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江湖的谁谈恋爱啊 第125节

  娃儿身上那被血染红的青衣,也弄脏了尚林静干净的衣袍。

  她用衣袖擦了擦眼眶,扯出一丝笑意,“你当初说,等娃儿出生,就给她取名……苏怀什么……那最后一个字,你可有想法了?”

  “起名……哦,对……起名……”苏宗孺仅有的一只眼睛投在娃儿身上,想了想,而后笑了笑,

  “血染青衣,朱阁绮户,红也,便叫她……青绮吧……就不叫苏怀什么了……”

  话音落下,苏宗孺身形微晃,身躯一软,倒在地上,没了生息。

  尚林静抱着刚出生的苏青绮,无力地跪在地上,将脸埋进苏青绮那被血染红的青衣上,已经是痛苦到一句话也说不出。

  景正一年,六月。

  苏家家主,顶尖宗师苏宗孺,尚家家主,武魁高手尚雪生,死于草原。

  景正十七年,冬。

  一辆马车在漫天遍野的雪中行驶,滚滚车轮碾碎可以碾碎路上积雪,却是碾不碎离愁。

  深冬寒风呼啸而过,路途依稀可见不少衣衫褴褛,行色匆匆的难民,他们脸上还带着偏头关已破的不可置信,离乡的彷徨不舍与对于未来的茫然无措。

  马车之上,柳叶琴坐在车架之前,望着周围流民,眼神不忍,但她不过一介剑宗长老,身处晋地,面对这些无家可归的流民,又能做什么呢?

  若是在燕云,还能靠剑宗的势力庇护。

  玄沧大师坐在她身旁,手持佛珠默默诵经。

  马车之内,洛湘竹已经醒来,柳叶琴向她解释了来龙去脉,她也没什么能做的,只能静静待着,确保自己别被什么别有用心的家伙抓了反过来把燕王也牵扯进这档子事。

  但苏青绮还没醒,她在昏迷中柳眉紧紧蹙着,也不知看到了什么。

  洛湘竹轻托着苏青绮的小脑袋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小手轻柔地替她按着太阳穴。

  只是不知为何,昏迷中的苏青绮,竟是落下两行清泪来。

  洛湘竹微微一愣,而后从怀中取出干干净净的手帕,柔柔地为她擦着泪珠。

  片刻之后,苏青绮睁开眼眸,望着洛湘竹的脸,又看向她放在自己脸旁的手帕,眼神略显错愕。

  洛湘竹也不会说话,便拿出一面小铜镜,示意给苏青绮看。

  苏青绮望着镜子中,自己通红的眼眶,沉默良久,而后默默还回镜子,低声问:“公子呢?”

  洛湘竹微微摇头,她也不知。

  便在此时,车架外传来玄沧师太的错愕声,“云舒,你怎滴会在此地?”

  苏青绮与洛湘竹均是一愣,掀开车帘,偏头看去。

  他们的车架乃是往偏头关内而去,但此刻却有另一架马车竟然往关外而去。

  马车周围,则是身着武服,一副镖师打扮的护卫。

  观云舒坐在马车之内,掀开帘子,探头看来,与几女对视,也是稍微愣神。

  “玄沧师叔,苏青绮,还有……你谁啊?”

  观云舒从未见过洛湘竹。

  闻听此言,一张绝美面庞也是顺着马车窗口探出,正是洛朝烟。

  洛朝烟瞧见几人,神情一喜,“青绮,堂姐,你们怎会在此?”

  既然洛朝烟在此,那周围那些伪装成镖师的护卫的身份,也便呼之欲出……正是许家诸多高手。

  ……

  “去河曲拦截两千骑兵!?”观云舒柳眉一挑,神情一冷,“他有那个能耐吗?”

  马车内,苏青绮,洛湘竹,观云舒与洛朝烟坐在一起。

  洛朝烟则道:“慕剑主与师父也跟在他身边,只是区区两千骑兵,定然奈何不了他,只是现如今,也不知他在何处……”

  洛朝烟想了想,才笃定道:“定在太原。”

  话音落下,几女都是一愣,苏青绮略显不解,“公子为何要去太原那等龙潭虎穴,这,这不是自寻死路?”

  洛朝烟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苏青绮,口中解释:

  “赵无眠在信中说,皇兄还活着,他伪装自己中毒昏迷,便是想不废一兵一卒,削了我与皇叔的兵权……

  只要他还活着,那我便做不成皇帝,任由我等如何操作,他也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若想即位便必须杀了他,而他身边又有林公公贴身保护,所以我可以先不急着去琅珐领兵入京,只有等舅舅与一众武魁高手前去京师,杀了林公公与皇兄,再举兵前去,才是登基之刻,

  而在此之前,为了支开来至琅珐的楚地水师,他多半会寻外部矛盾……也就是引戎入关,并把黑锅推给皇叔削藩,若他当真如此做了,那我便可来晋北,借此机会,收拢晋军。”

  苏青绮与洛湘竹眨眨眼睛。

  苏青绮略显错愕,“公子竟看得如此之远……可该如何收拢晋军?”

  “这些事,他没在信中交代,但根据我对他的了解……”洛朝烟伸出两根手指,“他会去太原同晋王谈判,同时……”

  洛朝烟微微一顿,又抬手撩开车帘,“应当快到了。”

  晋北,董文祯领着五百亲军朝着雁门关的方向狂奔而去,已经做好了被董玉楼所杀的准备。

  但路上,一位文袍男子却是拦在路上,负手而立,神情淡漠。

  董文祯微微一愣,“许……然?你,你怎会在此!?”

  许然偏头看他,眼神复杂,继而又露出一抹笑意,“外甥女看来也不似表面那般纯真,你等的想法,倒是被她推演得相当清楚……只是,若不是赵无眠……”

  说罢,许然微微摇头,没打算和这群死人透露更多。

  董文祯还未反应过来,却见许然忽的来至他面前,一手便掐住他的脖颈,将他从马上硬生生按下来,重重摔在地上。

  董文祯面色涨红,但他又怎会是许然的对手?

  别说是他,就是这五百人一起上,对许然而言,也不过多花些时间的差别罢了。

  许然对董文祯微微一笑,“放心,你的主子很快就会和偏头关死去的将士与百姓一起上路。”

  说罢,只听咔嚓一声,董文祯的脖子便被许然当场掐断,继而许然一手硬生生将董文祯的脑袋拔下来,用布包起挂在腰侧,便飞身杀向董文祯身后那五百亲兵。

  ……

  不知过了多久,大地震颤,宛若地龙翻身。

  却是董玉楼领着一万大军而来,待靠近之后,入目便瞧见尸骸遍地,面色微微一变。

  他的副将翻身下马,查看死者身份,不多时便神情大喜,快步而来,“将军,死者乃是偏头关叛军,董文祯以及他的亲兵……这,这害的偏头关众将士惨死的叛徒,不知被哪位义士杀了!”

  话音未落,副将才恍然想起董文祯可是董玉楼的亲生胞弟,董玉楼此次领兵前来,本就是以‘大义灭亲’的名号……因此自己貌似也不该表现得太高兴,再怎么说也是人家弟弟。

  但他反应过来董玉楼身后的将士们可是没想这么多,一听是叛徒被杀,他们当即高举手中兵刃,忍不住大笑起来。

  在一片笑声中,董玉楼死死盯着那具无头尸身,脸色极为阴沉,沉默半响后,才摆出一副畅快笑容,偏头看向自己的副将,问:“解敬钊何在?”

  解敬钊,偏头关守将之一,偏头关被破后,他便带着一万残军在晋北搜寻董文祯的下落,势必要先杀了叛徒。

  在洛述之的计划中,董玉楼杀了董文祯后,该带着他的首级,去寻解敬钊,拿了他手上的一万晋军,再带着董玉楼的一万大军去太原围杀乌达木。

  只要董玉楼有这层‘大义灭亲,诛杀叛徒’的名号,再领兵围剿乌达木,而后奋战在宁武关与雁门关第一线,挡住戎人,那晋王的二十万大军在晋王死后,定然有一部分会归顺于董玉楼。

  杀叛徒,剿戎族国师,又亲力亲为抵御戎族,最能得这些边关将士的忠心。

  这个计划有条不紊,有理有据,但从第一步‘诛杀叛徒’,竟然就出了茬子。

  董玉楼沉默良久,随后一挥马鞭,“董文祯已死,但他背后不可能无人指使……诸位随我去太原找王爷要个交代!若是我等冤枉了王爷,那也该入城死守太原,绝不能让戎狗侵占太原!”

  “绝不能让戎狗侵占太原!”

  那解敬钊呢?

  他正领着一万大军,略显错愕望着眼前之人。

  那位晋王追杀多日,至今搜寻无果的大离嫡公主,洛朝烟正站在他面前,手持董文祯的头颅,冷冷扫视着这些残军败将。

  她深呼一口气,“董文祯已死!诸位将士可愿同我一起,御于外敌!诛杀戎人!”

  解敬钊还没反应过来这位公主怎会出现在此地,他身后的一众将士红着眼睛,大吼道:“诛戎人!杀叛徒!报血仇!”

  诛戎人!杀叛徒!报血仇!

  这九个字被边关将士们嘶吼着喊出。

  他们这些边关将士,不懂政治,理不清朝堂权谋的各种细节,但只有一点他们是明确的。

  董文祯害的偏头关被破,无数人惨死,而洛朝烟替他们杀了叛徒。

  戎人入关,大肆屠杀同袍,而洛朝烟要带领他们杀戎人。

  这点就足够了。

  边关将士与戎人有着数不清的血海深仇,他们知道,自己身为大离将士,只要杀戎人,那就绝对不会有错!

  解敬钊望着群情激愤的一众将士,不知不觉也是红了眼眶。

  他并非太子党,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边关将军,他带着一万将士当了逃兵,所为就是诛杀叛徒,所为就是希望能从晋王口中得个交代。

  晋王到底有没有勾结戎人?

  他噗通一声从马上跃下,跪在洛朝烟面前,红着眼睛大声问。

  “末将,誓死追随公主!只望公主能给末将一个答案……王爷,究竟有没有勾结戎人?”

  所有的晋地将士都在等着这个答案。

  但解敬钊知道,对于洛朝烟而言,最好的答案,就是晋王勾结了戎人。

  唯有这样,她才能彻底收拢晋王的军队。

  要知道晋王曾经可是试图追杀洛朝烟,两人不仅有私仇,更是政治敌人。

  但洛朝烟望着眼前一位位边关守军的脸,沉默片刻后,却是嗓音柔和,说:

  “皇叔从来不曾勾结戎人……此前不会,以后,也不会……他只是被人暗算,污蔑了。”

  话音落下,全场落针可闻,解敬钊略显错愕。

  片刻之后,解敬钊再度叩首,

  “末将,誓死追随公主!”

第158章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三日后。

  太原城内,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即便不设宵禁,街上也是人影寂寂,接近百万人口的晋地第一大城,此刻气氛却宛若鬼城。

  偏头关破了,是晋王勾结了戎人,放戎军入关……这个消息在太子的操纵下,已经传遍了晋地。

  即便此刻宁武关与雁门关还未破,但舆论还是一发不可收拾,蔓延全城。

  有些人相信晋王从不会叛国,但更多的人还是觉得晋王因为野心暴露,图谋皇位,为了防止被清算才勾结戎人,打算以一己之私击垮整个大离。

  如此虽是叛国之举,但细细想来,也能算是‘宁可我负天下人而不让天下人负我’的枭雄之举……江山大业面前,没有种族隔阂,只有利益结盟。

  毕竟晋王都图谋皇位了,明显野心极大,如今抓不到洛朝烟,难道就要束手就擒?开什么玩笑,那他之前擒洛朝烟是为什么?手握二十万大军,他当真心甘情愿做了败者?

  其中逻辑,只要稍稍想想,再结合镇守大离边关一甲子的偏头关被破这个事实,那‘晋王勾结戎人’这个答案根本就是呼之欲出。

  而宁武关未破,是因宁武关守将乃是朝廷直属将军。

首节 上一节 125/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