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843节

  虽然这方人间还没有天地灵气潮涌,但须弥中灵气充沛。

  须弥佛部在北晋王朝地位举足轻重,信徒难以计数。

  如此,为须弥提供了大量的人口基础。

  传闻中每隔一定时间,便有大规模朝圣参拜之举。

  这方人间的金刚寺虽然也位于西域,但已经是人间最大规模的圣地之一。

  说是圣地之一,便是因为有与之相对的另一方。

  南晋王朝佛门最大圣地,小西天。

  这个名号,雷俊早先便听周朴和许元贞先后提过。

  五代十国人间,同样有一方小西天,乃是人间通往娑婆的入口,同时也是那方人间佛门第一圣地。

  娑婆在这方面的布置,就目前所知信息,同须弥金刚界五部不同。

  他们在五代十国人间和两晋人间的代表,都称之为小西天,但各有不同佛门高手坐镇。

  五代十国小西天的方丈,乃是佛门禅武一脉修行九重天圆满的高僧。

  而主持南晋小西天的宝能方丈,则是佛门发愿一脉修行九重天圆满的高僧。

  他与北面的须弥佛部之主毗摩舍,并称人间两大圣僧,同时也是当前两晋人间立于最巅峰的两大顶尖高手。

  论个人影响力,完全不在南北两晋帝皇之下。

  论修为实力,二僧更是犹有过之。

  五代十国人间当前已无天龙寺、悬天寺传承,由小西天衍生而出琉璃禅院、普陀庵等其他佛门圣地,和五代十国菩提寺并称。

  这些圣地在五代十国人间积极入世,介入各国各朝兴衰,小西天则地位相对超然。

  两晋人间这边,天龙寺、菩提寺、悬天寺三脉传承皆在。

  不过,他们都已经南迁,全部在南晋王朝地界上安营扎根,重新发展。

  同时,也紧密团结在南晋小西天周围。

  和北面的须弥佛门一样,南晋王朝这边,同样佛门大兴。

  各地信徒乃至出家僧侣人数众多,仅以数目论,南北加一起,比大唐、今汉、故宋、大明四方人间总和还要更多。

  不同风格的僧院、佛寺、佛塔、庵堂不计其数,遍布各地。

  雕石佛、塑金身更是随处可见。

  只是南北佛门彼此针锋相对,互视对方为头号大敌。

  目前的两晋人间,九重天高手其实不少,但大半源自须弥和娑婆。

  须弥佛部自不必说,自部主毗摩舍之下,高手如云。

  娑婆小西天本身倒是规模不大,弟子不多,但当前南晋菩提、天龙、悬天三寺的方丈,都是娑婆派驻的。

  这人间三大佛门圣地因娑婆的缘故,都有九重天法身境界的佛门高手坐镇,并积极入世,影响南晋王朝,对抗北方的须弥佛门中人。

  和五代十国人间那边一样,南晋王朝小西天本身,同样处于超然地位。

  宝能方丈,乃是实打实的帝师。

  而相较于来自娑婆、须弥的小西天和佛部,这方人间的本土势力,则显得沉寂。

  严格意义上的两晋人间本土九重天高手,其实只得四人。

  除了两大王朝的帝皇外,便是一位道家大乘高真,和一位平天下大儒。

  道家高真,是南晋蜀山派当代掌门,沈溪。

  平天下大儒,是北晋陇外萧族当代族主,萧阐。

  五姓七望当前在两晋人间只得五家,可称四姓五望。

  因为此前大晋皇朝种种变乱和南北两晋来回拉锯磋磨,荆襄方族和青州叶族,皆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不过以余下的幽州林族、晋州叶族、陇外萧族、苏州楚族和江州林族为首,其他次一等世家为脉络,在此方人间仍旧构成稳固的巨大网络,成为两晋王朝基石,只是佛门咄咄逼人的态势,令他们亦感到压力。

  不论南晋还是北晋,在这方人间,名门世家倒是同皇室同声同气。

  如果完整的大晋皇朝尚在,则此人间本土势力团结在一起,或可同娑婆小西天、须弥佛部共同鼎足而立。

  但可惜,南北两晋对峙,先天不足。

  便是想要团结,弥合过往裂痕分歧,定天下归属也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成。

  娑婆、须弥降临,分裂的南北两晋任谁也无法单独对抗其一。

  最终结果便是佛门在此方人间大兴。

  不幸中的万幸,两大佛门势力彼此间同样针尖对麦芒。

  如此,人间本土势力虽然面对猛龙过江,但尚有辗转挪腾的空间。

  可惜,道家符箓派圣地龙虎山早已消逝。

  倒是蜀山派和纯阳宫尚存。

  只是纯阳宫当前在北地,被须弥佛部压制,处境亦相当不佳。

  位于巴蜀之地的蜀山派情况稍好,但娑婆影响下的佛门同样在蜀地大行其道。

  蜀山派虽有沈溪这位九重天大乘高真,但很多时候,行事低调。

  当然,雷俊已知,这位就是机缘巧合下入蓬莱后,人间道国的东方青帝。

  别人不知道其中内情,娑婆中那位佛门尊者定然了解。

  通过五代十国人间和这方两晋人间,雷俊如今已经知晓,娑婆中那一位,被称为普光尊者。

  按照古籍记载,对方应该是天龙寺历史上一位修成佛门金身的前辈祖师。

  看样子,他是成功避过汉末大劫,依托娑婆,存留至今。

  但对方当前状况可能颇不妥当。

  莫说踏足人间尘世,他一直以来甚至在避免离开娑婆。

  连同为九天十地之一的蓬莱,普光尊者都是化身为中央黄帝严克济入内。

  但眼下在两晋人间,并未流传小西天揭露沈溪作为人间道国东方青帝的秘密。

  雷俊此刻则不禁猜测,当初他扫荡蓬莱时,沈溪并不在其中。

  之后他可能察觉蓬莱有变,无法再进入,但事情经过未必了解细节。

  倒是中央黄帝严克济的底细,沈溪眼下可有途径知晓?

  雷俊有心往巴蜀一行。

  但巴蜀方面最近传出的消息,沈溪并不在南晋蜀山派山门,而是离山远游了。

  不过,在两晋人间,雷俊倒是确认一个消息。

  蜀山派六大开山至宝之一的太乙华裳,正是南晋蜀山派镇山法宝之一。

  雷俊无心蜀山法宝,他只关注沈溪其人,可惜当前南晋蜀山派自家弟子,亦不知掌门云游何方。

  在两晋人间听的传闻多了,这位南晋蜀山派掌门也算是个传奇人物了。

  沈溪年岁其实很轻,如今也不过刚过百岁之龄不久。

  参照两晋人间当前灵气环境和两大佛门带来的外部压力,他年纪轻轻便臻至九重天境界,当初也曾引起不小轰动。

  其人接掌南晋蜀山派门户时,正逢蜀山遭遇大劫,死伤惨重门庭寥落。

  直到如今,南晋蜀山派也人丁不旺,甚至有刻薄传言,称之曰一人圣地。

  近年来,有传闻这位沈掌门入南晋都城建业次数渐多,得南晋皇帝赏识。

  但随之而来,便是有传言,沈溪方才是南北两大圣僧之下,人间第一高手,犹在两朝帝皇之上。

  其修为境界纵使未及五气朝仙圆满的小逍遥散仙之境,也相去不远。

  雷俊猜测,消息更可能来自娑婆小西天。

  不揭露沈溪同蓬莱的关系,但挑明他真实修为实力,令他无法再深藏不露。

  想来是因为近年沈溪同南晋皇帝来往渐多的缘故。

  或许,还有别的考量?

  担心给北朝和须弥佛部可趁之机?

  雷俊见状,同样没有大肆张扬。

  一时间寻不到沈溪踪迹,他便不多纠结。

  这趟来两晋人间,首要目标是玉清弥罗洞天。

  此方洞天,早已不在山门祖庭原址。

  雷俊隐藏自身行迹,暗中做法寻找。

  与信州隔着鄱阳大泽相对,南晋江州林族当前内部亦是起了不小波澜。

  身在同一方人间,这个距离下,江州林族内部往来书信,对雷俊而言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访客与此地主人之间虽是言谈交流,但访客只是代表。

  南晋江州林族同大汉江州林族真正的主事者之间交流意见,仍要依托笔谈。

  另一方人间的同族来客,消息被局限在极小范围内,但就在这小范围内仍引发惊涛骇浪。

  对大汉江州林族的林潇逸等人来说,新发现南晋江州林族,消息有好有坏。

  坏消息是,这里的名门望族势力,并不强势,相较于天地灵气潮涌的今汉人间,缺乏顶尖高手。

  好消息是,正因为如此,南晋江州林族乃至于其他名门望族,同样渴求奥援,双方合作,顾忌与私心更少。

  只可惜,今汉人间虽然没有娑婆佛门势力,但须弥佛部和宝部,合作虽少,却可能互通声息。

  大汉江州林族在和南晋江州林族共同面对同一个庞然大物。

  哪怕不考虑大汉朝廷和南晋、北晋朝廷,几大名门世家之间互通声息的动作仍要保持低调和隐秘,徐徐图之。

  对于几大世家报团取暖的举动,雷俊当前没有干涉,只平静收集消息,冷眼旁观。

  说起来,倒是在南晋江州林族这里,雷俊听到个略有些意外的消息。

  他们,此前便也曾确认,两晋人间之外,存在别的人间。

  原因在于,他们早年间便接触过其它人间意外来此的同族。

  其名,林瞻。

  已经有些陌生的名字,令雷俊回忆一下方才想起,那分明是和他来自同一方人间的人。

  昔日一位大唐江州林族的族老,论辈分还是林彻、林宇维等人的叔父。

  雷俊、唐晓棠破大唐江州林族祖地时,还好奇林涧、林瞻二老不在。

  后来方知年事已高的两人皆外出寻找对抗衰老延续健康状态的机缘。

首节 上一节 843/1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