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347节

  这就导致能够卷进来的老师,多半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们一般不太愿意屈居人下。

  最终,就会形成大课题组的数量比较少,主要以小课题组为主的格局。

  比如魔都综合大学材料系,大课题组只有寥寥几个,其他几十个课题组都是单独一个老师一个组,各自为战,即使是一些没什么成果的副教授也不愿意依附他人,而是选择自己带硕士生研究。

  一些普通的985、211高校,他们有一些科研能力没那么强的青椒,就会比较务实的选择依附“杰青”、“长江”或者院士,抱团形成一个非常大的课题组,去专攻一个领域,而且基本上也能做到国内顶尖。

  这种模式有些类似于专门的研究所,一个院士带着几个“长江”、“杰青”,再拉上一些普通的研究员(和教授同级),一起组建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组,专攻某一个大的领域,比如魔都硅酸盐所。

  这种“研究所”结构的大课题组,因为有大佬带队,所以组里通常资源比较丰富,比如能申请到上千万金额资助的重大项目,学生待遇一般也比较高。

  甚至学生的工资能给到超过魔都的最低工资标准,达到5000、6000以上,而一般高校的课题组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当然,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研究所也有不少弊端。

  一方面,进研究所,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体制内就业,而非深造,研究所内部的管理相较于高校通常更为官僚化。

  一个研究所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小王国”,所里带队的学科带头人近乎可以做到一言堂,层层定级,“官大一级压死人”。

  另一方面,进了研究所相当于基本绑定了科研这条路,日后想要转行的难度会比较大。

  像魔都综合大学毕业的应届研究生,哪怕是材料专业,也有机会转行跳到比如南山必胜客、杭城巴巴之类的互联网大厂,从事非技术岗位。

  而研究所出来的,基本上没什么机会的,可能最多只能转行去去工业界了。

  范文堂将自己的几篇主要工作一一介绍完毕,内容表达的非常清楚,说明这些工作大概率是他本人做的,哪怕想法不是他自己提的,至少也是主要的实验参与者和文章撰写者。

  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这就已经足够了。

  工作方面没什么大问题,接下来就是英语方面。

  魏兴思之前大会上打印多了几份《自然·能源》文章,没有消耗完。

  于是,他拿起来一份递给范文堂:“用英文读一下摘要,并翻译一遍。”这也算是科研圈里较为常规的测试英语的手段。

  范文堂提前做了功课,这项考核对他来说并不难。

  他先是用流利的英语读了一遍,随后又翻译为中文:“近期,基于ITIC衍生物非富勒烯体系,打破了有机光伏二元单结体系的世界纪录,撼动了传统富勒烯体系长达20年的统治地位。为了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我们开发了一种名为IDIC-4F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

  魏兴思点点头,英语这一关也通过了。

  其实,在看了范文堂的简历后,魏兴思就比较满意。

  方方面面,范文堂做的都比之前申请的几个强太多了。

  有的人过来申请读博,甚至连简历都没发。

  这次,魏兴思把范文堂喊过来,主要是想检验一下他在简历上有没有造假。

  现在看来,没有什么问题。

  又闲聊了几句,魏兴思转头说道:“我没什么问题了,许秋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嘛?”

  “嗯……”许秋想了想,还是把之前的疑惑提了出来:“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不直接在原来的课题组转博,我看你导师的条件也不差,转博的难度应该不高,为什么要跑到这边来呢?”

  “……”范文堂犹豫了片刻,回应道:“因为感觉原先课题组继续发展的空间有限,所以想过来寻求科研上的突破。”

  “嗯,我没有问题了。”许秋点点头。

  对方的答复算是中规中矩,多半不是真话,不过也无所谓了。

  不论是为了给自己的履历镀金,还是真的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又或者在原先课题组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抑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这都和许秋无关。

  他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来接学姐的班,至于深层次的目的和原因,并不重要。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嘛。

  许秋也只是好奇,就随口一问,不打算刨根问底。

  接着,魏兴思没有避讳范文堂,直接问道:“许秋,你感觉范文堂怎么样?”

  许秋眉头一挑,心道:“这么直接的嘛。”

  不过仔细一想,直接点也好,当面出来结果总比拖着对方一周半个月来的好,反正如果不合适,那之后就是陌生人,也没有什么纠纠缠缠的关系。

  而且,看这个样子,魏兴思多半对范文堂是比较满意的。

  许秋这边了解的信息反而更多一些,知道范文堂的实验技能不差。

  他对范文堂同样比较满意,于是许秋没有过多犹豫便说道:“我觉得范文堂很不错。”

  见许秋也没什么意见,魏兴思当即把这件事敲定了下来:“范文堂你近期不忙吧,不忙的话,最好是可以提前过来这边熟悉熟悉这边的环境。”

  虽然之后可能会遇到更好的申请者,但越早把人定下来,就越早能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研产出。

  而且,说实话,博士生之间虽然有差异,但是一般也不会差太多,如果有能达到许秋这种级别的,多半也不会来投奔他。

  就和招募武将一样,许秋的成长值是2,大多数博士生都是1附近,纠结到底是1.1,还是1.15,没什么意义。

  再说,成长值这种东西用肉眼又看不出来。

  范文堂眼前一亮,他听懂了魏兴思的潜台词,自己这是过关了啊,本来以为是持久战呢,没想到这么干净利落。

  他原计划还准备申请魔都交通大学以及同基大学那边几位老师的博士生,作为预备方案,现在这边已经通过了,也就不需要再去申请了。

  于是,范文堂忙说道:“最近不忙,毕业论文已经写好了,就是之后答辩、交接工作的时候需要回去处理一下。”

  魏兴思点点头:“那你下周看看什么时候能过来,先来适应一下,你过来是接替组里陈婉清的班,也就是之后主要归许秋管理。”

  “好的,”范文堂说道:“我回去准备一下,等准备好了我给老师打电话。”

  “那行,今天就先这样吧。”魏兴思从冰箱中取出一盒蜂蜜柚子茶,递了过去,算是送客。

  范文堂犹豫了一下,还是接受了魏兴思的馈赠,随后说道:“魏老师、许秋师兄,再见。”

  范文堂离开后,魏兴思和许秋交流:“我看着范文堂还不错,挺靠谱的,让他过来先做一做,再观察观察,如果确定可以的话,我就提前和副系主任方光武那边打声招呼。”

  许秋“嗯”了一声,当课题组规模变大的时候,接收新成员也不是只由导师决定,一般还要看对方和组里其他小伙伴能不能合得来。

  像国外一些大课题组,他们来新人后,会要求课题组里每个成员给出对这位新人的评价,这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个人的去留。

  不过,现在组里虽然有13人,但是排除5个本科生,2个即将毕业的博士生,1个联合培养的。

  其实真实架构也就是5个人,两个博士生,许秋和吴菲菲,两个硕士生孙沃和田晴,还有一个博后,邬胜男。

  看似庞大,实则还是小课题组。

  因此,基本上新人只需要魏兴思和许秋,或者魏兴思和吴菲菲觉得可以,就可以加入分别加入有机光伏团队或钙钛矿团队。

  等什么时候,能够吸引到小老板,课题组才会壮大。

  但魔都综合大学,想要有小老板过来投奔,非常的困难。

  外面进来的老师,基本上指望不上,因为现在越来越卷,能进来的,学术成就大概率不会比魏兴思差。

  而校内自己培养,耗时非常长,博士毕业之后,博后一般要两年,这个时候,即使是海外回国的博后,一般也回不到魔都综合大学,多半还要在国外再待几年,或者回国先找个普通的一本过渡一下,做出些成绩来,然后再往魔都综合大学跳。

  不过,像许秋这种成果丰富的,学校或院系倒是可能会破例毕业直接留校,然后再出国做访问学者补海外经历,但他现在才博士一年级,博士还没毕业呢。

  哪怕申请提前毕业,一般也是提前一年,提前两年毕业的就已经极其稀少了,而提前三年毕业只是理论上存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更别说提前四年、四年半毕业了。

  魏兴思继续补充道:“噢,对了,还得给他安排住处,你之前暑假时候租的房子,现在还能租到吗?”

  “不行了,”许秋摇了摇头:“之前他们只是暑假的时候,短期出租的,可能要找新房子。”

  “没关系,那就再说吧……”魏兴思想了想,说道:“实在不行,让他先两头跑吧,现在魔都地铁也比较方便。而且他学校那边可能也有些事情,直接住在我们这边也麻烦。”

  

461 魏·大魔王·兴思(求订阅)

   忙完了准博士生面试的事情后,许秋返回216,继续撰写《科学》文章的草稿。

  到了《自然》、《科学》这种学术界顶刊的层次,它们和其他学术期刊的定位,其实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偏离。

  一方面,工作的重要程度当然需要是顶格的,必须要是重大的发现,或者某个领域重大的突破,又或者是对某个重大国际事件的解读等等。

  但另一方面,发表在《自然》或《科学》上的文章,也充当着把这些重大的突破,重大的发现,对重大国际事件的解读,推向所有科研工作者,甚至是科研圈外的普通民众,而非只是在自己细分领域内部圈地自萌。

  也就是说,发表在《自然》或《科学》上的文章,受众的范围会明显扩大。

  这就要求作者在不损害论证严谨性的前提条件下,在语言文字、配图方面做到“有趣”、“通俗易懂”,降低非相关领域读者的阅读门槛。

  换言之,文章的表述最好能让普通的民众,不那么熟悉这个领域的人也能看的懂才行。

  这就是为什么许秋之前在检索《科学》主页的时候,看到的几篇封面文章似乎都不那么“科学”的缘故。

  或许它们的作者本来可以写的很“学术”,但是为了让其他领域的人容易理解,才故意选择这么做的。

  这些封面文章,哪怕和许秋的研究领域完全无关,他扫一眼标题、图片和摘要,基本上都可以知道对方大概讲的是什么事情。

  但如果去翻AM的文章,遇到一个相对陌生领域的工作,可能连摘要,甚至标题都看不懂。

  其实,这算是一种共通的现象。

  一项事物,它主要受众的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表观的属性。

  在除了科研圈外的各行各业中也都有对应体现。

  比如,畅销的书籍,大概率是通俗易懂的书籍,阅读起来没有太大门槛的书籍,也即传统文学不断衰落,而通俗文学却依然坚挺。

  这是因为在当下的社会,物质没有极大丰富,生产力也不够强劲,所以仍然处于资源不足的状态,不能让所有人晋升为“精英”。

  表现出来就是少数为“精英”,多数为“普通民众”的模式。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俗人,看不懂太过于“阳春白雪”的事物,也不愿意耗费额外的精力在上面,看书只是为了个消遣,自然什么读起来能让他们舒服,就去读什么。

  如果放开管制,刘备文的流行程度一定不会低,因为只要识字,基本上人人都能看懂,也很容易的从中获得快感,哪怕是对性没什么概念的未成年人,也能看的面红耳赤。

  这便是为什么网文在发展初期滋生了很多刘备文的缘故。

  不过,因为国内没有分级制度,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再加上打击黄赌毒的治国理念,后面几波净网过后,刘备文几乎都404了。

  现在,打色情擦边球的非头部和底部的网文,也很容易被和谐。

  游戏行业,虽然发展的路径和以网文为代表的通俗文学不太相同,但道理上是共通的。

  以MOBA游戏为例,最开始的澄海3C、DOTA,上手的难度非常高,澄海3C需要控制多个英雄,DOTA需要正反补,补不到刀就没有经济和经验;

  后来,LOL横空出世,取消了反补这个设定,降低了补刀这种游戏操作在游戏中的造成收益占比,入门的难度显著降低,抢走了不少属于DOTA的用户;

  再后来,发展到移动端,王者的出现,进一步简化了操作,不仅没有反补,连正补都几乎取消了,只要站在旁边就有经济和经验,只是自己A死小兵会多一些收益。

  游戏行业的演变过程,对应着互联网用户组成的变化,也是游戏厂商和用户群体之间长期互相选择、博弈的过程。

  初期,进入互联网的多数为“精英”,他们可以撑起比较硬核的游戏,他们本身也有对硬核游戏这方面的需求。

  但后来,随着不断涌入进来的“普通民众”,“精英”的数量和占比不断降低。

  “普通民众”玩不了太过硬核的游戏,也不愿意在玩游戏之前花费太多时间去摸索。

  比如,在玩DOTA前需要先练几个月的补刀基本功,这是很多人难以接受的。

  他们只想轻松一些,需要可以直接上手的游戏。

  当这类人群的数量越来越多的时候,发展到现在,表现出来的就是挂机手游、简单无脑手游的风靡。

  这样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降低游戏的门槛,让“小学生”也可以轻松上手。

  包括一些MOBA游戏中的ELO机制,也是为了照顾到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降低“普通民众”和“精英”之间的差距,也产生了“打得好不如排的好”的现象。

  毕竟,厂商背后的资本是逐利的,做什么游戏用户最多,最赚钱,怎么操作可以有效的留住用户,他们就会往那个方向去发展。

  至于已经沦落为少数群体的“精英”们的声音,并不是那么重要。

首节 上一节 347/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