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客突然想起一事,昨日她让谢婉婉和周亮加一下宗门信符号。
二人就算是之后进入藏仙地试炼,也还有个照应。
谢婉婉道:“周师兄没有同意。”
俞客打开宗门传讯玉符,昨日给周亮发的消息孤零零的,没有得到回应。
试炼的日子在当时的四日之后,而才过去了两日。
俞客心中不禁猜测,莫非周亮已经提前出了宗门?
只有出了宗门,才会无法接受到消息。
要知道,周亮平时一般都是秒回的。
不会真出了什么事情,可是在神霄宗内,谁人敢会放肆。
“师兄,怎么了?”
俞客摇了摇头道:“无事。”
希望自己多想了吧。
俞客回到自己的房门口,发现房门上挂着一个储物袋。
他疑惑地拿起储物袋,发现里面竟然有三万灵石,而且没有认主。
俞客不用多想就知道这是谁送来的。
昨日他与蔡英招谈定的价格是八万灵石,已经给了五万,今日这三万便送了过来。
如此随意地将这三万灵石丢在门口,可见这三万灵石对蔡英招来说不值一提。
他美滋滋地收起储物袋后,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坐回床榻上。
现在,他手上足足有八万灵石,但同时也欠下了四万五千灵石。
俞客自嘲地笑了笑:“真的是债多不压身啊!”
等第二天子时,还有些时间。
俞客也不着急,继续修行,今日修行功课还差一个时辰。
此时,夜已深沉,万籁俱寂。
俞客心海泥丸宫的大鼎颤动,发出低沉神秘的轰鸣。
子时已至!
【鼎主:俞客】
【可天人转生至鲲虚世界。】
【正在获取转生……获取成功】
【正在读取,“身份”,“命格”,“天赋”!】
【是否进行模拟?】
俞客却也不急,搬运灵气循环最后一个大周天之后。
这才将心神沉淀在大鼎之上。
同意!
大鼎震颤。
“噹——”
一道道濛濛清光和氤氲着混沌气流激荡。
【请选择你的身份?】
明天开始模拟,书的第二卷!
第242章 这一世我叫谢观
大鼎再次震荡,似乎响彻古往今来。
大音希声!
悄然无闻!
俞客紧盯着,大鼎上的字幕流转。
【请选择你的身份?】
1.世家子嗣。
2.布衣黔首。
3.武将之后。
4.商贾之子。
5.大妖血脉。
开始选角色了!
俞看看着上面五个选项。
最先注意到的是选项5.大妖血脉。
“嗯?”
这个选项很突兀,区别于其他选项,要是有个排除消消乐,这个就可以直接踢出去了。
为什么会有“大妖血脉”,这个只有在修真界才会出现的词汇。
莫非“鲲虚鼎”之中,出现了修真!
俞客反复思量,最终决定将其排除。毕竟,他身为人族,即便有幸获得妖族之奖励,也根本无法驾驭这份力量。
还会被当成异类!
更何况,从前面的四个选项来看,只有一个选项提示,“大妖血脉”可能还处于劣势地位,因此遭受排挤和打压,说不定还视为妖魔
直接排除掉!
再来看前面四个选项。
无论是乱世烽烟、太平岁月,抑或是盛世昌隆,【布衣黔首】总难免被历史的洪流所裹挟,抉择之权似乎从来都不在他们手中。
即便倾尽全力去奋斗,又能怎样呢?
个人之奋斗,终究难以匹敌数代人的努力,积累下的人脉和资源。
直接排除掉!
4.商贾之子,虽得其财,无权不稳。
古语有云:“家贫而妻美,易招好色之徒之觊觎;无权而富甲一方,则易引贪婪小人之觊觎。”
相较于其他选项,这个选项排除掉。
如今只剩下两个选项。
1.世家子嗣。
3.武将之子。
这两个选项他有些纠结了,二者都有权。
不过,武将所面临的风险,却远大于世家子弟。
武将常与兵戈战锋为伴,若无过人之能,难免身受其伤。
反观世家,历经数代积累,人脉如织,根基深厚,无疑是最佳的起点,犹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俞客没有犹豫,选择
1.世家子嗣。
大鼎之上光幕流动,缓缓定额。
【命格和气运,乃是天数不可更改,不可选择,正在获取】
【获取完成……..】
命格:【少有宿慧】
天赋:【笔中有神】
俞客看着这两个词,心中若有所思。
命格这个比第一世的【大器晚成】似乎强上不少。
第一世是天赋是【识人之明】,这一世是【笔中有神】。
俞客只是微微思索,大鼎有灵便有了解释。
【笔中有神:对画艺,书法有着超人一等的领悟,技艺近乎于神,画龙便可点睛,落笔有风雷。】
“技艺近乎于神!”
俞客有些惊讶,这个天赋似乎有些恐怖,可惜的是不是武道。
【可以附加上一世收获的天赋,“胸有静气”,是否固化?】
俞客直接选择【确认】
【角色已经生成,是否开始天人转生?】
俞客深吸一口气。
“天人转生启动!”
大鼎再次震荡,缓缓旋转,其上一颗紫薇星辰悄然,落入大鼎之内。
【天人转生已经开始,你的每一次选择都代表着一次人生岔路口,请谨慎选择。】
【人间一日,鼎中十年】
【地点已经刷新……..】
【鲲虚界,中土之地,齐国。】
【齐元帝陈炽继位,帝聪明有机断,然在位期间,外戚当权,宦官霍乱朝纲,各地豪族割据,视天子为傀儡。】
【于时兵凶岁饥,妖魔乱世,死疫过半,虚弊既甚,事极艰虞。】
【元帝即位三年,郁郁而终。】
【陈演,字世圣,元帝长子也,立为皇太子。元帝崩。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增文武位二等,赐鳏寡孤老帛,人二匹,尊皇后诸葛氏为皇太后。秋九月癸卯,皇太后临朝称制。】
【司徒诸葛程录尚书事,与中书令苏景参辅朝政。以抚军将军、南顿苏宗为骠骑将军,领军将军、汝南苏祐为卫将军。】
【葬元帝于垧威陵。】
【冬十一月癸已朔,日有蚀之,帝下罪己诏。】
【咸和二年春,苏景推儒家治学,以四书五经为经典,以君子六艺为显学,而独尊儒术,焚毁百家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