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211节

  没有穿官袍,只是一身薄缎外袍,腰间搭了一块玉。

  把本来俊朗的颜值,往下拉了些许。

  姨娘请自重……赵都安后退半步,淡淡道:

  “不必了,一个法会罢了,听说也就是吃吃喝喝。”

  他只有见女帝的时候,才会精心打扮。

  至于今日,在他的设想中,不过是找个热闹的地方过节,顺便一窥神龙寺的神秘面纱。

  在他的坚持下,尤金花尝试失败。

  一家人又收拾了一阵,等差不多了,才乘马车朝神龙寺方向前去。

  ……

  ……

  “好多人啊。”

  街道上,随着靠近神龙寺方向,街巷中人流肉眼可见密集起来。

  因闷热,掀开了车帘,二女得以左顾右盼,叽叽喳喳,兴奋议论。

  赵都安也好奇望去,见街上有不少商贩,贩卖各种样式的,花花绿绿的祭神器具。

  远处,一座规模与天师府相仿的寺庙,香火鼎盛。

  此刻,寺庙前头宽大的广场上,却是挤满了人。

  更排起数道长龙,购买瓜果糕点。

  “这是做什么?”车外,有外地人询问。

  赵都安听旁边人解释:

  “此乃传供仪式,将瓜果,香烛等物,放在盆中,从僧俗弟子一双双手中传递,一直递到鲜花铺满的佛像前,便可得佛门世尊护佑……

  恩,别看了,想排队是要花银子的,咱们可买不起资格。”

  赵都安:“……”

  行吧,他愈发确定,这帮和尚的确很会做生意。

  马车从神龙寺外围经过,却未靠近,而是朝相反方向走。

  前方,出现了一座小型园林。

  这就是“斋园”了,也是京城达官显贵们聚会的场所,外围有披着灰色僧袍的武僧隔开人群。

  百姓们也默契地,不朝这边靠近。

  赵都安抵达时,看到斋园外头,已经停了许多马车。

  好在“停车位”充沛,没费多大力气,便找地方停下。

  下车时,却听见不远处有家仆颐指气使,要求另外一辆车让开位子。

  双方似乎起了冲突,隐约听到“董三爷”的名字。

  于是,后者便忍气吞声,另寻他位。

  “董三爷?”

  赵盼这会扶着车厢,莲足踏地,好奇地望去:

  “是大哥曾说过的那个,什么京圈四公子之首,董家的三少爷么?”

  旁边。

  尤金花也在下人搀扶下走下来,闻言却是面露畏惧,担忧地望向继子。

  “董三爷?”

  赵都安愣了下,脑海中,些许记忆浮现出来。

  才想起此人身份。

  当初,‘他’在秦俅的引领下,一头扎入京中纨绔子弟的圈子,得知了“四大公子”,也就是四大纨绔的名号。

  其中一个,是王猷,前不久在修文馆中才初次见到。

  另外一个,隐隐被冠以第一公子称号的,却是董太师的孙辈。

  长房第二个儿子,圈内尊称为一声“小三爷”,或者“董三少爷”。

  其上有一位已外嫁的二姐,还有一位颇为低调神秘,很少露面的大哥,也就是董大少爷。

  董三少爷之所以能力压王猷,成为第一纨绔,并非因其能力超群。

  而是其余三位“公子”相较更守规矩。

  如礼部尚书之子的王猷,虽也是鼻孔看人,门阀贵公子作风。

  但脑子不蠢,知道分寸。

  所谓的嚣张跋扈,更多是高高在上习惯了。

  而董三少爷却不同。

  许是因为年轻,热血冲头,或是修行武道的缘故,做事张扬莽撞,沾染了“江湖气”。

  有着年轻武人标志性的桀骜。

  加上年纪轻轻,周围聚拢了一批纨绔子弟,用“三爷”的称谓捧着,飘飘然。

  仗着太师的权势,以往没少与旁人冲突。

  哪怕其父耳提面命,都压不住。

  而这位京城第一纨绔,却唯独只听那名不见经传的兄长“董大”的话。

  也是一奇。

  赵都安当初便与之,因区区争抢坐席发生冲突,乃至拳脚相向。

  

  后来,一方面是老司监孙莲英出面,为事情做调停。

  另外,也是这件事被董家人知道,被其父,也就是董太师的儿子禁足了一段时日。

  “大郎……”尤金花目露担忧。

  赵都安却只笑了笑:

  “走吧,我们进园子。”

  若是穿越之初,他或许还忌惮一二。

  但如今……尤其是,自己打穿了修文馆副本后,对于一个当初曾与“自己”有些梁子的董家三代小纨绔……

  就实在瞧不上眼了。

  再说,与他有仇的人多了,一个纨绔圈子里所谓的“第一公子”,还真不放在眼中。

  ……

  三人命家丁守着马车,出示请柬后,被放入斋园。

  穿廊过院,只见这座园林中,一栋栋房屋,围绕居中的一座荷花池点缀。

  四周假山亭台,风景极好。

  此刻,园中已经有不少人。

  一眼望去,却大多都是受邀名流的家眷,或者读书人。

  三两成群,聚集在一张张由神龙寺准备好的,摆满了瓜果素斋的露天桌案旁。

  谈天说地,气氛轻松。

  浑然没有想象中,“法会”的庄严神圣。

  赵都安一行人进来,也没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实在是他名声虽大,但实际上,真正认识他的人却不多。

  加上今天也没仔细打扮,而其余宾客或多或少,男女都花枝招展,争奇斗艳,导致颜值也没那么突出。

  相比之下,尤金花母女倒是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

  “大郎,这般是要去哪?怎么也没见那些大官和辩机法师?”

  尤金花嫁入赵家多年,已养成了小家小户妇人的眼界。

  虽底子好,但猛地来到这等大场面,难掩紧张,身子崩的紧紧的,走路都不自在。

  赵盼也不比娘亲好多少,但胜在初生牛犊不怕虎,板着脸吭哧吭哧走。

  面对一些年轻公子哥的视线,完全不搭理,只当看不见。

  “我也第一次来……”赵都安同样没搞懂。

  正思忖着,找个僧人问一下,却忽然听到对面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

  “赵兄?”

  目光移过去,只见某个亭子中,赫然站起一个容貌平庸,无甚出奇,甚至有些许书呆气的青年。

  正惊讶地朝他招手。

  “董书生?”

  赵都安也愣了下。

  记起,对方赫然是当初他为干掉张昌吉,去“青莲小筑”小雅姑娘的会所找线索。

  意外同席,曾有过一面之缘的书生。

  “你怎么在这里?”

  赵都安领着两女走过去,二人异口同声。

  然后同时笑了。

  董书生拱手道:

  “愚兄今日乃是跟随家中长辈前来,不想竟在此与赵兄相逢。”

  说着,他看向尤金花母女,迟疑道:

  “这二位……是赵兄妻妾?”

  尤金花与赵盼顿时闹了个大红脸。

  后者还好,毕竟年龄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大虞女子十五岁就算成年,可以出嫁。

  但尤金花就有点绷不住了……

  羞恼不已,心想这书生什么眼神?

首节 上一节 211/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