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210节

7月24日的索菲亚停战协议签署后,7月25日上午12时条约内容正式生效。

对于保加利亚政府来说,投降于俄国是一件看起来代价不大的选择。其一是保加利亚人笃定地相信,俄罗斯帝国会遵循战前的泛斯拉夫主义和保守主义原则,减轻对具有类似意识形态的保加利亚的惩戒;其二是斐迪南一世的特使已经与彼得格勒透过底,俄国的条件在如今看来也不是不能接受;其三,最重要的是,保加利亚军队已经分崩离析,索菲亚政府无力抵抗协约国军队的进攻。

反正不是投降于俄罗斯,就是投降于协约国的其他成员。至少俄罗斯与保加利亚不像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或者希腊那样有领土纠纷不是吗?

根据索菲亚停战协议的条款:保加利亚军队必须立即从它所占领的协约国成员的领土上撤走;不得运走战利品;不得在上述土地上进行任何破坏。在正式和约签订之前,协约国可以使用保加利亚军队的俘虏;协约国军队可以从保加利亚境内通过并可以使用其全部道路、港口以及其他设施;保加利亚的军事驻地、战略要地;为了保障协议得到完全执行,将暂时由协约国军队战略;保加利亚的港口对协约国和中立国的船只开放。

随着保加利亚退出战争,巴尔干战局完全打出了对俄国十分有利的局面。德国与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联系已经被完全切断,向北攻入奥匈帝国或者向南对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进攻条件都已经形成。

对于保加利亚的投降,最兴奋的反而不是俄国人而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他是西线英法联军乃至英法政府中少数鼎立支持优先在东线和巴尔干战线打开战局的人。从1917年1月他成为战时首相后,这个设想就一直被劳合乔治提出,只不过他的总司令、总参谋长,法国军队和政要全都反对他。

现在,随着保加利亚和法国陆续选择退出战争,英国军队在德军的步步紧逼下逐渐撤回本土,劳合乔治终于可以践行自己的战略观点对奥斯曼帝国发起最后一击了。

与此同时,由于法国出乎意料地选择放弃继续战斗到底的决心,迫使协约国重新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了一次集会。在这次各国军事代表参加的会议上,英国陆军代表亨利·威尔逊将军、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意大利陆军总司令卡多尔纳和俄国大本营全权代表古尔科将军拟定了一份一致同意的报告,题目为《一旦法国退出战争该怎么办》。

根据这份报告的研讨可得,即使德国最高统帅部将其在西线战场部署的兵力全都调往东线,协约国军队——基本上也就是俄军仍旧可以在1918年取得战略优势。

不仅如此,俄军的战略优势可以被以下几点逐步扩大:

其一,以最快速度将英军和美军运到意大利战线、巴尔干战

线和近东战线,促使德国的同盟国盟友,土耳其和奥匈帝国退出战争,扩大协约国在多条战线上的兵力优势;

其二,在1917年战事中迫使土耳其投降后开放海峡通行,以最大可能性为俄国提供一切军事援助,这将进一步放大俄军在东线主战场的兵力和物资优势。俄军代表古尔科承诺说,只要黑海航运打通,海量的协约国物资运抵,1918年俄军在东欧主战场的兵力总和可以达到1000万人。

其三,应当组织一个常设的协约国军事总指挥部来保证多条战线实施统一行动。

前两个意见得到了英国和美国的鼎力支持,但是对于第三个意见,英国人表达了反对的态度。假如说成立一个控制协约国大军的总指挥部的话,那么这个总指挥的角色应当由谁来担当?

在东线战场,俄军的贡献自不必多说,美军代表潘兴从情理上也希望将这一头衔授予俄国陆军。不过劳合乔治非常反对这种纯军事指挥机构,他担心这一决定会导致军事问题脱离政治家们的掌控。在9月份的英国下议院辩论中,劳合乔治声称:“我坚决反对建立这一机构。他不可能展开工作,还会造成协约国军队之间的误会,而且还将导致国家与政府之间的不和。”

劳合乔治的意见得到英国军方的支持,意大利军方也认为具有独立的指挥权对意大利战线来说是必须的,毕竟俄国人从来没有阿尔卑斯山下战斗的经验。

最后在1917年的10月,协约国代表又聚集在彼得格勒商议,决定成立一个最高战争委员会。其中成员包括协约国的政府代表、军事代表等。并且决定将委员会会址设在彼得格勒的彼得霍夫夏宫。这种做法其实有根本上的缺点,那就是换汤不换药,以正式委员会取代以前非正式的委员会而已,所以统一指挥部的问题自始至终都没有解决。

视角回到东线战场。当时间进入8月份后,鲁登道夫终于可以把德国军队从烦恼的两线作战中抽调出来,源源不断地运往东线。鉴于德军在东线数量的逐渐膨胀,俄军也做出了对应的部署,布设了新的纵深防御线,有意识地将军队集中到靠近铁路线的地点放大己方的兵力优势。

时间到了1917年后,对于大部分俄军来说,其战术运用、战术素养和战术意识基本已经成型。

以东欧主战场的地形来看,广袤的平原上分布着稀疏的居民点、战略要地和补给线。由于东欧的公路条件稀烂,所以无论是德军还是俄军的部队调度还是后勤补给都必须依靠铁路进行运输。而铁路容易摧毁不容易被修筑的特点加之世界大战的时代局限性,缺乏摩托化装备,导致双方的攻防战都无法达到机动、迂回、包抄必须的行军速度。

其次,同样是基于东欧广袤空间的战线长度,导致即使是人数增长至800多万的俄军,假如把军队平均布置在防线上,恐怕一公里连1000人都分配不了。而且为了保证防御的稳固,双方都会进行纵深布置。所以有时候在那些非战略要地的地段,1个步兵师要防御5-10公里的战线。

所以在这种地广人稀的情况下,虽然看起来俄军部队把战线填满了,实际上放大看后就会发现,在那些战略要地、交谈枢纽或者居民点周围,聚集了密密麻麻的军队,而另外一些交通匮乏、没有战略价值的地点只有一个师或者一个团的兵力洒在一大片空地上。

因此俄军的战术运用从战略上讲就是守敌必攻之处。原本俄军兵力就比德军多,现在抱团屯在铁路交通线的节点上,局部兵力密度就大得惊人了。

其次是俄军的战术素养,对于心高气傲的德国军官来说,他们对俄国兵员的素养仍旧赞不绝口。

“俄国军人不受季节或周围环境的影响,无论在什么地方和任何条件下都是良好的士兵。他们是指挥官手下的驯服工具,指挥官可以毫不踌躇地让他们经受欧洲人所远远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在现代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俄军的主要优点之一,就是他们经受得住大规模的破坏和屠杀,军队可以向当地居民和作战部队提出苛刻的要求。”

“对俄军指挥部来说,给养问题是很次要的,因为他们的士兵实际上不怎么依赖于军队的食物供给。别国军队几乎把炊事车奉为神明,对俄国士兵来说,如果有炊事车,也自然表示欢迎,但是如果没有它,也可以几天、几周地过去,他们有一把玉米或大米就很满足了,甚至说大自然能提供给他们什么,他们就享用什么。他们是非常能适应自然条件的。”

当然,对于俄国兵超乎寻常的忍耐力,德国军官还能归结于斯拉夫人麻木、落后的原始本能,而从步兵的生存能力、土木工事修筑水平和对分散防御、渗透作战的领悟能力来看,最近两年存在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俄国军人是进行伪装、掘坑、挖洞等土工作业的能手。在一般短得出奇的时间内,他完全可以藏到地里去,采取挖洞或巧妙利用地形地物的方法,使你几乎找不到他的阵地。俄国军人非常善于掩蔽,适应大地的环境并进行周密的伪装,从这方面看,俄军是加倍危险的敌人。有时甚至经过长时间的仔细搜查,都发现不了他们的阵地。因此,甚至在已经没有敌人的地面上,也要倍加小心。”

“俄国步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支军事力量,他们之所以那样难以对付,是因为他们最能适应自然环境。天然障碍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他们在密林里、沼泽湿洼地以及在没有路的大草原活动就像在家里一样。他们用最简单的就地取材就可以渡过宽阔的河流。他们到处都能修筑道路,几天的功夫,他们就可以在难以通过的沼泽地修筑几公里的木排路。”

德国最高统帅部收集了种种来自前线德军军官的报告都明确指出俄军所具有的优势,或者说在这场世界大战中逐渐发挥的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努力都在体现出来。很显然,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

可以说曾经那支被普鲁士军官评价为除了人多、能吃苦以外一无是处的俄国军队,已经成长为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这也正是鲁登道夫的忧惧之所在。

第十八章,忧惧的鲁登道夫,其下

1917年8月后,鲁登道夫率领最高统帅部全体人员转移到了更靠近东线的城市波森作为新的德军总司令部地址。在前往东方的铁轨上,鲁登道夫已经开始审视德国越来越恶劣的战略环境。

德国当下的优势还没有完全枯竭,首先是其兵力部署终于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困扰,将四百多万军队部署在了一条漫长的东方战线上抵御俄国人和帮助盟友奥匈帝国。

其次,在重新恢复了与法国的贸易和第一批来自法国抵充赔款的物资运抵后,适当地缓解了困扰德国国内民众和军队的食物和畜力短缺的问题。尽管德国国内反对战争的呼声已经越来越大,但是至少鲁登道夫可以确保1917年的冬天不会变成又一个只能吃萝卜的德意志梦魇之冬。

不过比较于如今德国在世界大战中面临的窘迫,这点微薄的优势在鲁登道夫看来还不足以令德国从战败的阴影中脱身。

由于保加利亚果断放弃了继续战斗的“勇气”,德国在东线战场面临的局势不仅没有因为西线法国退出战争得到多少改观,反而变得更差了。不论是直接与人数庞大的俄军在一千多公里的战线上交火,还是直接威胁奥匈帝国维也纳的意大利战线,又或者是兵锋直抵奥匈帝国无力防御的巴尔干战线和虎视眈眈的罗马尼亚战线。多条协约国新开辟的战线无疑对占据人数极大优势的协约国来说更为有利。

粗略估计下来,以一个颇为乐观的水准评估,如今同盟国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三国累计计算,其军队规模大约还有650万人,其中德国军队占到450万是绝对主力;奥匈帝国基本靠德国军官维持了120多万的规模;土耳其还有个70-80万人但饱受物资短缺、粮食紧张的困扰。

反观协约国,英国大陆派遣军返回本土后已经做好计划动身前往意大利、巴尔干和巴勒斯坦战线,将提供至少200万军队;美国参战后虽然只有十万陆军抵达英国接受训练,但是全美已经化身为协约国兵工厂和大军营,400多万从未经历过战火而跃跃欲试的美国大兵将会陆续飘洋过海在英国和意大利整训;意大利军队虽然战斗力较弱,和奥匈帝国打得有来有回,但是其兵力总数也在200万上下,可以有力牵制大部分奥军;俄罗斯军队的人数一向被德国人高估,因为东欧地理条件限制,俄军防守的战略要地可以令俄军在局部地区可以保持2-3倍的兵力优势。如果是俄军主动进攻,兵力优势可以放大到10倍左右,因此德国最高统帅部估计他们面对的俄军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千万人。实际上俄军在1917年的规模在800万以上,至1918年才会放大到1000万;其他的协约国盟国比如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希腊、比利时、阿拉伯人等各种杂七杂八的军队加在一起也能凑个70-80万人。

换而言之,同盟国高估的650万兵力要在1917年的8月之后对抗协约国实打实的1200-1300万兵力,到了1918年还要再加上美国的400万军队,可以说以协约国兵力之多、战线之广、物资之充沛,这怎么算德国都不可能获胜了。一想到德国面临的巨大劣势,鲁登道夫的心理焦虑频繁令其日思夜想、精神紧张、心如乱麻,以至于总参谋部的军官发现鲁登道夫已经一连好几天吃不下饭,还与他的亲密战友兴登堡元帅就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发生了

罕见的口角。

最后,大约在8月上旬的某个闷热的夏日正午,鲁登道夫因为精神压力满脸涨红,居然直接口吐白沫径直倒地晕厥了一会儿,令参谋军官手忙脚乱。

等到鲁登道夫清醒之后,大约是缓过神来,他直言道:“但愿上帝不会抛弃我们”。众人默然,看来只有上帝可以拯救德意志祖国了!

但是即便如此,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还是没有完全放弃,重新审视战局。

保加利亚战败意味着德国与土耳其的陆上通道已经被协约国切断,根据最高统帅部与土耳其军队内指挥的德国顾问以及将领的沟通,鲁登道夫判断奥斯曼帝国的战败估计已经不久了,土耳其军队根本不可能依托本国有限的力量同时抵御住协约国从色雷斯战线、巴勒斯坦战线、高加索战线和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四个方向的同时进攻。

那么如此计算可得,1917年德国将一连失去两个盟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此时正值德皇威廉二世到访德国最高统帅部在波森的驻扎点。当德皇得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严酷判断”与德国国内进行的“乐观宣传”完全不符时,威廉二世感到茫然,他问兴登堡元帅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吗?兴登堡建议他返回波茨坦皇宫。

不得已,威廉二世只能返回波茨坦。在皇家专列上他对几位侍官和亲信坦言,最近几天自己根本睡不着觉,晚上总是出现幻觉,“我看到英国和俄国的亲戚以及我的满朝文武大臣都从我的身边走过,他们都嘲弄我是个失败之人……我大约的确是遭到失败了吧”。

按照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接连退出战争这种设想推演,德国最高统帅部认为,奥匈帝国的战斗意志也将会极度动摇,投降只在旦夕之间。这对德国军队的士气将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因此鲁登道夫判断,当下的当务之急是确保奥匈帝国可以与德国共进退。

那么德国的进与退之道是什么呢?鲁登道夫此时才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退回到曾经法金汉所谋求的“体面战败”的老路。总的来说,鲁登道夫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他已经逐渐把自己想要达到的心理预期一点点压低了。

如果是为了谋求德国的“体面战败”,鲁登道夫认为必须在1917年还表现出德国军队强大的军事水准——协约国的数量优势从1914年就一直存在,可德国依旧坚持到1917年,这正是鲁登道夫引以为傲的德意志质量。

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鲁登道夫开始做出新的计划,要求东线德军采取积极的进攻态势确保在东欧主要战场上德国仍旧看起来“具有优势”,保证在接下来的和谈中仍旧具有话语权。

那么确保奥匈帝国绑在德国战车上的目的,鲁登道夫已经在心里盘算好了,到时候与协约国——特别是与那位人气很高又看起来很好说话的威尔逊总统进行和谈的时候,奥匈帝国就是个筹码,让出去满足俄国的要求,只要可以保证德国的完好就行了。

所以鲁登道夫最后设想的1917年8月以后的计划是,最高预期是德国可以从世界大战中全身而退且尽量保证德国在战前和战时获得的利益和奥匈帝国的部分利益;最低预期是德国付出可以接受的代价下退出战争,奥匈帝国保不住就不保,让出去讨好俄国和美国。

兴登堡大体上认可了鲁登道夫的新计划,但是要求这份计划的目的对所有人保密。毕竟最高统帅部认定德国战败不可避免这件事将完全瓦解德国军民继续投入战争的一切意志。

作为新的计划总基调,鲁登道夫首先是加强了对奥匈帝国的控制力。当7月份德国宣布与法国进行和谈将遵循“民族自决、不割地、不赔款”的原则时,维也纳市民和奥匈帝国各地的许多哈布斯堡臣民一样庆祝起来,他们欢欣鼓舞的是看上去随着德国认同约瑟夫·卡约的理念进行和谈后,这场世界大战似乎也没有继续进行下去的理由,他们早就对奥匈帝国退出战争翘首以盼了。

但是很快,德国军方全盘推翻德国外交部的温和面孔,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最大化勒索德国利益时,原本奥匈帝国民众的那种乐观和微弱希望就演变为了更加深沉的厌战和戾气。因此从7月下旬一直到8月上旬,罢工、游行和集会活动就从维也纳到全国各地都以无法抑制的形势蔓延开。

即使是皇帝卡尔一世亲自出面,许诺了种种战后他将履行的宽松化改革也于事无补。

旁观的德国最高统帅部在此刻出手了,他们以强硬的态度勒令维也纳政府必须遵从德国军方的“统一指挥”,实际上将奥匈帝国最后一点自主权也给剥夺了。德国军官完全控制了每一支奥匈军队,奥匈军队的士兵也被大批打散混入德国军队。反过来,德国军队也从己方抽调骨干军官支配奥地利人、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和捷

克人士兵组成的部队。

紧接着,傀儡化的奥匈军队开始执行清场命令。在勒令游行人群解散而不被听从的情况下,军队士兵挺着刺刀把街上的人群驱散。大约在同一时间有上千多人被打伤,数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死亡。

此举震惊了维也纳政府,也令市民胆寒,一时风起云涌的街头再度沉寂下来。

对于鲁登道夫来说,这也完全是为了报复卡尔一世背着自己盟友偷偷谋求和谈的必要举措。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卡尔一世暗地里的小动作终究是会被德国发现的。所以为了确保奥匈帝国不会早于德国投降,导致德国最后孤身一人失去和平谈判的筹码,德国最高统帅部必须确保奥匈帝国牢牢地绑死在德国战车上。

第十九章,困兽犹斗

在德国军方以近乎于独裁的专断手腕遏制住德国和奥匈帝国积蓄已久的厌战骚乱后,德奥两国社会的混乱事态似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鲁登道夫的文官政府盟友,宰相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格拉夫·冯·赫特林也在8月德国国会吵闹的喧嚣声中上位,这位保守右翼的政客几乎可以说完全被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操纵,是一名傀儡宰相。

在通过强而有力的铁腕平息国内的乱象后,鲁登道夫把目光放在了东线主战场上。在经过和最高统帅部内众多参谋军官的探讨后,他决定采取一系列分散的攻势来重新改善于1916年和1917年上半年受到俄军进攻而压迫变形,趋于劣势的战线。

鲁登道夫的第一个目标回到了3年以来德俄两军付出了百万人伤亡却仍旧僵持未分的北线战场——东普鲁士地区。

在1917年,鲁兹斯基领导的西北战区对兴登堡防线进行了多次进攻,在德军的严防死守下俄军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这与东普鲁士尴尬的地理条件有很大关系,这里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河流、沼泽、湖泊,把战场分割成对固守德军更有利的小战场。这对大兵团作战的俄军来说不仅攻坚战十分困难,还造成了弹药、食物和饮用水后勤供应的困难。

但是东普鲁士的政治意义很明显,而且俄军在这一地区造成的压力让德军不能放开手脚利用法国国内混乱造成的防线空洞,大举进军巴黎。不过等到法国正式投降后,俄军的努力反而招致了部分杜马议员的批评,毕竟在付出30万人伤亡的情况下俄国想要得到的回报近乎于徒劳。

由于俄军在5-6月份的进攻中创造了一个深入兴登堡防线约18公里的弧形突出部,出于改善德军在这一地区阵地情况的用意,鲁登道夫决定东线反击的第一枪还是回到东普鲁士战场进行。

在战役开始前,德军进行了周密的准备计划。增设的铁轨、土路和木桥将为西线抵达的援军提供更多的支援作用。这一努力对于俄军来说也是半透明的,因为俄军具有局部的航空侦察优势,因此双方都明白新一轮的战役将在东普鲁士爆发。

鲁登道夫用于进攻的兵力是3个军,每个军的第一波攻势由3个师承担,1个师负责支援和充作预备队。在进攻预定地点上集中了2200门各式火炮,其中重炮有750门。

8月28日凌晨,德军用于压制俄军的炮击开始了。这场火炮华尔兹由德国炮兵军官精心设计,参谋军官连续不断访视基层与战壕,还从战俘、地面与空中观测、侦察、照片、无线电截收到声音距离的侦测等等方面,搜集到各式各样的情报。他们将这些情报筛选并化解成各种纲要与坐标图。

按照十多次周期长短不一、作用不同的炮击作业,德国的炮弹如铁墙般倾泻而下。死人从泥土中被炸出来,活人又被泥土给掩埋。

等到铁丝网、地雷、前线战壕基本被德军炮弹犹如犁地般摧残一遍后,德军突击兵从前沿出发阵地跃出投入战斗。

在几乎没有多少抵抗的情况下,俄军的整个第一道防线就被德军拿下。之后几天,德军越往里深入,俄军的反击力量就越强大。但是由于德军这些步兵都是从西线三年的残酷战斗中存活下来身经百战的老兵,德军炮弹又极为老练精准,使攻势能够持续进行。

5天后,俄军的突出部基本被德军反推了回去。

9月2日下午,德国最高统帅部几乎所有的计划目标都被德军士兵攻占了。俄军除死伤之外,被俘虏7000人、大炮70门,被摧毁坦克58辆;德军的代价是总共损失近

**人。

德军预料中的俄国总反攻于9月3日在全线展开。不过,由于德军的防御兵力早已快速部署完成,俄军在各点的反击不但全无进展,而且后撤时,又让德军夺得更多土地。

这场局部战役令鲁登道夫恢复了不少自信,令他确信至少德军在战法运用、战术发挥上仍旧处于高峰之际。于是他很快一连又做

出了多个进攻计划来改善其他地区的德军阵地。

第二个被鲁登道夫圈定的交战地点在华沙附近,华沙的政治意义自不必多说,这座城市在1915年被德军攻占后一度成为德国民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对东欧土地的畅想也从这里得到启发。

1917年9月的华沙之战可以被称为第三次华沙战役,目的是解除华沙被俄军半包围的态势,巩固德军在华沙城郊的防御阵地。

主要的突击力量由德国3个集团军组成,分别从2个令俄军不能南北同时兼顾的地段发起突击。德国高效的铁路运输让3598门大炮集中在华沙地区,其中999门是重炮。德军不少大炮都是法军在停战后移交给德军使用的战利品。

正式炮击于9月8日夜间展开,持续了10个小时。德军发射了200万发炮弹,在两个主要突破地段上,每一米都有2吨炮弹落下。

9月9日凌晨4点德军步兵开始发动进攻,在3个小时内他们沿着14公里长的地段向俄军阵地推进了5公里。

但是天公不作美,鲁登道夫在采取进攻前调查了当地历史记录的气象数据,显示他将会有1-2个星期的“好天气”来发展攻势。可是出乎意料的是,9月10日傍晚北部推进的12个师的德军士兵不得不冒着倾盆大雨在湿滑的东欧原野上进行战斗。

波兰这片地带在过去2年的拉锯战中被德俄两军反复摧残,当地的道路全都被破坏得一干二净,排水沟渠和基础设施也是同理。

此外俄军根据其航空侦察得到的有力情报并参照以往经验将己方的炮兵阵地转移到了防线的纵深地带,使德军炮兵的射程不能够到。而当德军炮兵在布满弹坑和倾盆大雨带来的烂泥地里跟随着步兵向前推进时,俄军的反击火力令南部德军的推进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俄军虽然承受了很大的伤亡,但是仍然顶住了德军的猛攻。在绵绵不绝的雨水中和德国人战作一团,这是1917年最艰难的交战之一。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10月中旬,德军仍然没有取得多少决定性的胜利。德军在东线的高层将领马克斯·霍夫曼对最高统帅部劝诫说,“在这种情形下,战术性成功已无可能,不然就要付出太大代价。因此建议攻击应予停止”。

鲁登道夫考虑再三后,不得不下令中止后续攻势。他只能对此解释说:“恶劣的天气比俄国人的顽强抵抗更多的限制了我们的战果,阻碍我们完成这一地域的有力反击。”

第三次华沙之战结束时,德军伤亡

**人,夺得了14公里的纵深和几块高地,俄军伤亡

**人,有200门大炮被德军缴获,损失坦克和装甲车辆共300余辆。

9月中旬,当第三次华沙战役陷入僵持的时候,鲁登道夫马不停蹄地决定在南部也就是戈尔利采-塔尔努夫一带发动第二次戈尔利采战役,从俄军手中夺回一些有利于防守的高地和关键地点。

鲁登道夫为进攻选定的地段宽17公里,由2个集团军进行攻势。集团军共有2570门大炮,其中重炮1080门,大口径的攻城炮有16门。

9月16日,德军开始炮击,钢铁风暴持续了6个小时。

戈尔利采的进攻发展得比较顺利,9月18日德军就夺取了几座可以居高临下观察战场的高地。9月19日,德军依托强大的炮兵火力击退了俄军的多次反突击。

随后德军计划再次消除了位于戈尔利采东南方向的俄军突出部,这一突出部由几个高地组成一个三角形地带。这次进攻中,德军采用了一些新的战斗部署,进攻的第一梯队每个团都细化了他们的战斗任务:第1营夺取俄军第一层防线,第2营夺取第二层防线,第3营夺取第三层防线,此举令德军的每个营都可以在战斗中发挥最大效用,避免战斗队形的紊乱。

由于俄军被德国炮兵的密集射击所压制,所以抵抗的力度被炮击分割后难以抵挡无孔不入的德国士兵。到了10月6日,俄军整体后撤战线,令德军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战役结果。

三次互相平行接连不断的战役发展令鲁登道夫认为战果还能接受,尽管他内心还不习惯于把俄军认为是一支与德军可以打得有来有回的军事力量,但他也承认,“我方为了取得优势所做出的努力令我们付出了较高的代价。由于敌人的防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伤亡惨重。”

不仅如此,鲁登道夫这时才认识到德军进攻时由于缺乏类似协约国坦克等这些技术兵器的加持,无法进一步放大德军的质量优势,但此时德国研发坦克等武器已经为时已晚,令其十分懊恼。

在德军接连通过集中力量修正其战线劣势的时候,预料之中的噩耗接踵而至。

10月,当巴勒斯坦战线、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和高加索战线

的土军接连遭遇失败、士气完全瓦解且协约国在色雷斯地区发动了攻势后,被协约国军队兵临城下的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在离奇死亡之后,新登基的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宣布罢免了青年土耳其党人操纵的内阁政府,亲英美的自由派政府上台并谋求与协约国和谈。

首节 上一节 210/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