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在火塔旁站久了,整个水灵灵的肌肤给烤的红成一片,鼻尖噙着汗珠,如同一颗人形红薯。
她甜甜地叫了声,然后指着那些正将一筐红薯丢进红热瓦片掩埋的家丁,说道:
“等会你去外城前,准能熟。吃了红薯,一整个冬天都不冷啦。”
赵都安笑呵呵,抬手整理了下她额前的头发帘,笑着说:
“那你们多吃些,大哥不怕冷的。”
这会身后,同样裹着一件墨绿色夹袄的尤金花招呼继子和女儿吃饭。
今早的饭食也都是大补之物。
霜降之后,就要入冬,最近天也是越来冷了。
“收兵什么时候?会不会耽搁?”
尤金花站在桌旁,扭着身段,亲自给儿女盛粥。
“不急,我是挂职的武官,到时候出个场就行,前面用不着参与。”
赵都安今日换上了神机营指挥佥事的官袍,地上还放着擦的锃光瓦亮的软甲。
大虞传统,霜降乃秋末,各地官兵有个“收兵”的仪式,神机营自然要参与。
且按照传统,还要用火器朝天空放炮,俗名“打霜降”,寓意将天地间掌管寒霜的神明打走,确保庄稼万物不受寒霜侵扰。
赵都安身为武官,也需要出席。
不过他很怀疑,神明能不能靠火炮打走这个事……
恩,有空可以找金简妹子交流交流……
尤金花点了点头,然后又拿出好几张请柬,递给他过目:
“这又是昨晚递来的,见你在修行,便没有扰你。”
秋末时节,城中各种聚会多了起来,文人结伴登高,武人组织秋猎,赵都安如今在京城红的发紫,各种请柬雪片一样飞来,每天登门者络绎不绝。
不过大部分都给管事拦在外头了。
只有经过筛选的,有一定身份地位才会递到尤金花手上,再给赵都安过目。
“大哥,有没有正阳先生出席的文会啊,最近我听那些女眷讲,城中文坛可热闹了。”赵盼好奇道。
赵都安抿了抿嘴唇。
正阳先生是前天入城的,当时身后跟着上百名弟子,于城中下榻后,更是引得全京城的读书人纷纷前往拜会。
其居住的客栈一时间堵的水泄不通。
导致这几天全城最大的话题,就是这位大虞第一隐士的到来。
赵都安没有去拜会,但也从各种渠道派人盯着,得到的结果是四个字:
“来者不善!”
而相比入城后引发轰动的正阳学派,还有近乎同一时间进城,却只在小范围内引发极大的关注的队伍,更令他在意。
不过,这些上层的波澜诡谲,不好与家人说,让她们担心。
因此,赵都安只是笑笑,含混糊弄了过去,用过饭后,他披上甲胄准备出府,赵盼给他塞了两颗红热的红薯。
……
京城的街道上,赵都安披甲纵马,感受着怀中红薯的温热。
目睹街头巷尾,家家将瓦片倒在外头,“送薯鬼”的百姓,表情渐渐严肃,嘀咕道:
“送鬼?呵,八王这是将两尊鬼送到贞宝家门口了啊。”
第346章 大人,不好了,咱们的人被抓了
“轰!”
京城南郊,伴随‘试验一号’火炮的炮管喷吐出一丛青烟,雷鸣般的炸响在山林间回荡,赵都安矗立在人群中,仰头望着湛蓝的天空上飘起一股黄烟。
继而,四面八方响起成千上万士兵们震天的呼喝,震耳欲聋。
赵都安用手指掏了掏耳朵,扭头朝身旁的神机营火器局主管“陈火神”笑道:
“进度不错。”
老熟人陈火神自得地捋着胡须,笑道:“还是大人教得好。”
赵都安咂咂嘴挑毛病道:
“下次火药里可以多掺点颜料,这样打在空中才鲜艳漂亮,有白日烟花的风采。”
周围,以神机营指挥使石猛为首的武将们面面相觑,心想哪里有这般洪亮的烟花?
此刻,众人都是身披明亮的盔甲,完成了霜降日军演的最后步骤,放眼望去,京营三座大营的人马铺满了原野,旌旗猎猎,气势不俗。
而在最高的山岗上,是以薛神策为首的枢密院武臣。
伴随“打霜降”结束,中低级将官们纷纷指挥各大营士兵有序返回营地。
在地方上,因“职业军人”只有一部分,那些平常务农,每年春秋操演一阵的农民在结束操演后,会各自回家准备收庄稼。
但禁军京营都是全年操演的精锐,所以这秋俗,也就成了一次全军大操演的场合。
下一次,就该是明年初春。
“赵佥事别急着回,中午枢密使大人宴请诸将,您可一定要来。”膀大腰圆,心细如发的石猛笑着说,又补了句,“这是传统。”
好吧,每年霜降军演后,武将们搓一顿也是传统了,其他杂七杂八的邀约可以推掉,但这个规格的,赵都安并不拒绝。
于是操演后,各营的武将们纷纷朝薛神策聚拢,乌泱泱一片将官们人均一匹战马,没急着回城,而是慢吞吞落在回返的大军后头。
薛神策看到赵都安过来,忽然笑了笑,招呼道:“赵将军,好久不见了,单独聊聊?”
咦……你这和我很热络的口气是怎样……赵都安诧异了,他与这位“军神”关系一般,这会笑着点头:“求之不得。”
于是,薛神策策马脱离队伍,朝前赶了一段,赵都安也忙拍马跟上。
如此,两骑便将其余数十位将领抛在后头,众将见状,彼此对视,眼中皆流露艳羡的情绪:
区区一个四品佥事,何以能在这个场合,与枢密使单独同行?
这在以往是极罕见的,但若那个“四品”官是赵都安,一切就都不意外了。
……
暮秋时节,郊外的山林一片黄绿,山风拂面,令人精神振奋。
“哒哒哒……”
赵都安与薛神策与后方诸将拉开距离,便放慢了马速,并排前行。
“薛大人有何指教?”赵都安攥着马缰,侧头望着这位大虞军神,开门见山。
薛神策今日没有穿那件胸口绣狮子的绯袍,而是套着全套的麒麟甲胄,战马一侧,还悬着一杆黑金长枪。
面色却依旧白皙,颌下的短须显然精心修理过,这会听他询问,也是一怔,似乎笑了笑:“赵使君说话还真直接。”
他没用称呼“佥事”,而是用了“使君”这个词。
俨然说明,接下来的对话并非是“上司”对“下属”的角度,而是不同衙门,同朝为官的臣子的对话。
“赵某虽不怎么在行伍中,却也自认是武将,想着说话直接了当些更好。”赵都安笑着说。
这话的隐含意思是:
我虽然受宠,但仍自认是武官,归你管辖。
薛神策顿感满意,不苟言笑的脸上皱纹也多了几分:
“倒是我绕弯子了,也好。使君这几日,可关注正阳先生与青州道那二位动向?”
赵都安苦笑道:
“自然是有所耳闻的,但不怕薛大人笑话,我这做官的时间短,这半年里,勉强将京城这一亩三分地的官人认全了大半,京城以外的人物,却是孤陋寡闻居多。
如这正阳先生,还是上次去太仓府办事,才知道此人,据说当初修文馆筹备,陛下想过邀请其出山,但没成,更没想到,时隔几月,人又来了,还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薛神策骑在马上,忽然说:“据说是云浮慕王请下山的。”
慕王爷……扎根云浮道,毗邻西南异族的那位“八王之一”,在八王中,实力排在前三甲。
赵都安脑海中闪过对应信息,难掩诧异:“竟有此事?”
薛神策笑道:
“我虽人在京城,但终归管着几个兵,军务传递间,也能获知些外地的消息。尤其,赵师雄率西南边军驻扎在云浮,守卫边疆,平常与獠人族和当地山匪打交道最多,公文往来便也多些。”
赵师雄……赵都安对这个本家的名字并不陌生,已经听过数次,知道是镇守一方的大将。
城东善堂的退伍老卒,就曾在赵师雄手下当兵。
薛神策忽然冷不丁,冒出一句:“据说,赵师雄与慕王走得也很近。”
赵都安脸色微变。
这话就诛心了。
一位戍边大将,与不安分的皇族扯上关系,实在太容易触及敏感神经。
“薛大人没与陛下说?”赵都安问。
薛神策叹道:“都是些不知真假的传闻,又岂好与陛下说起?”
呵呵,是你这个身份,不方便说吧?枢密院之前就出了勾结靖王的内鬼,你这个枢密使难辞其咎,这时若又说赵师雄的坏话,难免又落得个“挑拨君臣”的话柄……
赵都安冷笑,终于弄懂薛神策找自己单独聊的目的。
无疑是想借自己的口,将这个情报递给女帝,这样中间隔了一层,薛神策既不会落得个“隐瞒不报”的罪责,又可以避免当面“挑拨离间”。
不过……这事还真有点棘手。
正阳先生率学生入京,来势汹汹,虽截至目前,尚未有什么出格举动,但明眼人都意识到,这不是什么好事。
如今得知,其是慕王请下山,那这个针对意味就更强了,再想深一层,当初正阳拒绝朝廷的邀请,如今却应了慕王的邀请……
呵呵,这个站队意味,就太明显了。
“这样啊。”赵都安哦了声,没了下文。
薛神策也没就这个问题多说什么,都是聪明人,话他已经递到了,他相信赵都安会把消息递上去。
暮秋的山林中,两匹马并肩而行,一时安静,唯有马蹄声,与远处山林中掠起的鸟。
“那青州道来的两位,薛大人又可否指点一二?”赵都安想起,对方方才也说了这个,可能也有话说。
薛神策笑道:“你没调查么?”
赵都安也不尴尬,坦然道:
“青州恒王的儿子,堂堂世子殿下,徐祖狄……嘿,这名字真不错,说是这次来京城游玩探亲?
至于那唤作萧冬儿,实则掌管青州大族,手下商队如云的现任萧家家主,据说也是个奇女子。此番入京,看样子是奔着湖亭开市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