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156节

  戏志才没有看到曹操,自然明白这依然是疑兵之计,让张韩来替他岔开时间走南城。

  而他定是临时转向,不告知任何人,快速入城中,一般如此行事,虚实相接,根本不会有人能猜到曹操的去向。

  张韩背着手道:“走北门。”

  荀彧和戏志才对视了一眼。

  三人先迎张韩进城,问起了路上伏杀的情况。

  张韩冷笑道:“两拨人,或者说第二次属欲盖弥彰,第一次的军备十分精良,一看就是军中精锻的武器。”

  “第二次,则是民间土造,层次不齐,且锻造手法,不如我也!”张韩神情略有傲气。

  左右两位都同时看向他,但并没有说什么。

  只是心里不免嘀咕: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又不是个铁匠。

  “你是说,这并不是一拨人所为,又或者是前面刺杀之人知道困难重重,已经撤走。”

  “不是,”张韩咋舌道:“我意思是咱们得罪的人有点多,是不是校事府给的压力太大了?怎么谁都想刺杀?”

  “这不正常,”张韩看向戏志才,眼神略微有点怀疑,“府君是不是,滥用职权威胁、或者逼迫了哪家人?”

  “我是这种人吗?!”戏志才顿时眼睛一瞪,满脸愠怒,“你怎么能这么看我!?”

  此刻,荀彧也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戏志才,凭借他多年的了解,别人不知道,但他荀彧很清楚,戏志才完全干得出来这种事。

  戏志才左看右看,眼角猛然抽搐了几下,觉得荀彧在场的话,可能很难和张韩解释了。

  “我就随口一说,这事有疑点,两拨人都是死士,并不能撬出什么消息来,”张韩背手有些神色颓唐,深思了许久,“刺客肯定还在许都境内。”

  “残余那些逃走的人,各位觉得应该怎么抓捕?!”

  有没有儿子大喊一句“打开城门,放刺客逃生”这种话,张韩心道。

  戏志才思索片刻,道:“应当趁此时机,查探各家公卿,刚好可以清点田产。”

  荀彧又回头来看向他,能立刻想到这样的路子,只能说不愧是志才。

  借住此次查探刺客之名,封锁许都,可以将城内公卿的家产都已经完全记录在其中。

  但真要这般做的话,校事府的“威名”可就真的深入人心了,如此鹰犬之能事,可让士人接下来哪怕费尽心思,也要想办法除掉志才。

  “不可,”想到此处,荀彧几乎是脱口而出,看向张韩,道:“如今许都好不容易安宁,各方势力蛰伏,虽有刺杀之事,却不宜弄得人心惶惶,百姓归附于天子脚下,只为了图一份安宁的家业,若是刺客之事传扬开去,未必不是祸乱之始。”

  “如此,正应该一切如常,加派巡守暗中巡查,出城门者,若是行色不对,暗中跟随便是。”

  “哼哼,”张韩活动着手上的绑手,而后整了整衣物,背手向前走去,淡淡的道:“既如此,各有一词,不如先见过主公再说,权由他来决断便是。”

  “那你的想法是什么?”戏志才和荀彧两人同时看向张韩,在决议有些分歧的时候,往往张韩都能有许多奇思妙想。

  张韩道:“若是一切如常,不去借此机会掌控暗情密报……”

  “那,岂不是白白错失了这次机会,以后恐怕就没有这种好机会了。”

  “许都的安宁,将会随着此次扬州攻下,在今后数年内变成繁华,百姓、商贾、士人聚集定是数不胜数。”

  “如果,此次忍让不查,可以换来繁荣安宁,那么应当利用此事,同样换取情报查探的来源。”

  张韩给戏志才使了个眼色,然后一本正经的笑道:“我以前听闻,校事府的暗探打探消息,需要潜入、卧底、乔装打扮,如此是否过于危险,而且方法偏于单一,未必能有建树,所能打探到的,不过是一些蛛丝马迹而已。”

  “真正能让人吐露心迹的,应当是烟花之地,石榴裙下……”

  “好了好了,”荀彧连忙伸手止住,“伯常不必再说了,你说的这件事,可是向尚书台递送的那一次折子?”

  “其上所言,欲建立朱衣谍女,散于许都外城,造烟花柳巷之地,培养女子为间客,教导她们各种才学,以此暗中打听民间消息,掌控许都之中部分士人。”

  “此上书,密报于我,我已驳回,我以为你们放弃了,没想到……”

  气煞我也!

  你们三个一天到晚满脑子都是这些东西,此提议看似合理,但若如此,岂不是辱没了“才学”二字,同时视我士族中人为何等庸才!?

  简直龌龊!无耻!!

  荀彧是个将礼度之人,虽然生气,但都是闷在心里,绝不会在人前大肆的说出来。

  张韩抬了抬手向荀彧,却看着戏志才笑道:“你看,这就古板。”

  戏志才深以为然的点头:“的确,我觉得伯常所言,极为深刻,如此既可收治大量无才德的寡女、孤身之女,须知,她们若是无处可去,同样也会被官宦之家,或者商贾之家买入家种为奴婢,生死如草芥。”

  “若是我校事府掌控,她们反倒能活得富贵些,还能学得才能傍身,有何不可。”

  对啊,这是私车充公,这样士人就会有需求,大量的商机均在其中,顺便还能开创一种全新的谍报机构,培养间客自春秋时就有记载,延续至今,暂未大规模出现在女子身上。

  有什么不好!

  “你们……”荀彧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整个人的脸色都慢慢的有些微红。

  戏志才有幕后辅相的才能,张韩有荡平四方的武艺与将才。

  此二人合璧,居然是这么个玩意儿,大汉未来如何不令人担忧也!

  “我们若是进言,此事可由不得你。”戏志才傲然的撇撇嘴。

  张韩也点头:“对,由不得你。”

  “伯常,你以前可都是一口一个先生的叫我!”荀彧抬起的手,微微发抖。

  感觉心脏部位有点悸动,伯常现在也变了,连以前的尊敬和体面都没了。

  我恨。

  ……

  三人来到了北门相迎,率众在此等待迎接,估摸曹操的车驾会在半个时辰后入城。

  可是,等到了天亮,快到巳时,都没见到曹操身影,派出探哨前去寻找,却没发现任何人影,连一匹马也没见到,只有路过的农户。

  等哨骑回来禀报后,三人对视一眼,然后尽皆了然的笑了起来。

  “主公早已进城了。”

  “瞒天过海也,竟然连伯常也瞒着,或许是临时起意,又从别处而入城。”

  张韩咋舌道:“其实,走南门也行,毕竟有我等护卫在,但他真是太谨慎了。”

  三人率众又赶回丞相府的时候,曹操果然已经先行到达,在门口负手等待。

  见到张韩时,伸出两根手指,学着张韩以前做过的动作笑道:“兵不厌诈,视敌以虚,唯有自己也骗过去,方才能骗过他人,伯常,辛苦了。”

  他揽过了张韩的肩膀,显得极为亲密,“你可曾猜到?”

  张韩茫然抬头来看他,道:“我猜不猜得到并没有什么关系,反正我都要走南门。”

  这路是我自己非要去的,为的是之后好要点别的花头……将功补过嘛,先把功立了再说。

  跟曹老板也没啥关系。

  “对了,”曹操重重地的拍打了他肩膀几下,“就是这个性格,我才会如此的欣赏喜爱。”

  “伯常,此一路凶险,在入宫面圣之前,先行商议些许要事,不过,在此之前,我可答应为你请功,说吧……想要什么?”

  曹操十分满意的看着张韩,眼里的器重又深了一分。

  这一次,张韩可是不谓险阻,挡在了自己身前,何等的忠勇。

第168章 以退为进,好一个以退为进!

  “岳父这就有些小看人了,难道我是为了要点什么,才如此悍不畏死挺身而出,不惜以自身性命,保全岳父安全的吗?”张韩面色堂正,义正言辞。

  而且好几次差点喊成义父,他每次喊“岳父”的时候都非常别扭。

  这事有可能是吕布的锅。

  张韩的话,曹操半个字都不信,所以静静地看着他,等他把话说完。

  “这,都是忠孝所致,方才肯不顾性命,以保全岳父。”

  张韩坚定有力的抱拳道:“至于所谓功绩赏赐,韩,从未放在心上,还请主公看着给吧。”

  曹操:“……”

  “那晚上带宪儿回家里来吃顿饭,家人温情,便是最好的赏赐了。”

  曹操轻描淡写的说着,让张韩的脸色一下急了,忙慌乱道:“呃,给点实质性的也行,我这人比较俗,岳父您是知道我的,我出身微寒。”

  “呵呵,”曹操抬手指向了门外。

  张韩连忙点头道:“好好好,我自己去领。”

  “滚蛋!”

  还滚蛋!我回去就让你女儿捣蛋!你女儿就是我的小捣蛋鬼。

  张韩先行离去,不与曹操一同进宫面圣,等他走后,荀彧和戏志才说起了对此刻来路的猜测。

  其实都已经不算是猜测了,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董承、伏完等人,国戚们知道天子信任曹操过甚,所有人应当都非常焦急。

  而且在之前的党争之中,所有的手段都几乎全败给了曹操。

  导致现在并无半点优势在朝,很多人都已经被调离退出了朝堂之上,而留下的,都是立场不坚,不一定会与他们同气连枝的人。

  这种情况下,诉诸于刺杀、伏击等斩首之行,就是既无奈,又不得不行之事。

  若是能刺死曹操,则可暂且扭转当下局势。

  估计,这样的暗中攻势,在接下来数年之内还会接连不断。

  因为只要臣子还有向汉之心,士人依旧与宦党深仇大恨,那曹操就永远得不到他们的认可。

  随着曹的势力越发扩张,这些人会像是被逼得狗急跳墙一般,不断的冒出头来。

  主要是解决之法。

  荀彧还是主张,不要逼急,将现下许都的安宁毁去,应当徐徐图之。

  戏志才和曹操都是默不作声,如此不符合他们两人的作风和性情,不过荀彧这么说,而且是抢先而言,其心迫切也,他们也都不愿就立刻就驳斥其心。

  曹操暗中和戏志才相互使了个眼色,微微舒了口气,暂且不曾作声,过了许久之后曹操才道:“文若不必着急。”

  “此事,终究还是兹事体大,对我大汉重臣暗中伏杀,并不是小事,应当交给陛下决断才是。”

  “是,司空所言极是……”荀彧想了想,没有想到反驳的理由。

  “故而,你也不必急着劝我,伱我相交极深,我岂会不知你心中所想,你想要的不过是境内清平和谐,不过这仇怨却不是你我能够化解。”

  “夫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止说于孝道,此时正可说明,并非我欲清士党于朝,而是他们要置我于死地,幕后之人是谁,你我心中皆清楚,又何苦装作不知?”

  曹操苦口婆心的盯着荀彧,让他更加愧疚的低下头去。

  这话,半点也不假,这他们所组织的一场刺杀行动,如果不是司空命大,又或是身边宿卫足够戒备,现在应该总会进入危险境地。

  荀彧每每想到此,便心中愧疚难当,甚至有颓败之意不敢回绝。

  这边荀彧陷入沉默,那边曹操和戏志才自然是略微有些振奋起来,两人再商议了一番,准备将此行的刺杀伏击,全数告知天子陛下,至于如何定夺,当是由刘协自己来决定。

  如此说,连荀彧也没有意见。

  准备妥当之后,曹操先行令军中主簿将功劳录事全数交托尚书台,在誊抄整理后,同时拿到宫中交托给内官,再呈天子,同时曹操自己手持一分重要人物的功劳名录,乘坐车马进了皇宫。

  百官并不在皇宫之内,而是随着宗正按照此前的行程,前往南门去迎接。

首节 上一节 156/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