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趋吉避凶开始顺势成神 第64节

  他喃喃自语,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庆幸。

  庆幸自己之前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与黄家彻底割裂倒向了陈盛。否则,今日在书房中焦头烂额、如坐针毡的,恐怕就要加上他杨议了。

  然而,庆幸之余,一股更深层次的焦虑也随之浮现。

  他妹妹与陈盛之间的关系更多是源于利益的结合与几分情愫,并不牢靠。

  他很清楚,无论妹妹容貌身段如何出众,她嫁过人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以陈盛如今展现出的潜力与权势,绝无可能明媒正娶一个这样的女子。

  他们之间,最多只能是暗中往来。

  “但这不够,远远不够!”

  杨议眼中精光闪动。

  他想要的是真正稳固的姻亲联盟,据他调查,陈盛年纪至多不过二十五,如此年轻的化髓境高手,未来冲击先天大有希望。

  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联姻对象!

  “若是当初……唉!”

  他甚至有些懊悔,若最初没有与高、黄两家站在一起,或许陈盛早已成了他杨家的乘龙快婿。

  此刻,他脑中甚至开始盘算,能否再次创造机会,促成陈盛与杨雪瑶的婚事。

  至于什么姑侄共侍一夫的伦理顾忌,在家族存续与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豪强世家的深宅大院之内,比这更不堪的事情,他也见得多了。

  话分两头。

  与杨家的暗自庆幸和盘算不同,黄家府邸此刻已是阴云密布,如临大敌。

  家主黄东淳、长老黄克,以及家族定海神针般的黄家叔祖,再次齐聚一堂。

  而这一次,气氛压抑的几乎让人喘不过气,一种风雨欲来、大厦将倾的危机感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虽然此前他们对高远峰的复仇本就不抱太大希望,但内心深处总还存着一丝侥幸。

  可如今,这最后的侥幸也随着高远峰的人头落地而彻底破灭。

  高家,完了。

  下一个是谁?

  答案不言自明——黄家!

  “叔祖……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黄东淳声音干涩,甚至没有了力气去暗骂高远峰的无能。

  作为家主他必须面对现实,寻求家族的出路,然而巨大的压力让他心乱如麻,甚至生平第一次,对当初纠结于灵髓蛊之仇、未能及时像杨家一样低头,生出了强烈的悔意。

  黄家叔祖枯瘦的手指缓缓敲击着紫檀木扶手,神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此番……麻烦大了。”

  他顿了顿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据小道消息传言,昨晚武备营内死的恐怕不止一个高远峰……可能,还有一位先天层次的存在,被围攻致死!”

  “这不可能……”

  黄东淳下意识地反驳,但话到嘴边,看着叔祖严肃的表情,联想到陈盛过往创造的种种“不可能”,他又生生把话咽了回去。

  他不想,也不敢再轻易下判断了。

  就怕再一次被打脸。

  一旁的黄克接过话头,声音带着迟疑:“叔祖,消息准确吗?难道是……高家那位在府城的高远兆回来了?”

  黄家叔祖缓缓摇头:

  “消息尚未得到证实,流传甚广却难以核实,或许……是陈盛故意放出的迷雾,用以震慑我等,但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

  他目光扫过黄东淳和黄克,语气沉重:“黄家,如今已危如累卵!”

  他话锋一转,看向黄克:“都过去数日了,府城许家那边究竟怎么说?”

  黄家与府城许家乃是姻亲,更是他们如今最大的指望。

  黄克面露难色,斟酌着词句道:

  “许家回话……只说让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想来……应是无虞的。”

  这话说得含糊,显然并未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承诺。

  黄家叔祖沉默了片刻,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沉声道:

  “既然如此,那就再等等,但记住,等到许家来人,我们不是要借势反扑,而是要……向陈盛低头服软。”

  “许家来人了,我们还要低头?”

  黄东淳有些错愕,显然心有不甘。

  “糊涂!”

  黄家叔祖厉声斥道:“许家势力再大,根基也在府城,远水难救近火,你以为凭许家的名头就能压服陈盛?以此子胆大包天、睚眦必报的性格,即便暂时隐忍,待许家人一走,他悍然动手怎么办?届时,我黄家拿什么去挡?!”

  他目光炯炯地盯着黄东淳:“东淳,你是一家之主,要时刻牢记,家族存续的根本,不在争一时之气,不在好勇斗狠,而在‘存续’二字。

  忍一时之辱,换取家族喘息之机,陈盛吴匡他们不可能永远待在常山县,只要熬到他们调走,这常山县,未来依然是我们说了算,若逞一时之快,步了高家后尘,届时悔之晚矣!”

  黄东淳被叔祖一番疾言厉色说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沉吟良久,才仿佛被抽干了力气般,颓然吐出一口浊气:

  “叔祖的意思……东淳明白了。”

  “还有。”

  黄家叔祖锐利的目光转向黄克:“在许家来人之前,家族上下,绝不可再去主动招惹陈盛和官府,无论任何摩擦,能避则避,能忍则忍。”

  “可……若是官府主动咄咄逼人,欺上门来呢?”黄克蹙眉问道。

  黄家叔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一片冰冷的决绝:

  “只要不是立刻就要灭我黄家满门……那就忍,一切,以保全家族为最高准则!”

  黄克与黄东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憋屈与无奈,但形势比人强,只得齐齐躬身,涩声应道:

  “是,叔祖,吾等明白。”

  林府,书房。

  县令林狩独自一人坐在书案后,脸色铁青,手指微微颤抖的按在面前摊开的两份书信上,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惊怒交加的神色。

  第一封,是来自宁安府衙的正式公文。

  通篇皆是严厉的斥责,指责他自上任常山县令以来,庸碌无为,纵容地方豪强与水匪坐大,以致前任县尉剿匪身死,他对此难辞其咎。

  而县尉吴匡与武备营统领陈盛,则是锐意进取,连立大功,其所行皆是奉府衙默许之意图,公文最后明确命令他,必须全力配合吴、陈二人行事,若再敢妄加弹劾,阻碍地方靖安,便即刻将其调回府城,转为闲散虚职。

  第二封则是来自他背后靠山郝副将的私信。

  与公文的严厉相比,这封私信简直就是劈头盖脸的痛骂,骂他不识时务,看不清府城的局势风向,骂他愚蠢,竟然在这个关头去弹劾吴匡和陈盛。

  信中还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若非自己看在往日情分上极力斡旋,单凭他那封弹劾奏疏,便极有可能让他丢官罢职。

  最后,郝副将的语气近乎最后通牒,警告他不要再自作聪明,惹是生非,否则一切后果自行承担。

  这两封信如同两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林狩的脸上,将他所有的倚仗和幻想击得粉碎。

  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县令的身份和郝副将的背景,压制吴匡,让陈盛无法顺利坐上大统领之位,应是十拿九稳之事。

  可他万万没想到,最终等来的竟是上级的斥责与靠山的抛弃,反而被严令必须配合那两人。

  一时间,林狩可谓是惊怒交加。

  惊于府城的态度,怒于自己日后的处境。

  可以预想到,若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他日后必然遭到陈吴二人的钳制,甚至于,他这个县令都可能成为摆设。

  这如何能让他接受?

  之前三大家族势大的时候,他虽然也受到了一些钳制,可高远峰等人对他还是存了几分敬畏和忌惮的,但想着陈盛之前的那般嚣张态度。

  可以清晰预见,对方日后必然更加跋扈,乃至是彻底不将他放在眼里。

  想到这里,林狩心下愈发不甘。

  思索良久,他准备将杨夫人的事情告知郝副将,原本杨夫人是他为对方准备的一份惊喜,以求能够重获信任。

  可现在看来不能再藏着了,再藏他就真的没有半点机会了。

  他相信,善修阴阳之术的郝统领一定会对杨夫人的三阴之体感兴趣的,兴许高兴之余,便会继续为他撑腰。

  他眼下已经不奢求压服陈吴二人了,但至少也要平起平坐,让他们尊重自己才行。

第86章 上门摊牌!

  林府内院,绣房幽静。

  杨夫人独坐窗边,指尖轻抚着一方素白锦帕。

  帕面上一朵血色梅花悄然绽放,色泽暗红,仿佛承载着某种隐秘的东西。

  看着血色梅花,杨夫人的眉宇间带着几分恍然与追忆,眸光流转时,唇角总会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清浅而真实的笑意。

  距离那一日,已过去数日。

  陈盛尚未如她预想般前来寻她,然而不知为何,她心底却始终萦绕着一份笃定的信任,仿佛某种直觉在告诉她,他一定会来。

  这份悄然滋生的期盼,冲淡了往日眉宇间的轻愁,连身边的贴身丫鬟绿绣都察觉到了她的变化,私下里常说夫人近日气色愈发莹润,眼底也有了光彩。

  对此,杨夫人只是浅笑不语,从不辩解。

  因为唯有她自己知晓,这宛若枯木逢春般的转变源于何处,对于一个深闺女子而言,还有什么比得到男人的怜爱与滋润,更能焕发生机呢?

  正在杨夫人心绪翩跹之际,房外忽然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敲门声,伴随着绿绣带着几分慌乱的呼唤:

  “夫人,夫人!”

  杨夫人眉头微蹙,迅速将手中的梅花锦帕仔细叠好,纳入袖中深处。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波澜,待神色恢复平日的温婉端庄,方才起身将房门打开。

  “何事如此慌张?”她看着气喘吁吁的绿绣,轻声问道。

  “夫人……外面、外面好像出事了。”

  绿绣抚着胸口,语无伦次的解释道:“我听前院的家丁们说说是武备营的陈盛……陈统领来了,还带着好些兵卒,现在就堵在府门外呢!”

  杨夫人闻言,脸色微微一变。

  陈盛来了?

  而且是这样光明正大、带着人手前来?

  莫非……

  一个念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中漾开圈圈涟漪,带着一丝下意识的憧憬,但随即又被更深的隐忧所取代。

  这里终究是县令林狩的府邸,他如此行事,未免太过冒险,林狩再如何势弱,也还是名义上的七品县令啊。

  心中担忧生出事端,她立刻吩咐道:“走,快带我去前面看看。”

  “是,夫人……”绿绣连忙应声,在前引路。

首节 上一节 64/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