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269节

  【咸和三年后,陈演一心修玄,不理朝政。】

  【天下承平日久,百弊积生,十二道州牧常有大妖、邪教作祟,各地起义不止。】

  俞客凝视着眼前的信息,不出你所料,这个时代竟然真有妖魔乱世之景。

  皇权已然旁落,外戚与权臣掌控朝纲,即便是帝王,也只能在郁郁寡欢中度过余生。

  在思想上,百家争鸣的盛况早已不再,独尊儒术成为了时代的主流。

  然而,在这看似繁华的盛世之下,却隐藏着汹涌的暗流。

  妖魔肆虐,邪教猖獗,起义此起彼伏,仿佛只差一个契机,天下便会陷入无尽的乱世之中。

  大鼎之上的文字继续流转。

  【咸和七年八月,天降大雨于京畿,你诞生了。】

  【出生地点已刷新……】

  【汴京,谢府。】

  【你降生于一个显赫的家族,乃是齐国五姓七望之一的谢家,真正的豪门望族。】

  【你的伯父谢远,乃是光禄大夫谢览之孙,才华横溢,十四岁时便被司空郎苏静,慧眼识珠,引为东阁祭酒,后迁任秘书郎、太子舍人。】

  【昔日,咸和帝身为太子之时,与谢远亲善,常伴其左右,共读典籍,议论天下风云变幻。】

  【彼时,天下纷扰,朝中动荡不安,皇权黯淡无光。】

  【咸和帝身居东宫太子,心怀高祖之宏图伟愿,欲以赤诚之心推恩于天下,泽被于四海。】

  【然而,其威势却受限于朝野权臣,政令难以通达至郡县。】

  【谢远遂倾心推奉,秉烛夜谈,咸和帝潜有兴复之志,谢家契同友执。】

  【然而,好景不长,操之过急,咸和帝登基仅三年,便试图联合五姓之一的朱家以及在军中势力庞大的王家,在席案间策划一场宫变,以图扭转乾坤。】

  【大变这下,有人密奏,事情败露。】

  【太后携中书令苏景、卫将军苏祐、神策统领苏高等重臣,以及清河李家、林中赵家、渭群袁氏等势力,于皇宫深处对王家与谢家展开了血腥的清洗,那一日,京都之内,血流成河,哀鸿遍野。】

  【而京都的百姓,却只能隐约听闻风声,对宫中的残酷斗争一无所知。】

  【却不知,这大齐已换了主人。】

  【咸和三年之后,皇帝陈演沉迷于玄修之道,朝政日非,国家之事渐趋荒废。】

  【在这场浩劫中,谢家长房一脉,几乎全员受到牵连。】

  【而你,却未受波及。】

  【因为告发叛乱之人,便是你的父亲谢灵。】

  【咸和三年,你的父亲谢灵因举报有功而得到朝廷的启用,你那位刚满二八芳龄的长姐嫁入苏家。】

  【你父亲还有一位胞弟,乃是当世著名的儒者,与苏家的掌权者更是同窗挚友,情谊深厚。】

  【在这场宫廷的风云变幻中,独善其身,他不仅未受责罚,反而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面对朝中日益腐败的现状,他心灰意冷,选择远离尘嚣,常年隐居在清凉寺中修行,只在每年岁末之时才会回到谢府,与家人团聚。】

  【在你这一脉中,你的哥哥和姐姐们逐渐成为了家族的核心成员,掌控着长房的地位与权力。】

  【你的父亲谢灵,曾亲自领兵,屡次平定起义,剿灭多处邪教。】

  【咸和五年,苏远更是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大败秦军,斩敌二十万,铸京观于原崇山,投马鞭黄河,一身修为突破至“璇丹境”,成为齐国历史上第六位武神。】

  【谢灵受封侯爵,称定远侯。】

  【谢家权势日益显赫,你的兄长、姐姐、弟弟及堂兄弟们,常率领数百仆从,在街道上横行无阻,于青楼勾栏间一掷千金,极尽奢华之能事。】

  【谢家的权势,相较于往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汴京街头巷尾流传着童谣,描绘了当今九大姓氏的显赫地位和无尽的荣华:】

  【“罗帷轻卷送香车,宝扇盈握迎华帐。”】

  【“玉辇纵横穿宫阙,金鞭络绎赴苏家。”】

  【“紫驼峰烹珍馐于翠釜,水晶盘盛佳肴行素鳞。”】

  【这九大姓氏分别是:苏、诸葛、李、赵、袁、谢、司马、薛、张。】

  【九大姓互先联姻,世代交好,把持着朝堂。】

  【谢家蒸蒸日上,如同烈火浇油。】

  【然而,这一切与你无关。】

  【你只是一个谢家私生子。】

  【在家族中,正妻所生的孩子被称为嫡子、嫡女,他们受到家族的精心呵护,得到宗族的正式认可。】

  【而妾室所生的孩子则被称为庶子、庶女,地位稍逊一筹。】

  【至于像你这样的,母亲是婚外偷生的孩子,只能被称为野种、杂种,甚至被贬称为奸生子。】

  【你的母亲原本是谢家的一个奴婢,因谢灵酒后乱性,才有了你。】

  【你的到来并未给这个家族带来任何喜悦,反而成为了一个难以启齿的耻辱。】

  【尤其在这个以儒、孝治天下的大齐,被世人所瞧不起。】

  【你降生于世之时,谢家长房之嫡子,已到及冠之年,依着礼法,是定远侯爵位的不二继承人。】

  【彼时,谢家的主母,乃九姓之一崔河李氏之千金,你们母子无依无靠,对其没有威胁。】

  【她对你们母子,虽甚为不喜,却也未加以迫害,怕落下个妒妇的恶名,坏了她的李家清声。】

  【你已一岁光景,尚且无名无姓,更未曾得见父亲一面。】

  【母亲诞生子嗣,谢家并未将她视作“功臣”,虽未予奴婢相待,却也没有任何名分,反而只是随意指派了一位照料月子的老嬷嬷与一名初入府门、尚且青涩的小丫鬟。】

  【时光匆匆,转瞬便是次年。】

  【谢家主母再添一子,巧的是竟与你同月同日出生。】

  【在百日宴,你父亲更是特意从边关风尘仆仆地赶回,汴京各大家族都有到场,一场京都别开生面的盛会,沸沸扬扬而开。】

  【谢家麒麟子,惊动汴京人。】

  【你的父亲为其取名谢玉,寓意如玉般温润、尊贵。】

  【当日你的母亲,一位柔弱妇人,她抱着你,在这满府的喜气洋洋中,一路走到谢家后院,跪在冰凉的廊下。】

  【请求你的父亲,赐下姓名。】

  【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身份。】

  【然而,你父亲却仿佛未曾听见,他的目光,始终未曾从那个新生的婴儿身上移开分毫,留给你们母子,只有冷漠与忽视。】

  【一个孤零零的妇人,和一个一岁刚刚能走路的孩童,对面是一个白玉为堂金为马的权贵之家。】

  【这一幕,吸引了诸多家族成员的目光。】

  【谢家公子、小姐的好奇,或是不屑,或是脸上有着怒色。】

  【宴席上,宾客们或窃窃私语,眼神中有着轻蔑与好奇;或面露冷笑,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感到幸灾乐祸。】

  【奚落与嘲讽之声,不绝于耳。】

  【明日,京都的街头巷尾,必将流传起谢家私生子的传言,连带定远侯的风流韵事,也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谢家主母见状,更是怒不可遏,手中的玉杯应声而碎。】

  【今日前来赴宴的李家人,见状连忙上前,试图平息这场风波,已有下人前来驱赶。】

  【你的母亲依旧跪地不起。】

  【而这一年你刚满一岁,你没有任何哭闹,只是紧紧抱着母亲的手。】

  【苏、赵、诸葛等家,皆是当世大儒,以孝礼治家,闻名遐迩。】

  【他们中的几位长者,目睹此景,不得不出面,纷纷开口为你母亲说情。】

  【然而,你父亲却仿佛置若罔闻,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便转身步入后堂。】

  【这时,谢家的老太君,这位家族中的长辈,见此事关乎儿子家事和谢家门风,便出面代为取名。】

  【她以家族的名义,赋予了你一个名字。】

  【于是你有了姓名。】

  【你叫谢观。】

  【你的母亲磕头不起,泪流满面。】

  【从此之后你的名字,被写上了谢家族谱。】

  【同年,你和母亲受到家中排挤,在吃穿用度上克扣。】

  【你们不得不搬迁到谢家一处偏僻的院落,那里原本是仆人婢女洗衣之处。】

  【原本服侍你们母子的嬷嬷,弃你们而去,只剩下一个丫鬟。】

  【这一年,你刚满两岁。】

第243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谢家的祖籍在荣阳,发迹之后也被称为荣阳谢氏。】

  【府中规矩繁多,每一处都透着大家族的威严与庄重。】

  【在这等门第之中,每位小姐公子院中皆设有膳房,一日三餐,乃至夜宵点心,十二个时辰,灶台从不歇火。】

  【而你和母亲的小院,却连一个生火的灶台都没有。】

  【你自从有了姓,家中的每个月节日或是生辰,都有一份斋点送来。】

  【这些佳肴美馔送至你们母子手中时,往往已是零星残羹,或是隔夜之食。】

  【在那偌大的谢府之中,你们母子俩每月仅得六两银子的月钱,这本就捉襟见肘,加之府中那些府中管事的层层克扣,待到你们手中时,往往只剩下了四两的碎银。】

  【你正是长身体的年纪,母亲几乎把到手不多的银两花费在你身上。】

  【母亲却日渐消瘦!】

  【这一年,你刚满三岁,院中那些小姐公子们,早已在“家教”的陪伴下,开始了读书识字之旅,这便是的“早教”。】

  【在大齐民间,孩童六岁便开始启蒙,先教数目与四方之名,随后从六岁至八岁,依次研读《小学集解》、《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千字文》、《百家姓》等经典,以期打下的学问根基。】

  【你的母亲前去宗族问询你学业,得到只有一个冰冷的回答,“未到时候!”】

  【这一年,你年方四岁,已初长成,身高可与院中那些公子小姐比肩,母亲将你照料很好。】

  【然而,尽管身为谢家的子嗣,你的衣着打扮和衣料的质地,却连大院中那些得宠的丫鬟都不如。】

  【母亲也只有一套能上台面的衣服,被锁在衣柜深处,轻易不示人。】

  【你常常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别家的院子的孩子都能穿上新衣?”】

  【“哥哥们每天都有新衣裳,他们有木马、风筝、虎皮帽,还有许多我从未见过的玩具。”】

首节 上一节 269/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