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林忽然感觉自己的身体在升高。
仿佛被某种力量拉升起来,来到半空,以漂浮的姿态打量这个世界。
“是新的视角么?”
他想着,然后惊讶地发现眼前的世界变得透明。
那层层山峦,无数积雪和冰层,都再无法阻隔他的视线,他漂浮在半空,独立风雪中,以俯视的姿态看向地表。
于是,土壤也变得透明起来,他惊讶地看到了地下忙碌的人们。
整个星球宛如变成了一个透明的玻璃弹珠,程林就这样漂浮在空中,好奇地看着地下的变化。
“时间在加速。”
他判断出。
地下的一切都在飞速变化,他宛如在看一部加速的电影。
程林这时候忽然想起了一个叫做“延时摄影”的名词,眼前的景物有些类似于这种。
就仿佛是在将漫长时间里,地下文明的建设发展过程压缩成极短的时间在给他播放。
很有趣。
他饶有意味地凝视着地下,起初,人类还只是依托着下水道体系在向下深挖,渐渐的,将那些通道打通,不断向地层深处前行。
期间,似乎曾停留过几次,但似乎因为地表温度继续下降,而不得不再次向更深处挖掘。
无数机械共同分布在这浩大的地下世界,挖开的巨大空间里,开始有锅炉竖立起来,以原本的入口为通风管道,燃烧煤炭,为整个地下世界供能。
锅炉释放出滚滚的浓烟,人们又开始尝试利用地表的暴风雪发电,为地下城市提供电力。
在快速播放中,地下世界越来越大,从最初的简陋可怜,渐渐的,变得四通八达,复杂宛如迷宫般,再然后开始井井有条,按照螺旋形的轨迹不断向下延伸。
“人类显然找到了最合理有效的构建方式。”
程林心中评价。
接下来,地表的原本的通道开始被利用改造成各种通风设施,人们在挖掘过程中寻找到了地下煤炭、石油、以及更深层的地热能源,这令他们摆脱了地表供应电力的难题。
“一切在慢慢变好。”
在程林眼中,人类开始继续向更深处迁徙,厚厚的土壤隔绝了寒冷,令人们不再受到致命寒潮的攻击,然而长久的地下生活同样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危险。
于是,人造阳光出现了,它们如同旧时代的路灯一般,在地下城市的各大关键枢纽地点建设,点缀,让那暗无天日的世界变得稍稍有了那么一点美感。
“科技在退步?或者是畸形的进步?”
程林发现在挖掘的过程中,世界的科技方向从最开始的高精尖,虚拟化向粗狂的蒸汽朋克风格转化。
倒不是真正的退化,但重型机械,齿轮,排气管,探头,机械臂……以及大型能源的飞速发展彻底成为了主旋律。
这促使人类的审美和艺术也开始向粗犷风格发展。
“这也属于必然,唔,他们停下来了。”
第252章 新生态圈
人类停了下来。
程林惊讶地看到人们在抵达地下一定深度后停止了向下挖掘,大概是这个深度已经不再寒冷,然后他们开始横向扩张,整个地下城市的规模在迅速扩大。
“从纵向转向横向,是要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力了吧?”
程林思考,挖掘时期消耗的主要是地表积攒的粮食,而地下城市的建立则需要更加多样的能源供给以及食物来源,这是人类需要攻克的难题。
画面中看不到细节,但通过整体的宏观把控,程林欣慰地看到地下城市渐渐繁华起来,人口数量似乎也终于停止了下跌的趋势,开始缓慢回升。
这时候,整个地下城市总体结构已经十分复杂和混乱,人们经过了最初的仓促的,拼命的挖掘,到现在终于开始认真改造居住环境,这让程林联想起了“历史的必然”,诸如先污染后治理,先经济再文化之类的条目,如今的地下城居民们似乎也在进行这种转变。
期间似乎发生了一些社会形态上的改变,程林发现在某一段时期,人们停止了工作,而开始进行争斗,即便他看不到斗争的具体情形,但总体的态势十分清晰。
“起初一切为了生存,其他的事情都顾不上,如今开始站稳脚跟,所以社会结构方面的改变开始发生。”
程林对此并不意外。
从地面转入地下,这只是单纯的生存、科学、生产方式的改变,这属于最明显的变化,而更加隐性的变化则在于整个世界的割裂和原有秩序的破坏。
“比如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信息隔绝,全球遭遇冰冻后,各个地区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转入地下,于是全球化信息沟通的大结构砸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原本在地面上,从大航海时代开启的,全球信息交流彻底结束,每一个地下城都是独立的个体。
信息闭塞,贸易停止,最多只能和周围的少数地下城进行有限的沟通,这势必对人类社会形态造成某种倒退式的冲击。”
程林飘在空中,孤独地面对着眼前的巨大“冰球”,喃喃自语。
这种形态的变化还可能滋生出新的思想意识……不过这些无法用眼睛观看到,他只能暗暗猜测。
不过整体的过渡仍旧相对稳定,这算是个好消息,程林还真担心人类抗过了寒冬,却死于内斗。
终于,地下城的横向扩张也停止了,几条通道触及了矿脉和地下资源,煤炭、地热、矿石、地下河流……他们甚至搞起了底下植物栽培。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下城市出现了。
接着,程林发现人类开始反向修建通往地表的通道,主要是稳固通气孔,地下的氧气含量较低,必须通过挖掘通气孔来保持气流通畅,然而通气孔经常要被风雪掩埋,必须有人常驻清理。
于是,基于通风口建立的地表“观测站”成立了。
“是利用的山峰么?”
程林惊讶地看到观测站并未建立于城市中,而是通过隧道开凿,直接通往附近的山峰上。
“简单来说,就是把山峰内部挖空,在山体侧面开孔,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气孔的安全,不被堵住,同时,也为观测站提供了足够的生存和储存空间,以及观测视野的高度。”
程林很快意识到了人类的意图。
这是很聪明的做法。
“还有雪地车……”
程林看到观测站建立起来后,从雪山里有一种奇怪的雪地车出现,由身体强壮的修行者驾驶开始在地表进行短途行动,进行探索地表,收集运送物资,绘制地图等工作。
“人类还是对地面不死心啊。”
程林叹了口气。
然而这样的探索终究是有限的,观测站主要工作是维护通气孔,试图重新搭建基于无线电的全球通讯……暴风雪以及天地间躁动的灵气使得通讯信号的传播变得非常困难,无线电衰弱的非常快,只能进行一定半径的沟通。
除此之外,便是每天忠实记录地表气温的变化,试图等待全球“解冻”的那天,期待于冰川融化,重返地表。
不约而同的,全球范围内的地下城都上演了近乎相同的过程,于是,一座座依托山峰构建的观测站耸立起来。
没有沟通,没有交流,但所有地下城市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这并不难理解。
“大概是……所有的人类,内心都渴望着重返地上。”
……
……
程林发现自己的透视能力消失了,他的身体也飞速坠落。
“时间加速停止了么?”
他心想着,展开身体掌控,令自己平稳地落在了地上。
“噗。”
当他的双腿触及地面,瞬间因重力而坠入雪中,整个身体被埋住。
“化!”
他微微错愕,等了一阵,确认时间不再加速,运转起浑身灵气,吐出一个字。
瞬间,在他的身体周围出现了两个火球。
低温火球对如今的程林而言已经不适于拿来战斗,但是用来辅助还是很舒服的,两颗火球迅速融化开积雪,在他身体周围飞速旋转开来。
很快的,程林身边数米范围的积雪都被融化了。
“收。”
程林挥手间撤掉了火球,站在一个近乎于完美的圆形的雪坑里仰望天空。
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
依然很冷,但阳光明媚,天空格外的明净,世界安静极了。
世界格外的明亮。
那是积雪将阳光反射出去导致的,大气层已经遭到了破坏,但状况还好,程林深呼吸了下,冰冷的空气进入肺管,令他下意识打了个寒颤,就仿佛是炽热的夏天喝了一大口冰水,浑身毛孔都收缩了起来。
“如果没有驱寒属性,怕是就不只是刺激,是痛苦了才对。”程林想到。
【五十年过去了,全球剩余的人类都已经转入数千米下的地底,开始新的生活,而地面上,也早已形成了新的生态】
【暴风雪的降临杀死了绝大多数的生物,但是终究有一些本就善于抵抗寒冷的生物坚强地存活了下来,并开始繁衍生息】
【寒潮的出现伴随着更加暴躁和浓郁的灵气,这种灵气使得许多植物率先发生了变异,变得极度耐寒,根脉极深,适合在冰川雪原中生存】
【有了植物,动物便有了食物来源,而狂暴的灵气和寒冷促使全球生物在几十年内发生了迅速的蜕变,残酷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机遇,生存在地表的生物开始迎来了大范围的觉醒,拥有更强的体魄,战力,以及适度的智慧,未曾觉醒的生物几乎全部死去,地表生物迎来了新一轮洗牌】
【人类因为钻入地下,保留了更多的人口,却也同时,失去了大范围觉醒的机会,除了少部分人类修行者外,大部分仍旧是普通人】
【世界形成了新的生态圈层,这次,人类终于失去了地面主宰的地位】
脑海中信息浮现。
程林一边阅读着,一边从雪坑中走出,地面上并不柔软,除开最表面的几十厘米的松软雪层,大部分都是坚硬的冰层。
这令他得以顺利在荒凉且冰冷的地表行走。
“果然有了新的生态。”
程林站在冻土之上,随意地掸了掸衣服,抬目远望,便看到了雪原上竟然有一片树林,那些树木通体漆黑,很宽,舒展开,似乎是在竭力吸收阳光。
模样扭曲而张狂,大概是因为没有人看,所以生长得很随便,很丑。
树林中还有其余的黑色,红色的,橙色的奇形怪状的草,乃至于一些果实,竟然生机勃勃,这令他啧啧称奇。
“本来还以为世界会变得无比荒凉呢,没想到……生命果然总能适应环境……当然,不适应的都被淘汰了。”
程林走过去。
很自然地在这些黑色的树木上感受到了浓郁的火元素。
“这些树木也是经过灵气改造后的灵植,只不过,以往我意识中的灵植指的都是草、花卉或者果实,整片树林都是的灵植的……倒真是罕见。”
程林摸了摸那漆黑的,模样诡异的树干,四处看了看,并未发现动物的踪影。
“动物呢?不是说,有许多觉醒了的动物存活么?”
他好奇问道。
【开启任务系统,请遵循提示,完成系列任务,完成后推演结束,你将会获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