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622节

  她的表情微妙起来,因为记得上次在太仓府城,离别时也是这样。

  她翻开书册,哗啦啦……果然在其中发现了夹着的一张纸。

  丫鬟绿水说道:

  “传话的人说,赵大人来烟锁湖一趟,那日与郡主您游湖被打断,入乡随俗,也留下一个上联,要郡主给江南学子们看看,说若有人对出,赏金百两。”

  黄金百两……好大的口气……徐君陵扬了扬眉毛,升起不服输的情绪,看向纸上唯有一个五字上联:

  “烟锁池塘柳。”

  ……

  ……

  官船一路逆风北上,古代的风帆逆风时,可循着风向侧个夹角出来,以获得推力。

  但航速自然远不如顺风。

  出于恶趣味,留了个难解的千古奇联的赵都安携人马返京,充满了凯旋的期待。

  只是随着冬季渐深,起初还好,等深入临封地界后,运河上的北风日趋凛冽起来,气候也变得愈发糟糕。

  官船不可避免,频繁在中途停靠,若非冬日赶陆路实在不舒服,赵都安都想上岸乘马车返程。

  这日。

  众人在临封道某个运河旁的镇子停靠休整,官船缓缓靠岸。

  赵都安站在甲板上,前方大地一片萧索。

  老太监缓缓走出船舱,来到他身边,看了他一眼:

  “急不可耐,想回京找陛下请功了?”

  赵都安给风吹得,脸庞泛红,死鸭子嘴硬:

  “哪有?我在想佛门的事。”

  当日,湖亭城内对逆党的搜捕没有收获,但赵都安并没有放弃对此事的调查。

  返航前,他就找到当地的朝廷影卫,下令调查。

  并于不久前,返航途中收到了影卫送来的调查结果。

  其中,刺杀当日,龙树菩萨与天师府“小天师”疑似出现于附近,而后,小天师疑似盯着前者离开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按影卫调查结果,龙树菩萨那日,似乎也要参与对我的刺杀,但遭到了张天师那位大弟子的拦截……恩,虽没有确定,但双方出现在那里,实在太过巧合。”

  赵都安脸色严肃,扭头看向老供奉:

  “倘若神龙寺与八王勾结在一起,事情就大了。”

  海公公“哦”了一声,淡然道:

  “你觉得合理吗?”

  “不合理,”赵都安苦恼道:

  “这就是我困惑的地方。龙树菩萨的出现,倘若代表着神龙寺的态度,那京城那边只怕早已有了大变故,但却也并没有消息传过来,况且,神龙寺也完全没道理突然转向八王,参与这种世俗事。”

  海公公瞥了罕见露出困惑模样的赵都安,轻声提点道:

  “就如你未必完全代表的了陛下,龙树也未必能代表神龙寺的意志。”

  “您是说……这是私人行为?”赵都安惊讶道:

  “就因为我在擂台上,击败了天海?令龙树菩萨处心积虑,谋划多年的计划失败?所以才来寻我的麻烦?可是……”

  他想说,能修成菩萨的修行者,会这样不理智吗?

  哪怕是报复,不会找个恰当时机,偷偷出手吗?如此大张旗鼓……

  赵都安突然愣住,脑海中划过一抹灵光,他想到了当初老天师张衍一,曾经与他说过,神龙寺内部的四股势力,与错综复杂如朝局的格局。

  “难道说……

  “龙树菩萨此举,目的恰好是引导朝廷,找玄印住持的麻烦?不是……神龙寺内部的斗争,已经激烈到这种程度了吗?这是自损一千,伤敌八百的路子啊……

  “等等,我可能忽略了一件事,就是西域佛门祖庭的影响……上次贞宝与我说过,佛道大比后,西域佛门蠢蠢欲动,也许,正是因为这股外部压力,迫使神龙寺内发生了变故……

  “上次五十多岁的老尼姑般若来找我双修……如今龙树菩萨又故意掺和进刺杀我的行动……都是神龙寺内斗争进入白热化的体现……”

  一时间,赵都安仿佛想明白了许多,却又因信息缺失,而陷入更大的困惑。

  “小子,心力不是这般浪费的,你操心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好,天下大着呢,你操心的过来?”

  海公公苦口婆心叹了声,拍拍他的肩膀,扭头回船舱去了。

  赵都安自嘲一笑,没有皇帝的命,倒是整日操皇帝的心。

  只是心中一个念头掠过:

  般若和龙树菩萨都出现了,那还剩下的那个,大净上师又何时露头呢?

  ……

  不多时。

  官船靠岸,一行人或留在舱内,或上岸透气。

  操船的船夫和士卒们则与码头的官差交谈,为船上采购物资。

  赵都安一阵尿急,干脆上岸去了一片生长荒草的山岗后解决生理问题,等提上裤子往码头返回。

  忽然被一艘停在岸边的乌篷船吸引。

  那艘小船并不起眼,但低矮的乌篷中,却缓缓钻出一名中年僧人。

  其约莫五十岁上下,天寒地冻的时节,却竟只穿了件单薄的僧衣,露出一半的肩膀,暴露在寒冬的空气里。

  僧衣外头,还披着一件旧的红色袈裟,在一片枯黄的天地里,显得颇为醒目。

  光头下,一张神态威严的脸孔,平静地朝赵都安望来,嘴角缓缓上扬,似乎吐出了一句“阿弥陀佛”。

  赵都安没来由的,浑身汗毛乍起,生出强烈的危险感。

  有资格披袈裟的僧人本就不多,何况如此天气,赤裸半臂膀打扮,更是罕见。

  而最重要的,则是那张陌生又熟悉的脸孔。

  

  这一刻,赵都安大脑飞速运转,从过往记忆中,寻找这张脸孔的主人,终于,他从某张画像中,找到了对应的目标。

  那是他曾在诏衙,翻看神龙寺资料时记忆的。

  赵都安瞳孔骤然收窄,右手去抓袖中飞刀,口中吐出一个名字:

  “大净上师!”

  与此同时,乌篷船中的神龙寺三位菩萨之一,老牌世间圆满强者大净上师迈出一步,就已出现在赵都安面前。

  “请赵大人归天。”

  面庞威严的中年僧人缓缓说道,覆着金漆的右手朝他胸口按去。

  僧人身后,澎湃法力凝为一尊大佛法相,俯瞰下方。

  “噗!”

  赵都安毫无反抗之力,如断线风筝一般,吐出鲜血,人高高跃起,如沙袋般狠狠朝远处的荒草山丘砸去。

  他避开了湖亭刺杀,却在返程途中,所有人都放松警惕的时候,遭遇了一位世间大圆满的全力一击。

  突兀。

  果断。

  凶狠。

  毫无还手的机会。

  赵都安只觉剧痛袭来,被拍碎的气机在体内乱窜,瞬间令全身毛孔涌出血水,胸口肋骨也传出断裂声。

  眼前陷入黑暗。

  然而。

  他厚厚的棉服内,上半身穿戴的“六符宝甲”骤然凹陷进去的护心镜内部,一枚紫色的腰玉受力,“咔嚓”一声崩碎!

  那是许久前,女帝赏赐给他的腰玉,名为“传送宝玉”。

  遇到危险时,只要捏碎,就可开启传送,回归大虞皇宫。

  赵都安倒飞途中,身躯表面突然蒙上一层模糊的光影,仿佛水中涟漪。

  他“砰”的一声,摔在了一片荒草中,而在摔入草丛的一瞬间,赵都安整个人身影飞速淡去,消失不见。

  传送!

  大净上师一击得手,正要上前补上,却猛地感应到身后传来汹涌杀意。

  他脚下僧鞋原地转了一圈,覆着金漆的双手“砰”的一声合拢。

  夹住了呼啸而至覆着湛蓝光辉的寒霜剑!

  水中官船甲板上,海公公一剑递出,人重重踩下甲板,整整一艘官船被这巨力踩踏的几乎倾斜。

  皇宫大内近乎传奇的老供奉发冠掉落,花白的头发在凛冽寒风中飘散,海公公面庞狰狞,朝大净上师扑杀而来。

  被其身后近乎神明的大佛法相阻拦,碰撞中,狂风肆虐,掀起的气浪吹倒了码头上所有人。

  伴随着惊呼声,船舱内养伤的浪十八与霁月也如炮弹般飞了出来。

  绕过在码头鏖战的双方,同时扑向那片荒丘,却茫然地只看到地上一滩人形鲜血。

  “赵大人……被打成血雾了?!”

  浪十八与霁月脑子同时嗡的一下,如遭重击。

  ……

  ……

  京城。

  今日一早,京城上空便阴云汇聚,凛冽的北风如刀子似得,吹得偌大京城的大街小巷,人流都显得稀薄了许多,

  京城以北的修文馆内。

  徐贞观听完了一众学士的汇报,点了点头:

  “今日就到这里吧。”

  韩粥等学士起身拱手:“恭送陛下。”

  董太师今日不在,终归是年迈了,入冬后身体明显没有夏日有精神,尤其赵都安上次鼓捣出“心学”后。

  董太师这段日子,有点魔怔,也陷到了学术的争论中,好在修文馆早已熟悉了朝廷事务,却也不再依赖董玄的操持。

  徐贞观起身,离开修文馆,乘坐皇家御辇返回御书房。

  莫愁在这里等待,入冬后,她官袍又厚实了一层,显得整个人胖了一圈,倒是徐贞观早已不惧寒暑,衣着没多大变化。

首节 上一节 622/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