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第155节

  张韩不想理他,和典韦合计了一下,估计是许都的某些有心人急了,不想曹操回到许都。

  这一回去,凭借现在的功绩不知道能获封什么,但荣爵必定可以跻身天下三甲之列,而且还能载入史册。

  甚至,这些人极有可能得到了冀州袁绍,或者是关外诸侯的暗中支持,方才敢这般胆大妄为的行事。

  无所依则胆寒。

  有所依则气烈。

  天下人莫不是如此。

  只不过这些“依靠”有些是大义之理,有些是小义之情,有些是利益壮胆。

  均可令人,悍不畏死、胆大包天!

  ……

  等夏侯恩又挨了几顿欺负后,灰溜溜的持剑上马,回颍阴复命。

  张韩则较为轻松,示意诸人不必召集,应当步步为营,缓缓为进,成为曹军一支奇兵。

  这时候,他发现贾诩从一开始到现在,都不怎么说话,而且脸色很不好看。

  于是关切的问道:“文和先生,怎么了?”

  “呃……”贾诩深思了片刻,抬起头来苦笑道:“在下就是在想……司空回都惨遭伏击,尽管知道敌人是谁,但此刻君侯却不在身边,虽然司空并无大碍……”

  “呃,而且,恰好是半途之中因桥……因皖城地略而脱离兵马,将最精锐的宿卫黑袍甲骑抽走,这……”

  张韩嘴角猛抽,当即站起身来,如临大敌一般,“义……呸,岳父蒙难,不可怠惰,立刻告知黑袍甲骑,立即整顿出兵,离开汝南,星夜疾驰赶路,明日到达颍阴,随行护卫!”

  “无论是谁,敢暗中伏击我岳父,我铁骨铮铮张伯常无论他是何等的王权贵胄,也要彻查、斩杀!!”

  一夜之间,黑袍甲骑倾巢而出,不到十个时辰便跨越百里,追上了曹操大军。

  到的时候,正好颍阴正在锁城,逼得附近流寇不得不聚集成堆,也不知道里面是否有刺客。

  张韩和典韦见状,只问了一嘴军中八百骑是否劳累,众人皆说尚能鏖战一日夜,于是扫清了附近可疑聚众之地,杀数百啸聚的贼寇。

  这些贼人,反正每隔一段时日就会滋生一堆,无论是盛平年代还是乱世,都会有这样的人。

  只是“多少”、“快慢”的分别而已。

  颍阴附近的贼人,哪怕是行色禁不起盘问的人,被张韩抓捕、格杀着众多,事后也无人问津,并没有百姓来告怨。

  因此,一日之内震慑整个颍阴家族,他们纷纷献出奴丁与钱财,以各家名义招募壮士乡勇,配合曹军查全境之民。

  荀氏更是出动家底在附近戒备,直至见到黑袍军后方才松了口气。

  荀攸亲自出来迎接,待张韩下马后,到身前说明此前情况:“伏击之人,军备精良,而且死尸多是手有老茧。”

  “军中长年操训之人,”张韩斩钉截铁的说道。

  “不错,司空已明志,回去之后一定会整顿许都四周之校尉,将卫戍许都的兵权,尽数拿到手中。”

  “如果那些人不承认呢?”张韩笑着问道。

  “他们的确可以不承认,但此事若是就此揭过,除非司空肯忍气吞声。”

  “以退为进,可否?”

  张韩英眉一挑,凝目盯着荀攸,两人的脚步都是同时一顿。

  荀攸点了点头:“那就在颍阴荀氏祖地驻留数日,再秘密起行,让人将消息散出去。”

  “君侯在军中可曾有……有那种,身份不明,但是不曾挑出来的人?”

  张韩嘴角上扬,神秘一笑。

  “不愧是荀军师,这种人文和先生那里一大把。”

  两人进了堂屋,见到正在吃茶的曹操,荀氏的长者也正与之交谈,看面色相谈甚欢。

  见到张韩进来,曹操不动声色的使了个眼色,示意张韩到身旁来坐下。

  荀氏这些长者见状,也都立刻告辞,离开了正堂,等荀攸来入座。

  两人说起了方才在外所计较之事,曹操摇了摇头,道:“无需猜测,也能知道是袁绍或其余诸侯授意,而董承、伏完等人定然也参与其中。”

  “只是,这些党羽之盛,在于身份渊源也,我们结怨已太久了,故而想要我死之人会很多。”

  “朝堂之上,均是如此,此时逼迫他们出来,不算明智,若是将人逼出来,斩杀,朝堂难道就会清朗吗?”

  “呵呵呵,不会。”

  曹操很是清楚现下的状况,“明日起行,绕路从北门进城,顺便看看城防建设如何,之前所设计之城防,时隔一年是否已经竣工。”

  “而大军,走南门,设轿,让他们刺杀便是,把这一拨暗子消耗殆尽,我好去朝堂上,要更多权势。”

  张韩和荀攸都不曾想到,于是也并没有作声。

  主要是,曹操如果是一开始就露出獠牙,以强逼威压对待刘协,杀伐果断的干脆作风倒是无妨。

  现在是仁义之相,那就要有足够聪明的做法。

  “要不走南门,我去?”张韩忽然面色古怪的看了曹操一眼。

  “嗯?你又想出风头是吧,”曹操白了他一眼,刺杀当天没有表现,觉得可惜?!

  你现在是大理寺少卿,还整天打打杀杀,又不是个粗鄙的武夫!

  “不不不,”张韩摸了摸鼻头,道:“这不我也想要点东西嘛。”

  他心虚的看了一眼曹操,觉得自己必须先找个垫底的功绩再说,而且这是替死功绩,在别人来说属于九死一生的富贵。

  但对于张韩来说不一样,顺带手就拿了……

  而曹操则是一副嫌弃的表情,其实心里十分了然。

  呵呵,这小子肯定是想问陛下顺理成章的要点爵位吧……

  真是贪图名利!命都不要!

第167章 可恶,他连自己都骗!

  “不准去,”曹操白了他一眼,“令人在车马帘后警惕,你骑马在旁护卫,真有人胆敢刺杀,你再出手,若是他们被你震慑,那就算了。”

  “此事,只有伱我三人知晓,到时我会临时下令,文远护送我去北门。”

  “岳父,我能不能不知晓……”张韩苦着脸说道,“这,要是有人猜到,或者是口风不严泄露了出去,那我们谁跑得了嫌疑?!”

  “唉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忠心,绝不会怀疑你!行了吧!”曹操看见他这模样就烦,连忙没好气的骂道。

  旁边荀攸就麻了,满脸堆着不由心的笑,苦得像那马车车轮底下的杂草。

  你还能叫一声岳父来胡搅蛮缠,我能叫什么?!难道我去叫一声义父吗!?

  不可能,我干不出这种事。

  荀攸心里苦哇,但是又有气节在支撑着他的倔强,只能叹道:“家叔荀彧,乃是主公重臣,在下自然也不屑去做谋害亲长之事。”

  曹操:“……”

  张韩略显诧异的回头来看了他一眼,心里大呼“溜溜溜”,这番话说得,居然还很有气节。

  不光搬出了荀彧,还说明了自己的性格,又摘得干干净净。

  顺便,暗示曹老板是“亲长”,真的不简单,这份急智的预防针,那也是极为罕见。

  曹操最终还是启用了张韩的计策,将消息放给了军中已明察是董承暗探之人。

  命令是:放出消息,三日后白昼入城,命荀攸组织百官来迎;而车驾会在前一天晚上,秘密入城。

  但实际上,曹操是前一天晚上出发,绕行至北门进城,几乎不会有人知晓。

  当天夜里,张韩乘车驾出行,以车帘挡住了身形,只露出些衣角,他外袍传的是曹操的黑色金纹袍子。

  走到许都外十八里的时候,荒野之中慢慢出现了清晨农忙的百姓,这些都是准备给土地灌冬水、烧土灰,以为来年准备的人。

  而此刻,张韩身旁黑袍甲骑很快戒备起来,果然,至十里左右的时候,路上行人围观者逐渐多了起来。

  恐怕早有人回到许都去禀报车马所来,这时候,一把箭射进了张韩所在的车壁。

  砰地一声。

  而后黑袍持盾挡在了周围,围得密不透风,没有杂乱无章的喝号声,均是各自警惕一方,盯住了来路。

  张韩心中不曾有惧意,伸手将箭矢从身旁取了过来,仔细端详,喃喃道:“粗制的箭矢。”

  “这箭矢并非是什么精锻之物,应当是私锻之物,自己私制,难道说他们还秘密建有兵工坊?”

  许都附近,要私自建一座兵工坊,应该很难。

  “呵呵,”张韩笑了笑,听见了马车外的嘈杂声,四面八方都有人杀来,而且越来越近,直奔马车。

  近处则是金铁撞击之声,密密麻麻此起彼伏,箭矢大多落在地上。

  张韩等到声音非常近的时候,直接持枪出了马车门,眼一扫便已经看到了数百刺客围杀了上来。

  这些冲在最前方的刺客见到他,也是一愣,当即呆在了原地,连刀都忘了挥。

  而且,有半数的人都转身欲走,故而迟滞了片刻。

  “怎么会是张韩?”

  “张韩!?”

  “撤!!中计了!”

  “情报有误!”

  这些声音几乎同时响起,但都到了此刻,又怎么会走得掉,张韩敏捷跃下马车,朝离得近的一人跑了数步,长枪一挥,洒出一片月光。

  那为首的刺客只感觉眼前一花,而后脚面顿时生凉,紧接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火辣疼痛从脚底直窜心头。

  “嗷噢!”

  那人直接倒在地上,抱着左腿不断翻滚,疼得满头大汗,整个人呲牙咧嘴。

  “砍腿砍手,留活口,性烈者杀!”张韩冰冷的下令,黑袍军持盾而上,单刀杀敌,不多时就将围上来的刺客推出十步开外。

  每个人出手都是极其狠辣,一刀既出,皆是砍手砍脚,出刀的角度和时机都是十分刁钻,简直是防不胜防。

  不到半柱香时间,这些刺客基本上都缺胳膊少腿的倒在了地上哀嚎。

  等高顺打扫完战场后,将兵刃聚集一处,以张韩的“匠人”眼光来看,都属于是粗制,不算太过精良,应该也是出自同一个私设的兵工坊。

  这些砍掉手脚的人,大多得了伤药处理,少部分首领则是被踏在地上,不断被刺激伤口,汩汩流血。

  些许失血过多者,甚至因此昏厥、死亡。

  最终也没能问出什么来,张韩安然无恙负手站在马车上进城,晚上这一趟知晓内情的人很多,杨彪、司马防、董承都在此列。

  到城门口,只有戏志才和荀彧在等候,见到张韩站于马车之上,身沾血迹,他们明白已经发生了一场伏击。

  不过,张韩亲自坐镇,倒是不会有什么危险。

  张韩下马,朝着戏志才走去。

  “府君。”

  “伯常,主公不曾从此路,是去了哪里?”

首节 上一节 155/3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