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80节

不过好消息来自于俄国要塞守军炮兵的反击,一次极其偶然的炮兵回击中,俄军的一枚炮弹恰好击中了德国1门280mm重型榴弹炮的弹药堆,随即引发殉爆,导致德军损失一门珍贵的重型攻城炮。

负责从西南方向进攻普热梅希尔的奥匈第32步兵师在5天激烈的战斗后,该师战斗人员仅剩下1900人。

6月2日,普热梅希尔北部和西部的外围阵地全部失守,双方的血浸染在东欧茫茫的土地上。

第二十章,当普热梅希尔沦陷之后

6月4日,随着血腥战斗告一段落,俄军撤离了普热梅希尔,将化作废墟的要塞留给德奥联军。

随着普热梅希尔要塞的沦陷,桑河不再作为俄军可以依托的防御屏障,西南战区与南方战区的俄军都在向着利沃夫的方向撤离。

不仅如此,德军从戈尔利采出发的第二阶段进攻也基本结束了。

从5月2日至6月4日这一个月的战役进程来看,双方的损失都非常严重。俄军遭受的损失大约在40万人左右,而负责主攻的德国第11集团军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大部分师部的兵力都减少到了开始进攻时的50%。

德国第11集团军的具体损失可能不到20万人,但考虑到还有奥匈第3、4集团军积极配合德军突破攻势,所以德奥联军合计的伤亡也达到了30多万人的规模。

所以这场以占领普热梅希尔作为标志结束的军事胜利代价不菲。

在占领普热梅希尔后,威廉二世喜出望外,他立即授予了第11集团军指挥官马肯森一枚蓝马克斯勋章。巴伐利亚国王也授予了马肯森一枚最高大十字等级的马克思·约瑟夫军事勋章。这两枚勋章都属于最高规格的战争勋章,足以说明攻占普热梅希尔对德国的象征意义重大。

那么既然俄军失去了被德国人极为重视的普热梅希尔,俄军总司令尼古拉沙大公显然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6月5日上午,彼得格勒。

“我听说普热梅希尔沦陷了,是这样吗?尼基。”

冬宫的皇室套房中,沙皇夫妇与四位子女一同在享受平静的早餐。打破安详时刻的人是忧心忡忡的皇后亚历山德拉,她一大早就从侍女那里听说了这个坏消息。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在俄军在哪里取得胜利,彼得格勒的市民还会耐心地等待政府的进一步确认,可要是俄军在哪里哪里遭遇了失败或者任何风吹草动,沉浸于对胜利渴望的彼得格勒市民就会陷入自说自话的大讨论中。

“的确如此。”尼古拉如实承认。

“前线的军队都是些懦夫,他们应该顽强地守住我们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从莫斯科返回彼得格勒休假的莫斯科总督、皇太子彼得毫不犹豫地抒发了他在军事上的门外汉理解

皇太子彼得,或者其他许多彼得格勒中央政府的高层,乃至彼得格勒的市民以及无数俄罗斯帝国的普通民众,他们对战争的理解只局限于非常肤浅、表面的事务上。

比如说一座城市、一个要塞的得失,就意味着一场战争的胜利或者失败。

至于细究什么发动战役的目的、战役结果的分析、大战略的得失,如何将战术、战略和宏观战局区分开,这些复杂至极的内容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至少尼古拉现在也在管中窥豹的探索中领悟一点点经验。

“只要军队不被包围、歼灭,那么我们就可以转入反击。”

尼古拉泰然自若地将皇后或者其他宫廷侍臣视之为重大失败的战役归纳为了一次小小的挫折。

“反击?什么时候能够反击?我听说尼古拉沙大公似乎正在不断撤退军队,这怎么行。”

彼得进一步询问说,他为远方的战局感到焦虑和失望以至于语气有些激动。

“等到德军的进攻能力受到削弱,特别是等我国和英法两国达成一致的进攻计划之后。”

“在我看来尼古拉沙大公不是一个称职的总司令。”

皇后亚历山德拉听不太懂尼古拉转述的所谓在尚蒂伊城堡的协约国作战会议统筹,她只是顺着战局的走向认为,既然俄军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那么应该有人站出来为此负责。

“战争还在继续,现在没有必要为暂时的挫折指责谁。另外我在去年年末就说过了,战争的胜利不在于多了或者少了哪一寸的土地,而是最后谁还有充足的军队、坚持战斗到底的意志和持续运转的工业能力。”

亚历山德拉只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过她还是小声抱怨并提醒尼古拉说,尼古拉沙大公现在在前线的权力很大,好像一个军事独裁者。

相比于大人们晦涩难懂的烦恼,玛丽亚公主的注意力放在了尼古拉提及的这场战争还会持续2-3年的论断上。

“我们的士兵还要继续在那样的地方战斗那么久吗?”

玛丽亚作为年轻的护士,特别是在忙碌的5月,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伤员,令她的信仰动摇、内心迷茫,疲惫又伤感。

“上帝为什么会允许这样的屠杀发生?难道俄罗斯遭受的苦难还要持续那么久吗?我不能看着那么多人死去!”

玛丽亚的眼睛湿润,她突然激动起来,对父亲说她不想再去军医院服务了。

“姐姐平时都在照顾那些伤势较重的伤员,每天都有人死去,新的哀嚎的伤员进来。我也非常难过,所以不愿意照顾那些渐渐凋零的可怜人。”

伊琳娜深有同感,但是往日多愁善感的她反而比玛丽亚看起来更能接受与她们交谈的活生生的一个个生命的生死离别。

亚历山德拉先是沉默,然后对尼古拉说,“唉,我们之前都已经意识到了,这场战争将是有史以来最血腥、最可怕的一场。果不其然。”

“我看玛莎和伊拉的确需要休息一下,比如说马上就要到玛莎的成人礼,或许我们应该做点什么……虽然是战时。”

保罗设法把话题从伤感的内容转移走,而彼得则抱着妹妹安慰她的哭腔。

“是的,玛莎,你的生日快到了,最近你就先别去医院了,那里的护士可以照顾好伤员的。”

尼古拉也没想到自己原本开朗的女儿玛莎突然就情绪激动了,只能顺着保罗的话说了下去。

“父亲,虽然我能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民众们呢,他们真的可以再接受好几年的战争吗?”

等到早上的插曲结束后,由亚历山德拉带着两个女儿去近郊的皇室花园散心,皇太子彼得还是有所担忧地找到了沙皇。

“这个我明白。”

“到时候恐怕革命的乌云会再次凝聚……”

彼得进一步说道,他把莫斯科的一些见闻告诉了尼古拉。

“你说的我也知道一些事情……但是我还不能做什么……这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引蛇出洞……”

“那需要我做什么?”

“……到时候我会通知你的,现在还不用担心……至少在1917年之前不需要担心。”

彼得点点头,但是他突然又询问尼古拉。

“难道战争真的会持续到1917年之后吗?”

“我也不希望,假如战争能够在1916年结束是最好的……考虑到债务、通货膨胀和战前资源储备的话,但是如果战争还继续下去,我们就必须考虑到很多后续的手段……”

“那么我会在几天之后返回莫斯科。”

“嗯,你得帮我监视他们。不论是莫斯科财团、进步党反对派还是莫斯科的工人阶级,他们或许都会是不稳定因素。另外莫斯科的秩序保卫局长会跟你保持联络的。”

彼得慎重地点了点头,随后就离开了尼古拉的办公室。

在重新埋

首于重复的或者文山会海的政务工作之前,尼古拉仔细想了想还有什么没有照顾到的点上,于是最后还是回到“革命”这个问题上。

最后,沙皇几番犹豫,把一份特赦令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几个星期之后,萨文科夫得知,他现在已经渡过了漫长的“忠诚”考察期,现在有一项监视布尔什维克的长期任务交给他完成。

第二十一章,陷入僵持的战争

俄国在加利西亚西部地区,特别是普热梅希尔的得而复失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并且在俄罗斯的盟友法国首都巴黎引发了新的讨论。

俄国驻巴黎大使伊兹沃利斯基给国内发电报说,许多巴黎的许多法国高官对法国军队的士气表示怀疑,不知道前线的士兵能不能在战壕中安然度过第二个圣诞节。因此他们极力敦促传说中的俄国蒸汽压路机可以多多发力,粉碎同盟国,这是从战争最开始以来法国人一直期盼的事情。

考虑到意大利在宣战后仍然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将足够的兵力投入战斗中去,所以巴黎的政府官员还敦促俄国外交部尽快寻找新的盟友加入到协约国这边,打破僵局。

法国人说的“新盟友”指的是罗马尼亚。

多年以来,罗马尼亚王国一直对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省提出领土要求,原因是该地区多数居民为罗马尼亚人。然而与德国保持的长期友好关系促使年迈的霍亨索伦王朝统治者卡罗尔一世阻止了罗马尼亚民族自由党从战争爆发伊始就加入到协约国一边夺取特兰西瓦尼亚的企图。

在卡罗尔一世去世后,罗马尼亚国王斐迪南一世延续了罗马尼亚中立的地位。这一外交倾向受到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外交官的拉锯而左右轻微摇摆。

罗马尼亚有可能加入战争,这种站队的佣金将是有争议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不过在与俄罗斯的秘密谈判中,罗马尼亚人的口气更大,他们声称对布科维纳和喀尔巴阡山脉的部分地区也拥有主权。

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一时头大,不知道应该怎么与潜在盟友达成一份合理的价码。这是由于俄国本身的扩张夙愿和暧昧模糊的领土主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就像是德国的右翼团体鼓吹在中欧建立一个德意志帝国支配的“中欧新秩序”类似,俄国的帝国主义者和沙文主义者也鼓吹俄罗斯帝国吞并大片领土,建立一个边界推进到奥得河与喀尔巴阡山脉的大俄罗斯帝国。

右翼的要求或多或少,中间派乃至左翼的自由主义者也不免对这场战争的结局抱以某些期望。因此没人可以说得清俄国到底在战后应该建立怎么样的一个“新秩序”。

当然,俄罗斯帝国的掌权者是沙皇尼古拉二世,他远比德皇威廉二世或者英王乔治五世更有权势,所以当萨佐诺夫询问沙皇要如何满足罗马尼亚的领土要求时,尼古拉二世的回复令外交大臣更加疑惑。

尼古拉的考虑越过了罗马尼亚本身带来的力量,实际上经过这不到一年的战争,让他对这些中等国家或者说小国到底能够多少改变表示怀疑。

在1914年的8月-12月,西线德军的损失是84万,法军损失110万,英军损失10万。也就是说,在4个月的战斗中,几个列强之间的战事就打光了可能某个小国所有的青壮年人口。

那么这样惨烈的全面战争,罗马尼亚带来的几十万军队,意义又在哪里?恐怕战斗激烈的时候,两三个月就消耗光了。

反过来想,如果罗马尼亚不参战,那么它的中立可以带来什么?带来的不就是一整块不可通行的地段,让本就过分宽敞的东欧战线缩减了200-300公里的长度,这为俄军节约了多少布设防线的兵力?

综合考虑之后,尼古拉既没有让萨佐诺夫拉拢罗马尼亚参战,也没有拒绝罗马尼亚的领土要求,而是很简单地让萨佐诺夫继续缓慢的秘密谈判。尼古拉就准备这样吊着罗马尼亚的胃口到战争结束。

另一方面,罗马尼亚与同盟国的接触比协约国困难得多。

尽管罗马尼亚对俄罗斯帝国的比萨拉比亚地区也同样怀有觊觎之心,但是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显然份量更大更足。德国外交官曾经提议说,不如让匈牙利王国对罗马尼亚做出某些让步,但匈牙利总理蒂萨坚决反对这种行径。

这样的领土让步和德国人敦促奥匈帝国不要让意大利人卷入战争的做法类似。法金汉提出建议说,不如奥匈帝国首先割让一些争议地区,比如把南蒂罗尔给意大利,保证意大利不会加入战争。

但这个提议遭到了康拉德的坚决抵制,他反过来对法金汉说,既然德国为了确保和平,那么德国早就应该向法国让出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如此一来我们马上就可以结束西线的战争了。

由于战争还在继续,随着普热梅

希尔的沦陷,罗马尼亚的摇摆倾向重新变得稳固,它还将继续观望这场战斗的进行。

6月5日,德国军队在普热梅希尔举行了该城从俄国人的“魔爪”中被“解救”出来的阅兵式和庆典。不过这次的欢庆仪式让奥军显得不怎么开心,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解放属于自己领土上的城市,现在奥军只能依靠在德军周围才能获得战役胜利。

之后一段时间,俄军的撤离行动基本取得了成功,战线重新稳定下来。这是由于马肯森率领的德国第11集团军被迫停止下来等待加利西亚地区的铁路运输的重建工作。

俄军把所有好不容易恢复的基础设施、通讯系统、交通网络全部摧毁,这导致德奥联军也遭遇了俄军占领该地区时发生的后勤短缺问题。

不仅如此,俄军撤退时还细致地将所有村庄、农舍、水源和补给点都想方设法烧毁、投毒、污染了。这迫使大部分德奥联军不得不在野外宿营。不干净的水源还导致德军出现了一些霍乱病例。

从地图上看,自戈尔利采到普热梅希尔,同盟国发起的进攻将战线向东推进了200多公里,这是每一寸土地都要投入数千人争夺的西线战场所无法想象的空间跨度。

但是法金汉明白,看似辉煌的战果背后仍然演变为了一次德军通过投入宝贵人力物力击退俄军的拉锯战。没有任何一个成建制的俄国集团军被德奥联军包围,每次俄军撤退的背后还是双方进行惨烈的攻防交换后导致的结果。

这就引出了接下来的几个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继续打击俄军?

虽然法金汉忧虑于俄罗斯帝国近乎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但他还是认为,打击俄国军队的目的在于,破坏俄国军队主动对德奥联军发起的重大进攻能力。

换而言之,不论是消耗俄军用于进攻的兵力或者物资,还是德军击退俄军后创造出可供德军选择撤退的战略缓冲空间,这都是法金汉可以接受的结果。

从始至终法金汉思考的重点在于,保证被削弱的俄军不会在他着手于西线发动重大战役的时候干扰到他的战略布局。

那么既然还是要继续削弱俄军,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恢复德奥联军的进攻行动需要额外的增援。虽然德国和奥匈帝国在加利西亚的损失小于俄国,但差距并不大,这导致进一步的攻势变得更加困难。

来自德军的侦察活动还揭露了许多俄军撤退后重新建立的新防线的细节。

“俄军沿着德涅斯特河形成了一道新的屏障,或许只有通过高昂的伤亡和大量的物资投入才能克服。”

“德涅斯特河以北,围绕在加利西亚首府伦贝格的外围,俄军构建了从格罗德克到马赫里夫(利沃夫西南到西北的两个据点)的强大防御工事。”

“从战术角度看,俄军布设防御工事的能力得到了新的提升,每个部分都布置得相当完美:袭击者在进攻每一点时,除了正面以外还会遭遇来自侧面的火力,某些可供隐蔽的火力死角都被俄军工程师清除了。战壕挖掘得很好,有许多火力点和坚固的掩体。”

即使是粗略的侦察也表明,接下来德奥联军面对的还是一次艰巨的攻坚战。

但是不进攻,就意味着先前努力带来的优势迅速消失,德国仍旧退回到遭遇两线夹击的命运中去。

因此反复考虑后,法金汉仍旧给予了马肯森最优先的增援。他再一次从西线抽调几个步兵师,还有从东线的其他战区抽调出来的几个步兵师。除此之外还有通过缩减现有步兵师的战前编制而创建出来的新师。

6月16日,新一轮的进攻正在酝酿。

第二十二章,夏季攻势的开端

既然进攻是唯一可以延续先前优势的选择,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从哪里进攻?

康拉德提出建议说,接下来德奥联军的目标应当是收复加利西亚首府伦贝格。这座城市在政治上影响重大,奥匈军队重返伦贝格将极大地有助于恢复其遭受重创军队的士气,对奥匈帝国的威信也能得到恢复,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将那些动摇的巴尔干各国重新考虑投入同盟国的怀抱。

首节 上一节 180/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