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鲲虚世界 第193节

  黑底北斗旗!

  赫然是乾元与大庆两国的国旗。

  马车也是缓缓停在过桥的亭台附近,一时间众人聚目而望。

  韩国和大楚的态度总是有些胆怯居多,毕竟当年乾元举兵伐两国,惶惶不可终日。

  宇文璃浅眸光微转,未曾料及!

  大楚,乾元,大庆,韩国四国竟然再次汇聚。

  如今的大庆已经被燕地取代。

  乾元使团,由那位威名赫赫的亲王亲自领衔。

  而大庆一方,则由谢淳安为首,其人心思缜密,步步为营,此番必有所图。

  除了北风,四国使团已至。

  就是不知道那位燕王从终南山下来了吗?

  如今又到了哪里!

  陆沉称帝,名正言顺之后,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其余三国虽对燕地的崛起心存芥蒂,却也无可奈何。在它们眼中,燕地早已从大庆的版图中剥离,只是欠缺一个正式的宣告。

  如今,燕王祭天称帝,已成定局,北方大地在陆家军的铁蹄下已稳固二十余年,再难撼动。

  桥畔翠亭之下!

  两队马车缓缓而停,结伴而来。

  “吁——”

  最前引领的马车,高悬赤底三辰之旗,那是乾元皇朝的威严象征,旗上蓝色日轮,寓意着皇族武家如日中天,照耀四方。

  随着车轮缓缓停歇。

  一名八尺伟岸的中年男子自车内迈出,看上去四十多岁。

  脚踏乌云靴,腰缠金带玉佩,袖口镶滚着四条璀璨金纹,身着一袭黑蟒绣袍,面容深刻,阳刚俊郎,眉眼深邃,带着一股不怒自威之气。

  乾元皇朝的第三亲王,军中无可争议的十二柱石之首——武隆。

  他从容不迫地走下车架,目光扫过已至的大楚与韩国学子,便停下脚步。

  紧接着,第二辆马车门扉轻启。

  一位老年官员走出!

  他身着一袭绯红色的官袍,那是大庆独有的制度色彩,头戴双耳乌纱帽,正是大庆使团的领袖,谢纯安。

  而在谢纯安之后,一位女子缓缓步下马车。

  她约莫三十余岁,容颜绝美,气质出尘,一袭洁白长裙随风轻摆,如同月下仙子,不染尘埃。

  她的出现,瞬间吸引了周围学子目光,一种不同于其他女子的气质。

  温柔又明艳的气质!

  就连那位武隆亲王也是多看了几眼,这位谢纯安的独女。

  谢灵萱!

  年近不惑,却还是美貌异常,如同积天地之敏秀,温柔似水。

  年轻时,大庆不知多少膏奢世家弟子追求。

  就算是如今,风采更甚当年。

  三年前,抱月楼前胭脂榜揭晓,谢灵萱登榜首,摘得“色甲”之名。

  每年此榜更迭,一榜十人,都是天下绝色。

  天下佳丽辈出,天下美貌的女子实在太多,每一年都会重新换人。

  可是。

  足矣证明其风资!

  谢灵萱身侧,伴有一位身着红衣宫裙的妇人,她便是谢灵萱的表妹苏月,昔年大庆先帝开年祈福同游终南山。

  时过境迁!

  苏月前年不顾家父母阻挠,毅然嫁与一江湖侠客,然世事无常。

  第二年夫君变心被亲手逮住面养着“狐狸精”,苏月伤心欲绝,两人和离。

  此番经历,让她对世间男子失望,决计终生不嫁。

  这次燕地祭天称帝,大庆的学子来游历燕地,苏月便请求一同前往。

  一道来散散心!

  以谢纯安如今的势力,在使团安插一女子,也没有显得多么为难。

  武隆特意候于马车之前,静候谢纯安及其二女的到来。

  随着乾元与大庆两国学子的相继下车,人群中竟有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令人倍感意外。

  胖瘦二书生,自岳塘江山神庙一别,竟在大庆京都闯出了名堂,高中进士,入翰林院深造,眼瞅着就要步入仕途,前程似锦。

  还有一位老人!

  山神庙之中下棋老人,大庆围棋界的泰斗,邹林。

  此番都是代表大庆前来。

  邹林看着周围所处的燕地,心情颇为复杂。

  几十年大庆对北风畏惧,失去了北地,陆家军之后崛起,收复北地。

  如今已有燕王。

  再到现在祭天称帝。

  邹林真感觉如白驹过隙,世事无常,不过他心中对燕王自是敬佩。

  “这便是望神洲吗?虎牢关之外的,南下的第一重镇。”

  武隆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有些感慨。

  “隋王殿下,越往北行,城池愈发巍峨,这一路走来,皆是如此。”

  谢纯安大人携二女行至近前,闻言亦是附和道:

  “此城仅次于虎牢关!”

  武隆已受封隋王,虽是第三亲王实则权利极大。

  此时!

  天际有苍鹰盘旋于空,而望神洲城门口,数队骑校尉三人一组,训练有素地穿梭而出。

  三人成队!

  武隆眯眼道:“看来我们一行早就在燕王府的掌控之下了。”

  谢纯安道:“据说在陆家军之中有一个罗雀军,御使鹰鸟作为眼线,巡逻周边。”

  武隆笑了笑道:“谢大人,不应该叫燕北军吗?”

  谢纯安摸着胡子道:“叫多了,自然也就习惯了。”

  “陆家军和燕北军,说起来又有何区别?”

  武隆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对着远处三人一队的赞赏:

  “这三人为一小队的作战方式,正是陆家军闻名遐迩的三三制战法。在当年破北风之战中,多次以少胜多,功不可没。”

  “而这战法的创造者,正是那位燕王脱胎于兵书,用于兵卒之中。”

  说到此处。

  谢灵萱眼神倒是动了动。

  这一路北上走来,听的最多是燕王之名。

  他们一路也是停靠在大城之中。

  燕地民风大有不同,却异常富足。

  对这位终南山修道的燕王,更是敬爱之极。

  这次燕京祭天,从燕地赶往的百姓络绎不绝。

  许多大城都在庆祝,烟火爆竹数日不止。

  谢纯安看着大城之中一队队骑兵,在远处徘徊,有一只苍鹰落在他们肩头。

  目光所及,似乎是他们这里。

  他摸着胡子,沉声道: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这位燕王,从战火中走来,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基于实战,而非空谈。他亲手缔造的陆家军,历经二十余年风雨洗礼,昔日就有鲸吞天下的气势。”

  武隆闻言,他问道:

  “那依谢大人之见,这位燕王究竟是昏庸之主,还是圣明之君呢?”

  “十年不理朝政,是好是坏?”

  武隆和谢淳安所率的大庆使团在佳康城相遇,两人第一次见面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意。

  当然只是外表所见,武隆是知道这位谢淳安所如今在大庆的地位,所代表的乃是大庆一半的世家力量。

  乾元和大庆通商已经多年,对于大庆他们都是采取联合的态度。

  合纵连横!

  这也是武隆这位在韩国公主来访,都未曾显身一见的原因。

  乾元和韩国不会有任何结交之意。

  两者已是滔天水火,绝不相容。

  谢淳安想了想,却是说出了另一桩事。

  “当年在这位燕王还未发迹之前,刚刚及冠之时,我就去看过,之后也是由我和灵萱的娘亲商议,定下两家亲家。”

  “老夫早年,实已窥视过燕王之面相。”

  似乎是第一次提及此事。

  谢灵萱脸上都有些惊讶之色。

  “哦!”

  武隆闻言,也不禁多看了谢灵萱几眼,只见她亭亭玉立,艳丽不可方物,心中暗自赞叹。

  美人如月!

首节 上一节 193/5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