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673节

  徐贞观一愣:“般若……她秉持的那套,顿悟之说?”

  袁立点头道:

  “佛门修佛,有渐悟与顿悟之分,西域祖庭和玄印住持都秉持渐悟,认为人想修佛,需要日积越累辛苦修行,但般若菩萨倾向的顿悟之说,则讲求灵性,一朝顿悟便是佛……

  不过,赵大人却将其更进一步,认为凡人礼佛,在日用常行,平素生活中,一举一动,都可以是修行。顿悟便也不局限于在佛寺中的僧人,哪怕僧人在田间地头耕种,也是修佛,也能顿悟……”

  他飞快将大概意思解释了下,旋即语气激动道:

  “不过,这些也不重要,臣方才说,赵大人在做一件大事,真正的含义是,这个顿悟学说对朝廷有极大的利好!哪怕对西域国,也有好处!”

  文珠公主耳朵一下竖起来了,徐贞观面露正色:

  “袁公请讲!”

  袁立认真道:

  “陛下可知,前段时日朝廷禁佛后,民间滋生许多对朝廷不满的声音?”

  徐贞观点头,叹息道:“朝廷禁百姓礼佛,自然有怨言。”

  袁立叹道:

  “正是如此,礼佛之风绵延千年,绝非朝廷一道政令,便可禁绝。

  陛下禁佛,也非是对神明世尊不满,更非对普天之下的礼佛百姓不满,而是神龙寺这群僧人肆意妄为,陛下只是对这群心思不纯之僧侣施加惩戒……

  可百姓却不知,只会对朝廷不满……此事,若处置不当,难免令一些百姓离心……

  而赵大人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层,故而,利用今日这场辩经,推崇一念成佛,顿悟之说……一旦传开,百姓们便无须再去寺庙礼佛,而天下僧侣,也未必要聚集于寺庙修行……”

  袁立说的隐晦。

  但在场一群官员都是人精,哪里听不明白?

  神龙寺最令朝廷忌惮的是什么?是玄印为首的一众修行强者么?是,但也不是。

  因为修行强者可以制衡。

  朝廷忌惮的,是天下一座座寺庙聚集起来的僧侣,逐渐已经成了一股不受控制的势力。

  正因为有这股势力,神龙寺才有底气想着吞掉西域,推动合流。

  龙树菩萨和大净上师,才有对朝廷动手的胆气。

  所以,女帝意识到这点后,借助赵都安遇刺的契机禁佛。

  可这一个“禁”字,若处置不好,便是大麻烦,神龙寺在京城还好控制,可大虞九道十八府那些众多寺庙呢?

  一直封锁不成?若强行解散,又是一股不安分势力,会被八王利用。

  而赵都安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将般若菩萨那一支本就存在的,但并不完善的理论给完备起来。

  因为“人人顿悟成佛”这个说法,对信徒诱惑力太大,一旦推广,就会被人们自行接受。

  而这个理论一旦成了气候,就意味着,僧人们可以在家中修行,并非必须在寺庙修身,这就会大大削弱神龙寺为首的寺庙的威信。

  将修佛的权柄,从被寺庙把持,分散给所有人。

  并且,赵都安今日这么大张旗鼓一顿批评,就相当于告诉所有人,朝廷禁佛,不是不让你们礼佛,不让你们修行,而是瓦解执掌寺庙那一小撮人而已。

  打压寺庙礼佛,但放开民间祭祀。

  也会令百姓们敌视朝廷的情绪大为缓解。

  “故而……赵大人此番举动,用心极深,乃是在为朝廷解决隐患,平息舆论,同样,也是在变相支持般若……”

  袁立点到即止。

  大净上师逃跑,意味着神龙寺内,制衡玄印的人少了一个。

  所以,只要扶持般若,就相当于补上大净的位置,让玄印手中的权力依旧被拆分。

  并且,一个新的理论的出现,会让本来就艰难的东西合流,变得更加不可能……

  “赵大人这是一举多得啊。”

  袁立叹息一声,眼神复杂。

  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还被他随手提携的那个小棋子,如今已经能被他这位党魁,真心实意称呼一声“大人”?

  女帝听得美眸发亮。

  旁边的文珠公主已经呆滞了。

  “如今,只差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这套说辞,是否能获得世尊的认可,若是不成,只怕他今日这番辛苦,效果会大打折扣,乃至白费功夫。”

  袁立忽然忧心忡忡。

  众人这才醒悟。

  是了。

  这不是宣讲,而是辩经,若赵都安输了,那哪怕说的再好,也意义不大。

  念及此,众人纷纷再次看向广场。

  ……

  此刻,赵都安的长篇大论已经到了尾声。

  辩机脸色已经彻底变了,以他的聪明,岂会还猜不到赵都安的险恶用心?忍不住就要开口打断。

  “赵……”

  “咳咳,”忽然,红教上师开口,抢在辩机之前开口问道:“如你所说,那于寻常僧人而言,该当如何修行?”

  这捧哏……这么配合我?

  赵都安意外地看了这老猴子一眼,略一思忖,正色诵念道:

  “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锁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顿了顿,赵都安环视众人,平静说道:

  “如是我闻,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话落。

  全场寂静。

  突兀间,毫无征兆的,天穹中泛起层层叠叠的涟漪,众人惊愕抬头,才记起上空还悬浮一座庞大佛首。

  下一息,只听有人惊呼:“世尊……睁眼了!!!”

  ——

  错字先更后改,大章,六千七百字,辩经的主体内容写完啦。

第400章 朕在宫中等你

  睁眼?不是……这意味着啥啊,老张给的册子里没记载这种状况啊……

  高台上,慷慨激昂,完成辩经的赵都安愣了下,猝然抬起头,瞳孔骤然收窄。

  只见,天空那庞大云层中央的孔洞中,巨大神秘的佛首虚影一如之前俯瞰大地。

  只是,以佛首为中央的云层骤然荡开一圈圈金色涟漪。

  仿佛剧烈抖动的水面,而那佛首紧闭的双眸,竟于此刻缓缓撑开。

  霎时间,一双威严且慈悲的巨大金瞳,填满了赵都安全部视野,他愣住了,只觉全身被一股难以言喻的伟力慑住。

  继而,还没来得及反应,“世尊”双眸中便降下两柱佛光,贯通天地,佛光合拢为一,笼罩整座高台。

  “啊……”

  红教上师与辩机法师同时低呼一声,被柔和力量硬生生推下高台。

  于是,只剩下赵都安一人沐浴佛光,宛若神祇。

  “等等……要遭……”

  赵都安脸色一变,心中没有什么喜悦,反而想起了很久前,贞宝初次给他开“天眼”时,曾叮嘱他,不得直视“世尊”。

  否则,这位执掌“智慧”权柄的神明,将会强行给人灌输智慧,轻则头晕目眩,重则直接痴傻。

  念头升起的刹那,赵都安便感觉浑身置身于温泉中。

  预想中的撑爆脑子的信息洪流并未降临。

  反而,他头脑从未有过的清醒,当初被大净上师偷袭,残留在体内的伤势于此刻迅速消弭。

  呼吸间,便恢复巅峰状态。

  气海沸腾,丹田中的气机蒙上金光,而在他眉心,更隐约显现出一抹青色火焰,一闪而逝。

  隐约可见火焰中有青莲摇曳。

  “世尊洗礼!”

  广场上,众僧惊愕之后,有人低呼,继而几乎所有人都露出恰了柠檬般的酸楚。

  “那是什么?”丹澈小和尚一脸懵逼。

  退下台,神色却全然没有颓丧,反而容光焕发,眼神中隐有狂热皈依色彩的红教上师低声解释:

  “历代唯有对佛法有极大之贡献,开智慧之先河者,才会得神明垂青,获得世尊洗礼……纵观史书,历朝历代,得洗礼者无一后来不成圣贤,但非佛门之人,得此殊荣者,还是首例!”

  红教上师死死盯着台上沐浴佛光的赵都安,碎碎念道:

  “受洗礼者,神魂将受极大滋养,辟如看书一目十行,便能背诵,都只是附带,真正的好处,乃是得到世尊照拂,识海种青莲,精力源源不绝……

  低境界时还不显特殊,越往高走,好处越大。若修佛门术法,事半功倍……”

  丹澈听得一愣一愣的,张了张嘴,很想问一句:

  难不成,这个大奸臣,就是师父您要找的“慧”?世尊在人间的化身?

  不过……这合理吗?

  “世尊洗礼……辩经结束了……”

  般若菩萨早已惊骇地站起身,这位体态丰腴,满脑子双修的女菩萨表情呆滞,她心口剧烈起伏,望着赵都安的眼神极为复杂。

  当初,正阳先生败走后,她之所以强闯赵府,便是觉察到赵都安在佛学上极有潜力。

  彼时被正牌女友女帝赶走,本已死心。

  却不想峰回路转,这个上佳的炉鼎却于今日,帮她完善了所修的禅学。

  “洗礼之后,便是天生佛体,双修事半功倍……”

首节 上一节 673/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