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377节

  接下来是“Latest Reviews & Analysis(最新评论与分析)”栏目,主要涵盖的是近期热点文章。

  本来,许秋看到“Reviews”,以为主要是综述文章。

  结果点进去发现,这里的文章大多数都是实打实的实验工作,每个工作也都有一张封面图片。

  这里的封面图片就“正常”多了,绘制的都是一些机理图,顿时高级感就上来了,有科研的味道了。

  第一张封面中,描述的是“晶状体发育中细胞器退化的机制”。

  第二张,“鸟类植绒过程中的非互惠相互作用”。

  第三张,“细胞周期蛋白D的毁灭过程”。

  第四张,“铁电薄膜中的极化涡流”。

  第五张,“马达电路的形成”。

  虽然高级感、逼格是上来了,但代价就是晦涩难懂。

  就算是许秋,如果不看正文的话,只凭借一张图,也完全看不懂他们具体在讲什么,只能知道个大概。

  比如第一张封面是关于眼睛的,第二张封面是生物学相关的……

  这也很正常,科研圈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壁垒非常高。

  就算是院士大佬,通常也只是在少数几个领域内深耕,极少见能够轻易跨界的科研工作者。

  在几百年前,会有这样的全才型科研工作者,数学、物理、化学来回跨界。

  不过,放在现在,几乎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人物了,可能也就小说里会这么写。

  许秋继续往下看,是“Latest Research articles(最新的研究文章)”,只列出了最新的5篇文章,不过每篇文章都配上了封面图片。

  这里的封面图片,不论是核磁图谱,还是二维色彩图谱,或者是ORIGIN绘制出来的图谱,都让许秋找到了一丝丝的熟悉感。

  之前的封面配图,真的是一言难尽。

  再接下来,是“Collections”。

  这个单词,许秋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大概是提出了一个主题,或者指出了一类事务吧。

  当下的主题是“体育科学”。

  许秋看了下里面的详情,发现这个栏目似乎可以通过赞助打广告的方式登上。

  比如,有一期的“Collections”栏目,标题居然是“种花家鹭岛大学,攀登新高峰!”

  下面是一段描述:“鹭岛大学由华侨慈善家Tan Kah Kee于1921年创办,经过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创新开放的文化。这所领先的种花家大学在化学、生物和生命科学、公共卫生、海洋科学和生态学等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并以其多学科研究的卓越成就获得了国际认可。它立志推动其研究成果的转变,以服务于社会需求,这是其创始人的雄心壮志。”

  许秋都惊呆了,也不知道鹭岛大学在《自然》上打了个广告,投入了多少资金,不过想必不会少。

  不得不说,《自然》出版社确实比较会做生意,不论是一直出子刊,还是其他方面的商业运作,都远强于《科学》。

  许秋估摸着,《科学》要不是因为本身资历足够老,可能早就被新生代的其他商业化期刊公司给干掉了。

  再往下,是一个文章Altmetric指标排名,一共有四个位置。

  Altmetric是个新概念,许秋之前没有听说过,于是便查询了一下。

  然后,他发现Altmetric指标是一种最近几年新兴的评价论文影响力的指标,相比于传统的论文指标来说,Altmetric是基于时下网络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主要是了解论文的认可程度和分享讨论程度。

  Altmetric评分根据不同社交媒体引用文献的次数,一般包括新闻、专利、博客、微博,twitter,论坛等。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分别是被引用量、引用源和引用作者。

  新闻和博客引用能得到最多的分数,但越多人提及、引用并通过多种来源与文章互动,文章就越有可能得到较高分数。

  各个社交媒体的权重并不一样,按照Altmetric官网给出的一般计算方式:

  新闻8分,博客5分,维基百科3分,政策文件、专利文件3分,Twitter1分,Google+1分,Facebook、Youtube0.25分,问答社区0.25分……

  较于传统的影响因子来说,Altmetric有许多优点,比如:更新快,可以了解即时反馈;对非专业读者的研究影响力;研究人员能找到合作机会;社交媒体传播能见度……

  但缺点也同样很明显,包括:目前对英文文献有利,而对非英文发表的文章和研究不利;更关注热门学科或是具争议性的课题,只是基于关注度,对于文献真实的质量并不能反映;不同专业之间通常无法直接比较;较容易被操纵;评分会变动……

  许秋觉得这种指标对他本人或者领域内的研究者而言,意义并不大,至少很难取代传统影响因子这种评判指标。

  不过,能够开发出来新指标,总是好事。

  因为文明总是在不断尝试、变革中跌跌撞撞的前进。

  最后,是“Nature Careers(《自然》职业)”栏目,分为“Events(活动)”和“Jobs(工作)”两个细分栏目。

  “活动”栏目,主要包括接下来召开的各大会议。

  “工作”栏目,许秋看到后的第一反应是《自然》编辑部的招人信息。

  结果,他点开最上方的“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标题,发现详情是:

  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癌症生物学系、哈佛医学院的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BCMP),邀请申请人担任助理教授级别的终身教职。

  我们寻找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早期职业科学家,使得他们能够将他们化学生物学和/或药物化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基础和转化科学的重要问题当中。

  我们提供一个令人兴奋的和具有合作氛围的工作环境,包括不同的教授与研究领域,跨越化学生物学,癌症生物学,结构生物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医学。

  ……

  我们是一个讲求平等主义的雇主,所有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均将获得就业机会,而不考虑种族、肤色、宗教、性取向、性别认同、国籍、残疾状况、受保护的退伍军人状况、怀孕和怀孕相关条件,或任何其他受法律保护的特征。

  我们将确保为残疾人士提供合理的住宿条件,使他们能够参加工作申请或面试,履行基本的工作职责,并获得其他就业福利和特权。

  请通过哈佛网站申请:

  申请将于20xx年3月15日开始审核。

  居然又是广告!

  不得不说,《自然》编辑组确实商业化的气息非常浓重。

  虽然之前许秋在看传统纸质杂志,比如《读者》、《意林》、《故事会》的时候,也会经常看到广告。

  但从《自然》上看到了广告,许秋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顿时感觉《自然》这个期刊的档次变低了不少……

  

482 《自然》文章,初稿完成!(求订阅)

   晚上,许秋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返回江弯校区,刚到先材401S房间放下书包,就收到了来自魏兴思的召唤。

  许秋来到513办公室,魏兴思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找你,主要是和你讲一下之前说的提前毕业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和副系主任方光武聊了聊,提及你现在这个情况,方光武表示按照你现在的学术成果,只要修够了学分,通过了答辩,提前两年毕业是没什么问题的……”

  顿了顿,魏兴思继续说道:“至于留校的事情,因为牵涉的比较广,所以不能直接给你承诺,但如果你能落地一篇CNS的话,基本上没什么大的问题。”

  “好啊。”许秋点点头,看来魏老师还是不错的,并没有嘴上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

  这个结果,也在许秋的意料之中,方光武是负责材料系招生和学生工作的副系主任,提前毕业的事情,有他点头,基本上就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

  而毕业后留校的话,方光武一个人肯定无法决定。

  因为像魔都综合大学,现在教师的编制几近饱和,所以在特聘教师的时候,大概率需要召开院系会议,由系主任、几个副系主任,再加上教研室主任开会讨论决定,甚至可能还需要上报学校审核。

  按照现阶段学术圈的卷曲程度,想进魔都综合大学这种国内顶尖高校,对于青椒学者来说,难度非常大,只有把其他同样优秀的候选人给干掉,自己才有机会。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手里有一篇CNS一作的话,在现阶段的国内基本上还是可以横着走的,吊打99%以上的青椒学者。

  “对了,”魏兴思忽然问道:“刚从莫文琳那边听说,器件效率的突破18%了?”

  “嗯,具体是18.11%,L6-Cl:Y20的体系……”许秋简单汇报了一下,随后说道:“我已经安排好其他人负责各自的实验,我自己也开始以《自然》的模板撰写文章了。”

  “不错!嗯……”魏兴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这篇《自然》……你给自己加个通讯吧。”

  许秋点了点头,其实加不加通讯,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毕竟本身有一作的身份在,不论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宣称这个工作是他的工作。

  标注通讯作者,更多的是魏兴思对许秋的一种认可,以及一种善意的表达,同时也代表着两人关系的正式转变——从师生变为了合作者。

  “那你去忙吧,”魏兴思递过来一盒蜂蜜柚子茶,下达了逐客令:“争取在我们去漂亮国之前,把这篇《自然》文章整理出来,投掉。”

  “好。”许秋拿起饮料,应了一声。

  离开513房间,许秋先去隔壁的520、522实验室逛了一圈,发现有机光伏团队正在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现在的团队已经被许秋调教的非常成熟了,只要下达了指令,哪怕他本人不在场,也可以有序的运转。

  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红利,具体来说,是“工程师红利”,也即国内存在着非常多受到了良好教育的理工科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

  虽然对于个体来说,红利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形容词,因为红利就近似等于廉价,但对于团体来说,有了红利,就可以加速的发展。

  比如,之前说的人口红利,指的主要是农民工之类的廉价劳动力,他们可能拿着几百块的工资,创造着上万块的价值。

  而且,好不容易致富了,最后还掏空钱包,把钱留在了城市中的那一栋栋钢筋混凝土中。

  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让种花家花费了30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的路。

  现在因为基础教育的普及,人口红利几乎消失,受过教育的人,多多少少知道点资本论,不会干出“拿着几百块的工资,创造着上万块的价值”的事情了。

  这就导致用工成本急剧上升,不少工厂都搬迁到了东南亚,那边的教育还没有普及,人口红利尚在。

  好在,虽然种花家人口红利几乎消失,但又赶上了新一波的工程师红利。

  表现出来的就是理工科大学生不值钱,很多高校、化工、制药行业依靠这批廉价劳动力,得以迅猛的发展。

  不过,工程师红利总有用完的一天,而且也是有代价的。

  比如,这茬被当成红利的韭菜们,现在快要断根了,都不生小韭菜了……

  连央妈都急了,喊话:“开放N胎,多多生育(我们需要新的韭菜);文科生巴拉巴拉,我们需要理科生(我们需要新的韭菜);高房价不利于人口留下来,不利于创新,不利于……,我们……,我们需要新的韭菜。”

  当然,这里的韭菜只是一个比喻,并无褒贬的含义。

  那工程师红利被消耗完之后,有没有新的红利诞生呢?

  其实是有的,那就是技术红利,这需要在工程师红利期间,通过一代又一代人996、努力奋斗,产出具有持续壁垒性质的技术。

  这样,就可以通过技术壁垒,把镰刀挥向世界上其他欠发达国家了,去收割他们的民众,换种好听的说法,就是共同发展。

  事实上,技术红利,也是欧美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的根本原因,他们现在过的好,其实就是在吃之前几代人积攒下来的本钱。

  另外,工程师也不一定是大学生,经过培训的中专生、职高生、大专生也可以使用。

  这或许是国家强令初中升高中保持50%的入学率,且不能复读的原因——早点把人才培养出来,早点为国家添砖盖瓦。

  而且,建立技术红利的这个时间跨度,可能会非常的长,想要像人口红利期间那样,30年走200年的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科研这东西,主要靠的是运气,靠运气的东西,想要提升,那就只能花时间慢慢磨,毕竟运气可能偶尔会好,但不会一直都好。

  这便是作为后发者的艰难处境。

  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要有一代代人的付出,才有机会让后代过上美好的生活,让种花家成为世界的灯塔。

  随后,许秋回到401S办公室,开始构思这篇《自然》文章。

  核心亮点还是比较清晰的,那就是拥有高达18%的效率,大幅的碾压同领域中其他同行们的工作。

  其实,如果只是想要投《自然》大子刊的话,光有这个亮点差不多就已经足够了,也不需要多做什么分析。

  毕竟,其他同行还在费着劲冲击14%呢,现在这边都已经做到18%了,差距拉的非常大。

  不过,现在要投的是正统的《自然》主刊,光有效率方面的亮点并不稳妥。

  还需要把这个故事讲的好听,让审稿人和编辑认为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值得“浪费”5页版面将其发表出来。

首节 上一节 377/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