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入馆学士名册。”莫愁递过来一个册子:
“凡入馆者,无论之前身份如何,都获封‘修文学士’,第一批入馆的,一共八人,算上董太师,才九人。”
这么少?
赵都安诧异,不过转念一想,也不意外。
真正涉及大事的决议,除非是投票,否则从古至今,也都只是几个人的决断而已。
他翻开册子,入目第一个名字:
韩粥。
马车摇晃。
莫愁解释道:
“这八人里,最重要的,便是前三个,这韩粥,乃是寒门出身的状元,在翰林院任职编撰,有第一才子美誉,诗词文章且不必说,都是小道,其人颇有智慧。
这几年,虽未担任官职,却屡次外出各道,各府,甚至田间地头,观摩走访,其学识深被董太师欣赏。”
第一才子么……
赵都安又翻开第二页,看到了个熟悉的名字:
王猷。
莫愁说道:
“这是礼部尚书家的公子,王家乃是大虞朝数百年的大族,门第显赫,王猷才学自不必说,父亲更是书画大家,只是……此人眼高于顶,颇有‘名士’脾气,为人高傲,且门第之见极深。”
让我别得罪呗?大宗族门阀子弟?
唉,看来贞宝想坐稳皇位,也需争取部分门阀的支持……赵都安默默记下。
又翻开一页,笑道:
“这名字倒是古怪,郭解元?解元不是科考乡试第一的名称么?”
莫愁清咳一声,说道:
“其父起名时,因当年自身科考,只得了乡试第二,引为遗憾,便起名希望儿子能中解元,而后来还真遂了心愿。”
这么敷衍么……赵都安吐槽:
“那应该起名叫郭状元,或者叫郭宰相?”
莫愁沉默了下,说道:
“他父亲确实想给他改名……好吧,这不重要。重点是,此人八面玲珑,见人先是三分笑,乃是个财政高手。”
赵都安默默记下,又扫了余下五名青年才俊履历。
出身各异,却都是读书人里,精英中的精英。
群英荟萃……只有我是个大萝北……赵都安叹息一声。
心想放在上辈子,这帮人不是世界顶级学府,也该是清北天才班了……
莫愁叹息一声:
“原本,还有一位大虞隐士想请进来的,但可惜董太师出马,也未能邀来。”
“隐士?”
“恩,京城之外隐居的名士……罢了,你一个粗坯武夫不知道也正常。”
被鄙视了……赵都安无所谓地耸耸肩,见气氛沉闷,合上册子。
莫愁瞥见这一幕,揶揄道:
“有没有自惭形秽?看到了吧,这些才是真正的才俊。随便吟一句诗,都是你练一辈子刀都做不出的。”
赵都安忽然笑了下,问道:
“你不是嫉妒我啊,嫉妒我能被陛下邀请,去修文馆?”
莫愁仿佛被戳破心思,当即否认:
“才没有。你一个旁听的……”
赵都安笑呵呵,忽然道:
“说起来,听说你从小就跟在陛下身边?做女婢?宫中阴气那么重,说来,你是不是没正经接触过几个男子啊。”
略一停顿,赵都安语出惊人:
“我说……你总看我不顺眼的样子,不会是喜欢陛下吧?”
莫愁一下仿佛被天雷击中。
慌乱地移开视线,手指脚趾蜷缩,冷艳的面庞瞬间滚烫:
“你……胡说八道什么?我……我对陛下只是仰慕。”
“真的?”赵都安一脸怀疑,认真道:
“其实,你若有这个想法,又没脸开口,我可以帮你把心意传达给陛下。”
“不要!”
莫愁调门一下拔高,眼睛瞪大。
惊得外头驾车的太监侧目,表情惊恐。
心想车厢内,难不成赵大人对莫大姑娘做了什么?
……
“哈哈,逗你的,来吃个梨。”
赵都安哈哈大笑。
莫愁脸皮通红,恼火地盯着他,意识到被戏耍了。
她盯了两秒,一把夺过梨子,恶狠狠咬了口,仿佛将其当做赵都安,要一口吞下去。
这会,马车开始减速。
假装什么都没听到,并决定将今天所闻埋在心底的太监说道:
“修文馆到了。”
赵都安精神一振,掀开车帘,望向前方那栋建筑,有些期待。
商定新政?
他还真不信,一群封建时代文人,还能把他比下去。
第161章 来自异世界的“考成法”
修文馆,坐落在宫城的北门之外,被皇城涵盖其中。
以确保禁军拱卫,闲杂人等无法靠近,馆内的机密事不遭泄露。
马车停靠后,赵都安迈步下车,瞬间感应到数十道明里暗里的目光朝他扫来。
这是晋级高品后,感知的巨大提升。
“等下进去后,记得不要乱说话。”莫愁迈步下车,这会脸上的热辣滚烫已然压下,切换到女官状态。
还不忘提醒。
“知道了。”赵都安无奈,这个意料之外的“情敌”对自己是有多不放心……
有莫愁领路,修文馆门口的守卫没有查验身份,朝两侧让开,请二人进入。
踏入院子,又绕过影壁,前方最大的一间屋舍内,隐隐传来激烈的说话声。
只是隔音很好,饶是赵都安耳聪目明,也听不清具体内容。
直到二人来到门前,莫愁轻轻敲门两下,缓缓推开。
修文馆的“大办公室”映入眼帘。
一个苍老的声音才清晰起来:
“吏治是首要大事!”
然后,是新鲜的笔墨纸砚的汇集在一起,组成的“书香气”,以及众人商讨时,空气中的严肃激烈的气氛扑面而来。
赵都安一阵怀念,想起了前世档案室的堆积如山的材料,以及熬夜开会时的浓茶与香烟。
恩,不过他更喜欢统称为“班味”……
宽敞的巨大空间内,分散摆放着一张张桌案,上头是一应文房四宝,以及尚未点燃的灯盏。
此刻,约莫十来人围坐在中间拼成的大桌旁,似在商讨议论什么。
赵都安瞬间就明白,自己迟到了。
“所以,吏治问题如若解决不了,后续的新政就无法推行!朝廷的政令,无法传递到下方,有效地执行。”
大桌上首次席。
身披绯红大学士袍,须发皆白的耄耋老者端坐,轮廓方正的面庞上,眼眸锐利,为争议定下了第一个基调。
董太师!
赵都安一眼认出。
继而,便看见了董太师身旁,也就是上首坐席上,一身白色常服,头戴冠冕的,神态威严冰冷的大虞女帝。
徐贞观今日满头青丝盘起,显得格外端庄肃穆。
此刻一言不发坐镇,见二人进屋,也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任何其余表情。
今天是严肃认真款的女帝……
“走。”莫愁轻轻用胳膊肘碰了下他,示意不要出声。
赵都安心说我懂,会议迟到,领导又不点你,那就悄咪咪找角落里坐好。
他视线一扫,发现桌案末端,角落处还有个陌生的官员,正握着笔,专注地抄录董太师的话。
“会议记录员……”
赵都安见状,干脆拉了张椅子,坐在他旁边。
将手里的一筐梨子放下,方便等会偷瞄记录好的那部分文字,补一补会议开头的内容。
那名录事官看了他一眼,似颇为意外。
但见莫愁点了点头,便心无旁骛继续专注码字,只当凑过来的两人不存在。
赵都安见状,眨眨眼,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浑身不舒服。
一拍脑袋,在莫愁一脸懵逼的注视中,顺手从录事官手旁的厚厚一摞白纸上,取了一叠,又随便拿了纤细的毛笔。
摆出听领导讲话,记笔记的姿势,顿时浑身舒泰
——感觉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