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346节

  也因此,硕士三年级的学生,如果打算继续做科研,且当下的课题组或者学校比较一般,就会往更高更好的平台跳。

  类似于:211硕士往985博士走,985硕士往C9博士走,C9硕士要么硕博连读,要么可能就出国了。

  如果确定了继续深造的意向,硕士毕业生通常都会提前联系导师。

  因为一旦联系的晚了,好的导师基本上都被抢完了,就像本科生找工作,要是拖到大四下学期,毕业前夕才开始着手找工作,就比较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了。

  而且,如果硕士生读博选择更换学校和课题组,硕士和博士期间专攻的方向大概率不会完全一致,也需要提前进入课题组,给自己和课题组一个缓冲的时间。

  包括熟悉课题组的环境,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学习各种新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前任交接一下工作之类的。

  这算是科研圈的潜规则。

  比如魏兴思组里的陈婉清和段云,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毕业要求,所以魏兴思现在基本上不管他们了。

  不过,也有那种把学生往死里压榨的课题组,导师不到最后一刻,在毕业意见上签字之前,都不会给学生自由。

  七月份毕业,要干活干到六月底才放人走……

  这种就有些过了。

  如果真这么干,学生毕业后,多半会选择和导师老死不相往来,也大概率不会继续做科研了。

  因为已经被“毒打”过了。

  可惜,现状是,这种导师的比例并不算低。

  许秋估摸着,国内至少超过一成。

  就像一颗颗地雷一样,埋藏在各大高校之中。

  PS:课题组的大三本科生是邓虎,港大和PCE11材料相关的老师是严虎,因为名字差不多,之前有几次写错了。

  PS2:再次万更,求月票,还差一百多票破千。

  

460 面试准博士生 下(求订阅)

   许秋跟随魏兴思前往218,然后看到了站在门口等待的面试者。

  对方是个男生,身高大约175的样子,有些威猛雄壮的样子,估摸着体重应该在170斤往上。

  倒也不错,现在许秋手下是四个妹子,有些体力活的话,不太好让她们去干,而男生的话,就没有太过顾忌。

  其实,一般课题组的导师相对也更喜欢招男生一些,既好用,又不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麻烦事也少。

  比如,女生来了生理期,可以光明正大的请假,说自己身体不舒服。

  导师批不批那是另外一回事儿,但是她们可以用这个理由。

  男生的话,如果说“我来大姨夫了,想请假一天”,看导师会不会把头给你锤爆。

  至于魏兴思课题组为什么在前期招了这么多妹子,只是因为单纯的巧合,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个许秋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在他来之前,田晴、陈婉清、吴菲菲她们就已经进组了。

  魏兴思很是热情的把面试者招呼到办公室内,指了指旁边的会客沙发,说道:“范文堂是吧,坐下来我们聊一聊。”

  说完,魏老师又拍了拍许秋的肩膀,介绍道:“这位是我们课题组的许秋,主要做有机光伏方向,范文堂你要是过来的话,主要也是做这个方向,所以就先让你们认识一下。”

  “魏老师好,许秋……师兄好。”范文堂依言在沙发上坐了下去,不过略显拘谨,只坐了半个屁股。

  其实,范文堂刚一看到许秋,没等魏兴思介绍,就已经认出了许秋的身份。

  因为他在来之前做了很多功课,包括了解课题组主要的研究方向,还看了看组里的研究成果。

  当时,范文堂发现魏兴思组里最新发表的《自然·能源》、《焦耳》等高档次的文章,第一作者全部都是“Qu Xu”,下面一排AM、JACS、NC级别的文章,也总能看到“Qu Xu”出现在一作或者二作的位置上。

  于是,他就翻了翻课题组网站主要成员一栏,对照汉语拼音,找到了“Qu Xu”对应的中文名字“许秋”,以及许秋本人的照片。

  范文堂看到照片的时候,感觉许秋非常的年轻,有点像是刚毕业或者没毕业的大学生,他还以为这照片是P图P出来的,或者用美颜相机拍出来的。

  毕竟,能做出这么多高质量工作的,多半是组里的高年级博士生或者博士后,年龄通常都25+,甚至接近30了,而照片上的人,看着就只像是20岁左右的样子。

  对于女生来说,20岁、25岁和30岁,在化过妆后不一定能够分辨的出来,但对于男生来说,相隔5岁,很容易就能够从面貌上分辨出来。

  尤其是搞科研的,几乎没有会化妆的男生。

  其实,别说是男生了,科研圈里的女生,平常基本也都是素面朝天的,最多简单画个淡妆,贴个双眼皮贴之类的。

  没办法,正经做科研的,都忙得要死,根本没时间考虑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而且,一进实验室,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不管多么精致的妆容,也都花了。

  另一方面,网站上挂着的课题组成员简历中,许秋那里没有写明是直博生,而是只标注出博士生的身份,这也误导了范文堂,让范文堂推断许秋多半是高年级的博士生。

  因此,虽然许秋看着年轻,但范文堂还是叫了一句“师兄”,心里还忍不住嘀咕了一句,这位“师兄”不仅照片显年轻,真人也蛮年轻嘛。

  而事实上,许秋在课题组里的辈分并不算高:

  比他进组早的段云、吴菲菲、陈婉清、田晴辈分都比他高;

  包括新来的博后,邬胜男也比他辈分高,博后地位超然嘛;

  甚至联合培养的莫文琳,她作为正统的博士生,也是比直博生一年级的许秋辈分要高的。

  直博生虽然在评奖学金和分班的时候按照博士算,但其实前两年默认是按照硕士算的,从性质上更加接近于提前保送的硕博连读生。

  这样算下来,也就韩嘉莹,以及新来的四个本科生辈分比他低。

  而几个本科生平常和许秋的交集不多。

  因此,大多数时候,“师兄”是专属于韩嘉莹对他的称呼。

  现在,许秋被一个年龄比他大三四岁的准博士生叫了声师兄,他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不过,许秋也没有纠正对方的打算。

  范文堂还不一定过来呢,如果真过来了,等熟悉之后,再纠正过来,正常的叫名字就好了。

  说起来,有一些课题组里排资论辈的风气比较重,组里内部还会有大师兄、二师兄……大师姐、二师姐……之类的称呼,一级一级的排下来。

  而魏兴思组里,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都比较好,通常都是直呼其名,排资论辈的现象几乎不存在。

  许秋觉得,这种排资论辈的现象是否会发生,主要还是和导师有关。

  假如导师喜欢搞这种层级之分,来把学生分化,在平常交流的时候总是说:“张三,你去把这份材料交给组里的大师兄李四。”那么下面的学生自然会跟着搞这一套。

  假如导师不喜欢搞这一套,学生一般也不太会自发的搞出这些东西来。

  因为不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如果没有进入社会,经受过“毒打”,心思总还是相对单纯的,很难自发的产生这种偏“社会”的想法。

  这种排资论辈的现象,更像是体制里的那一套。

  魏兴思课题组里学生之间能维持当下的氛围,可能也和魏兴思常年待在漂亮国有关。

  当然,国内这种排资论辈的情况,其实还不算太严重。

  更为严重的有霓虹国、泡菜国,它们非常喜欢划分等级,而且层级森严,上级对下级有近乎绝对的掌控。

  许秋之前了解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例:

  霓虹国一家株式会社,里面有一份文件需要盖四个章,从最高的社长,一直到最低的经理,依次盖章。

  第一个社长盖章时,他的名字是直立的状态;

  第二个章,就需要从右向左倾斜大约30度,做出鞠躬的样子;

  第三个章,鞠躬的幅度要大于第二个章,比如倾斜60度;

  到第四个章的时候,可能就要鞠躬90度,也就是和第一个章垂直了。

  就这样一级一级的鞠躬鞠过去。

  许秋在想,要是一份文件得盖十几个章,到后来的几个章,是不是要前空翻一圈……

  范文堂坐定后,魏兴思朝他说道:“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同时,魏老师把范文堂的纸质简历随手递给了许秋,示意许秋查看。

  范文堂虽然看起来有些拘谨,但交流起来还是比较自信的,可能是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我来自东伐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是光功能材料,陶瓷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导师是蒲成中教授……”

  “我在硕士期间一共发表过两篇一作文章,一篇是AFM,一篇是ACSAMI,还有一篇二作文章,发表在了JMCA上,另外还有三篇SCI二区的三作四作的文章……”

  魏兴思点点头,说道:“简单介绍一下你做的工作。”

  范文堂侃侃而谈道:“在AFM工作中,我综述了……”

  许秋在旁边一边听范文堂介绍,一边看对方的简历,顺带还用系统扫了一下范文堂的各项技能熟练度。

  然后,许秋发现其中有一项是五阶10%,其他大多数技能也都是四阶50%以上的。

  硕士期间能把熟练度刷到五阶的,说明大概率不是水货,像学姐,咳……

  范文堂讲述的内容,在简历上也都有提到。

  许秋大致看了看对方科研成果那一栏。

  总的来说,他做的工作挺杂,没有形成一个体系。

  AFM综述写的是关于光功能材料的,ACSAMI做的是陶瓷复合材料微结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还有一篇二作的JMCA是关于半导体纤维的。

  不过,话说回来,在东伐大学读硕士,能有这种成果,已经算非常不错了。

  而且,许秋推测范文堂的硕士导师蒲成中,多半是个大佬。

  因为如果导师不给力的话,想要发这么多文章,还是跨领域的,几乎不可能。

  毕竟,大多数硕士生既不是天才,也不是挂逼,他们才刚刚进入科研圈,两眼一抹黑,还是比较依靠导师帮助的。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许秋拿出手机,到东伐大学网站搜了搜“蒲成中”。

  发现对方果然是个大佬,中科院“百人计划”,还有“杰青”的帽子,科研成果、发明专利也非常多。

  从学术地位以及学术成果的产出上来看,蒲成中差不多和之前《无机功能材料》课程的授课老师,于冰教授相当。

  看到这里,许秋突然有些好奇范文堂为什么会选择离开原来的课题组。

  按理说,在这种大课题组,范文堂都已经进去读硕士了,学术成果也不错,如果想继续深造,走科研的道路,直接转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换研究领域是需要成本的,硕博连读可以做到无缝衔接,节省下至少半年熟悉新领域的时间。

  这其实也是硕博连读或者直博生的学习年限,要比先读硕士后读博士要少一年的原因,就是省在了不需要更换研究领域上。

  而且,在研究生期间,如果真的想要往科研方向发展,而不是只混个文凭,那么最重要的还是看能不能发表足够多的文章。

  这个时候,导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要远比学校高。

  因为科研资源虽然有向头部集中的趋势,但这个趋势是基于头部的研究者或者说研究团队,而非头部的学校。

  国家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大佬都分配到一所或者几所学校里,那不得打起来。

  都是这里放几个,那里放几个的。

  换言之,假如国内最顶尖的清北大学有10个大牛组,魔都综合大学可能差不多有8个左右大牛组,其他普通的985、211大学,每所学校估摸着也能占5个左右的大牛组。

  同时,从科研经费的角度来说,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没有那么大。

  假如国内最顶尖的清北大学是100,魔都综合大学可能差不多有80左右,其他普通的985、211大学,每所学校估摸着也能占50左右。

  资源之间虽然有所倾斜,但相对还是比较平均的。

  而且,头部高校的资源虽然多,但是竞争压力也大。

首节 上一节 346/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