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237节

  他后退两步,双手也不再拱手执礼,而是无力的垂下,而后道了一声“告退”,转身离去。

  走出门槛时,稍稍慢了几步,但最终还是走了出来。

  袁绍在后忍不住看了几眼,可心中怒气依旧还在,最后冷哼了一声,没有再说话来缓和挽留。

  ……

  一两日之内,袁绍的先锋兵马快速抵达了黎阳,并且和张郃的驻军一齐调遣排布。

  颜良、文丑各占一处要道关城,交接之前已在不断询问张郃寻找到的各处行军要道。

  如此情况下,张郃早已明白了这些人来的目的,也明白了袁绍的用意。

  果不其然,不到一日,铺天盖地的檄文便从后方而来,发往许都,扩散于天下,袁绍揭露曹操诸多恶行,将他定为与董卓无二的恶贼。

  天子在深宫之中,宛如笼中雀,甚至其中有一封,还将曹操祖上数代人,均骂了一遍。

  大战一触即发。

  河内,西南方向军营,张韩的黑袍骑几乎已到了要被遣散的边缘,而最新送来的命令是,让他们依旧原地待命。

  这让张韩瞬间迷茫,甚至有点慌了。

  “砰!”

  军帐内,张韩直接一锤子砸在了案牍上,本就不坚固的案牍,此刻已分出了裂痕,几乎要断裂。

  “你怎么去请的命令?!怎么连个出兵的军令都拿不到?就算是不让我们出征先锋,也应该要和以往一样,给一条自由行军的军令吧?”

  “原地待命什么意思?!”张韩自跟随曹操以来,还是头一次得到这种军令。

  这不是限制住了吗?

  典韦站在张韩身前,像个小媳妇似的缩着肩膀,不服气的嘟囔着囫囵不清的话。

  “你说大声点!”张韩没好气的说道,“拿出你平日里扎我心的气势来!”

  “俺,俺也不知道呀,回去许都请令,丞相直接就说让俺们待命,荀令君也说利剑当在最恰当的时候出鞘。”

  “他们都说自有考量,让俺回来等军令便是,其余的交给曹太守指挥,另外……许都会派遣徐晃、关羽为先锋,率军到河内来。”

  “放屁,你咋不敢跟丞相干一架呢!?你就是太怂!!诶?等会儿……谁!?”

  张韩骂着骂着,人忽然愣住了。

  “徐晃、关羽。”

  典韦想了想,应该没记错人,这段时日,丞相接连封了不少爵位,提了许多官吏,刘备的前缀官职都捞了个左将军。

  兼任了一个豫州刺史,但同时这个封任官爵的做法,其实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曹操打算把刘备身边的人都任一遍。

  于是就顺理成章的以天子名义,给关羽在汉籍拜了一个杂号,可以用诏令来调遣。

  张韩这一听就挠了挠脸,狐疑道:“怪不得他最近没怎么管我,原来心思都在别人的二弟身上。”

  呸,曹贼。

  “刘备肯定会后悔,一旦檄文在许都扩散,他不敢再倾力相助。”

  “因为此檄文虽说彼此都心知肚明,乃是为出师而找的理由,但毕竟是将丞相骂作窃汉之贼,而刘豫州到底是宗亲身份,以仁义忠君而自居,他不会出现在这浑水之中,否则战胜战败,他都将立于万劫不复之地。”

  张韩思绪快速,飞快的抓住了其中关键。

  刘备本是以扶汉立身,仁义为本,这种檄文一旦传遍天下,追随袁绍的士人是会认同的。

  那刘备在曹营太过踊跃,他就等于是在袁绍眼中成为了曹党。

  一旦许都得胜,刘备就只能一生跟随,不会再有别的出路,毕竟背叛出去,同样要背负忘恩负义之名,为人不耻。

  但真要说就此投身曹操麾下,随他走到大业之末……刘备尚且还没能做好这种心理准备。

  一旦曹操战败,刘备一生的名声也就毁了。

  那关羽现在来前线,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还曹操的恩情!

  如果能建大功,他们便算是心中无愧,又可堵住悠悠众口,同时接着檄文之故,故作失望的离去,再寻大业之机。

  曹操就算对刘备万般好,两人终究不是能相互收服的关系,这就像是宿命一样。

  “对呀,是这个道理,”贾诩在一旁疑惑的看向张韩,并且在等货代他的下文。

  毕竟,看懂这道理又没有太大用处,刘备毕竟只是个寄人篱下的名流而已,当然也可算一位仁义宗亲,有半面旗帜的作用。

  贾诩心里其实听了这些命令之后,反倒安稳了些,君侯胆子太大了,把他按在原地待命,是双方战力不明时的最佳做法。

  虽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这个“知彼”的过程,大多也都是用先锋兵马,小规模一仗一仗摸出来的。

  “丞相得了关羽,却立刻以重任用之,怎会这般放心?”

  张韩说到这,忽然平静了下来,继而嘴角缓缓扬起,嘿然一笑:“懂了懂了,不死的理由找到了,吩咐下去,咱们准备抗命出击,这次一定能一扫颓势。”

  贾诩:“……”

  坏,他又开始功过相抵了,这是又想到了什么?

第243章 有如此名将,怎会生败绩?

  “君侯,三思啊!”贾诩在旁痛心疾首的唤了一声,整个脸都快揪成麻花了。

  这可是行走在刀尖上,一旦走错一步,那可就是万劫不复了。

  为何要执着于这些功绩呢?现在你已经是君侯了,立功来干什么?!

  而且你又不领军!

  没等张韩再说些什么,典韦已经兴奋的点头,吼声如雷的回应了起来。

  “俺早就憋坏了,上一次没能有所建树,这次一定要打一场胜仗!”

  “典校尉……三思啊……”

  贾诩的声音已经无力了。

  老夫,甚至不敢在这帐中立即点破,娘的,君侯只是一个行军司马啊,这支黑袍军,统帅是你啊!!

  副统帅高顺、赵云。

  他一个排在老六位置的人,出事了难道真的是他扛吗?

  贾诩甚至能想到张韩日后耍赖的场景。

  张韩理由立得住啊,我只是军中司马,一个军师而已,最多能献策献计,那如何采纳,不是统帅的事情?!

  得了功绩是全军自上而下,均有封赏,其中几位统帅定是受益最大者,总不能出了事就把我一个军师搬出去吧?

  君侯肯定会这么说!

  贾诩深吸了一口气,又郑重的问道:“君侯,这功绩你就非立不可吗?”

  “冀州是我大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回失地,养我万民,乃是匹夫有责之事,”张韩眼眉一扬,义正言辞,挺胸而起,正准备滔滔不绝。

  被贾诩连忙拱手打断施法:“唉,老夫明白了,非去不可。”

  君侯真是天下少有的奇人,立功之前先给自己找个祸,而后功过相抵。

  那他享受的难道是战场厮杀的过程?!

  单纯的觉得,战斗,爽?

  贾老儿忽然感觉到,张韩光鲜英俊的外表下,可能隐藏着一颗扭曲的心。

  张韩:“……”

  怎么用这种眼神看着我……

  你以为我想吗?我系统爸爸沉睡太久了,我要这一波功绩来涨能力啊,我需要下一次挨军棍的时候皮都不会破的那种超凡能力!

  我所需要的功绩,你们根本不懂。

  “你们,不要想太多……功绩立下来,是黑袍骑的,人人都可得封赏,人人都可扬名立万,日后名留青史,荣归故里。”

  “即便是被怪罪,也有典统领去扛,这是他身为主帅的职责所在。”

  典韦:“???”

  “当然,我也会扛,”张韩面色板正的点了点头,“准备吧,让子龙高顺,将这段时日找到的小路的信息都收集起来。”

  上一次失利之后,张韩曾下过军令,派遣了五十名身手不凡的黑袍骑夫长悄悄渡河去打探地形。

  半个多月查探下来,印证了那时的猜想——张郃当时果然是来突袭,而不是防备埋伏曹洪。

  可以说,当时就是纯纯地运气差,如若不然,早已把延津、官渡的渡口,乃至黎阳前的所有的营寨与囤积之地,全部扫荡干净。

  但是,碰巧就遇到了张郃也想先行突袭,占据渡口,以迎合战略。

  反而撞破了张韩的排布。

  这个消息,张韩已经来不及去和曹洪说了。

  “沿着这条道路,可以到达黎阳兵当时的进军路线,”张韩在营中思索许久,忽而敏捷的转身面着赵云,“子龙,探哨来报的时候,可知道那条路上布防如何?”

  “布防……布防,应当没有多少布防,那是一条废弃之路,在那一战之后几乎就已毁去了,道途之两侧,都有凿壁填土的痕迹。”

  张韩眼色又逐渐变得亮了起来,仔细思索许久,以拳拍手着,踱步喃喃道:“此路虽然被毁,但只需搬开石头,凿开路障,不就是一条新的行军小路了吗?”

  “如果继续走这条路,刚好可以直通黎阳之外,甚至能达黎阳守军之关卡。”

  关隘之上有多少守军,就不得而知了……唯一的危险,就是在关口不能停留过久,导致兵马停滞于此损伤重大。

  张韩思索间,贾诩早早在旁看懂了他的想法,故此同样思虑此道,从怀中拿出一张布匹刻画的小图,递到了张韩眼前。

  地图上,刻画的乃是此前行路到东郡北三十余里的河岸,同时也画下了距离黎阳的一些路途,当然,并不完整。

  细化的布防图,贾诩并没有,也只能是稍稍猜测一番,用以查探罢了。

  贾诩略显浑浊的声音轻轻传来,“君侯,依照老夫的猜测,那张郃既生性谨慎,那么即便是弃用此道,毁后退出,也会派遣兵马在外部监视巡察。”

  “故此,如果从此路而走,一定行不通,若是张郃被调离黎阳,是最好不过。”

  “君侯可有计策?唯一的绊脚石,其实还是这个张郃。”

  贾诩认真的看向他,这番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人家若是还对这里严防死守,黑袍骑就算是再骁勇,也绝对是过不去的。

  当时张韩也曾说过,需要把张郃这种善于固守的将军调离,战事才能轻松些许。

  不是说张郃厉害,令人无从下手,而是张郃冷静,危机感强,苟得住坚守战场,若是他一直久守,又始终耐得住寂寞。

  则,此战拖入比拼家底时,难胜之,非有奇计不可。

  “没有计策,”张韩的肩膀一下松了下来,苦笑着仿佛失去了力气,“这我还真的没有办法,之前想用离间计,把张郃调离黎阳。”

  “但是……我的人脉实在有限,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调防一位刚刚立下大功的将军,毕竟,他声威正旺,又将黎阳周边的布防做得如此严密,袁绍虽然……虽然有时不明智,但也不会如此蠢笨。”

  “我暂且想不到办法。”

  张韩的确失落,此事他已经思索很久了,他的人脉都是在南方,北方没有。

  贾诩也笑了,道:“不错,冀州的文士,大多是名流之士,君侯虽说功绩盖世,却也不一定能入得了他们的眼。”

  典韦颇为好奇的凑近了来,轻声问道:“咋,那些人是看不上咱家君侯吗?”

  “君侯,他们看不起你出身啊?”

首节 上一节 237/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