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第47节

  姜缘拜礼道:“师父,此三关魔障作何?”

  祖师摇头:“不知。”

  姜缘道:“弟子明矣。”

  祖师道:“童儿,若你教龙虎相会,再行周天穴窍九数,九转金丹即成也。此作丹道余步,童儿须谨慎!”

  姜缘再拜:“师父,弟子定谨记!”

  祖师遂唤退童儿,让其歇歇,何时功备,何时行此九转成丹一步。

  姜缘领命退去,返静室静修。

  ……

  光阴迅速,不觉半载过去。

  一日,和风正暖,姜缘静室盘坐,养性修真,得真见邀会讲,他欣然应允。

  众等在洞外一松树下会讲,姜缘初至此处,他心中暗说:“好地儿!”

  真见在旁说道:“师兄,此处乃前些年儿所辟,逢和风熏风起时,众等最喜此间会讲,若逢金风朔风刮,便作老柏树下会讲。”

  姜缘两眼张望,但见那前‘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

  此等老柏,修篁,松树俱是昔年与祖师初至灵台方寸山时,他所取山中灵植所种,至今有数百载。

  真见道:“师兄,此方会讲,请坐主席。”

  姜缘道:“既是会讲,无有席次之分,非是讲道,乃众等论道。”

  真见闻说,是以不分主次席,唤众等坐下。

  姜缘坐在靠尾一席,他方是坐下,听众等论道。

  大众依次行礼于姜缘后落座。

  大众问道:“颖藏,你近日得师父传的门道,是个甚门道?不若与我等说道说道。”

  姜缘闻大众声,复见有青年走出,眉开眼笑,朝四方拜礼道:“诸位师兄,我入门晚,近日方得师父传授门道,诸位师兄欲知,我定与诸位师兄说个明白。”

  大众道:“你修个什么门道?”

  颖藏说道:“师父乃传我个请仙扶鸾的门道!”

  大众问道:“此道怎说?”

  姜缘翘首以盼,闻说一二此‘请仙扶鸾’之说。

  颖藏喜笑颜开,说道:“诸位师兄不知,此门道了得!盖师父怜爱我幼,方传我此门道!此门道有问鬼神吉凶之说!”

  大众道:“有个什么效力?能活怎个寿数?”

  颖藏说道:“问鬼神吉凶,自能逃得灾难,纵有三灾,害不得我命。寿数之说,我无忧矣。”

  大众道:“逃灾与寿数有何干系?”

  颖藏取一符,说道:“诸位师兄,此乃生符也,戴此符,保我百年无虑,待百年后,再取个符就是。”

  大众惊呼:“你怎有这般多符?”

  颖藏有心卖弄,说道:“前有一师兄离山,那师兄修的门道乃是个‘符’,我与之一见如故,他赠我多生符矣。”

  大众听了,不觉心生艳羡,皆说‘师弟福气’。

  姜缘见之,心中暗道:“祸事!有道是‘财不外露’,若教有符作罢,藏着就是,今时使他人知,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此师弟有躲灾效力,本教他人羡,如此种种,性命岂不遭害。”

  颖藏却不知,他卖弄精神,尚欲教诸师兄知他手段。

  大众听着见着,待颖藏卖弄完,引大众鼓掌,再有他人依次说修甚门道。

  姜缘听着,却无人问他,盖他仙相将成,身有威气,似有道仙真,大众敬他畏他,不敢多言。

  众等会讲多时,天色将晚,方是散去。

  姜缘离去返室中静修,只待歇足,功备完全,便行丹成之步。

  此道功成,他即长生久视。

  他方回不久,又闻祖师相召,他只得往祖师静室去。

  姜童儿至静室不久,他见颖藏跪伏室中,满眼堕泪,悔恨不已,他却心知,多是祖师教其离去,保全性命。

  童儿走入里边,拜礼于祖师身前。

第72章 牵牛童儿,功完随作佛和仙

  姜缘入静室,拜礼于祖师身前。

  祖师将童儿扶起,遂道:“颖藏,我与你分说好歹,你且去,速速下山。”

  颖藏满眼堕泪道:“师父,你教我往哪去。”

  祖师说道:“我记你入门时说得乡贯,乃是西牛贺洲西玉国王子,你从那里来的,便回那里去就是。”

  颖藏只得告退离去,不敢再说。

  待颖藏离去,祖师望向姜缘,说道:“童儿,此间之事,你悉否?”

  姜缘答道:“师父,此间会讲,我亦参与。”

  祖师说道:“此间事,你作是何想,我记童儿早年常以‘火’字门中之道含糊他人。”

  姜缘道:“师父,有道是‘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此间事正作此理。我早年畏祸,却知财不外露,故我以弱示人,消人贪心,后得师父护持,再不遮掩。”

  祖师点头道:“此间之理,童儿你省得,待你功成时,却须记不可肆意卖弄神通,丹成亦该修心,断不能生了骄纵。”

  姜缘拜礼道:“师父,弟子明矣。”

  祖师此方与他言说,乃借颖藏之事,教他功成时须记不忘修心,若生骄纵,祸定至矣。盖金丹成之,性命之变,长生久视,法力无边,祖师忧他忘心。

  祖师问道:“童儿,何时功备行三关?”

  姜缘道:“师父,我意五六载间,行三关,九转成丹,必是功成。”

  祖师道:“童儿,此乃真难关也。”

  姜缘笑道:“师父,弟子修行有些年数,遇难关多矣,怎会临门一脚,惧难关不前?”

  祖师闻言,赞叹不已,说道:“童儿道心不移,定教功成。”

  说罢,祖师不再言‘难关’事,与姜童儿闲谈洞府诸事。

  姜童儿自祖师口中,知得府中诸弟子未有修持正道者,皆修旁门。非祖师不传正道,昔年府中诸弟子亦有入祖师眼者,盖祖师讲正道之难时,无有持修者,尽是弃之如履,持修旁门左道。

  姜缘暗叹无有缘法者。

  师徒二人谈话良久,取棋盘下了一局,却是祖师胜了。

  ……

  光阴迅速,不觉二载过去。

  姜缘作是三星仙洞中,养性存神,不急不躁,待功备完全,他方行‘九转成丹’此步,丹道余步难关,得祖师言说,他不敢疏忽。

  此二载间,他或听祖师讲道,或与诸师弟会讲,又或照拂左氏一家一二,教导那白鹿一二。

  此日间,姜缘盘坐三星洞外不远青苔石上。

  他观望不远那左氏樵夫举斧砍柴,嘴中念着昔年他教导的真言,此观左氏樵夫,他不知过几代也,然左氏一家,始终如旧,好些时家中兴旺,五六口人,差些时家中余老母幼子二口。

  姜童儿心中暗说:“此亦作众生相也,一代又一代,终不得自在。”

  那樵夫担柴一束,往家中回,途径姜缘在处,说道:“上师,您怎还坐于此,已半日余哩。”

  姜缘道:“我常静修于此,你却归家去,莫教你母心忧。”

  樵夫道:“上师,我今方归去,不使母忧,但见上师孤身坐此,形单影只,上师不若去我家中一坐?”

  姜缘闻说樵夫虑他‘形单影只’,哭笑不得,说道:“小子无礼,且去,且去!莫扰我清修!”

  樵夫作罢,往家中去。

  姜缘闭目养神,正待静修存神,忽心有所感,运气远观,但见那天远处,瑞气千条喷紫雾,祥兆也,贵气也。

  童儿自青苔石上起,他知此作贵人将至之相,此相他从前在老子身上见过。

  “童儿。”

  祖师声起。

  姜缘回首张望,祖师正在身后不远,他上前拜礼道:“师父,贵人将至。”

  祖师点头道:“老君将至,童儿随我相迎。”

  姜缘领命,站于祖师身后,静候老君到来,昔年老君入世,以‘老子’行走,今归天界,乃高居三十三天之上兜率宫的太上老君。

  不消多时,但见天远处,有祥云坠下,落三星仙洞前,散了祥云,果是太上老君,身伴青牛,有个童子牵牛。

  祖师迎上前说道:“老君,失迎!”

  太上老君笑道:“菩提,我此途经,本欲返天,但见离你洞天不远,来看你哩。”

  老君复望姜缘,惊怪道:“好个广心,二三年不见,丹道将成,得传正法,果是了得。”

  姜缘闻言遂恍然,知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之说,他拜礼于前,称是‘家师功劳’。

  祖师笑道:“老君既来看我,且随我入府中一观。”

  老君笑着应下,与祖师一同走入府中。

  姜缘走近牵牛童儿,说道:“且将此牛拴府外,你入府中。”

  牵牛童儿听言,只将牵牛绳一放,喜不胜收,只管追老君去。

  姜缘赶上把抓,将牵牛绳握住,心中暗道:“怎地老君此牵牛童儿,心性疏忽,怎作牵牛之功。”

  他牵青牛行至洞府门前,将牵牛绳拴起。

  姜缘轻拍青牛首,说道:“安分待着,你我相熟,莫生事端。”

  青牛抬首张望,发出叫声,似作应声。

  童儿方是安心,入得府中,他追上祖师与老君,牵牛童儿,同至楼台,设席而坐。

  待落座后,祖师问道:“老君不居兜率宫,下界作甚?”

  老君指定尾席牵牛童儿,说道:“盖宫中童儿各有值守,缺个看牛的,此童身有缘法,下界来收上天罢。”

  祖师笑道:“原是缘法,该谢老君来望我才是。”

  老君道:“今来看你,不亏哩,非是如此,不知广心修行到此步了。”

  祖师道:“此将行九转成丹步,尚未竟全。”

  老君张望姜缘,说道:“广心行至此步,定教功成,竟全只差些许光阴,怎地,菩提,广心丹成,你教道途往何去?”

  祖师道:“功成时童儿自知,有道是‘功完随作佛和仙’,是个何般路数,童儿自省得。”

  姜缘闻说,心静如水,正应祖师言说,功完随作佛和仙,他功未竟全,此等言说,却是不提,只道一心教丹成。

  求月票,追读

首节 上一节 47/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