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272节

   周二晚上,课题组里除了段云、田晴和陈婉清外的另外六人,叫了一辆七座的专车,带着制备好的样品,以及若干食物,一同浩浩荡荡的前往魔都光源进行测试。

  这次需要同时进行GIWAXS和R-SoXS两项测试。

  在路上,六人完成了分工,孙沃、吴菲菲和邬胜男负责GIWAXS测试,许秋、韩嘉莹和莫文琳则一同进行新的R-SoXS测试。

  因为两种测试采用的样品都是统一的,所以许秋把138个样品一分为二,吴菲菲她们从1#样品到69#样品正序测试,许秋他们则从138#样品到70#样品倒序进行测试,当有任意一方测试完成后,交换彼此手上的样品。

  众人到达魔都光源,办好入园手续后,许秋首先去用户办的大楼提交R-SoXS项目的申请材料,这个时间,已经接近晚上九点,用户办的工作人员们自然都已经下班了,他就把纸质材料投递到了信箱之中。

  随后,众人进入光源测试主楼,R-SoXS测试的线站在BL12B1,距离测试GIWAXS实验的BL14B1线站并不远,且离大门更近一些。

  当许秋三人来到BL12B1的时候,前面的一组人已经测试完毕,值班老师是一位中年男性,看起来约莫35岁,穿着便装,戴着黑色方框眼镜。

  “我叫朱尚行,你们是接下来进行测试的用户吧,是第一次来吗?”

  许秋笑着回应道:“魔都光源并不是第一次来,但这边确实是第一次,之前我们一直在隔壁的BL14B1线站测试,差不多有十多回了吧,然后暑假前我们的一篇文章审稿意见回来,有一个审稿人让我们补充R-SoXS数据,于是就申请了一个紧急机时,过来进行测试。”

  “原来是这样啊,”朱尚行点点头,询问道:“你们是做有机光伏的?”

  “没错,确实是做有机光伏的,”许秋疑惑问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

  “噢,我们这边R-SoXS测试线站也是刚刚才建好没多久,过来这边测试的人里面,有机光伏领域的研究者占多数,毕竟这里是国内唯一,全世界唯二可以进行R-SoXS测试的线站,另外一个则是漂亮国的先进光源ALS,这也是我们整个光源团队去年耗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搭设出来的新线站。”朱尚行吹完一波之后,笑了笑说道:“废话不多说,我们来调试吧,具体的测试方法……”

  朱尚行开始进行教学,R-SoXS测试的方法和GIWAXS类似,只是使用的X光的能量不同,这次测试用的是软X射线,能量为284.8电子伏特。

  另外,数据分析用到的软件也和GIWAXS一样,是FIT2D,只是采用的模式不同。

  许秋照例复制了朱尚行的技能,对方的熟练度达到了五阶10%,看来这种研究所里的老师,专精一项实验的话,熟练度通常都不低。

  调试完成后,朱尚行留了个电话,表示“有事直接打电话找他”,然后就离开了。

  许秋三人简单交流了一下,完成分工。

  韩嘉莹负责操作测试电脑,莫文琳负责更换样品,许秋负责处理数据,每测试20个样品轮换一次。

  R-SoXS主要表征的是有效层中相分离形貌的情况,包括相的纯度,聚集相的尺度等,得到的数据结果不似GIWAXS是二维彩图,而是一根峰峦状的光滑曲线。

  许秋实时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他最为关注的是J2:IDIC-4F体系。

  结果表明,这个体系的相纯度比较高,相对纯度在1:0.95,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值,可以有效的避免拆分后的电荷在输运中被复合,有利于实现器件的高效率。

  另外,聚集相的相区尺度在30纳米左右,这个数值比常规高效率富勒烯衍生物有机光伏体系的10-20纳米要高,可以与IDIC-4F具有较高的激子扩散距离相呼应。

  拿到这两个结果,就比较舒服。

  因为它们可以和其他测试表征的结果对应上,使得许秋手上的这个工作更加扎实,文章被接受的概率也就更高。

  在做一个工作的时候,通常需要开展十几、二十几种表征测试,如果这种能够相互印证的结论,那自然是极好的,但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出现矛盾是难免的。

  这也是每个科研工作者最怕出现的情况,辛辛苦苦做了一堆实验,结果不同表征测试得到的结论,最终指向了相反的结果。

  这种时候,一般有三种做法。

  下策是直接改数据,这种属于学术造假,可能当时投文章的时候编辑、审稿人看不出来,文章就发表了,但夜路走多了,迟早要凉凉的,哪怕只是一次造假被实锤,基本上这个人的学术道路也就到头了;

  中策是把这数据列在正文中,不过这种很容易被审稿人发现,如果对方想让你的文章通过,可能会无视之,或者提出问题要你解释一下,这样还算好,可如果对方不想让你的文章通过,大概率就会拿这点把你的文章吊起来锤,你还只能接锤,因为对方没有锤错;

  上策是干脆把这数据隐去,或者放入支持信息中,这样的话,被人抓辫子的风险就比较小,但是相对来说工作量就会缩小那么一丢丢。

  这里的中策、上策只是从文章发表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把问题埋起来装鸵鸟,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该有的心态。

  因此,还有第四种做法,也就是上上策。

  根据当前出现的矛盾,推演出来一个令人信服的新理论出来。

  这个嘛,难度可想而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都是不存在的一个选项。

  所以,很多人都选了C。

  这次的光源测试还算顺利,GIWAXS那边的进度稍微快了一些,毕竟是老实验比较熟练,而且样品数量也比R-SoXS要少一些。

  最终,众人忙到凌晨四点多,终于完成了所有样品的测试,又一起打车回了学校,顺带还在北区宿舍校门旁边恰了顿早点。

  不得不说,专门做早点的确实很辛苦,他们需要在三四点钟的时候开始准备,蒸馒头、蒸包子,打豆浆等,忙活两个小时,到五点左右生意差不多就来了,然后还要连着再干三四个小时。

  当然,能开下去的早点店铺,收入一般也不错,在魔都月入一两万也不算太难。

  包括之前被打击的黑暗料理,被城管抓了交500罚款,可能也只是人家一天赚的钱。

  小本生意,不似给人打工,个体户,也基本不交税,没有中间商(老板、国家)赚差价。

  许秋回到寝室的时候,已经早上五点半。

  隔壁C寝室的一位室友邢林刚已经起床,他在卫生间洗漱的时候,看到许秋从门外回来,愣了一下,问道:“你去早锻了?”。

  许秋随意解释了一句:“刚通宵实验回来。”

  邢林刚比了个大拇指,投过来一个敬佩的眼神:“大佬,厉害!”

  许秋摆了摆手,轻手轻脚的进入自己的A房间,躺下入睡。

  再次醒来,已经是下午一点了。

  许秋伸了个懒腰,点了份外卖,现在去食堂的话,基本吃不到什么东西了。

  通宵还是比较累人的,主要是打乱了生物钟。

  要是一直白天睡觉形成习惯的话,其实影响反而就不大了。

  朋友圈、“相亲相爱一家人”群聊里转发的“几点肝脏排毒、几点肾脏排毒”之类的科普文章,许秋是不信的。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漂亮国的黑夜对应的大致是种花家的白天,难道漂亮国人的脏器都在白天排毒嘛。

  况且,就算这套排毒理论是正确的,也应该是排毒时间跟着作息走才对啊,凭啥几十亿人按一个时间来排毒呢,没这个道理。

  许秋觉得理论上,只要保证规律作息和足够睡眠时长,以及对时间的准确感知,让生物钟稳定运转,不管是白天睡、晚上睡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当然实际上,白天和夜晚睡觉还是有区别的,白天会有噪声、光亮这些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这使得在白天睡觉的质量不够高。

  因此,长时间熬夜伤身体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睡眠质量低,睡眠的时间段的不同只是表象罢了。

  周三,许秋直接在寝室里宅了一天,将光源的两个数据补充在IDIC体系的AM的文章中,完成了论文草稿的最终版本。

  然后继续进行另外一篇IDIC-4F体系的文章撰写,也就是目标《自然·能源》的那篇。

  目前为止这个体系的实验数据也已经补齐,文章进度确实不快,差不多进行了三四成的样子,之后还要润色文字和图片,不过国庆前应该是能够投出去的。

  PS:其实,国内的魔都光源并不能进行R-SoXS测试,而漂亮国的ALS是世界上唯一能进行此项测试的实验室。另外,这项测试的制样非常麻烦,制样过程类似于TEM那样要把聚合物薄膜飘到水面上,再用氮化硅作为支架捞膜,氮化硅支架国内无法生产,只能进口,成本也很高。但因为前面提到这个实验的时候没有仔细查资料,现在为了剧情不出现BUG,我就把这个实验魔改了,改成测试条件等同于光源的另外一项GIWAXS测试,包括测试场所BL12B1线站,用的也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一个线站名。

  

378 迎接第二篇大满贯的文章(求订阅)

   接下来的周四、周五两天,魏兴思一连投出了五篇顶刊级别的文章。

  其中,有四篇AM文章,包括吴菲菲的二维钙钛矿综述,许秋的IDIC体系,陈婉清的IEICO-4F体系,邬胜男的六合一体系,还有一篇EES文章,韩嘉莹的J2体系。

  五篇顶刊级别的文章,显然是不可能全部都中的,毕竟同行会相爱相杀嘛,许秋估计能中两三篇就不错了。

  当然,全部都不中也不太可能。

  原因也很简单,就比如许秋投出一个工作,这个工作既有“12%高效率”的亮点,又有“新材料、新观点”的亮点,结果投AM被拒,之后几经辗转,到了ACSAMI、AELM这样的期刊上去了。

  如果一篇文章是这样的也就算了,假如连续五篇都是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类似于法学上“判例”的概念,也就是说形成了一个参照,那么同行投出来的其他类似工作,假如连许秋的工作都不如,怎么好意思投比ACSAMI、AELM档次更高的文章呢,可能就直接奔着三区去了。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同行评审也是有限制的,不能随心所欲的去针对,给差评,这样会导致整个领域的崩坏。

  更何况,会故意使绊子的科研工作者也不是全部,还是有不少人专注于学术本身的。

  周五下午,魏兴思出现在216的门口,一见面就开心的说道:“许秋,刚收到AM主编的邮件,你之前ITIC体系投AM的那篇文章,再次被选为了封面文章,同时还会在下一期直接被刊登,这篇文章发表的速度可真快啊,电子版我记得才刚上线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吧……”

  对于AM这种热门期刊来说,正常的文章在电子版被收录后,通常需要等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时候排队,才能正式发表,而许秋现在的这篇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正式发表,可谓是光速了,大概率是主编看到这篇工作,觉得非常有潜力,就亲自出手,提前了轮次。

  类似于小说网站有主编和普通责编,期刊公司也是有主编以及普通编辑,主编的权限非常大,而且通常都是在这个行业浸淫十年以上的老将,对学术论文的把控也很准确。

  话句话说,主编不搞研究,无法做出亮眼的科研工作,但判断一个工作好坏的能力基本上是MAX的。

  “那封面的事情?”许秋问道。

  “嗯……”魏兴思转头说道:“田晴,这次还交给你?”

  “可以啊。”田晴点头应下。

  “那行,下周一前弄好。”魏兴思说完,又朝许秋递过来一打文献:“这是最近有机光伏的文献,最近跟风ITIC的不少。”

  魏老师离开后,田晴问道:“许秋,关于文章封面有什么指示嘛?”

  许秋考虑了一会儿,说道:“构图的话,可以参照我们之前那篇封面文章的样式,或者到期刊网站上参考其他人的封面。我只提一点要求,表现出ITIC是一个平面型的非富勒烯受体,有别于传统的PCBM材料即可。”

  田晴点点头表示:“没问题,有过第一次的经验,现在第二次做封面会轻松不少。”

  搞定了封面的事情后,许秋简单翻看了一下近期的文献,有十几篇,还不少。

  这些都是剔除了魏兴思课题组本身发过的文章,全部都是其他课题组的文章。

  徐正宏他们IDTBR体系的暂时没有什么大的声音,只发了一篇JMCA,主体结构还是IDTBR,没有太多创新之处,不知道他们是在憋大招,还是哑火了。

  而ITIC相关工作的文章数量明显变多了,一共有五篇。

  大多数都是跟风用ITIC受体,然后找一个许秋他们没有用过的给体材料进行匹配,包括PPBDTBT等,分别得到7%-9%的效率,没有太大的新意,比如涉及结构改性,或者提出什么新的观点,都没有。

  因此,文章质量相对AM来说也就一般般,最好的一篇发到了一区AFM上,另外还有三篇上了JMCA、ACSAMI和CM。

  这些体系许秋之前也可以做,但是没有做,目的就是留给其他人喝汤的,破不了10%的体系,他现在已经看不上了。

  在这四篇文章里,有三篇许秋之前就看到过一次,都是他审过的稿子,当然,具体的审稿任务被他以“锻炼审稿技能”的名义,分配给了学妹和莫文琳和邬胜男,他负责二次审核。

  第五篇ITIC相关的文章被发在了AM上,也是这批文献中唯一顶刊级别的文章,是龚远江课题组的工作。

  他们把ITIC受体用在了全小分子有机光伏领域中,也就是给体、受体材料都是小分子,效率直接突破10%,达到10.23%,打破了全小分子体系的世界记录。

  这便是一个课题组里开展多个研究方向的“好处”,一旦有热点可以蹭,直接拿组里现成的体系往里面套,如果有效果,就能发一篇好文章。

  有点类似于交叉学科的成果,一项成果可以同步应用在多个领域之中。

  其实,诸如CNS主刊,它们喜欢接受的便是这种可以在多个领域产生影响的工作。

  比如石墨烯这类本身性能、潜力非常高,而且能够用在各个领域的材料,连着登上CNS主刊也不奇怪。

  像有机光伏领域,开发出来的材料基本只能自己和自己玩,很难拓展到其他领域中,那么想要登顶CNS顶刊的难度就非常高,必须要取得非常突破性的进展才有可能。

  而且,话说回来,并不是上不了CNS的工作就不重要。

  比如CNS几乎不会收纯理论的文章,那么很多做理论物理研究的,他们更看重的反而是物理领域里的顶刊——PRL(PHYSICAL REVIEW LETTERS),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只有8左右,但H因子高达200以上,也就是被引用次数超过200的文章数量超过200。

  甚至不乏有研究者认为PRL比《自然》还要强的,他们觉得CNS上发的都是那种“噱头满满的实验进展”,没有纯理论研究实在。

  总之,科研圈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玩法,没有一套恒定的标准。

  另外,有些著名的科学家在成名之后,也喜欢把自己做出的重要工作,就是那种可以发CNS主刊的文章,发表在自己祖国创办的“垃圾”期刊上。

  这也不是很奇怪,“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嘛。

  文献阅读完毕后,许秋总结出目前有机光伏领域文章的两大趋势:

  其一,文章的绝对数量变多,之前可能一个发十几篇二区以上的文章,现在一个月可能发二十、三十多篇二区以上的文章,这表明这个领域的热度开始增加了。

  其二,非富勒烯受体相关的文献比例变大,之前非富勒烯受体体系的文章占比可能不足30%,现在都已经接近50%了,日后这个比例可能越变越大,毕竟现在富勒烯体系的发展几近停滞,没什么新的东西可研究了,而非富勒烯体系还有不少可以挖掘的地方,更何况从器件性能上来说,非富勒烯体系目前已经全面超越了富勒烯体系。

  这两个趋势形成的背后,许秋开发出的ITIC体系,占了很大的功劳。

  许秋在web of science(wos)网站上查询了一下最初发表在AM上的ITIC工作,目前实时被引用次数已经有17次了,估计等之后wos网站更新的时候,这篇工作被评选成为高被引,甚至被评为热点文章都有非常大的机会。

  这篇文章,成为许秋第二篇大满贯的文章,基本上是铁板钉钉了。

首节 上一节 272/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