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774节

  须弥羯磨部不得不考虑更加长远。

  五部素来各自经营,但当此特殊情形,他们亦不得不频繁互通声气,并提前做准备。

  “须弥宝部收缩,此前在大汉皇朝开拓的大好局面,几乎可以说一朝回到数年以前。”

  纪川言道:“此前大汉疆域内活跃的世家大族力量还有南荒的大空寺,眼下不知是何情况?”

  雷俊:“世家名门同样有所收敛,不复先前活跃,此消彼长,大空寺气焰则越发嚣张。”

  纪川闻言,不禁哑然。

  原本是须弥宝部、世家十二名门和大空寺三方角力较量的局面,现在须弥宝部甘愿退出,平衡顿时缺了一角。

  世家名门无意代替大汉龙虎山同大汉大空寺直接冲突,流血厮杀。

  面上他们自不会直接甩手走人,给汉庭帝室以口实。

  但结果就是看上去抵挡不住,步步后退。

  当然了,各大家主们也有话说。

  西域和尚靠不住,直接开溜,等于出卖了他们这些盟友,让各家“死伤”惨重,方有今日之祸,朝廷当严惩之……

  这还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纪川扶额。

  只是不知,对汉皇和汉太子会产生怎样影响。

  大汉龙虎山、须弥宝部、世家宗族,居然全都塌了下来。

  汉庭帝室需要亲自面对大空寺的反贼了。

  雷俊无心干涉大明皇朝北征,安心在大唐人间自己静心修行,只隔三差五通过自家师弟楚昆,蜀山派纪东泉,还有萧春晖、张徽他们收些大明人间的风声,知悉战况进展。

  大明皇朝这趟难得不内斗,自上而下大量高手出动。

  他们推进倒是不快,但是极稳。

  理学修士越战越强,步步为营的特点被陈裕等人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论北方异族还是须弥羯磨部,皆高手如云。

  双方联合更是惹人侧目。

  但大明皇朝这次爆发出更惊人的战争潜力。

  首辅陈裕。

  内阁排名第三的大学士桑岩。

  内阁排名第四的大学士刘冲。

  除了三位当朝大学士外,甚至还有本已致仕还乡的几位国老重新出山。

  再加上真武观主木淳阳和菩提寺方丈广书大师。

  光是这般顶尖高手,数量便达到夸张的地步。

  其他高手,不知凡几。

  大明阵列,仿佛会移动的巍峨高山,先压北方草原,然后再指向西域须弥佛门。

  “势大力沉没错,但这么个推进速度,应该只能把人赶回须弥,然后镇封须弥门户。”雷俊听楚昆谈起最新消息后说道。

  如果大明皇朝方面不贪的话,这也算是初步达成平靖西北的战略目标。

  看西域佛门此前对须弥山的重视,他们也不会冒着须弥山动摇的风险,行请君入瓮之计埋伏大明。

  对方难得团结一次,那须弥就索性关门谢客,让过对方这回的风头便是。

  还真不信大明皇朝能就此一直团结下去……

  “我原先也是这么以为的。”

  楚昆语气却有些古怪:“但最新接到的消息,大明皇朝那边,成功抢占通往须弥的虚空门户,从而继续猛攻须弥。”

  雷俊:“?”

  楚昆:“听说,是有明廷宫中内侍也组了一军参战,首辅陈裕亲自出马,倒是无人敢在内部生事,但对外,可能是为了争功,那队内侍冲得极快极猛,结果还真给他们抢门成功。”

  雷俊:“…………”

  PS:6k8章节

第409章九重天之上

  内侍,一样可能踏上修行之路。

  不论大唐人间还是大明人间,修道界历史悠久,悠悠漫长岁月下,类似事早已不稀奇。

  身体有缺者,或有些许不便,但路子终归不曾禁绝。

  便是最讲究阳刚气血肉身命功的武道,同样有相应分支。

  正如女子习武,亦可能有所成就。

  只是经年累月之下,历朝历代,内侍相关群体中少有与修行之道上出类拔萃者,故而世人便也少有特意提起。

  但眼下大明人间那边,倒是闹出不小的动静。

  毕竟大明皇朝同北方异族还有西域佛门这一场大战,双方顶尖强者云集。

  这种情况下,想要在正面战场有所斩获,非寻常人所能做到。

  “大明宫中内侍,出了能人,看样子可能还不止一个。”雷俊言道。

  楚昆:“明廷宗室子弟虽然人数众多,但成气候者却极为稀少,内廷从另一方向培养出高手了。”

  明皇舍得放他们出宫随军北征,这一趟大明皇朝上下确实算是难得团结起来,全力出击。

  “师兄,如果他们强行攻入须弥,这一战不知会如何收场?”楚昆轻声问道。

  佛门手印一脉,在须弥成了大气候。

  但这次他们的对手,不同于以往。

  大明人间,天地灵气潮涌已有数百年,不论时间长度还是当前灵气之丰沛,皆为诸人间之冠。

  只是此前大明皇朝因为内部原因而对立内耗严重,连各自为战都做不到,常年互相拆台扯腿。

  面对北方异族、归藏小明廷、人间道国、归墟、南方五代十国人间相通等等外部威胁时,大明修士最大的敌人,仍往往来自本土身后。

  某种程度上,在他们本身的观念里,往往亦视对方为真正的对手。

  四方边患,不过疥癣之疾。

  庙堂不正,才是危及社稷。

  只是当大明皇朝难得暂时结束内耗形成合力时,当前时间点这仍是毋庸置疑的庞然大物。

  不只须弥羯磨部和北方异族难当其锋芒。

  整个须弥金刚界五部,都如临大敌。

  金刚部主伽罗陀身陨,莲华部主宗伽失陷在外。

  好在全力回援的情况下,须弥中仍可能有佛部之主、宝部之主、羯磨部主三大九重天佛门法身圆满的高手,率领其他佛门上师坐镇。

  但对面大明皇朝此番参战九重天高手,只多不少。

  “首辅陈裕这次确实领袖群伦了。”

  楚昆言道:“除了当朝重臣和道、佛高手外,还有此前已经致仕的内阁老臣重新出山。

  按年龄算,老人家们都六百岁以上了吧?”

  雷俊:“七百以上恐怕都有了。”

  纲常礼制整体系统维持下,令理学修士可以反常地在年事已高情况下,仍保持强大实力。

  换了其他修行路数,六百岁以上的上三天修士将不可抑制步入衰弱。

  但理学一脉,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阶段,他们正当盛年。

  所谓致仕,告老还乡,更多是朝堂斗争失败后的产物,只有少数才是当真步入生命最后几十年阶段终于开始真正腐朽。

  故而人老心不老者,大有人在。

  反倒是理学修行的年轻一代,较之其他修行路数的修士,显得平庸甚至孱弱。

  而在大明皇朝,能入内阁者,至少是九重天修为。

  入阁者,方能担负社稷,臻至九重天圆满境界。

  所谓告老还乡,只要是安稳落地,并不会剥夺他们过往修为。

  是以大明朝等着重新出山的老人家们,一个二个都不容小视。

  虽然,以寿数论,他们已无多少时日。

  “那他们还这么拼命?”楚昆叹息。

  雷俊:“一者,门生故旧是张网,二者,此番是顺风仗,这种情况下,想去须弥一探究竟的人不会少。”

  楚昆闻言,若有所思。

  佛门手印一脉借须弥大兴。

  当中可能蕴含某些秘密,甚或珍宝。

  有兴趣一探究竟或者碰碰运气的人,想来不在少数。

  尤其是通过归藏,听闻来自大唐的消息,大唐人间曾经攻入须弥,击杀金刚部主伽罗陀等高手,之后更全身而退,便让大明这边众人一些额外顾虑也消散。

  但是……

  “须弥未必是那么好进的。”雷俊徐徐说道。

  当初他和唐晓棠杀入须弥,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早先他灭门大唐金刚寺后封堵大唐人间去往须弥的门户,出于种种考虑,模样看上去摇摇欲坠。

  有实力,但不多。

  雷俊本意是误导须弥中金刚部留守之人和身在大唐人间的金刚部主伽罗陀。

  但就结果而言,也误导了须弥里金刚界其他五部中人。

  所以等雷俊、唐晓棠突然压着金刚部主伽罗陀杀进须弥的时候,须弥里金刚界四部其实都比较空匮。

  只有宝部之主梵达陀日常值守须弥,他麾下宝部高手甚至都有很多人还在大汉人间那边。

  至于佛部,还有经营大宋人间的莲华部和经营大明人间的羯磨部,压根就不在须弥中。

  等这些须弥高手赶回来,雷俊、唐晓棠早已经回大唐了。

  须弥山下定然有古怪。

  但只得宝部之主梵达陀一人,看来是无法将之开启。

  可大明皇朝的老大人们,眼下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他们此番高手云集不假,但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儒家理学修士。

首节 上一节 774/1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