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219节

  “十万两白银的悬赏可不低。一般来说,只有黄庭圆满的武者才值这个价,你近日最好都留在寺中,不要外出。”

  “至于你的家人,我会让苏参军帮忙照看。”

  “黄庭境界之上的妖人,绝对进不了州城。”

  白香山之前的神情都颇为儒雅随和,但说到这一句,便忽然有一股不容置疑的霸道自信流露出来。

  “多谢刺史。”

  李存孝闻言躬身一礼,心里放松几分。

  张力士和木叉他们是自己最大的软肋,如今白香山未雨绸缪,早做安排,他自然能没有后顾之忧。

  至于那些杀手.谁是猎人,谁是猎物,还不好说呢。

  “三郎随军剿灭妖人,便是义士。我白香山麾下,可不许义士流血又流泪。”

  白香山谈吐自然,并无半分造作,李存孝对其评价不禁又高了几分。

  前者又和德正随意寒暄了几句,这才起身离开,后者带着李存孝,亲自将其送到寺门口。

  不知是不是错觉,李存孝发现这位白刺史的眼神一直在寺中逡巡,似乎在寻找什么。

  但直到走出大门,他似乎也没找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最后有些失望地转身离开了。

  “李存孝呢?诶,师兄,你怎么在这?”

  德正闻言眉头一挑,只见德聪一手抓着圆参,一手捏着几颗丹药,步履匆匆而来。

  看见的弟子都赶紧合十行礼,但后者视而不见,只是径直朝着李存孝奔过来,神色中有几分惊喜,又有几分惊疑:

  “你方才那一炉,成丹多少?”

  “五成”,李存孝见状便知道,一定是圆参将自己炼制的丹药拿去给德聪看了,点头答应。

  德聪一路上都在期待怀疑之中,此时亲耳听到对方承认,一时间竟然有些恍惚,愣愣地说不出话来。

  他现在的心情着实复杂。

  有些惊喜,有些挫败,又有些后悔。

  惊喜的是,李存孝在炼丹上的天赋比他想的还要高;

  挫败的是,他这一生醉心丹道,少年成名,至今甲子光阴。

  然而天才如他,也不曾像李存孝一般,头一次摸丹炉,便能成丹;

  第二次便能炼得像模像样,无论成单率还是品相,都已经称得上合格。

  后悔之处,则是当初没有赶在契此之前,抢先认识到对方的惊人天赋。

  如今李存孝已经是契此看中的人,板上钉钉的亲传衣钵,自己最多擦擦边,教一点炼丹手法,骗人来给自己打工。

  但要想更进一步.唉。

  德正难得见师弟露出这样一副懊恼表情,强忍笑意,心情愉快地转身离开。

  李存孝则是跟着德聪师徒,重又往药王院走去。

  路上德聪许诺,那间丹房和丹炉暂时都划拨李存孝使用,还有.

  房檐上,契此看着众人走入天鼓寺,轻柔地摸着白胖的肚皮。

  与德聪猜测的不同,他倒是不介意弟子多学一门手艺。

  不过前提当然是要以保证武道修为为第一,然后是武学技艺,最后才是炼丹。

  乱世将至,只有强大武力,才能保证立足,然后才是除魔卫道。

  他秉性刚强,却不迂腐。

  “明教还有胆子发悬赏不过这黑市,倒是一个历练的好去处。”

  “太乙那牛鼻子蠢蠢欲动,我可不能一直藏身暗处,到时候为别人做了嫁衣。”

  大胖和尚思忖着,不知想到什么,眼神游移,远远地似乎看到了山下,策马离开的白香山。

  想到对方在寺中的举动,微微一笑。

  “每月三瓶蓄气丹展露了天赋,待遇就是不一样啊”

  落日余晖斜射屋中,李存孝看着桌上一字排开的十三个瓷瓶,心中涌出满足感。

  早上回到丹房后,德聪并没思考太久,便决定要提高李存孝的待遇。

  在后者展露天赋后,原本说的什么“经过我的考验才能重回屠宰房”自然成了戏言。

  开玩笑,以李存孝目前表现出来的天分和修炼速度,怕不是很快就要和圆参的炼丹水平平齐。

  到时候德聪要炼制七阶灵丹,少不得倚仗二人。

  不同的是,圆参是自家徒弟,随便怎么使唤都行,可李存孝却是借来的帮手。

  是借来的都不说,其未过门的师父来头更是大的吓人。

  德聪是不喜人情来往,不是不懂人情来往。

  对这种原本就该亲近的天骄,他也很是朴实地表达了善意:

  蓄气丹。

  只要李存孝还在药王院,每个月保底都能拿到三瓶蓄气丹。

  而如果他做了更多的贡献,那待遇自然还要水涨船高。

  至于什么样的贡献才算贡献,那就全看德聪一个人说了算。

  “这下修炼真气的资源有了,剩下的就只剩修炼武学。”

  李存孝摩挲着光滑的下巴,他向来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今天看了那黑市的榜单,心里难免生出了一些想法。

  惯例是打坐修炼,直到月上中天。

  有了充足的丹药,再有火蛇加持,哪怕不靠金刚杵,最后一条心火所属的手太阳小肠经打通起来也不会花太多时间。

  可是,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对应的金行武学从哪里找呢?

  正在这时,一股困倦之意涌入心头,李存孝心中一喜,昨日的梦境结束得莫名其妙,他正好还有许多事要问。

  武学的问题,说不定东王木公也能够一并解决。

  只是再睁开眼,李存孝看着眼前的景象,顿时一愣。

  “这这不对吧?”

  “昨日被契此那秃驴耽误,今日我早些来,免得误事。”

  月光如水,太乙真人悄悄摸到天鼓寺外,靠近药王院的一侧围墙。

  正当他打算拉人入梦之时,另外一股气息忽然闯入了感知。

  太乙真人面色一变,还以为是自己被发现了,立刻就要跑路。

  但是缓了一缓,他却又发现了不对劲。

  思索片刻,悄悄来到高处,视线好似穿透了层层的红墙琉璃瓦,看到了平躺在精舍床上的李存孝。

  还有其身边,敞胸漏乳的大胖和尚。

  “他娘的!”

  太乙咬牙切齿,却又不得不收回了感知,以免被对方发现了自己的存在。

  “死秃驴,晚上这一点时间也要和我抢?!”

  “这,给我干哪来了,这还是青华妙严宫吗?”

  李存孝看着雾气缭绕的山体,心下又惊又疑。

  粗略一看,此处似乎也是仙气飘飘的样子。

  可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比起青华妙严宫那规整宏伟的殿宇和仙之人兮列如麻的大排场,此处可称空空荡荡。

  放眼望去,只能隐约看到自己是在一处大概是山腰的地方,四处能见度不高。

  雾气当中,隐约好似有鸟雀的影子,但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山间好似有风,但这些雾气却不怎么飘动,李存孝尝试后退,也被这些看似柔软的雾气阻隔。

  “这又是什么地方?”

  李存孝心中有些不安,在东王木公的梦境中待了个把月,不说一草一木都记得清清楚楚,至少一些标志性的东西他是认得出来。

  然而眼下所见,虽然还不是全貌,但他心中已经有些预感,自己怕是来到了另一个梦境当中。

  可是最近他也没有去地摊捡漏啊?

  难道说,那一件金环当中,藏有两个梦境?

  东王木公那个真的被自己刷爆了?

  李存孝心中思忖,面前的雾气也在变换形状,不知不觉,竟然现出一条道路,隐隐能看到其尽头处,有一株大树。

  这样的提示已经足够明显,李存孝在心中悄悄呼唤风火轮,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无奈之下,只好顺着湿润的泥土小路前行。

  一边走,一边试着调动体内的真气,熟悉的血玉色泽覆盖在双手之上,心中悄悄松了口气。

  无论对方什么来意,打得过还是打不过,身上至少要有反抗的力量。

  没有走得太久,大概也就是一二里地,视线便陡然开阔,那棵好似长在悬崖上的大树也近在眼前。

  李存孝仔细感应,发现自己在现实当中的能力都带了过来。

  他双目金瞳泛光,隔着十米,便停下脚步打量那除了大树,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的山崖。

  最后,视线又回到大树身上,并很快认了出来。

  “菩提树?”

  这树上的叶子呈心形,边缘有锯齿,表面有光泽,背面有绒毛。

  颜色从深绿到浅绿不等,隐约好像能看见几朵零散的小花朵。

  佛经当中,菩提树总是被赋予许多神秘色彩,尤其出名的便是释迦在菩提下成道。

  此后诸佛成道,就都和菩提树离不开关系,菩提更是成为了智慧和觉悟的象征。

  佛经言,过去未来诸佛之证悟成道,皆如同释尊,而各自有其‘菩提树’。

  所以菩提树又称觉树、道树、道场树、思惟树、佛树。

  譬如已经衰亡的净土宗当中,弥勒净土一脉就宣称,弥勒菩萨居于兜率天,于佛陀入灭后五十七亿六千万年,自兜率天下生于人间,于龙华树下成道,为众生三度说法。

  此说法之会座即称龙华三会,而此菩提树因为花枝如龙头,树枝如宝龙,故称龙华树。

  “莫非是”

  李存孝自从到了天鼓寺,佛经也读了快百本,自然也知道这些掌故。

  此时走近了,眼中菩提树越发清晰,心中也生出不少猜测来。

  “佛有慈悲之相,亦有怒目金刚”

首节 上一节 219/2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