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200节

  “什么情况?”

  看着这些中微子数据,李青松心中满是凝重。

  “能级这么高,似乎意味着某些剧烈的天体物理现象啊……”

  他一颗心渐渐有些忐忑起来。

  耐心等了足足一天的时间,李青松始终在动用着所有观测力量瞄准着那个坐标点,但等待之中的光线始终未能出现。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一滴冷汗从李青松额头滴落。

  此时此刻,最后一点希望也已经破灭。

  这确确实实是一次超新星爆炸,且,是能量释放集中在高能辐射层面的,几乎没有可见光与中微子辐射的超新星爆炸。

  并且,它距离李青松此刻所在的恒星系,距离仅有不到200光年。

  这种奇特的超新星爆炸模式,李青松曾经看到过。一开始他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后来在和云罗文明的交流之中知道了真相。

  这是毫无疑问的全银河系战斗力第一,毁灭者文明的战略性武器。

  毁灭天灾!

  在大约200年以前,毁灭者文明的毁灭天灾,在距离此刻的自己约200光年之外,发动了。

  但,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此刻这一片星域,是赤星联盟和空间级魔眼的交战战场。而两大空间级文明之所以开始战争,几乎必然是因为观测到了在另一处星域,在毁灭者文明与英仙联盟交战的战争之中,毁灭者已经动用了一次毁灭天灾。

  毁灭天灾一千年时间内只能使用一次。

  正因如此,赤星联盟和空间级魔眼之间的战争才会展开。但此刻为什么,为什么在这一片星域之中,毁灭天灾又一次发动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急速的思考之间,答案渐渐浮现在李青松脑海之中。

  真相可能很简单,且几乎必定是这两种可能性之一:

  第一种可能性,毁灭者文明在和英仙联盟的交手之中,其实并未使用毁灭天灾。空间级魔眼和赤星联盟观测到的,毁灭天灾激发的现象,其实是一场骗局。

  第二种可能性,毁灭者文明可能又取得了科技进步,缩短了使用毁灭天灾的时间间隔。

  但无论究竟是哪种可能性,都意味着一种情况:

  这是一个陷阱!一个毁灭者文明早就布下的陷阱!

  他们通过一些假象,引诱空间级魔眼和赤星联盟开始战争,然后自己再跳出来,通过毁灭天灾的又一次激发,试图一举将这两个文明都灭掉!

  甚至于,那个英仙联盟都可能只是个幌子。

  依照毁灭者文明的一贯风格,英仙联盟投降毁灭者文明几乎不可能。因为毁灭者文明不需要俘虏。

  那么……说不定那个英仙联盟其实早就被灭掉了,所谓的毁灭者文明和英仙联盟的战争,只是毁灭者文明披着英仙联盟的皮在演戏而已!

  真正目的是灭掉赤星联盟和空间级魔眼!

  推测出这一点,便连李青松都感觉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个毁灭者文明究竟强到了哪种地步?以一个文明之力,对抗同级别的总计三个文明,这谋划甚至还极有可能成功了!

  那么……

  现在情况如何了?

  那个空间级魔眼死就死,甚至死了更好,但……赤星联盟呢?

  赤星联盟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云罗文明情况又如何了?

  如果毁灭者文明真的成功了,英仙联盟、赤星联盟、空间级魔眼全灭,这银河系之中的局势……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可是现在,记录者文明只想着隐藏,几乎不现身,英仙、赤星、魔眼三个高个子都被干掉的话,谁还能阻止毁灭者文明?

  这不仅仅是李青松与赤星联盟、云罗文明之间的情感因素,还有着切实的自身利益的因素!

  没了那些高个子顶着,没了他们吸引毁灭者文明的火力,说不定毁灭者就能专心搜寻低级文明,闹不好自己就得被随手灭掉。

  李青松急速思考着接下来的银河系局势,然后便发现……

  自己完全插不上手。

  无论未来局势如何变化,无论未来是什么样的命运降临到自己身上,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被动等待,被动接受。

  “当前情况,还是只能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完成物资采集工作后,继续追击紫月文明!

  干掉紫月文明后,立刻逃离这一片星域,逃的越远越好。

  至于云罗文明……我无力插手,希望你们能逃脱此次劫难,希望赤星联盟能继续延续下去吧……”

  带着满心沉重,李青松再度投入到了浩大的建设工作之中。

  匆匆又是数年过去。这一天,李青松的引力波探测器忽然间接收到了一些信号。

  此刻的李青松很显然是没有使用引力波进行通讯的能力的,但接收引力波还是可以做到的。

  早在电弱阶段,李青松就建造了精度极高的引力波探测器。此刻到了强核巅峰阶段,引力波探测器的探测能力更是大幅增加。

  原以为这一次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仍旧只是一些正常的天文现象,譬如中子星碰撞、黑洞碰撞之类,但很快,李青松便发现,这一次的信号似乎具备某些内在的逻辑联系,像是一段信息,而不是某些自然现象。

  略微研究一番,在尝试着使用云罗文明的文字和语言体系作为破解的钥匙之时,那段信息立刻被翻译成了具备明确意义的文字体系。

  李青松瞬间便明白了过来。

  这是引力波广播!还是云罗文明发布的引力波广播!且,极有可能是发送给自己的!

  原因很简单,这一段信息之中并没有附带字典信息,而且,唯有使用云罗文明的语言体系作为钥匙,才能将其破解。

  而唯有与云罗文明有过交流,掌握了云罗文明语言体系的文明才能拥有这把钥匙。

  其余文明哪怕科技比自己更先进,在不掌握云罗文明语言体系的情况下,也几乎不可能将其破译。

  只不过,采取这种引力波广播的方式,且面对的是自己这种未掌握引力波通讯,仅能通过引力波探测器来勉强接收的强核文明,这种通讯方式似乎无法传递太多信息啊……

  李青松看向了这段信息。

第357章 这说的真的是我?

  果然,就像是自己预料的那样,这段信息并不算长。

  “尊敬的蓝图克文明,李青松元首阁下:

  不知道您的舰队已经到了哪里。如果您的舰队还停留在这一片星域,且接收到此段信息的时间不超过银河历XX年的话,我们云罗文明代表整个赤星联盟,向您做出请求。

  赤星联盟与空间级魔眼之间的战争,是毁灭者文明的一场阴谋。

  他们与英仙联盟的战争早已经结束,英仙联盟早已经灭亡,且在这一过程中,毁灭天灾这一战略性武器根本没有使用,一切都是假象。

  现在,受到了欺骗的我们和空间级魔眼展开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在战争进行,双方相互纠缠的时候,毁灭者文明将毁灭天灾用在了我们和魔眼身上。

  我们的赤星国度和魔眼文明的魔眼国度俱都受到了严重损坏,进而被毁灭者文明拖住,无法逃离。

  我们和魔眼暂时联手,勉强挡住了毁灭者文明的进攻,同时也将他们拖在了这里。

  但局势仍旧不容乐观。继续拖下去,最终灭亡的仍旧会是我们和魔眼。

  唯一的生路,在于挣脱毁灭者文明的空间限制,重新启动赤星国度,逃离当前大宇宙。

  目前,唯一能帮助我们挣脱空间限制的文明,只有您的蓝图克文明。”

  看到这里,李青松瞳孔骤然缩紧。

  我?

  我帮你们一个空间级文明,挣脱毁灭者文明的空间限制,帮助你们逃离?

  这说的真的是我?

  “当然,我们清楚您的文明虽然发展潜力巨大,此刻却仅仅只是强核级别而已,实在不可能插手我们之间的战争。

  但经过赤星文明的科学家计算,我们找到了一种方法。

  您和您的文明如果能做到在如下坐标点范围内,引发一次天然的超新星爆炸的话,借助其力量,我们的赤星国度便能挣脱限制,进而逃离。

  我们探查到,飞马座G76星系是一个合适的,引爆Ia型超新星的星系。

  我们希望您和您的文明能前往该星系,加速其超新星爆炸的进程,挽救我们文明,也挽救我们的联盟。

  毁灭者文明虽然限制住了我们和魔眼,但同样也受到我们和魔眼的限制,暂时无力向外部分散力量,您无需担忧会受到毁灭者文明影响。

  如果您答应帮助我们,那么尤为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您务必要做到令那颗白矮星的南极或者北极——只要一极即可,必须要瞄准这个方向,偏差不得超过0.1%。

  唯有如此才能解救我们赤星国度。如果偏差过大,那么,要么无效,要么解救的反而是魔眼国度。

  很遗憾上一次相遇,因为联盟规则限制的缘故,我们未能向您提供科技数据,而此次通信,因为效率太低的缘故,也没有办法向您发送科技数据,您如果肯帮助我们的话,便只能以强核阶段的科技程度去执行这一次任务。

  但我们代表整个赤星联盟向您请求,请帮帮我们。

  这不仅仅是为了您的蓝图克文明,也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赤星联盟,还为了整个银河系范围内,所有爱好和平,希望能和平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普通文明。

  尊敬的蓝图克人民,尊敬的李青松元首,请帮帮我们。”

  ……

  看完这段信息,李青松陷入到了长久的沉默之中。

  良久,他操纵着深空望远镜调转朝向,对准了约在100光年之外的那个恒星系,飞马座G76。

  这是一个双星系统,有两颗恒星在围绕着它们共同的质心旋转。

  与普通双星系统不同的是,构成这个双星系统的两颗恒星,其中一颗是白矮星,另一颗是已经处于老年状态,已经极度膨胀的红巨星。

  白矮星是中小质量恒星死亡之后的残骸。红巨星,则是恒星在进入老年状态后,核心处的氢燃料已经耗尽,内部呈现出分层结构,体积极度膨胀,表面温度急剧降低的一种星体。

  诞生了人类文明的太阳系的主恒星,太阳,在几十亿年后也会变成一颗红巨星。那时候,极度膨胀的太阳甚至能将水星、金星都吞进去。

  恒星越是膨胀,体积便越大,密度也越低,表面重力也会降低,这便意味着对自身物质的束缚能力降低。

  而白矮星身为极端致密星体,其引力极高。

  这样两颗星体靠近在一起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

  很简单,组成红巨星的物质会被这颗极小,但质量极高、引力极大的白矮星不断掠夺。

  因为来自伴星的物质补充,这颗白矮星的质量会不断增大。

  白矮星质量不断增大的后果是什么?

  这会导致内部压力不断提升。

  白矮星通常由碳氧元素构成。原本白矮星的内部压力与温度不足以支撑核心的碳氧元素聚变,但现在,有了伴星的物质补充,它内部的温度与压力便会不断提升,最终,在到达钱德拉塞卡极限后,内部的碳氧元素也开始了聚变。

  又因为它无法通过改变体积来动态调整内部温度和压力的缘故,这聚变一旦开启便会进入失控状态,最终……将整颗白矮星都炸的粉身碎骨。

  这,便是Ia型超新星爆炸。

  此刻,呈现在李青松视野之中的飞马座G76,便是这样一个恒星系。

  此刻,这颗被李青松称之为飞马座G76A的白矮星,其通过吸积伴星物质,质量已经达到了约1.3倍太阳。

  依据白矮星的元素构成不同,钱德拉塞卡极限也略微有浮动。这颗白矮星的钱德拉塞卡极限,经李青松精密观测与计算,约在1.39倍太阳质量。

首节 上一节 200/2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