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趋吉避凶开始顺势成神 第21节

  陈盛面色沉凝,他明白高远河退走定然是县尉那边出面了,眼下七星帮被灭,高家必然不可能善罢甘休,接下来,愈发危险了。

  还好,他也从中拿到了好处。

  等到炼化地心灵乳,想来,他的实力还能暴涨一截。

  果然,这危险和机遇都是并存的。

第30章 收获 坦诚

  七星帮盘踞城北多年,虽常年需将大半收益上供给高氏一族,但所积累的财富仍十分可观。

  在陈盛的指挥下,士卒们逐屋搜查、登记造册,忙碌了整整两个时辰,才将帮中财物大致清点完毕。

  单是库房中所藏的现银,便有二千三百余两,皆以木箱封存,银光烁烁,耀人眼目。

  这还不算各处搜出的金银器皿、珠宝玉器等浮财,若一并折价,总额恐怕还要再翻上数成。

  此外,更搜出多地田契、房契与商铺文书若干,皆是七星帮这些年置下的产业。

  看着手中初步整理出的清单,陈盛心中不禁再次庆幸自己选择了从边军调回。

  若仍在苦寒的北境前线,纵使能立下军功,又如何能如此迅速地积累起这般丰厚的资财?

  在边关,每一分收获都需用血与命去搏,而在常山县这看似平静的泥潭之下,却藏着更为汹涌,也更为“便捷”的机遇。

  当然,他深知这一切的前提,皆在于吴匡的默许与支持。

  对于这些战利品的分配,陈盛并无意擅专。

  吴匡此人,能力不俗,手段亦足,唯一的嗜好,或许便是贪财。

  而这,在某些时候,反而成了他最好打交道的地方。

  陈盛眼下最需要的,是来自这位顶头上司的庇护,以及供自己安稳成长的时间,为此,他绝不吝于让出大部分利益。

  是以,在将七星帮总舵彻底控制,并将所有财物、罪证装箱封存后,陈盛未作任何停留,第一时间便赶往县衙求见吴匡。

  县衙偏堂内,灯火通明。

  吴匡端坐于主位,细细翻阅着陈盛呈上的财物名录与一应地契文书。

  当他看到那二千多两现银的条目,以及数处位置颇佳的店铺地契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指尖在名录上轻轻敲击了两下。

  “做的不错。”

  吴匡放下文书,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满意。

  他并未询问陈盛行动的详细过程,对于他而言,下属有能力办事,且懂得将成果摆到他面前,便已足够。

  “全赖大人运筹帷幄,拖住了高家与林县令,属下不过依令行事,微末之功,不敢居功。”陈盛拱手,语气诚恳。

  “你呀,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谦虚。”

  吴匡闻言,脸上露出了真切些的笑容,随即看似随意地问道,“此番收获不小,你自己……可曾留下一些?”

  “如何分配,自然全凭大人做主,属下并无异议。”陈盛回答得毫不犹豫。

  吴匡眼中欣赏之色更浓,但心底也不由掠过一丝疑虑:此子不贪财、不好色,行事果决又知进退,那他真正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不过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他并非心胸狭隘之辈,下属有能力且有原则,在他看来并非坏事。

  略一沉吟,吴匡伸手将记录着现银数额的那页名录撕下,推到陈盛面前:

  “这些房契、地契,本官便收下了,至于这两千多两现银,你拿回去。”

  不等陈盛推辞,他便继续道:

  “如何分配,本官不过问,这是你应得的,另外虽然你如此明事理,但你我之间,也确实该定下个章程,以免日后再生枝节,往后,若再有此类收获,本官取四成,你个人得三成,剩余三成,则分赏给下面出力的弟兄,既然是要他们卖命效力,便不能寒了人心。”

  “大人,三成是否太多?属下……”

  吴匡直接抬手打断了他:

  “你还年轻,或许还未真正体会到银钱的重要性,在这世道,金银虽非万能,但若无金银开路,却是万事皆难。

  你如今修为已至锻骨境,当知往后修行,每一步都需海量资源支撑。一枚上品的‘虎骨丹’,市价便不下三十两纹银,没有足够的财物,想要在武道之路上继续精进,难如登天。”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转为凝重:

  “更何况,眼下常山县的局势已然明朗,本官此番强硬出手,等于是将矛盾摆在了明面之上,高家、黄家,杨家,还有那些本地豪强,绝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若想反击,直接冲着本官来,未必有那个胆量和把握,但你作为我的亲近之人,必将首当其冲,这些,是你用命换来的,也是你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必推辞。”

  吴匡虽贪财,却从不吝啬,尤其对于值得投资的下属。

  陈盛已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与忠诚,他自然不介意给予足够的回报。他并不担心陈盛日后会超越自己,反而认为若能培养出一个强有力的臂助,对自己长远而言利大于弊。

  通过此前诸多事件观察,他判断陈盛是重情义之人,即便将来真的青出于蓝,大概率也不会行那忘恩负义之事。

  “属下……多谢大人厚爱!”

  陈盛闻言,不再矫情,肃然行礼,吴匡这番话,可谓推心置腹,既点明了现实,也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嗯。”

  吴匡满意地点点头,又道,“还有,一些真正珍贵的修行资源,往往有价无市,光有钱未必能买到。日后你若需采购此类物资,本官或可为你引荐一些渠道,代为筹措。”

  “大人的意思是?”陈盛心中一动。

  吴匡微微一笑,略带深意道:“上面既然派我来收拾常山这个烂摊子,自然也会给予一些相应的便利,北陵府城官面上的一些特殊资源,我有优先获取的渠道,帮你一把,不过是顺手之事。”

  陈盛闻言自是欣喜。

  银钱固然重要,但能打通获取高阶资源的渠道,价值更在金银之上。

  诸如吴匡方才提到的虎骨丹,对锻骨境武者淬炼骨骼、夯实根基有奇效,在常山县这等地方,即便有钱也难以买到,通常只能买到效果差上不少的养骨丹、护筋丸之类。

  他当即顺势请求吴匡,帮忙代为购置一批虎骨丹。

  谈完资源分配与修行之事,吴匡将话题引回了常山县当前的局势上。

  “七星帮被拔除,虽是大快人心,却也等于捅了马蜂窝。”

  吴匡手指轻叩桌面,“你此番能如此顺利,除了谋划得当,也是因那些地头蛇起初并未将我等看在眼里,以为稍加威逼利诱,便可让我等就范,那高启恒当日挑衅,便是试探之一。”

  他冷哼一声:“他们不愿轻易撕破脸,是觉得代价太大,可惜,本官的态度,看来是出乎他们意料的强硬。

  如今他们既已反应过来,接下来必会联手反扑,几家势力在此地盘踞多年,根深蒂固,底蕴不容小觑。仅靠你我目前的力量,正面抗衡,难免吃力。”

  眼下吴匡思虑的,便是如何分化瓦解这个暂时的联盟,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切入点。他此番与陈盛深谈,也有借机商议此事之意。

  陈盛闻言,面露沉吟之色。

  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隐瞒部分实情,与上官合作,适当的坦诚,有时比一味的恭顺更能换取信任。

  “大人,其实属下此番执意要对七星帮动手,除却公务之外,尚有一层私心。”

  “哦?”

  吴匡略显意外,抬眼看向他,“何种私心?”

  陈盛目光沉静,一字一句道:“七星帮前帮主马长海,与属下有杀父之仇,属下之父,便是七星帮的前任帮主陈兴舟。”

  “什么?!”

  吴匡闻言,真正地吃了一惊,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些。他万万没想到,陈盛与七星帮之间,竟还藏着这样一段不死不休的私人恩怨。

  ——

  求月票推荐票

第31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陈盛选择在此刻向吴匡坦诚身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其一,正如吴匡所言,面对三大家族可能的联合,他们亟需一个突破口进行分化。

  而“杀父之仇”这个理由,天然带着强烈的个人恩怨色彩,足以在一定程度上将高家单独凸显出来,成为首要的打击目标。

  此计未必能瓦解他们,但或许能让其余两家袖手旁观,坐山观虎斗。

  其二,陈盛心知肚明,自己的根底并非无迹可寻,随着他在常山县声名鹊起,必然会引起各方势力的探究。

  与其将来被人查知,被动陷入猜疑,不如主动向吴匡坦白,既能彰显诚意,也能将潜在的隐患转化为彼此信任的基石。

  吴匡听罢,心中诸多疑惑顿时豁然开朗。

  他终于明白陈盛为何对财帛不甚热衷,却对剿灭七星帮如此执着。

  设身处地一想,若是自己遭遇此等血仇,恐怕也会不惜一切代价。

  因此,他内心并无被隐瞒的恼怒,反而对陈盛更加看重——此子能隐忍至今,谋定而后动,心性确实不凡。

  不过,表面上他仍旧板起面孔,佯装不悦:“如此重要之事,你早该向本官言明!若早知道有此缘由,本官定然早些助你报仇雪恨。”

  “是属下思虑不周,顾虑太多,请大人恕罪。”

  陈盛从善如流,立刻躬身请罪。

  “罢了。”

  吴匡摆摆手,神色缓和下来,指尖轻叩桌面,陷入沉思,“既然有此缘由,接下来便好运作许多,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任谁也无法指摘你什么,以此为引,或可做些文章……”

  他深知,单独一个高氏并不可怕,但若三大家族铁板一块,合力对抗官府,局面将异常棘手。

  眼下最关键之处,便是要设法打破他们的联合,分而化之,逐个击破,方能真正削弱这些地头蛇的势力。

  两人又在书房内密议良久,直至夜色深沉,陈盛方才告辞离去。

  与此同时,常山县城内已因七星帮覆灭的消息掀起了轩然大波。

  盘踞城北多年,背靠高氏这棵大树的七星帮,竟在一日之间被北城武营连根拔起!

  这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县城每个角落,引得各方势力震动。

  陈盛之名,也伴随着这场干脆利落的剿灭行动,再次响彻全县,其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高家大宅,气氛却与外界的喧嚣截然相反,压抑得令人窒息。

  议事厅内,灯火通明,却驱不散弥漫其中的阴霾。

  先是嫡系子弟高启恒被杀,如今又是重要臂助七星帮被灭,官府针对高家的意图已昭然若揭。

  虽然起因是高家率先挑衅,但官府的还击如此酷烈,丝毫不留余地,仍让高家上下感到阵阵寒意。

  家主高远峰面沉如水。

  今日吴匡在县衙内毫不掩饰的警告言犹在耳,让他清晰地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机。

  作为一族之长,他肩负着数百族人的身家性命,绝不容许高家基业毁于一旦。

  正因如此,他才强压怒火,紧急召回了险些与陈盛冲突的三弟高远河,选择暂避锋芒。

  官府的压力,绝不能由高家独力承担,黄、杨两家必须一同下水,谁也别想置身事外!

  他已派人去请两家的家主前来议事。

  在等待的间隙,高远河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白日与陈盛对峙的场景。越想,他越觉得陈盛的眉眼轮廓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疑虑萦绕心头。

  “老三,何事让你如此心神不宁?”

首节 上一节 21/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