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217节

  打发掉吴菲菲,许秋和韩嘉莹在桌子边偷偷摸摸做了些年轻情侣们喜欢做的事情,弄得学妹脸都红了。

  ‘偷偷摸摸的还蛮刺激的……’许秋暗想道,随后他平定心神,继续撰写计划书正文。

  “接下来,要写的内容是,拟参加国际会议的背景、规模,要编故事啊,这个我擅长。”许秋嘀咕了一句,大脑飞速运转,手随脑动,噼里啪啦的快速敲击键盘:

  “20xx年4月,在魔都综合大学举行中–瑞双边研究人员的研讨会,主题为‘非富勒烯有机光伏和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项目的启动与未来科研规划’,主要包括中瑞双方的研究人员,同时邀请国内的一些同行专家和知名学者参加。”

  “20xx年11月在瑞典隆德大学举行……”

  “T?nu Pullerits教授将在魔都综合大学开展研究生的专题讲座和授课,主题:光电材料的光物理及应用;光电材料的载流子动力学和超快光谱学。”

  “魏兴思教授将在瑞典隆德大学开展研究生的专题讲座和授课,主题: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受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形貌调控与器件优化。”

  “搞定。”许秋轻呼一口气,又检查了一遍,改了几个错别字,满意的点点头。

  下一个,“与在研基金项目有何关系”。

  许秋思索了一番,打算用两段式的递进结构,首先在前面中规中矩的讲一下具体的关系。

  后面再升华一下:“因此,本项目与在研基金项目的研究思想相辅相成,是对在研基金的补充和升华;同时,本项目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个项目的成功申请做铺垫。”

  第一部分,只剩下了参考文献部分。由于之后还要加上吴菲菲那边,文献顺序肯定会错乱,许秋并不急着弄参考文献,只是把51篇参考文献用ENDNOTE软件改好格式,挂了上去。

  核心的第一部分完成后,剩下的就简单许多。

  第二部分,“项目执行计划”,他把之前写的“拟参加国际会议的背景、规模”部分放了进来,再加上每年中瑞双方的学生交流。

  考虑到有40万的差旅费预算,许秋大手一挥,每年交流它两个月,夏天一个月,冬天一个月。

  第三部分,“拟解决的问题”,许秋套用了吴菲菲之前写本子时用到的句式:“……是本项目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关键问题/难点所在。”列举了三个核心点。

  至此,项目计划书正文的初步版本已经完成。

  

288 为什么会有些暗爽的感觉呢?(求订阅)

   之前在撰写计划书的时候,许秋的手机亮了一下,瞥了一眼是来自“20xx届材料科学系毕业生通知群”的消息,他就暂时没有理会。

  现在终于忙完了,许秋查看消息。

  辅导员于强:“@所有人毕业论文的查重结果已出,请尽快登陆个人URP系统查看查重结果,如果我们班级内有查重结果异常的学生,请尽快和我联系,以免耽搁正常毕业。”

  “孙一凡撤回了一条消息。”

  “池俊撤回了一条消息。”

  类似于课题组的两个群,许秋他们毕业班级是有三个群的,一个是正常的有辅导员的群,一个是不带辅导员的群,还有这个新建立的通知群,为了防止漏掉重要消息,通知群中是不能闲聊的。

  许秋看向另外两个群聊,带辅导员的群里是一排排的“收到,谢谢于导~”,队形非常整齐。

  看到这个,许秋不由想起之前辅导员通知了一条消息,后面有人回复了一句“妈的,收到!”,然后一连串都是“妈的,收到!”、“妈的……”

  关键第一个发的人很快察觉到了事情不对,在两分钟内就撤回了消息,而后面有几个倒霉蛋没来得及撤回……

  不带辅导员的群,同学们开始讨论查重结果了,消息99+。

  “大家都来晒一晒自己的重复率吧,小弟不才,12.2%。”班级里的一个活跃分子起了个头。

  “我的17.2%,不会是班级里最高的吧。”很快有人响应。

  “我的更高,19.7%,都快破20%了……”柳文有回复道。

  “25.6%在此,还好我提前上淘宝查过一次,把重复率降了下来,哈哈。”这是班级里绩点吊车尾的田俊,绩点堪堪过了2.0,不过他的交际能力不错,是电科的小班长,据说是个富二代,毕业了打算出国读个MBA,然后回去继承家业。

  “过了就好。”柳文有安慰了一句。

  “怎么都是两位数的,有没有低一些的?”孙一凡插话。

  “6.7%,你多少?”陶焱冒头。

  “我6.6%,比你低一点。”孙一凡回复。

  “不知道最低的有多少,@方晓桐@许秋@汪元璘……”陶焱圈了几个他心目中的学霸。

  “2.8%。”这是材化绩点第一的妹子,方晓桐,之前大二大三有实验课的时候,许秋和她倒是一起做过实验,还算比较熟悉。

  “3.7%。”这是电科绩点第一的汪元璘,许秋和他没啥子交集,甚至有点记不清楚对方的样貌。

  “方大学霸,应该是最低了吧。”陶焱道。

  “我听辅导员说,班级里最低的重复率是1.2%,最高的25.6%,全体合格。”材料系三个专业的大班长说道。

  “特喵的,我居然是重复率最高的……”田俊道。

  “1.2%的,居然有这么低的,会是谁呢?”紧接着田俊又说道,却没人出来响应。

  再之后,话题就歪了,众人开始讨论毕业答辩的事情,还有答辩过后去哪里玩。

  许秋浏览了一番,其他人的回复,大多数人的重复率还是集中在5%-10%之间。

  那么,自己是多少呢?

  许秋心中隐隐有了答案,于是快速登录登录URP系统,查看自己的结果:

  重复率1.2%!

  果然是最低的那个,倒也在许秋的意料之中,毕竟他的毕业论文全部都是自己“写”的,没有复制别人一个字。

  而且,他的字数也多,就算碰巧有相似的描述,最终除以总字数,比例也会被稀释。

  整个查重报告有两页,还是非常详细的,最上方的一栏里列举了具体信息。

  去除本人已发表文献复制比:1.2%

  跨语言检测结果:0%

  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1.2%

  总文字复制比:1.2%

  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0.3%(10110300020_王家宁_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二元D-A共聚物给体的研究)

  最后一项,许秋推测应该是某前辈的毕业论文,不过只有千分之三的复制比例,应该只是一些专业术语的重复,毕竟对方做的领域可以说和许秋是一模一样的。

  他的PCE11材料就是二元D-A共聚物给体,基于聚合物给体材料的有机光伏,也被称之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晚上,回到寝室,许秋发现他的两个室友都坐在写字桌前,准备着答辩PPT。

  陶焱随口问道:“许秋,今天没看到你在群里聊,你毕设重复率多少?”不等许秋接话,他继续说道:“你的毕设应该是自己写的……等等,你是最低的那个,1.2%?”

  “是我。”许秋没有否认,他不会刻意的去“人前显圣”,比如在班级群里炫耀之类的,他始终认为既然选择了搞科研这条路,好好搞就是了,没必要钓名沽誉,包括之前,他也从来没有主动刻意的和别人炫耀自己在科研上取得的成果,不过现在既然室友问起,也没必要瞒着别人。

  然后,过了几秒钟,许秋就在班级群里看到:

  陶焱:“我找到我们班论文重复率最低的了,就是我的室友许秋,许大学霸。”

  陶焱:“不仅如此,你们知道吗,他的毕业论文字数足足有7万字。”

  田俊:“卧槽!我憋了一个月,才憋出来一万多字,七万字是怎么做到的。”

  孙一凡:“大佬,求带飞。”

  方晓桐:“666。”

  许秋扶额,好尴尬啊……

  果然把消息告诉陶焱,就等于告诉了整个专业。

  不过,为什么会有些暗爽的感觉呢?

  周三上午,吴菲菲已经把GIWAXS数据处理完毕,并放入了正文当中,邀请许秋帮忙改文章。

  许秋也没有推辞,他看到吴菲菲已经把他的名字放了上去,位于第二位,孙沃是三作,田晴是四作,冯盛东五作挂通讯,魏兴思六作挂通讯。

  虽然是第一次改钙钛矿领域的文章,但是许秋也没什么压力,吴菲菲的文章写作能力还是非常强的,目前来看应该是组里仅次于他的。

  其实,之前吴菲菲的文章写作能力应该是组里最强的,奈何许秋开了挂,一连修改加撰写了20多篇文章,硬生生的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才超过了她。

  正文部分没什么问题,许秋主要检查GIWAXS部分,帮忙改了改一些描述,还新增了一个小的“猜想式”的观点,又帮忙同步修改了摘要和结论部分,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二作身份了。

  修改完毕,吴菲菲美滋滋的找魏老师投文章,目标期刊AM,许秋则继续进行中瑞STINT项目的撰写工作。

  此前,项目计划书正文的初步版本已经完成,许秋继续按照“项目指南”,继续准备着“中方人员简历”、“中英文合作协议”、“预算报告书”等文件。

  吴菲菲在投完文章后,也开始撰写她负责的二维钙钛矿的部分。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许秋和吴菲菲通力合作,到周五晚上,两人准备好了中瑞STINT项目的全部申请材料。

  相较于正常的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这个国际交流项目算是一个阉割版的,重点主要突出国际合作,因此内容并不多,正文部分只有15页,这也是许秋他们完成速度这么快的原因。

  周日,许秋、吴菲菲、魏兴思三人开始修改项目计划书。

  毕竟是涉及40万的项目,魏兴思改的非常的认真,三个人坐在218大电脑前,足足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终于修改完毕。

  晚上,魏兴思把中文版的项目计划书转交给冯盛东,他们那边还要同步准备英文版本,提交给瑞典科研与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

  不同国家对于项目申请的习惯不同,因此他们那边的申请书并不能直接翻译国内的,需要依托国内的项目自行撰写。

  不过毕竟挂靠T?nu院士大佬,理论上申请个40万的项目应该还是不难的,主要就看国内魏老师这边能不能顺利过关了。

  

289 NC文章接收,进阶任务完成!(求订阅)

   周一早上,许秋和韩嘉莹在早锻之后,一起来到南区食堂吃早餐。

  许秋的手机亮起,有新信息的提醒,他拿起来看了一眼,说道:“是魏老师的邮件,标题是‘Fwd: Acceptance of your submission……(转发:你的投稿被接收……)’,后面没有显示出来,要点进去才能看到。”

  韩嘉莹喝了一口豆浆,猜测道:“这个时间段回来的消息,多半是NC那篇吧。”

  许秋打开了邮件正文,面露笑意说道:“你猜的没错,就是NC。”

  韩嘉莹也是开心的笑了笑,说道:“就是不知道我的那篇EES情况怎么样啦。”

  “应该也快出结果了,算起来文章投出也有一个月了,说不定明天意见就回来了呢。”许秋随意说道。

  随后,他开始仔细查看邮件正文,并向学妹转述:

  “上次文章大改后,稿件又返回到原来的三个审稿人手里,现在三个审稿人都同意文章发表了。在上次的审稿意见里,第一个和第三个审稿人都比较好说话,我们改的那么认真,多半会给我们通过的,当时就怕第二个审稿人死活不松口,那就要看编辑的态度了,现在这种情况就皆大欢喜。”

  “恭喜师兄再添一篇一区文章,咳,咳……”韩嘉莹一边喝豆浆一边急着说话,结果被呛到了。

  许秋忙轻抚学妹的背部,他没敢用力,因为他知道“呛着的时候拍后背”这种方法很可能是没什么用的,不过要是啥也不做就在那边干看着,着实有些尴尬。

  “让我看一看邮件,”学妹很快缓了过来,拿过手机,一边查看,一边说道:“魏老师也很开心嘛,又是‘Congratulations!’(祝贺!),又是‘Good job!’(干的漂亮!),咦,有一封新邮件,还是来自魏老师的。”

  “什么啊?”许秋凑过去,发现标题是“转发:材料系统计各位老师的重大科研成果”。

  点开查看正文后,许秋了然,原来材料系最近打算在院系官网上新设立一个宣传栏目,正在向系里的老师征集近一年来的重大科研成果。

  魏兴思就把许秋的刚发表的这篇NC,之前的那篇AM,还有吴菲菲的EES综述报了上去,让许秋把他的两个工作,写一个简短的类似于新闻稿的中文汇报递交上去。

  像AM、NC、EES这种级别的文章,在整个材料系也是非常亮眼的成果了,每年整个系加起来可能也就能发表几篇或是十几篇。

  虽然材料系有80多位老师,但是其中一半左右都是比较咸鱼的,每年没什么文章,全靠头部的那十几人支撑着整个院系的成果产出。

  吃过早餐,许秋找了个上洗手间的机会,进入系统空间中。

  不出所料,三篇一区一作文章到手,进阶任务已经完成。

  【进阶任务已完成,获得10000积分,权限等级+1。】

  【当前权限等级为6级,模拟实验系统I、II升级。】

首节 上一节 217/3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