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79节

事实也的确如此。

俄军突击集群的第一战是遭遇了掩护德国第11集团军左翼的奥匈第4集团军先锋,奥匈第10军。

5月15日上午,奥匈第10军遭遇俄军突击集群,随后便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

在遭遇奥军时,这些普梯洛夫装甲车猛地踩油门,引擎咆哮着怒吼着,就好像是一群无可阻挡的钢铁怪兽,猛地扎进了奥军行军的队伍中。随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发射了数千发机枪子弹,一大群的奥军士兵听见普梯洛夫装甲车轰鸣的引擎声就落荒而逃了。

但不久之后,奥匈第10军也反应过来,在普梯洛夫装甲车一边倒车一边驱逐残兵败将的时候,奥匈军队的炮兵展开了他们的大炮。对装甲车进行观测后,在目视距离内奥军大炮颇为勇敢地向普梯洛夫装甲车发射了炮弹,但都打歪了。

随后装甲车对奥军的炮兵阵地开始反击,在车载的75mm突击炮猛烈开火后,奥匈军队的炮兵阵地也凌乱了。随后还有另一些想要反击的奥军部队抵达。

一些奥军士兵已经学会了攻击装甲车的观察窗口,这导致偶尔有一些装甲车上的乘员被子弹击伤,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俄军的装甲车使用机枪子弹和突击炮炮弹教训这些奥地利人。

于是在大混乱中,掩护德国第11集团军先头部队的奥匈第10军心惊肉跳地败退下来。

只不过如今的奥匈军队即使在溃逃的时候七零八落、丢盔弃甲,他们仍旧保持了最后一点军队的模样,这也是加入奥军的德国军官带来的纪律成果。

在奥匈第10军败退之际,他们向南面正在行军的德国第11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德国第20步兵师发出来警告,声称一个强大的俄军突击集群正在攻击他们。

这为德国第20步兵师构建反突击阵地赢得了时间,与此同时马肯森也极为重视这场反击战,让第20步兵师身边平行行军的巴伐利亚第11步兵师也加入战斗,还额外增添了数个炮兵连作为补充。

直到此时,俄军桑河突击集群还不知道他们即将正面攻击一个已经有所准备的德军防御阵地。因为他们曾经攻击的奥匈军队只要一被击溃,身边的友军往往还都处于浑然不知的状态。

由于需要直面俄军占据优势的装甲力量,德国人把目前绞尽脑汁设想的反装甲战术全都拿了出来。

5月16日下午,普梯洛夫装甲车特有的澎湃引擎噪声令原野上两三公里之外的德军部队有所预警,随后就是一系列涂抹上绿色卡其色伪装的俄军装甲车冲了过来。跟随在装甲车身后的是俄军的步兵,他们将在装甲车冲破敌军队列后进行补刀。

不过这次率先开火的是德军的炮兵阵地,他们的目标不是威胁最大的普梯洛夫装甲车,反而是跟随在装甲车身后的俄军步兵连队们。

遭遇德军火炮轰炸后,俄军步兵做出了最直接的战术选择,就地趴下找掩护。但这一选择无疑进一步拉大了俄军装甲车和步兵之间的距离。

俄军装甲车目前的战术非常简陋,简单而言就是猛冲猛打。在面对无论奥匈帝国还是德国军队的时候,仗着装甲车这种新生事物还没有克制战术,其实随便怎么打都可以。

但是很快德军便施展了新的战术理解。

在己方炮兵将俄军步兵迟滞后,俄军装甲车的驾驶员很快通过铁板上的观察窗口发现了他们面对的德军已经挖掘了战壕。为了避免翻车或者卡进壕沟之中,这些普梯洛夫装甲车一边选择倒车一边使用车上的机枪和突击炮进行还击。但是大部分德军官兵都躲在战壕中所以收效甚微。

随后普梯洛夫装甲车行驶到那些战壕中的“缺口”,在德军战术中,这些没有挖掘战壕的地段被称为“陷阱”。

德军的反击开始了,为了执行反装甲战术,德军的步兵连队被细分为了掷弹组、机枪组和突击组。突击组使用步枪持续对装甲车上的观察窗口薄弱点开火,机枪组则用钢芯子弹持续扫射菩提洛夫装甲车,从而吸引俄军装甲车的注意力和火力。掷弹组则通过战壕移动到装甲车极近的距离,连滚带爬把集束手榴弹丢掷到普梯洛夫装甲车的车轮或者前置引擎附近。

德国第11集团军目前还率先列装了德国工业界人士设计的13.25mm口径反装甲步枪。虽然少见,但德军的接连尝试下,至少有2辆普梯洛夫装甲车的油箱被击穿,随后被点燃的装甲车中跳出来了好几

名浴火的俄军车组成员,遭到德军射杀。

在德军多种攻击一同施展之下,不少普梯洛夫装甲车的行驶能力遭到瘫痪,或者车内乘员遭遇伤亡,或者干脆在混乱中装甲车一头栽倒在战壕中。

失去行动能力的普梯洛夫装甲车随即被德军的77mm野战炮当作固定靶轻松击毁。

至于那些掩护普梯洛夫装甲车的轻型装甲车,这些车辆的装甲更薄,被德军的钢芯机枪子弹扫射都会被打穿,因此损失惨重。

当脱离步兵掩护的普梯洛夫装甲车被德军解决了七七八八之后,俄军的步兵虽然尝试在没有装甲车的情况下进攻德军阵地,但由于缺乏后续己方火炮支援,面对德军机枪手时,俄军步兵也伤亡颇大,不得不退却下来。

被俄第21军军长视为进攻最锋利的装甲矛头在德军的严密防御下折断了,这令该军军长大吃一惊,可他得到的命令就是反击德军,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再战。

5月18日上午,战斗陆续发生,俄军没有任何反制德军新的反制战术的战术,所以德国第20步兵师和巴伐利亚第11步兵师遵循5月17日所采取的反装甲战术再次巩固了己方阵地。

不仅如此,被俄军士兵信奉为利器的装甲车在自己眼前一一被击毁,令21军的官兵士气大降,在随后的德军反击中,陷入混乱的俄军突击集群只能败退下来,往北回缩。

反击战的失败令德米特里耶夫大为震动,随即他把失利的消息进一步上报给了战区司令伊万诺夫将军,后者在惊讶之余不得不重新思考新的对策来应对桑河防线的布局。

第十八章,桑河上的战火(求月票

5月18日晚些时候,当坏消息传到西南战区司令伊万诺夫的指挥部时,他尽管很难相信曾经无往不利的装甲车部队居然折损在了所谓德军的“新战术”下,但伊万诺夫还是不得不承认糟糕的现实,开始为后续的战局做新的调整。

伊万诺夫审视涂画着各种军事标记的军用地图后估计着现在手底下的可用之兵。

位于战区最北部分的俄军是第5集团军,算上撤退时的阻击战和刚刚失败的反突击作战,已经折损了大约在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兵力和大炮,装甲部队的损失更加昂贵。

第5集团军的南面是俄国第9集团军,该集团军是直接负责防御戈尔利采地段的集团军,因此损失惨重。面对德军第一道防线的8个步兵师不复存在,在之后的战斗中,第9集团军差不多损失了80%以上的编制兵力,已经不堪一用。

高加索第3军作为后方赶来的援军在投入第9集团军所处的地段进行战斗后,也损失大约三分之一的兵力,即使斯塔夫卡承诺尽快提供增援力量,但从时间上来说很难及时补充。

第9集团军的南面是从喀尔巴阡山区中撤退回来的第24集团军,就目前而言这可能是在撤退中保存最好的一支部队了,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丢盔弃甲现象,因此还需要额外补充枪支、大炮来恢复军队战斗力。

已经抵达桑河一带进行布防的是第21集团军,这是伊万诺夫手上的节约出来的预备力量,也是目前编制完好的最强部队。

由于第9集团军已经无法战斗,因此第21集团军将接替第9集团军布防在桑河中段。

除此之外,伊万诺夫手上还有高加索第5军和一些零散部队作为最后的预备队使用。

依靠这些兵力可以在桑河上组建防线,抵挡来势汹汹的德军吗?伊万诺夫觉得悬,所以他再次发电报报告了斯塔夫卡,询问第29集团军何时才能动员完毕。

在电文中,伊万诺夫有些悲观地说,或许在反击战失败后,以西南战区目前的兵力无法在桑河一带阻挡住德奥联军接踵而至的进攻了。但是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的回应批评了伊万诺夫的悲观态度,要求他必须守住桑河。

一旦桑河防线失守,那么长驱直入的德军很快就可以沿着加利西亚地区原有的铁路线和公路网来到加利西亚的首府利沃夫。一旦利沃夫失守,那么丧失这一重要交通枢纽的南方战区,也就是布鲁西洛夫指挥的军队将会失去撤退的最佳条件。

在这之后,布鲁西洛夫的兵团是否会被德军和奥军的夹击下被围歼?这个局面令阿列克谢耶夫无法设想。

由于现在俄军战线的命运——是否继续存续,还是演变为一场牵连百万军队的大撤退,都寄托在了西南战区的激烈战斗中,因此俄军总司令尼古拉沙大公特意到访了西南战区指挥部,询问伊万诺夫到底准备怎么做。

当尼古拉沙大公驱车到访的时候,惊讶的发现指挥部中的气氛非常低落,很大程度上伊万诺夫已经被压力所击垮。他固执地认为,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他不能阻止德奥联军的前进。

“就战略地位而言,桑河战

线上的薄弱点我不知道该怎么进行设防,我也不知道以目前的速度怎么转移兵力,或许只有上帝施展奇迹才能让我们守住防线……”

伊万诺夫迫切地请求尼古拉沙大公给他增援,但是大公只是训斥了伊万诺夫的失败主义情绪。因为第29集团军的组建远没有完成,伊万诺夫只能用现在手头上的兵力展开防御战。

此外,伊万诺夫建议,目前用于新兵的预备军或许可以利用于前线作为救火队使用。然而虽然这样做可能会缓解短期内训练有素军队的短缺问题,但肯定会加剧新动员部队训练水平低下的问题。

无论如何,尼古拉沙大公都无法接受伊万诺夫将军还未开打就言败的态度。所以在俄军总司令到访西南战区司令部的一天之后,伊万诺夫将军就因为“精神疲惫”而被解雇。

积极活动的第5集团军司令德米特里耶夫被尼古拉沙大公提拔为西南战区司令。

就目前而言,桑河防线已经比5月初的战线缩短了约100公里,综合考虑后,战线缩减带来的兵力节约还是远大于持续战斗导致的兵力损失。

临时上马的德米特里耶夫不得不仓促地赶往西南战区司令部进行调度指挥,支离破碎的第9集团军需要重组,桑河防线需要更多的弹药储备,野战工事越多越好。

但不幸的是,对于德米特里耶夫来说,马肯森的新一轮攻势即将到来。

5月19日,德奥联军由北至南分别由奥匈第4集团军、德国第11集团军、奥匈第3集团军,三个集团军组成的进攻矛头已经直指俄军布设的桑河防线而来。

桑河防线的防御重心在于桑河上唯二渡口的巩固,第一个是雅罗斯劳,第二个是普热梅希尔。

在雅罗斯劳,俄军设法构建起了严密的防御工事:由4个步兵师驻守的三层战壕网络位于城镇外围。在雅罗斯劳以西最近的高地上挖掘了一个主要的炮兵阵地,就像是一个向外突出的堡垒,从低到高布设了好几圈带刺铁丝网,俄军炮兵可以从这里越过俄军在雅罗斯劳布设的战壕工事打击来犯的敌军。然后还有依托雅罗斯劳城镇建筑构建的次要阵地,当城镇外的野战工事失守之后,俄军还会退入城中进行顽强防御。

但是雅罗斯劳的地形对俄军防御造成了许多困难。就地势来说,雅罗斯劳以西存在不少海拔高度高于雅罗斯劳周边的高地,因此这些地点很容易变成德军炮兵观测和轰击俄军的有利地势。

可如果放弃雅罗斯劳的话,桑河东岸的地势更低,从雅罗斯劳撤退意味着德军还是占据西边较高的地势可以利用炮兵居高临下轰击俄军。

假如想要把雅罗斯劳的桥头堡阵地扩大,把俯瞰雅罗斯劳的高地全部囊括进来,俄军又没有那么多兵力布设防御。

因此防御雅罗斯劳是一件棘手又困难的事情,虽然局势对俄军不利,但如果放弃雅罗斯劳退守桑河东岸,局势只会更为不利,因此德米特里耶夫只能死守雅罗斯劳。

5月19日下午,德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雅罗斯劳外围,德军的主要担忧是炮弹的短缺。俄军撤退时的大破坏让德军后勤供应也一度陷入困难之中,虽然目前的炮弹储备可以用于击退俄军的反击,但不足以对据守阵地的俄军发起进攻。

5月20日阳光明媚的上午,德军试图直接在宽阔的桑河上搭设浮桥,绕过渡口直接跨越桑河,但是被早有准备俄军炮火击毁。德军工兵三次搭建浮桥,三次被俄军大炮摧毁。

于是马肯森不得不分派手下的军队完成对俄军桥头堡的拔除,从渡口跨越桑河。

奥匈第41、45和62步兵师与德军第20步兵师一同着手攻击扼守雅罗斯劳的俄军。

在整个5月20日和21日中,德奥联军试图攻克俄军的防线,尽管奥军似乎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布设在高地的俄军炮兵阻止了他们的进一步前进。

随后德奥联军转而在高地上架设新的炮兵阵地来轰击俄军阵地,这起到了效果。由于无法忍受居高临下的炮击,俄军不得不放弃了雅罗斯劳外围的野战工事,退入城中。

5月24日,雅罗斯劳城中残余的俄军撤到了桑河东岸。

5月25日,雷雨交加的一天,德国人设法在昏暗的天气下强渡桑河。在彼此都失去炮兵掩护的情况下,德军最终成功了。

德米特里耶夫在对斯塔夫卡发送的新电文中坦言以目前桑河防线的动摇程度,被德奥联军突破也是不久的事情,他建议大本营早做后手准备。

第十九章,大撤离的开始

随着雅罗斯劳被日耳曼人接管,桑河防线的支点仅剩下普热梅希尔。

德米特里耶夫在这军心浮动的时期走访了前线的俄军部队,虽然他对战局的预估也很不乐观,但是站在基层官兵面前检阅部队慷慨陈词,这种勇敢

的行为本身已经振奋了俄军士兵继续作战下去的信心,因为他们的长官与他们共进退。

就目前的俄军部队作战实力而言,一支部队的下级军官保存程度越高,它就越能维持原编制的战斗力和士气,哪怕是经历了连续的伤亡、战败和撤退之后。

不仅如此,位于基层的俄军年轻军官们还对检阅的德米特里耶夫大倒苦水,大骂高层将领的愚蠢。

“长官曾经说要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丧失土地是不可接受的耻辱。这难道不是最愚蠢透顶的选择吗?这些原始的土地对我们俄罗斯人来说有什么价值?”

“我们所遭受的可怕的损失完全是由于曾经在训练营中接受的教条的、落后的防御战术。一个又一个营的兵力被塞进前线的战壕中,被德国人的大炮在几个小时时间里慢慢轰成渣。若非您(指战区司令德米特里耶夫)下令让我们撤退,难道在那些炮火连天的树林或者无法辨认的废墟之间流干鲜血,把俄罗斯人的生命浪费干净才是维护‘荣誉’的最好办法吗?”

“在军校里步兵操典对军乐队的制服规制足足撰写了好几页的内容,可却对我们至关重要的野战土木工事应该如何修筑语焉不详。即使是防御,操典还要求我们尽可能快地转入反击,这些过时的内容甚至连对方有机枪防御的现实都没有纳入进来考量。”

如今的俄罗斯帝国陆军军官团的来源可谓是五花八门,但从阶级上分析,无一例外都是蓬勃生长的资产阶级子弟,从富农的子嗣到城市议员的儿子,从商人的后代到工厂经理的长子。

不少中产阶级参加军队,除了图谋军官带来的阶级跃升,很难说没有充沛的爱国情怀。他们显然是希望俄罗斯帝国能够打赢战争的,但实际的军旅生活又让他们对军队中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厌恶至极。

借着德米特里耶夫检阅的时机,西南战区俄军的基层军官们选出几名代表与战区司令进行交涉,希望军队高层从更深层的角度对俄军进行革新。

“至少不要让新兵反复操练如何叠被子、把靴子打磨得锃亮、行军的队列是否严丝合缝,多教教士兵们应该把刺刀插进腹部而不是会卡住的肋骨、怎么在冬天用铲子快速挖掘战壕、怎么布设铁丝网而不会让手掌鲜血淋漓。”

事后德米特里耶夫把他大受启发的报告发回了俄军大本营,作为军需部门的主管,本身就属于技术型人才的丹尼洛夫将军对此也大加赞赏。他把这些报告视为“民主”进入俄国军队的“新风”,可以吹散原先还缠绕在俄军上下的“腐朽气息”。

在丹尼洛夫向后方提出革新俄军的过时步兵操典,抽调老兵返回后方作为教导队传授新战术之前,俄军大本营还是需要面对眼下的棘手战事。

当德国人占领雅罗斯劳架设西岸的新炮兵阵地时,他们的优势是西岸更高的地势,为此对岸的俄军不得不继续向后回缩战线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5月24日,当东线双方围绕着桑河防线焦灼交战的同时,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的消息传到了前线。意大利十分精明地是,他们只对维也纳宣战,而没有对柏林递交宣战书。

可以想象,维也纳高层们的反应充满了愤怒。

康拉德大骂意大利人是“无耻的叛徒”,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同盟期间意大利得以扩大领土并发展自己,最后却反过头来攻击保护它的盟友。

作为对意大利宣战的回应,康拉德不可避免地提出要求说,将抽调东线的奥匈帝国军队来发动攻势打击背信弃义的意大利人。但是从德国最高统帅部的角度来看,多山的阿尔卑斯边境和同盟国短缺的兵力都不太可能支持这类行动。

即使在塞尔维亚或者喀尔巴阡山脉的战役中遭遇了灾难性的惨败,但是康拉德仍然自信满满地提出阿尔卑斯山攻势。

法金汉否决了康拉德的提议,之后康拉德又提出说等到意大利军队进军奥地利时伏击同盟,法金汉也不同意这样做。

法金汉认为,无论如何奥匈帝国都没有足够的资源来集中本就稀缺和贫弱的兵力来使伏击成功。相反,法金汉继续敦促康拉德采取严格的“跟随战术”,要求奥军亦步亦趋地在德军的带领下进攻俄军。

不过法金汉还是承诺康拉德说,5个新组建的德国师会在塞尔维亚北部集结,帮助奥军完成对塞尔维亚的征服。

对于俄军来说,绝大部分人还不知道意大利的实力会低下到什么程度,但是就目前而言南方战区司令布鲁西洛夫还是抓住了他所面对的德奥联军的迟滞,决定立即开始撤离行动。

在西南战区面对的戈尔利采突破之后,南方战区也面临了德奥联军的进攻。

布鲁西洛夫指挥的战线面对奥匈第2集团军、德国南方集团军和奥匈第7集团军3个集团军的攻势。

虽然这3个集团军的战役任务或许是迟滞、纠缠住南方战区的俄军无法从多山崎岖的喀尔巴阡山脉中撤离,但是意大利的参战和康拉德特有的优柔寡断,令奥军在该地区的进攻于5月20日之后产生了好几天的空档期。

布鲁西洛夫当机立断,抓住了这几天奥军不再进攻的战略转移窗口期,决定把或许有可能被切断后路的俄军撤离出喀尔巴阡山。

在布鲁西洛夫的指挥下,4个集团军的俄军进行了高效有序的撤退,并且利用山区地形有效地阻止了追悔莫及的奥军后续的追击。

5月28日,在布鲁西洛夫顺利撤退的同时,桑河防线也到了濒临崩溃的程度,德俄双方围绕着普热梅希尔的要塞工事进行了焦灼的战斗。德军通过临时修筑的战地铁路将他们的重型攻城炮搬运到了普热梅希尔城外围的炮兵阵地。

3门奥军的305mm斯柯达重型迫击炮、1门德军的280mm重型榴弹炮还有2门德军的420mm重型榴弹炮组成了强大的火力,每次炮击都产生惊天动地的效果。

那些原本可以抵御77mm或者150mm榴弹炮的野战工事在超重型炮弹的面前显得弱不禁风。哪怕是仅仅是擦边,高爆弹带来的冲击波也会让木结构的掩体工事坍塌,把躲藏其中的俄军官兵活埋。

位于南方的奥匈第4集团军第10步兵师试图强渡桑河,从后方攻击普热梅希尔,但遭到了俄国第24集团军的迎头痛击。奥军搭建的浮桥倒塌使数百名奥军落入水中,已经渡河的奥军官兵连带他们的机枪、火炮全军覆没,还有一个捷克人组成的步兵团叛逃到俄军之中。

在普热梅希尔的上空,德俄两军共400余架战机同时处于彼此交火状态,仿佛是一场空中马戏团表演。时不时就有带着火焰的一团浓烟坠入地面,连机带人化为乌有。

偶尔有挣脱德军战机纠缠的俄军战机试图对正在攻城的德军炮兵阵地投掷炸弹,但均未成功。

首节 上一节 179/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