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即便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供养一两个孩子读书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负担,基本上都能负担得起。
至于说更多孩子的家庭,珀菲科特也只能是爱莫能助了。
愿意读书、重视教育的自然不用多说什么,父母哪怕节衣缩食也会送孩子去读书。
但那些不重视孩子教育问题的,你哪怕是发钱给他,他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趁早送去当学徒,多学一门手艺可以进厂拧螺丝挣钱养家。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能进工厂拧螺丝可是好工作。
然而对于才11岁的吉米来说,家里已经只剩他和妹妹,他作为哥哥必须要保护好自己的妹妹。
这是母亲临终前对他的嘱托,他将其牢牢的记在心里。
所以当有官员来告诉他和妹妹,他们两个都需要去读书的时候,吉米就对那位看起来虽然严肃,但人很好的官员撒了个谎,说自己已经十二岁了要去工作,让妹妹去读书。
他当时心里并没有多想什么,只是觉得读书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如果他和妹妹一起去读书,可能人家开销太大,会导致他们两个都没有书读。
当时的吉米并不懂得那么多,他还以为是那位严肃的官员自己出钱供他们读书。
尽管后来那位官员解释这是北境领主的命令,钱也是领主府出的,但吉米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
他始终认为自己读不读书无所谓,让妹妹学好就行了。
他可以去打工赚钱,来养活妹妹。
虽然北境对他们这样的孤儿有补贴和接济,但吉米还是牢记着母亲的教导,人要靠自己,要自食其力。
所以他为自己找了一份在工厂里当学徒的工作,算是提前过上了打螺丝的生活。
这份工作是那位官员好心帮他介绍的,不然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怎么都不可能去到生产蒸汽骑士的工厂里干活,成为一个学徒。
吉米也没有辜负别人对他的帮助,他是一个很勤劳的孩子,而且很努力也很好学。
师傅教的东西他都牢牢的记在心里,哪怕一遍听不懂他也会强迫自己记下来,然后再慢慢去理解。
凭借着这样认真的态度,吉米在工厂里还是很受欢迎的。
当他打完卡,提着自己的饭盒走进工厂里的时候,工友们都在和他打着招呼。
吉米也一一礼貌的回应,他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教导过他,待人一定要有礼貌,他并没有忘记这一点。
而且工厂里的大家一直都很关照他,除了师傅之外,其他工友也教会了他很多东西。
并且平日里,大家也都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提供一些帮助,让这个十几岁就要出来养家的孩子能够稍微轻松一点。
吉米并没有拒绝大家的帮助,毕竟他是确实需要帮助。
但在接受大家帮助的同时,吉米也将这一切牢牢记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在自己有能力之后一定要回报大家。
来到自己的工位,吉米看到师傅已经开始干活了,于是赶忙放好自己的东西,然后来到师傅身边跟着忙碌起来。
吉米的师傅是工厂里的一位技工,专门负责他们这个工位的总装和质检,而他们这个工位则一共有六个工人,是一个小小的班组,承担着蒸汽骑士的部分组装工作。
在其他车间生产组装完毕的蒸汽骑士框架会被送到他们这里,由他们来完成外壳部分的安装。
这是个相对轻松的活,即便是吉米这样的孩子在搞清楚了流程和步骤之后,也能够在轱辘的配合下一个人独自完成所有的工作。
不过吉米只懂得如何做,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看自己干好还是干坏了,对于吉米来说还属于他不懂的范围。
所以吉米一直都很认真,认真的工作、认真的学习、认真的接受其他人的批评和教导,为的只是让自己能够更快的掌握工作需要的技能,让自己能够更认真也更好的去工作。
虽然他没有去读书,但对于能够让他的妹妹去读书的北境领主,吉米一直抱有极高的敬意。
在知道工厂是在为她生产蒸汽骑士甲胄之后,吉米更加努力的工作,他觉得自己只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就算是对那位领主大人的报答了。
而像吉米一样心思的人在工厂里还有很多,或许像他这么小的不多,但对于北境领主的感激确实每一个人都有的。
因为很多人都像小吉米一样,受到了珀菲科特的恩惠,让自己的日子变好了。
所以这些人心中感激,对北境领主也充满了尊敬和爱戴。
这也稍微带来了一点小小的趣事,那就是随着原本的革命军改革成为了自治领,原本在新大陆的工人群体中传播的工人联合会,也随之向北境开始扩散。
但他们的传播在北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为对于北境的工人来说,他们和同行相比根本不算受压迫,而且他们也不想去推翻北境领主的统治。
与之相反,他们很拥护珀菲科特。
以至于当一些来自新大陆的工人联合会工作人员打算向北境的工人传播他们的思想,鼓动他们去反抗北境领主的统治的时候,还有人差点被揍了一顿。
吉米对这些事是不太懂的,但他知道,他能够有现在的生活,是那位北境领主的恩典与仁慈,自己需要努力工作来回报她。
在这样的想法影响下,吉米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以至于到了饭点的时候他都因为太过于专注自己手上的工作而没有听到开饭的铃声。
还是他的师傅喊了他一声,吉米这才反应过来,放下了手上的活,擦了擦手之后准备吃饭。
吉米给自己做的午餐很简单,或者说对于北境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现在的食物都已经变得很简单,两块昨天领的压缩饼干,和一点吉米自己做的咸菜。
这还是吉米的母亲还在世的时候教给他的,尽管那个时候母亲只是让他在边上帮忙,并没有教他如何制作咸菜,但吉米还是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回忆起了母亲是怎么做的,然后自己做了一些咸菜。
至于这些菜,当然不是市场买的,而是吉米自己去野外挖的野菜,以及周边邻居送给他的一些蔬菜。
吉米工作虽然很认真,但他毕竟只是个孩子,在工厂里干活即便再怎么勤快也没法和成年人比,所以他能够领到的工资只有其他人的一半多一点,而这已经是工头格外关照的结果了。
虽说两个孩子的生活开支不会特别大,吉米的工资也能够保障两个人的生活,但指望吉米自己有钱去买市场里贵的吓死人的蔬菜,他还是舍不得这个钱的。
现在的北境可以说什么都贵,市场里卖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周边的城镇用温室大棚或者地下庇护所的大型空间种植出来的,不仅产量不高,而且因为种种原因成本也同样不低。
所以市面上虽然有新鲜的蔬菜贩卖,以吉米的工资咬咬牙也不能说买不起,但一周一次最多了。
更不用说吉米还需要购买肉蛋奶来改善伙食,让自己的妹妹吃好一点,这就更使得吉米在生活中要足够精打细算。
将一些不耐存储的蔬菜和野菜一起做成咸菜,这是能够让自己可以多吃一段时间的朴素办法。
对此,吉米的师傅多少是有些看不下去的,但他也知道吉米的自尊心很硬,过多的帮助只会让这个男孩承受不住。
也是出于这一点,吉米的师傅和其他工友们即便帮助吉米,也大多是以自己东西买多了之类的借口,将其中的一部分送给吉米。
好在吉米和他妹妹都还是孩子,吃的本身就要比成年人少,再加上吉米本身也有工作,总的来说让自己过得还是不错的。
“嘿,吉米!这个给你。”师傅将一个小纸包扔给了吉米,吉米伸手接过,发现使用油纸包好的一个小包,晃动一下里面还有沙沙响的声音。
“师傅,这是什么?”吉米不明就里,问了一句。
“是糖,昨天我路过杂货店看到有糖卖,就顺手买了点,你师娘说你一个小家伙肯定舍不得拿钱买糖,就让我包了一包给你,拿回去让你妹妹也尝尝甜头。”师傅说的很随意,但实际上他昨天是特意去买的。
“不,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吉米昨天其实也看到了杂货铺里售卖的糖,他当时也想买,但看到了价格之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说着,他就要把纸包还给师傅。
“让你拿着就拿着,那是你师娘的心意!而且师傅我是厂里的技工,工资比你高八倍,我家还有四个人拿工钱,不缺这一点,你再推我要生气了。”师傅如是说着,直接拒绝了吉米塞回来的纸包。
吉米见状也只能收好了纸包,心里充满了对师傅的感激。
第517章 裁判骑士在行动
一天的工作非常的辛苦,即便在北境工人的工作时间已经被大大缩短,但一整天的劳动下来,每个人身上依旧难掩疲惫。
不过除了疲惫,他们的脸上并没有愁苦,反而有种溢于言表的满足和幸福。
这很好理解,人总是容易满足的,当你有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稳定工作,不用为了生计和活下去发愁的时候,你也会感到满足和幸福的。
至少对于小吉米来说,他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也很满足于现在的生活。
对于曾经只是无依无靠、差点在冬天冻饿死的孤儿来说,现在的生活是他做梦都难以想象的。
有虽然不大、但足以遮蔽风雪的房子,有收入虽然不高、但足以养活自己和妹妹的工作,有虽然称不上富贵、但依旧能够让自己和妹妹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
人是要知足的,他的母亲生前曾经教育过他,人活着要惜福,这样福气才能够长久。
那些不珍惜自己福气的人,肆意挥霍自己的美好生活,终归是会不长久的。
更不用说得陇望蜀,有着已经很好的生活,却总觉得不够,还想要更多的人,那样的人是无法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就更别提感受到幸福了。
小吉米牢记着母亲的教诲,他知道有些东西是不属于他的,去奢求到最后只会连自己现在拥有的都保不住。
所以他从来不去奢求自己认为自己不配的东西,就好像可以去读书,他也只是让妹妹去读,而他自己则是努力工作。
因为他觉得两个人都能去读书这样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然而有人知足,自然就会有人不知足。
小吉米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觉得很幸福,自然有人会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依旧不够令他感到满足。
在小吉米回家的时候,就注意到路上有人在宣传某种宗教信仰。
小吉米对此不感兴趣,他的母亲教导过他,除了天父之外不可有别的神,更不用说在小吉米看来信仰神灵其实没什么用。
在他和妹妹快要被冻饿死的时候,是北境的好心人救了他们,给了他们衣服、食物和现在美好的生活,要感谢要崇拜也该是崇拜创造了这一切的那位北境伯爵,而不是这些不知所谓的神灵。
只是小吉米能够抵御这些邪说怪论,但那些本身对现在生活不那么满足的人就不行了。
小孩子心思单纯,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自然好说,然而大人却不一样,成年人的心思更复杂,想的事情更多,心中有的欲望自然也就更多,受到的诱惑同样也随之增长。
这些宣传某种宗教信仰的家伙鼓吹的是信仰他们的神灵,就能够获得神灵的赐福,只要他们足够虔诚就能够升入神灵的神国,永恒的享受神国的生活。
在那里人们不用劳动,河里流淌的是蜜和牛奶,只需要躺在树下,成熟的果子就会自己落进嘴里,每个人都不会死也不会生病,人们的所有欲望都会得到满足。
只要你虔诚的信仰神灵,你就能够获得进入神国的资格。
这样的话语对于那些没有什么见识的普通底层民众来说,是具有很强的蛊惑性的,甚至那些拥有一定的知识、生活也相对富足的社会中层来说,这样的话语都拥有着很强的蛊惑性。
也就只有那些真正的权贵对此没有什么兴趣了,毕竟对于他们而言,所谓的神国除了能够不会生老病死之外,其他的对他们没有任何吸引力。
他们在凡间也能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且吃的还是山珍海味,而不是什么洗都未洗的野果。
至于蜜和牛奶?谁喝这么普通的东西,还要自己趴在河边毫无形象的去喝。
所以这个莫名兴起的宗教也就是在普通的中下层民众当中传播,至于高层对此都不屑一顾。
同时因为这个宗教的传教活动,他们很快就已经被北境的官方机构盯上了。
毕竟他们的传教行为实在是太过明目张胆了一些,几乎是毫不掩饰的就在北境开始传教,这自然很容易被官方机构给盯上。
维克托亚帝国可没有什么信仰自由的说法,而且教会也因为和珀菲科特达成了合作从而进驻了北境,现在有人来抢生意,你猜教会会是什么反应?
别的不提,教会的裁判所可是派出了一名裁判官来调查此事,为此还出动了一支裁判骑士团。
教会手上当然拥有武装力量,不过他们因为只是宗教团体的缘故,这些武装力量的规模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通常来说,教会被允许在修道院或者圣堂内保留有一定的自卫武器,毕竟在过去的时代强盗、劫匪什么的还是比较猖獗的,教会之所以把圣堂修建的那么坚固自然是有实际需求的。
不过除了这些之外,一个教区的主教手中,通常会有一定数量的武装修士,或者教区守护骑士。
这些人的数量不多,但集结起来的话大概也能有一个骑士团左右的规模,负责守护教区不被各种邪魔侵扰。
通常来说,这部分人主要是由信仰全父的骑士或者武装力量自愿担任,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甚至就是当地的贵族老爷和他们的骑士。
简单一点概括就是地方武装力量套了一层宗教的皮。
但教会本身并非没有真正的力量,比如裁判所和护教骑士。
他们是教会培养出来嫡系超凡者所组成的精锐力量,拥有着和正规军不相伯仲的实力,同时还因为教会强大的财力和所掌握的知识拥有着远比一般王国军队更好的装备。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教会的护教骑士可一直都是装备精良和实力强大的代名词。
这样的武装力量更是一度成为教会凌驾于各国之上,就连国王继位都需要教会加冕才能具备法理性的重要依仗。
只是随着热武器的兴起,曾经的骑士已经逐渐为时代所淘汰,各国的贵族骑士是这样,教会的护教骑士也是一样。
虽然教会在为他们升级装备,也在尽可能提升他们在热兵器时代的实力和适应能力,但总体来说教会的武装力量已经没有当年的威慑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