之中满是精彩,他心中也是明白,自己得了这领功的任命之后,很多士族中人都打算袖手旁观。

  应当是不愿来相助的,杨修也曾说过,或许这些士人在暗中也会达成协议,彼此约定不来帮忙,只是作壁上观。

  甚至,还会有冀州的暗探来破坏赈灾之事,这些他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没想到张韩一夜之间,逐个击破,让这些士人居然呈现了团结之态,一同来结伴助阵。

  “不愧是伯常兄长,”曹昂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哈哈哈,”杨修也是畅快大笑,“如此,之前的担忧可谓是一瞬之间迎刃而解了。”

  “谁能想到,他一夜之间愿意如此劳苦,每一家都去,而且只让那一家来相助,这等要求极小,实则张口便可答应。”

  “可是每一家都这么说,那就不一样了,如此队伍何等壮大。”

  “真该去感谢伯常君侯才是,”杨修的确没想到会这么干,也意想不到惊喜这般大。

  就连他,也以为作业张韩是用此前受委屈的火气,来要挟他们杨氏子弟帮忙。

  杨修还觉得其实并没有这种必要,若是要他们帮忙,君侯只需来说一句便好,岂会拒绝。

  原来玄机在此。

  “而且,还有一千五百黑袍骑,赵子龙、高孝父两位将军供差遣,最重要的是,这些子弟一来,我们绝无后患也,至少在许都内那些已经心向袁氏的士族,不敢轻举妄动,这是最重要的。”

  “说得好,”曹昂眼神更加明朗,此时再无后顾之忧,只需准备妥当,调运物资,将人手加派出去,而他则是亲力亲为便可。

  “德祖,准备出发吧,待事成归来,再去乐坊雅舍亲自感谢伯常兄长。”

  “好!”

  杨修亦是名望受益者之一,自然兴致勃勃,有如此人力物力,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

  傍晚,曹昂率众出发,去往陈留主持赈灾大局。

  张韩则在许都,刚刚睡醒。

  醒来的时候感觉天地变色,黯淡无光,一问是晚上,才知昨夜之疯狂。

  “丞相来了命令,让君侯去丞相府内,领国库调拨的钱财至工造营。”

  “而且来人还说,丞相请君侯在许都虎贲、虎豹骑之中挑选一千精锐入编黑袍骑,所有军备用度,可在丞相府开支。”

  “嗯?”张韩倏地起身,满脸难掩欣喜之色,忙睁着惺忪睡眼让婢女伺候穿衣,典韦嫌慢自己亲自上手了。

  张韩是中午从后院出来的,到了中园的庭院来睡,让人烧了炭火取暖,典韦在陪同。

  这里是独居歇息之所,存放了取暖物资,还有不少美酒。

  换上衣物,张韩才来问清楚原由,“怎么忽然想给我们增兵了?”

  “说是以慰君侯这段时日的辛劳。”

  我没有辛劳啊。

  张韩摸了摸头,我就是为了占据功绩,好让系统义父多结算奖励而已。

  难道说,丞相以为我是为了子脩才这般计略深远,不辞劳苦?

  嗯,很有可能。

  张韩的眼睛一下就明亮了起来,居然还有这种意外之喜。

  “我的气运回来了!嘿嘿。”张韩发出了畅快的笑声。

  “那现在怎么着?”典韦催促似的问了一句,“咱们去营里选人,还是去丞相府领钱?”

  “好像这次又让你赚到了。”

  典韦的语气神情都有点幽怨,他脑子里可没那么多门道,能像张韩这么能折腾,又去陛下面前哭诉,又在这些士人面前嚣张。

  还有丞相在背后撑腰,这人比人真的是气死人。

  “嗯,不,先去乐坊雅舍庆功。让文和先生去丞相府感谢丞相,先不提赏赐之事,给他送一副精美老木打磨的工造营四轮车去,再加蜀锦和金饼。”

  “就说我有罪,不敢去面见他,害得丞相的举主,司马氏,恐声名扫地,遭受打击。”

  “记住,要重重地提司马氏。”

  “记住了。”

首节 上一节 289/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