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870节

  ……

  两方彻底开战了!

  这是建宁府内大小人物逐步认清的一个事实。

  从沈家与总督府开始明里暗里掰手腕开始。

  这群当日曾经参与“景园”夜宴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开始打赌,猜测谁会率先停手、屈服。

  以及,会持续多久。

  起初,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场对抗最多数日就会发生转机。

  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推移,这场不见硝烟的厮杀,非但没有“停火”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

  更令人们尤为注意的是,在这场以漕运衙门为首的地方官场,与本朝地方第一大族争斗的戏码中,本该出面予以调停的靖王府,却沉默的近乎不存在。

  开战第十日。

  民间案件乱象频发,一日就有数十起,各个县衙焦头烂额。

  建宁府城知府扛不住,前往漕运衙门央求停战,被赵都安客气地“请”了出来。

  开战第二十日。

  从建成、淮水、滨海三道快马加鞭,传回的信函,陆续送到沈家大宅中。

  当日,沈家召开家族会议,大半族人列席,无人知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结束后,沈家断腕,主动抛弃了外地的产业,全力收缩。

  开战一个月整。

  本季漕运粮收取遭遇阻碍,赵都安深夜入牢狱,与被囚禁于此的贺小楼谈了谈。

  次日,贺小楼与赵都安身旁二十名强者消失,仅仅两日,大运河中就多了超过五十具尸体。

  漕运船只准时启航,未受影响。

  ……

  开战第四十九日。

  阴雨,从天亮开始,建宁府上空便飘落下细细的雨丝。

  气氛已近乎战场上中军大帐的漕运衙门内,赵都安搬出一张青竹椅坐在双扇门敞开的书房外。

  于遮风避雨的屋檐下闭目养神。

  “大人,影卫送来的密信!”

  小秘书钱可柔脚步轻盈地从前院奔来,靴子踩在湿漉漉的地板上,溅起的雨水打湿了裤脚。

  赵都安撑开眼皮,抬手接过密信,拆开抽出一张薄薄的信纸,扫了一遍后,嘴角上扬,面露喜色:

  “陛下的龙船已过了淮水,再过几日,就能抵达建宁府了。”

  钱可柔惊喜道:“陛下要来了吗?”

  旋即,她又表情苦涩:“可咱们这边,现在这状况……”

  连续四十九日鏖战,虽不见硝烟,可单单账面上朝廷因机构瘫痪导致的损失,与累积的事务,就足以令建宁府上下全部官员罢免一次。

  而局势似乎仍未有改观,双方依旧死死对峙着,沈家大有耗到女帝驾临为止的架势。

  一旦女帝驾临,情况依旧,必然会影响封禅事宜。

  这等大罪,赵都安或可不在意,凭借女帝宠幸硬抗下来,但以宁则臣为首的,一系列建宁府,乃至整个建成道的地方官员集团,却扛不住。

  换言之,哪怕赵都安还不松口,宁总督把命豁出去,其余地方官员为了不被波及,也会开始“造反”了。

  “不要慌,可柔,你相信我吗?”赵都安微笑。

  小秘书小鸡啄米点头:“我自然相信大人。”

  赵都安笑了笑:

  “若我判断不错,沈家已经撑不住了,就在这几日,沈老太君必须做出选择。”

  钱可柔眨眨眼:“因为昨天那封密信?”

  昨日,城中影卫于夜晚送来密信,但除了赵都安外,旁人并不知内容。

  赵都安笑而不语,钱可柔猜的没错,根据密信,昨夜沈家大宅中发生了“逼宫”事件。

  扛不住损失与压力的沈家人,在赵都安暗中联络,收买的几名沈家子弟的鼓动和联合下,逼宫老太君。

  虽最后被压制下来,但外人眼中强大的沈家一族,内里却早已在巨大压力下,行将崩溃。

  见赵都安不说,钱可柔聪明地也没追问,而是随口道:

  “对了,方才宋供奉又送来两颗密谍头颅。按照您的吩咐,照例送去般若菩萨的院子了,菩萨有点不高兴,要您过去一趟。”

  

  “知道了。”赵都安撇撇嘴。

  这段日子,除开明面上的战火,暗地里,武功殿的供奉们用尽各种手段,钓鱼反杀靖王府密谍。

  令赵都安颇为感慨,什么叫降维打击啊……相比于诏衙的锦衣,皇宫大内的供奉们配合影卫,简直是无往不利。

  打起密谍来,砍瓜切菜一般……不过想想,皇室为了养出大内供奉这支区区几十人的队伍,砸了多少资源,也就不意外了。

  赵都安叹了口气,随手拿起门边的油纸伞,撑伞走去了另外一个单独的小院。

  甫一进入,只见小院内一方池塘内,一片片碧色的荷叶覆盖水面,有青蛙游鱼藏在荷叶下“避雨”。

  般若菩萨静静站在池塘边缘的方形石柱旁,身上没有半点被打湿的痕迹,仿佛丝丝雨水,到她身周就会被无形力量推开。

  她望着圈圈涟漪的水面,缓缓扭回头来,咬牙切齿道:

  “赵大人,能否不再往贫尼这里送死人头了?”

  赵都安笑吟吟道:“菩萨不是答应过本官,可为死者超度?”

  般若菩萨一身轻纱,黑发流泻,半透明的眼珠幽幽盯着他:

  “若早知如此,贫尼不如提早就去寺庙去,何必留在这里帮你?”

  赵都安翻了个白眼,嗤笑道:

  “菩萨还当我不知?你之所以不走,除了馋我身子,不还是答应了陛下保护本官?直到陛下驾临?

  告诉你个好消息,陛下的龙船不日即将抵达建宁府,菩萨再撑几日,就自由了,可自行离去。”

  般若菩萨幽怨地咬了咬唇瓣,做十八岁少女娇憨姿态:

  “大人何故如此狠心?你知晓贫尼对你当日辩经之恩,是感念的,陛下不说,为还此恩,也会帮你。”

  呵……帮我?是为了不影响你的禅心修行吧?

  佛门讲求因果,我在辩经上帮了你,你得了好处,若不报偿,以后少不了怎么还这个“果”……明明是自私,非说爱我……赵都安鄙夷道:

  “行了,说吧,找我来做什么?”

  般若菩萨抬手,指了指雨中的小院庭院。

  那里,赫然是由一颗颗人头堆积而成的一个“人头塔”,每一颗,都来自于一名密谍。

  此刻,人头塔最上头,两颗新鲜的头颅闭着双目,死的极为安详。

  这些人头被送来时,几乎都死不瞑目,但经过般若超度,便会转为安详模样。

  “贫尼方才‘超度’这二位施主,从其头颅残余记忆中,看到了一点有价值的消息。”

  般若菩萨表情异常认真:

  “贫尼‘看’到,靖王最近暗中派他们陆续接了一些人进入建宁府。”

  赵都安扬眉:“什么人?”

  般若菩萨摇头道:

  “其中一些人,疑似术士,但都藏头遮面,鬼鬼祟祟。唯一露出容貌的,倒不是术士,而是武夫。你认识的一名武夫。”

  我认识的?熟人?赵都安好奇道:“谁?”

  “青山武仙魁首徒,断水流。”

  ……

  ……

  作为王爷住处,靖王府不同于将家族大宅放在城外的沈家,整座王府就建在府城内,一处地段极好的空地上。

  此刻,王府深处,一座堆满了从各地买来的奇石假山的花园内。

  宽衣大袖,鬓角微白,气质尊贵儒雅的靖王坐在一座六角亭中,面前是一根长长的青竹鱼竿。

  鱼竿末端微微下坠,一条细细的鱼线沉入亭子正下方的池塘内。

  他的身旁,摆放着一只竹篓,竹篓的后侧,是一套石桌石凳。

  此刻,矮而壮硕,脸庞略方,鼻头极大,披着件黑袍的断水流正坐在桌旁,一手抓着一根羊腿,一手抓着酒壶。

  大快朵颐。

  桌上摆满了吃食,断水流大嘴撕咬下大块香浓的羊肉,咀嚼吞咽,形貌粗鲁,与文雅的靖王形成鲜明对比。

  咽下羊肉,又拎起酒壶,仰头将壶嘴往嘴里塞,等倒不出一滴酒液来,便随手一丢。

  “砰!”

  银质的精美酒壶飞出六角亭,坠入池水,惊动了一池的金色鲤鱼。

  “断先生,你惊了本王的鱼。”靖王皱了皱眉,语气无奈地提醒道。

  断水流嘿嘿一笑,用袖子抹去嘴上的油花,笑道:

  “王爷要鱼,我只需一掌,便助你捞起池中所有,如何?”

  靖王摇头道:“青山武道,本王是敬佩的,断先生的掌法,对付游鱼岂非大材小用?”

  断水流自嘲道:“王爷莫要吹捧了,我上次在湖亭,对付个赵都安,不也失手了?”

  “欸,断先生昔日与海供奉鏖战,那赵都安能逃脱,也非断先生之失。”靖王摆手道。

  断水流感慨道:

  “那海春霖分明早已年迈,该死的年纪了,气血衰败,却还有那等武力,不愧是昔年巅峰时,代替虞国皇室,来我青山赴约之人。输给他,倒也不丢人!”

  顿了顿,道:

  “好了,吃也吃了,喝也喝了,王爷召我前来,所为何事?总不会,又要我去杀那姓赵的吧?呵呵,此子竟能击败肖染,倒是令我颇为意外。”

  赵都安……

  听到这个名字,靖王面色阴沉了几分,脑海里浮现出,这几日手下密谍连番折损的情报。

  他露出笑容:

  “那赵都安此番出行,身边高手众多,本王也没兴趣再与他争斗。倒是再过几日,本王那侄女就该入建宁,赴洛山封禅了。”

  断水流抬起眉毛,不发一语。

  靖王微笑道:“本王前些日子,托断先生回青山,给武山主送的那封信,不知武山主看后,如何说?”

首节 上一节 870/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