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842节

  但就那点相似处,很难相信唐师伯不是故意的……

  “徒弟有徒弟样,师父没师父样。”许元贞随口说道。

  唐晓棠笑嘻嘻:“这就是我们师徒的事儿了。”

  许元贞转头再看一眼程绒绒:“有弑师的想法,可以来找我。”

  程绒绒面不改色,一本正经:“师伯说笑了,弟子没有此念。”

  唐晓棠一把将徒弟揽入怀,另外一只手下意识捞起那毛茸茸的大尾巴,冲着许元贞得意笑道:

  “我们师徒情深,岂会受你挑拨?师姐你枉做小人!”

  她怀里程绒绒站着没有躲闪,但不动声色将尾巴从师父手里抽回来。

  雷俊挥挥手。

  卓抱节会意,带两个师妹先行告退。

  稍后雷俊说道:“大师姐,你留在大汉龙虎山故址那里的东西我看了,我又添加了一些,为晚些时候做准备。”

  许元贞:“无妨。”

  她落座后说道:“我这趟回来,预备借万法宗坛祭炼一些东西,不过当前手头的材料有些欠缺,炼器倒是也能炼,但为求没有疏漏,最好能再找到一样名为崩世余尘的天材地宝。”

  唐晓棠闻言,面上也露出好奇之色:“这东西,有末世终焉之相吧?正常人间哪里会有,你在归墟没收获么?”

  许元贞微微摇头,然后说道:“正常人间确实不会有,不过之前汉末大劫让这有了可能,但我这趟转下来没有找到,姑且先放放,回山先炼制法器,实在没有,便也罢了。”

  雷俊:“我接下来也会帮忙留意。”

  许元贞:“汉朝那边如何了?”

  雷俊:“那方人间的江州林族,近来似有些动静,我正等消息,晚些时候可能有结果。”

  风声源自黄天道。

  最初消息只是大汉江州林族近来动作多了些。

  虽然脱离龙虎山,甚至已经离开大唐人间,但康明与黄天道,对江州林族,始终留意多一些。

  雷俊耳闻之后,便也顺势收些风声。

  这是除了黄天道之外,他新准备的又一条同今汉人间相关的消息渠道。

  双方远隔虚空,人间暂不相通。

  但雷俊有别的办法。

  儒家见字如面相关传讯方式,他最早进行研究,便是源自大唐江州林族。

  及至后来研究晋州叶族和青州叶族等其他儒门世家,甚至大同名门望族传讯方式。

  这其中最熟悉者,始终还是江州林族。

  分家数千年,大汉江州林族同大唐江州林族,如今也有不小分别。

  但双方传家立世的经学典籍出自同一源头。

  有此而生变化,雷俊经过一段时间推演,便也不再是秘密。

  他如今悟性之高,不学道改学文,同样能成为一代大儒,领会大汉江州林族的典籍奥妙,并不为难。

  两晋人间的江州林族,同样在雷俊计划之内。

  只是虽然能通过玉清周天法镜在蓬莱观天台瞭望,但他此前毕竟没有亲身到过两晋人间。

  获取信息难点,更多在于双方空间距离。

  故而雷俊暂时先把两晋江州林族放放,专攻大汉江州林族。

  不过晚些时候的成果,给他一个惊喜:

  “两晋人间……林族……叶族……玉清弥罗洞天……”

  雷俊略微讶然。

  大汉江州林族这些日子果然搞出些动静,成功和两晋江州林族搭上线。

  当中还牵扯到青州叶族和晋州叶族。

  双方共同努力下,甚至已经秘密的洞开一处从今汉人间通往两晋人间的虚空门户。

  位置正在江州附近。

  已经陆续有大汉江州林族子弟,前往两晋人间,并传讯回来。

  大汉江州林族就此得到一些消息,例如他们的宿敌龙虎山天师府一脉,在两晋人间已经成为历史。

  雷俊先前借玉清周天法镜观览两晋人间,只有影像没有声音,信息还是缺失不少,尤其两晋道家符箓派已经没落的前提下。

  而这次通过两方人间的江州林族音讯往来,倒是给了雷俊意料之外的收获。

  玉清弥罗洞天。

  古时与上清雷府洞天、太清度人洞天并称的龙虎山三大洞天。

  “竟然在两晋那方人间么?”元墨白闻讯,同样惊讶。

  雷俊:“当前只是在两支江州林族议论两晋人间本派传承期间,顺带提及,具体情形尚不分明。”

  对大唐龙虎山一脉来说,玉清弥罗洞天和太清度人洞天当前都已经是历史名词,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太久。

  其中太清度人洞天还可说人间混乱错失。

  玉清弥罗洞天,说是遗失可能更准确些。

  三大洞天各有特点,上清雷府洞天中常年蕴生大量的九天神雷,有不少天材地宝都因此而诞生,同时神雷可被引出洞府,用以加持龙虎山祖庭,成为山门大阵的地利与力量源泉之一。

  太清度人洞天则最为广阔,理论上可同时容纳最多的人入内,甚至似大汉龙虎山一脉当前所为那般,隐没整个山门祖庭。

  至于玉清弥罗洞天,当前留下的相关文字描述最少,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个特点,便是古籍记载,此洞天可随地脉流转而移动改变自身位置,并不似上清雷府洞天、太清度人洞天一般始终固定在龙虎山上空。

  某种程度上而言,玉清弥罗洞天比太清度人洞天更早失去音讯,原因便在于此。

  至于当年发生过什么,如今已成谜团。

  但对于龙虎山一脉的雷俊师徒而言,玉清弥罗洞天的消息比两方人间江州林族合流更吸引人。

  “左右无其他事,弟子有心前往那方两晋人间看看。”雷俊言道。

  元墨白:“府中事无大碍,掌门一路小心便好。”

  随着蔺山、刘笑、卓抱节、柯思成、秦采薇、徐瑞等人先后登临七重天境界,龙虎山一脉高功长老群体壮大,尤其是楚昆、张静真先后修成八重天境界,令龙虎山天师府如今独当一面人手开始充足。

  雷俊、元墨白愈发轻松,可以将更多府中事务交托楚昆、张静真、卓抱节、柯思成等人负责。

  近年来,雷俊、元墨白已经渐渐开始同许元贞、唐晓棠一样,日常更多以自身修行和教导弟子为主。

  眼下雷天师离开一时,自是无大碍。

  不过名义上,他并未出山。

  私下里,雷俊隐蔽了身形,离开龙虎山,前往大唐北疆之地。

  他来到一处相对隐蔽,荒无人烟的所在。

  然后,借助东阳玉佩,在这里悄然洞开直接由大唐人间前往今汉人间的虚空门户,方位同早年黄天道康明等人离开大唐时相近。

  虚空门户洞开,雷俊再以自身法力暂时予以遮掩,使之保密。

  对于炼制过太清八景宝蓑这等法宝的雷俊来说,又见过张徽在归藏门户的手段,此事自然难不倒他。

  到了今汉人间那边,雷俊亦是相同动作。

  此外出于谨慎考虑,雷俊通行期间,外貌已经重新化作东阳山人王旭的模样,浩然玄圭帮助下,他一身道门法力观之似儒家浩然气一般。

  重新踏足今汉人间,雷俊观察一番这边的天地灵气脉络走向。

  他没有第一时间前往江州林族,而是先到了信州。

  大汉龙虎山主峰仍不见踪影,只余下周围青山悠悠。

  雷俊于自己先前布置的基础上,再加上新制的十二张符诏。

  符诏光辉一闪,接着全部隐没无踪。

  雷俊微微颔首,这才渡过鄱阳大泽,前往江北。

  他越过江州林族祖地,来到对方暗中开通的虚空门户附近。

  雷俊天行箓已臻化境,光明正大行走于世,只要他自己不愿,能察觉其踪迹者寥寥。

  便是穿过虚空门户,亦不引起界域震动。

  守在门户两侧的两方人间林族子弟,皆无所觉。

  无声无息间,雷俊踏足新一方人间。

  两晋人间。

  他上下四方看看。

  果然,这方人间尚未开始天地灵气潮涌。

第434章东方青帝(二合一章节)

  通过大汉江州林族一些书信往来获知的信息,雷俊基本可以确定,这方两晋人间,相距汉末大劫,比今汉人间和大唐人间时间更近,换言之,两晋人间本身历史更短。

  并且两晋人间同大唐人间、今汉人间时间流逝上的差距还不小,超过千年以上。

  雷俊本人来到两晋人间后,进一步收集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史料讯息。

  汉末大劫后,这方人间也可以算是多灾多难。

  大汉之后的大晋皇朝起起伏伏,最终变作当下南北对峙的局面。

  虽然不似雷俊来这个世界之前记忆中南北朝相关历史那般风云变幻,但多年以来,整体依旧动乱不安。

  山河割裂的情况下,更使得南晋王朝和北晋王朝都先天有所不足,国运龙脉暗弱。

  虽然南北晋皇仍分别承载山河国运加持,但比之今汉、大唐、大明都差距甚远。

  甚至未必比得上当初艰苦迎战黄金汗国的大宋皇朝。

  不过天子帝王术加持,始终不容小觑。

  南晋皇帝和北晋皇帝,皆修成九重天境界,立于当世顶点。

  ……原本该是这样的。

  但事实上,这方人间的最强者,来自佛门。

  只不过,是两脉源流传承不同的佛门。

  须弥佛部。

  娑婆小西天。

  前者乃是北晋国教,部主毗摩舍在北地有万家生佛之名。

  佛部又称如来部,素来被誉为须弥金刚界五部之首,其中高手如云,在两晋人间已经经营不少年头。

首节 上一节 842/1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