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一直担任日中文化中心驻京首席代表,目的是架构一座民间友谊的桥梁,使我们的国民更多的了解日本,使两国的民众更多的交往。我作为日本留学生的在华担保 人,所做的这些都属于志愿者行动,不发工资,也没有报酬。经过我的推荐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学生也越来越多,最小的20岁,最大的60岁,北京大学、北京师范 大学、外交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外等高校都有他们的身影。这样为中国教育带来很大贡献,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政治上的。自从1990年以来我教授了全世 界1000人次以上学生。
在担任日中文化中心驻京 首 席代表期间,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那是2000年5月,我应福冈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北川荣市先生的要求,将一份史料转交给中国历史博物馆。这是一 份特殊的史料,详细地记载着二战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中国人被抓到日本做劳工的千人名单。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很郑重地接受了这份史料,现珍藏在日中战争史馆 中,供世人见证。所以很多日本人还是正视他们的历史,也正视他们祖先犯下的罪。当时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北京台、《北京青年报》、日本记者都采访了 我。
难忘的记忆
2003年我去了韩国,那时候正是北京的“非典”时期,当时飞机上只有两个中国人和六个韩国人,飞机着陆后,穿着白色大褂的检疫人员检查我们的体温之后才允许我们进入韩国。
初 到韩国时,我完全不会韩语,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可一年之后我已经可以和小孩,老人,学生们完全用韩语交流了。由于我教学出色,培养出了很多汉语高材生,所 以深受学生们欢迎。2006年12月应韩国电视台(KBS)频道邀请,特别为我拍摄了专题片《我爱你贺老师》。一时间邀请纷至沓来,中学、大学、道厅、公 务员培训中心都纷纷邀请我去讲课。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华侨学校校长姜育才也邀我去上课,我知道姜育恒是他的哥哥,并且我又认识了马英九的表妹,刚好借此能做 些统战工作,宣传中国的发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姜校长把华侨学校的旗子换上了鲜红的五星红旗,也换了大陆护照,还提出入党的要求,而后我积 极组织海外华侨举办了“中国文化年”的活动,借此,我还特别给国务院温总理写信汇报了大家对汉语的学习热情,以及海外青年华侨的反台独爱国思想。韩国教育 部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了中国语课,首尔在中秋节还举办了大型“中国人之夜”文艺演出。
我向温总理提出了很多建议,包括国外的免费教育, 从 小学到高中如何提高全民素质,必须要从教育入手,从农民开始,必须要让教育实施免费制,使全民接受教育,中国的未来才能蒸蒸日上。除了这个,我还提出了有 关农村教育的意见,还有如何提高煤矿安全以及农民减负等建议。在信的末尾,我真诚的向总理提出想在国外建立‘海外促统青年会’的想法,需要一面国旗,好组 织爱国华侨的相关活动。我万万没有想到,没过多久就收到了国家汉办(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心)张国清主任以特快专递寄到韩国来的大包裹,当时心情万分 激动,颤抖的双手,捧着包裹,真自豪!当我们轻轻打开一层层的包裹,除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外,尽然还有总理的亲笔回信,在场的华人都激动地留下了眼泪, 所有外国学生都争相和中国国旗合影。
我由衷的感叹,温总理真是一位亲民的总理。鲜艳的五星红旗带着他对我们海外华语推广者的无限希望,迎风招展。在“中国 年”的文艺晚会上,中国留学生手捧着温总理寄来的国旗在台上同唱《我的中国心》《爱我中华》,场面震撼人心。首尔大学、江原大学的学生们都争相在中国国旗 下照相留念,他们也正是因为非常热爱中国而学习了汉语。
之后我又给温总理寄去了第二封信,信的内容主要关于就业的问题,农村医务人员缺 口 问题,乡村医生的培训问题等。让毕业的大学生为农村失业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也可以在农村当老师、当村官、当乡村医生,这能解决很多就业问题,工资可以低 点,但应算工龄,外加三险,这样就实现循环就业,不仅能带动农村就业市场,教育发展市场,而且能推动农村医疗制度的落实……
MBC韩国文 化放送局局长赵赞植是我的学生,在向我学习了李白的《将进酒》,并且知道我是北京人后,就特别邀请我去电视台,录制《千文字》并制成光盘。他感觉从来没听 过这么美丽清爽的标准汉语,所以他每天都来我的学院学习汉语,现在已经能说能写,还与杭州电视台一起合作了一个节目。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儿子和女儿也都在 学习中文,女儿学习的更加出色,他爱人还是汉语研究生毕业,每周免费教我韩语。儿子史一男也被邀请去MBC与韩国歌星做节目,我爱人史磊也去韩国电视台参 观访问,受到赵局长的热情招待。
从春川华侨学校到济州华侨学校,我都是带着温总理寄来的国旗,和华侨相聚在国旗下,在那里和台湾华侨们 一 起讨论中文教学,一起吃烧烤,一起痛批陈水扁的台独政策。华侨学校校长姜育财在我的启发下去中国大使馆申请了一面五星红旗,换下了青天白日旗,还申请了中 国护照,并向使馆提出加入共产党的申请,这足以表明他反对台独,爱祖国爱党的真心,这也是我的统战功劳。
从2003年到2007年,我不 仅 在韩国推广汉语教学,也攻读了博士学位,还团结海外华侨、留学生做了反台独,促统一的和谐中国大家庭的工作。这一切都要源于温总理寄来的国旗,使我在国外 更加有力量,更加有智慧,更加有信心。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代表了中国的利益,还为在韩国的中国劳工们提供了法律咨询,帮助他们讨回工资,保护中国人的权 益,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因此我也受到韩国华侨姜育才,马慧珠的很多关爱。常去他们家吃饭,还一起去滑雪,郊游,更受到金光浩院长的照顾,一起去雪岳山, 加入韩国家庭的中秋团圆夜,我永远感谢他们。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十事有一事能成就要感恩,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的心情能让人快乐长寿。
灿烂时光——《赤壁》
2007 年春节,我回到了祖国。同年4月份,由美国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的大制作电影《赤壁》在北京开机。我与《赤壁》结缘,其实也是一个偶然。当时,我的姐姐贺亚 平受邀担任《赤壁》剧组专职医师,因为她是经验丰富的主任医生,又在担任中央台《健康咨询》栏目的专家顾问,但是由于上节目的时间与《赤壁》拍摄有冲突, 于是就推荐我去面试。没想到,我流利的英文表达能力,对药品的熟练掌握,以及用英语解释每个药的应用方式,一下子吸引了《赤壁》剧组的美国总制片人瑞克先 生。
当即我被美国好莱坞制片主任道•瑞克亲自选入《赤壁》剧组,为吴宇森、梁朝伟、金城武、林志玲等艺人做专职医生,同时也为《赤壁》 全 剧组当医生。这样我完成了从一个国际平台到另一个国际舞台的跨越。技能熟练使我从容不迫,由于在国外锻炼了我全科医生的能力,才能使我在拍摄现场,出现烧 伤、骨折、流血、休克等事故时处理的有条不稳,也让我成了导演和明星们最信任的医生。
《赤壁》是一个由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意大 利、 加拿大等多国人参与的大制作。而我又是一个会英语、日语、韩语、略懂法语、俄语的全方位医师。在《赤壁》中,扮演甘宁的演员是日本的中村狮童,他有伤病 时,完全可以不用翻译和我交流。韩国特效师急性腰扭伤,发烧生病受伤,都是直接找我,我们沟通一点障碍都没有。
美国制片主任瑞克常常检查我的药箱,提问医 学问题我都对答如流,我们之间也无需翻译,其实翻译也不会医学用语,意大利会计自带的外国降压药不懂用法,我熟练阅读说明书后,告诉他用法,他很佩服我。 药用完后,我又帮他在北京买了降压药,他还送巧克力感谢我,此时我深深体会到知识不压人,多年积累的语言能力和医学知识使我在“国际班车”到达时都能适时 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