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651节

  当记者将韦德那段“毕业宣言”原封不动地转述给他时,陆远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微笑。

  这种微笑,与他面对勒布朗·詹姆斯时那种掌控一切的冷峻截然不同。

  那是一种长辈看着自己最得意的晚辈,眼中充满了欣慰与骄傲的笑容。

  “德维恩是我执教过的,最有天赋,也是最勤奋努力的球员之一。”陆远的回答,充满了毫不吝惜的赞美。“我为他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他早已是一名成熟的球队领袖,一名无可争议的联盟超级巨星。他说他想证明自己毕业了,这很好。我很期待,也非常想看到他的毕业作品,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这番话,让习惯了赛前垃圾话和心理战的记者们大感意外。

  没有一丝一毫的针锋相对,没有一句暗藏机锋的嘲讽,只有纯粹的,如同师长对学生的赞美与鼓励。

  然而,真正了解陆远的人,比如TNT演播室里的肯尼·史密斯,却从这番话中读出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这恰恰是最高明,也最诛心的心理战。陆远完全跳出了“对手”的框架,他将自己摆在了“考官”的位置上。

  他没有给韦德任何“敌人”的标签,而是将这轮系列赛,直接定义为一场盛大的“毕业典礼”。

  这样的定义,无形之中就将所有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般全部推到了韦德一个人的肩膀上。

  赢了,那是学生超越了老师,是理所应当的传承。输了,那就意味着学艺不精,毕业失败,还需要继续磨练。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陆远这位“考官”都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教练,既然您如此了解韦德,这一轮系列赛,您会用谁来对位他呢?是刚刚在防守端大放异彩的特雷西·麦克格雷迪,还是经验更丰富的保罗·皮尔斯?”有记者再次提出了这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陆远微笑着,缓缓地摇了摇头。

  “为什么你们的思维总是陷入一对一的框架呢?篮球,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决斗。对付一名像德维恩这样级别的球员,靠的不是某一个人的单防。”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享受着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他答案的感觉。

  然后,他的目光扫过全场,用一种清晰而平淡的语气,公布了他的策略。

  “这一次,我们为德维恩准备的,不是某一个特定的防守者。我为他准备的,是一份‘答案’。”

  “答案?”在场的记者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困惑与不解。

  陆远没有再做任何解释。他只是留给了全世界一个神秘莫测的微笑,随后便起身,结束了这场吊足了所有人胃口的发布会。

  “答案”?这个词,像一个神秘的咒语,在短短几分钟内,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迅速传遍了整个联盟。

  TNT的演播室里,查尔斯·巴克利正在对着镜头滔滔不绝地分析着热火三巨头的优势。而他的搭档肯尼·史密斯,则锁着眉头,陷入了长久的沉思。突然,他像被一道闪电击中般,猛地一拍桌子,眼睛瞪得溜圆。

  “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陆远的意思了!”肯尼·史密斯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答案’!The Answer!他说的不是一份答案,他说的是一个人!阿伦·艾弗森!”

  巴克利被他吓了一跳,一脸茫然地反驳道:“让艾弗森去防韦德?肯尼,你疯了吗?韦德比现在的艾弗森更高大,也更强壮!艾弗森的防守,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里,都从来不是他的强项!韦德会像一辆跑车一样,从他身边呼啸而过的!”

  “不,查尔斯,你的思维还停留在第一层。”肯尼·史密斯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篮球对位!这是一个象征!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宣言!是陆远在向他的弟子韦德,传递一个清晰无比的信息!‘闪电侠’对阵‘答案’!这是两个时代最伟大的后卫之间的直接对话!陆远是在用这种极具仪式感的方式告诉韦德:你的速度确实很快,快如闪电,但我的球队里,有能够解答你一切问题的‘答案’!这已经超越了战术,这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博弈!陆远这个家伙,他根本就不是一个教练,他是一个心理学教授!”

  东部决赛第一场,在山猫队的主场,时代华纳中心球馆,正式拉开了帷幕。

  球馆内的气氛,与上一轮对阵凯尔特人时那种充满了敌意与火药味的状态截然不同。

  当现场DJ介绍客队球员,喊出德维恩·韦德的名字时,球馆内爆发出了持续而热烈的掌声。

  这里的球迷尊敬韦德这位曾经在陆远麾下,为尼克斯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超级巨星。

  韦德在漫天的掌声中向四周的球迷挥手致意。

  然后,他的目光,穿越了整个球场,与教练席上那个熟悉的身影,在空中交汇。

  陆远向他微笑着,轻轻点了点头。韦德也点头回应。

  没有言语,但师徒之间的情谊,在这一刻,已经超越了胜负。

  比赛开始的哨声,终于吹响。

  热火队获得了第一次进攻球权。

  球经过简单的传导,毫无意外地落入了韦德的手中。

  正如肯尼·史密斯所预言的那样。当韦德抬起头,看向自己的防守者时,他看到了那个身穿山猫队三号球衣的男人。

  那个曾经桀骜不驯,用华丽的变向和无畏的突破,定义了一个时代的男人——阿伦·艾弗森。

  韦德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矮小一些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是教练给他的,第一道考题。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复杂的情绪,发动了他那标志性的,如同闪电一般的突破。

  他的第一步,快到肉眼几乎难以捕捉。他想用最纯粹,最绝对的速度,一步过掉这个已经三十六岁的传奇。

  然而,艾弗森的反应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艾弗森没有像大多数防守者那样,下意识地向后退步,以求缓冲空间。

  恰恰相反,他向前,狠狠地贴了上来。

  他用自己同样惊人的爆发力,死死地卡住了韦德启动的第一条路线。

  与此同时,他的手像一条不知疲倦的毒蛇,不断地骚扰着韦德手中的篮球。

  韦德感觉自己像是撞在了一块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牛皮糖上。

  他被迫停下脚步,一个急促而大幅度的体前变向,试图从另一侧寻求突破。

  艾弗森的脚步,如同鬼魅一般,再次精准地跟上。

  他的重心压得极低,像一头即将发起攻击的猎豹,那双眼睛里,燃烧着永不熄灭的斗志。

  韦德连续两次尝试用速度强行突破,都被艾弗森用这种近乎于窒息的,寸步不让的贴身防守给硬生生地顶了回来。

  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完全没有想到,已经三十六岁的艾弗森,竟然还拥有如此恐怖的横向移动速度和令人窒息的防守韧性。

  艾弗森的体重或许不如他,但他的核心力量,他的脚步速率,他的体能储备,都保持在巅峰水准。

  突破不成,韦德只能无奈地将球传给了侧翼的卡梅隆·安东尼。

  安东尼利用自己丰富的进攻技巧,命中了一记高难度的后仰跳投。

  二比零。

  热火队先声夺人。

  但是,所有明眼人都看出来了,韦德的第一次进攻打得极为难受。

  他甚至连一次像样的出手都没有形成。

  攻守转换。

  轮到山猫队进攻。

  安德烈·米勒,这位球场上最低调,却最富有智慧的指挥官,不紧不慢地将球带过半场。他的眼睛,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雷达,迅速扫描着热火队的防守站位。热火队的防守策略,极具侵略性。他们的球员,利用出色的运动能力,不断地对持球人进行压迫,试图制造失误,然后打出快速反击。

  米勒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他一个看似随意的击地传球,将球给到了罚球线高位的埃尔顿·布兰德。布兰德接球,立刻做出了一个投篮的假动作,成功地吸引了内线克里斯·波什的防守注意力。就在波什重心上浮的一瞬间,布兰德手腕一抖,一个精妙绝伦的背身传球,篮球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精准地穿越了人缝,送到了从底线悄然空切进来的肖恩·马里昂手中。

  马里昂接球,面前已是一片坦途。他轻松写意地,用一个单手挑篮,将球放入篮筐。

  二比二。

  这是一个典型的,教科书般的,山猫式团队配合。整个进攻过程,如同一首流畅的诗歌,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没有一丝一毫的停滞。热火队那充满压迫感的防守,被一个简单到极致的传切配合,就轻易地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场上的局势,变得愈发清晰。

  热火队的进攻,完全依赖于三巨头的个人天赋。韦德在艾弗森的死亡缠绕下艰难地寻求突破机会。安东尼用他那万花筒般的单打技巧不断地挑战着保罗·皮尔斯的防守。波什则在外线寻找着中距离的跳投空间。他们的进攻,华丽而直接,充满了巨星篮球的美感。

  然而,山猫队的进攻,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像一部被设定了精密程序的机器。篮球在任何一个人的手中,都不会停留超过三秒钟。海量的,不知疲倦的无球跑动,坚如磐石的掩护,以及时机恰到好处的空切,让热火队那引以为傲的运动型防守,彻底失去了用武之地,球员们被调动得疲于奔命。尤其是理查德·汉密尔顿,这位联盟中最伟大的无球跑动大师,他像一个永远不会感到疲倦的幽灵,在场上疯狂地奔跑,一次又一次地,借助本·华莱士那如同城墙般坚实的掩护,找到转瞬即逝的空位出手机会。

  第一节比赛还没打完,汉密尔顿就用他那如同机器人般精准的接球就投,轻松地砍下了十分。

  而热火队的核心韦德,则在艾弗森的贴身撕咬下打得无比挣扎。

  他每一次接球,都要付出巨大的体力去进行摆脱。

  他每一次启动,都要面对艾弗森那如同附骨之疽般的骚扰。

  他的比赛节奏被彻底打乱了。

  第一节比赛结束,记分牌上的比分是三十比二十二。

  山猫队兵不血刃地取得了八分的领先优势。

  而韦德单节六次出手仅仅命中两球,得到了可怜的四分。

  节间休息的时候,陆远将球员们召集到一起,他的表情平静得如同古井无波。

  “做得很好。”他用一块白板擦,轻轻地擦拭着战术板。“继续保持下去。记住,我们的优势,不在于某一个点的强攻,而在于我们是一个无法被分割的整体。用传球,去调动他们的防线。让他们跟着我们的节奏来回奔跑。消耗他们的体能,瓦解他们的防守阵型。阿伦,继续给他压力,不要让他有任何轻松启动的机会。把他逼到我们的陷阱里来。”

  艾弗森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斗志。

  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证明自己价值的荣誉之战。

  而在球场的另一端,热火队的更衣室里,气氛则显得有些凝重。主教练埃里克·斯波尔斯特拉,正对着战术板,焦急地大声布置着战术。

  “德维恩,你必须打得更有侵略性!不要再犹豫了!用你的身体,用你的力量,去冲击他!阿伦·艾弗森已经三十六岁了!他根本承受不住你的冲击!撞开他!只要你突进去,他们的防线就会收缩,机会就出来了!”

  韦德低着头,默默地点了点头。但他心中,却涌起了一丝无力的苦涩。他知道,事情远没有教练说的那么简单。艾弗森的防守,远比看上去要难缠得多。那不是单纯的力量对抗,而是一种经验,预判和意志力的综合体现。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艾弗森的身后,站着的是那个如同铁塔般的本·华莱士。那是教练为他精心准备的,第二道,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防线。

  第二节比赛开始。

  韦德果然执行了教练的意图。他加强了突破的坚决性。他不再试图用单纯的速度去过人,而是开始更多地利用自己强壮的身体,去强行冲击艾弗森的防线。

  有一次,他终于成功地用肩膀,硬生生地撞开了艾弗森半个身位,杀出了一条血路,冲向了内线。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即将迎来一片开阔地的时候,那个他最熟悉,也最畏惧的身影,早已如同一座山峰般,屹立在了他的面前。

  本·华莱士。

  韦德在空中,面对着大本那张凶神恶煞,不带一丝情感的脸,他感觉自己仿佛撞上了一堵墙。他只能在身体完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勉强地将球抛向篮筐。

  “啪!”

  一声震彻全场的巨响,篮球被大本那蒲扇般的大手,狠狠地,毫无悬念地,钉在了篮板之上!

  山猫队立刻发动闪电般的快速反击。麦迪接球后,如同一阵风般,带球冲向前场。面对着卡梅隆·安东尼的追防,他甚至没有减速,在三分线内一步,旱地拔葱,一记潇洒飘逸到极致的干拔跳投,篮球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线。

  唰!

  空心入网。

  分差,被瞬间拉开到了两位数。

  韦德的心,一点一点地,向无底的深渊沉去。

  他发现,自己完全陷入了一个由恩师亲手为他设计的,无解的困境之中。他如果选择自己强行攻击,就会一头撞进山猫队早已布置好的,由艾弗森和华莱士构筑的内外双重防守陷阱。如果他选择传球给队友,安东尼和波什虽然能够利用个人能力得分,但那种低效的,充满勉强的单打,其得分效率,完全无法跟上山猫队那种水银泻地,多点开花的团队进攻。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巨大蛛网上的蝴蝶。无论他如何拼命地扇动翅膀,都无法摆脱那张由陆远亲手编织的,看似无形却坚不可摧的大网。

  半场比赛结束,山猫队以六十比四十二领先了十八分。

  比赛的悬念,似乎正在被提前终结。

  下半场,韦德试图用一己之力,强行逆转比赛的走向。

  他打得像一个悲情的英雄。他开始疯狂地,不顾一切地得分。

  他用尽了自己所有的武器库,急停后仰跳投,迷踪步上篮,欧洲步突破。他单节狂砍十六分,试图以一己之力,将球队从悬崖边上拉回来。

  然而,山猫队对此,似乎毫不在意。他们依旧不紧不慢地,打着自己的团队篮球。他们的战术纪律性,达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你韦德在这里辛辛苦苦地得到两分,我这边汉密尔顿,或者麦迪,或者皮尔斯,就能通过一个更加轻松写意的团队配合,还一个两分。

  分差,就像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始终冷酷地横亘在那里。

  最终,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山猫队以一百一十比九十三,十七分的巨大优势,轻松地赢下了系列赛的第一场。

  韦德全场砍下了三十二分,七次助攻,但他的出手次数,也高达二十八次。而他的两位巨头队友,安东尼和波什得分都未能超过二十分。

  赛后,韦德一个人坐在更衣室冰冷的板凳上,用一条巨大的毛巾盖住自己的头,久久不语。

首节 上一节 651/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