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238节

  【前半个月已经七十多岁的拓拔术遗,更是亲自登上城楼,慰问北风的士兵。】

  【只要使“燕北军”无法跨越原崇之障,一切都是妄谈。】

  【众人翘首以盼,皆望你的计策。】

  【你继续说道:“我们所率的二十万大军,今日休整之后,留下六个营巡视原崇城外,其余兵马全部撤回博州和许州。”】

  【齐染闻言,眉头微皱,心中疑惑丛生。】

  【退回两洲,究竟是何用意?难道要放弃北上?可是,若真要放弃,又何必让谢灵固守宴城?】

  【退守两洲,又是为何?】

  【要知道,北上之路,唯有原崇城这一道关隘,众人亦是面面相觑,】

  【然而,不等他们细思,你已然说出了后续安排:“二十万大军撤回两州后,封海平你带四万人组织修建工事,疏通道路,谢灵你带人开始组织农事。”】

  【你说道此处,想了想道:“还有,让张种来云州,让他来主持此事。”】

  【张种,燕地的一处农民,因粮食种植技艺高超而被层层提拔。】

  【他发明了“屯田法”,又“移栽”水稻,连作“小麦”,还改良了农具,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此人,便是在陆沉还在终南山之时,你亲自敲定的第一位因种田种得好,而封侯之人。】

  【封海平心中虽是不解其意,但过往的经验告诉他,每一次陛下所做的安排,在最后都会得到证明是对的。】

  【于是,他毅然领命:“封海平,领命!”】

  【谢灵亦是不敢怠慢,紧随其后道:“谢灵,领命!”】

  【然而,在领命之后,谢灵心中却开始慢慢思量。】

  【北风舍弃了富饶的两州,退守越州,两州也就留下来烂摊子。】

  【无论是道路还是屋舍,亦或是庄稼,都被破坏得面目全非。】

  【两州地势平缓,无险地可守,其中也没有大城可作为屏障。】

  【城外广袤的良田,虽然肥沃,却不适合修建城池,这也正是北风选择直接放弃,退守越州的原因。】

  【如今,若是他们退守两州组织农耕,倒是可以节约开支,可是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尤其是在耕种之时,若是北风偷袭两州,那该当如何?没有防备,岂不是会损失惨重?】

  【这些年来,燕北军训练有素,挑选的门槛也逐渐提高。】

  【谢灵自信,不逊于天下任何劲旅,甚至有燕王在,亦能以寡敌众。】

  【毕竟,战场之上,考验的不仅是士卒之勇武、后勤之补给,更在于将帅能否洞悉“天时地利”,运筹帷幄,统兵有方。】

  【此番乾元之征,领兵者乃昔日乾元使团之亲王武隆,军中第一柱石,足见乾元对北风与燕国之战的重视程度,非同小可。】

  【武隆虽面临兵力相差近三倍之困境,仍敢率部夜袭,胆识过人。】

  【霍海却早有预见,布下天罗地网,令武隆措手不及。】

  【即便如此,武隆亦是军中严整,从容撤退,不失大将之风。】

  【燕北军之霍海与武隆数次交锋,靠着宴城之险,皆势均力敌,难分高下。二人对峙已久,均未轻举妄动,仅以小规模试探,互探虚实。】

  【原崇城就一味死守,从未有出城之日。】

  【你令霍海分兵宴城,而不是善于进攻的封海平,是因为霍海长于防守,用兵谨慎,擅长以多胜少。】

  【以多少强易虽易,为将者见机知进退,善取舍者少之又少。】

  【霍海一生征战沙场,多以大军压境,虽无惊世骇俗之表现,却几乎从无败绩,守城更是不输于周天成的大将。】

  【可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弈者通盘无妙手。】

  【把宴城的敌军,交予霍海,你也放心。】

  【帐内众人,开始细细品味你所下之命令的深层含义。】

  【尤其是军中的忌酒们,有几人面露陷入思考,仍有数人未能领悟其中缘由,】

  【此时,一位身穿黑衣的青年忌酒,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恭敬地问道:】

  【“圣上,此番安排究竟有何深意?”】

  【“倘若我军全部撤离,仅留三千兵卒守卫,是否有所不妥?”】

  【能在此位置担任忌酒者,皆是演武堂中的佼佼者,且需有随军出征、献策立功之,方可胜任。】

  【能在此地,也证明他的不凡。】

  【此言一出,封海平、谢灵等人纷纷皱眉,投来重重的目光。】

  【尤其是贾符与虞许,二人皆为一州之节度使,又官拜上将军,位高权重,眼神最为冷酷。】

  【他们是军中最具权势的十几人之一,又从尸山学海之中走来,其一举一动都有着上位者威势,搁在平常士卒眼中,恐是大气都不敢喘。】

  【帐中还有不少老将,皆是对那青年忌酒怒目而视。】

  【军中从无人敢质疑“少保”的决定。】

  【自终南山归来,尤其是叶牧离世后,“少保”的性情确有变化,多事神情温和。】

  【昔日有“少帅”坐镇,麾下亭台二十六将,军中御兵无不“提心吊胆”,连眼神都不敢随意乱瞟。】

  【那青年忌酒,自认为胆识过人,但在众多威严眸光的注视下,也不免有些心慌。】

  【他环视帐中,只见几位将领面露“凶神恶煞”之色,皆是军中赫赫有名、可随时拔刀斩首的狠角色。】

  【青年忌酒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恐惧,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你见状,微微一笑,招手示意道:“这里又不是我的一言堂,大家畅所欲言。”】

  【众人闻言,这才纷纷收回目光。】

  【青年忌酒连忙对你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演武堂第五榜学生孔绍,见过圣上。”】

  【他不以忌酒的身份而是以演武堂的学子来称呼,因为燕王也是燕武堂的学院长,进来学习都是要拜燕王画像为师。】

  【能在“燕武堂”学习,便是学子和先生的关系!】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学生才敢斗胆来说。”】

  【你听后,微微点头,帐内气氛随之缓和。】

  【孔绍见状,才敢擦拭额头上的冷汗,继续说道:】

  【“我军如此分兵,是否会给北风以可乘之机?若我军忙于耕种,北风趁机南下,又当如何?”】

  【“再者,耕种必然导致兵力分散。许州、博州地势平坦,原崇城只需派出一支轻骑,便可来去自如,各个击破。”】

  【“即便此刻开始耕种,也需待至秋季方能收获。此战不宜持久,而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速战速决。”】

  【“时至今日,天下纷争四起,乾元与北方势力勾结,韩楚虽联手亦难以抗衡那位女帝之威。倘若南方再生变故,我燕国绝不能为北风所羁绊,束缚了手脚。”】

  【众人闻此言,皆心有戚戚焉,深知北风图谋持久之战。】

  【岂不能遂其愿!】

  【大庆亦即当今大庆太后周锦瑜,已遣使送书至燕王府,准备出兵援助大燕。】

  【大庆小皇帝年仅十三,明年方及弱冠之年,在其母的教诲下,称陆沉为亚父。】

  【目前,燕国与大庆虽是同盟,但大庆国力最为衰弱。】

  【河西与江北交战,昔日大庆之两位皇子亦卷入其中。】

  【天下已然陷入大乱斗之局,往昔对外的商贸全数中断,各国已有不少百姓失业,闲居家中。】

  【燕地早在这些年便已未雨绸缪,逐步减少对外通商,转而注重国内需求之满足。】

  【你听后却是点了点头。】

  【“事实的确如此!”】

  【“可是,人心会变。”】

  【你已经从主位上站了起来。】

  【你缓步走出营帐,此时正值中午,营外一座座军营中欢声笑语,载歌载舞,就连门口的守卫也都喝得醉醺醺的。】

  【军中哪里还有纪律!】

  【这一切,皆是你有意为之的安排。】

  【既是一次试探,也是一场布局。】

  【你甚至故意将大军分开,分别驻扎于治水两岸,此举犯兵家大忌,敌人趁机来袭,面对治水天堑,也难以排兵布阵,而且还要渡河,一击必定大溃。】

  【原崇城的守将,都是熟读兵法之人,又怎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破绽?】

  【然而,他们却依然选择守城不出。】

  【你身后的一众将领也陆续走出营帐,封海平望着眼前的景象,笑道:“看来北风真的是对圣上惧怕到了骨子里,如此良机,竟也不敢出兵!”】

  【“当年圣上,故意放走周天成之时就说过,若是此人为将来北风之统帅,必定要给北风带来顷天之祸。”】

  【“当年少保的闲散一棋,如今却成了决定局势的胜负手。”】

  【青年孔绍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惊。】

  【当年北上之事,距今已有二十五年之久。】

  【这如何可能?】

  【故意发走周天成,促成如今的局势。】

  【难道那时的“少保”,就已经预见到了今日?】

  这个月在计划结束陆沉看月底能不能第二世读书成圣上线,好像得快一点了!

第221章 城中之算,静观其变!

  原崇城中。

  城中兵卒两月之前,就是惊弓之鸟,一片惶恐之色。

  毕竟,那位又来了,北风的百姓开始唉声叹气。

  陆沉又渡过黄河,开始北山。

  每一条消息都刺激着北风的将领和兵卒本就摇摇欲坠的心神。

  二十载光阴,北风之国崛起之势,世人共睹。

  可是!

  然其邻近燕地,深知燕国日渐强盛,已呈“定鼎天下”之姿,令人心生畏惧。

  北风之商贾、百姓,凡有幸踏足燕地者,无不深感震惊和绝望。

  震惊燕国今日之繁盛,绝望北风和燕地为敌。

  两次北伐,北风早就心生怯意!

  此番舍弃富饶之博州、许州,朝野与百姓,竟默契无言,无一异议。

首节 上一节 238/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