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第202节

  甚至让朱元璋在他死后罗列出20多条罪状,骂他死有余辜。那么这位老朱家二公子的后代的命运如何呢?本期内容就让我们一口气盘点明朝皇室脉络中的秦王一脉。

  朱樉是在朱元璋开创帝业的征伐岁月中出生的,母亲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朱樉幼年时十分聪慧,又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军事技能点满级。

  朱元璋称帝三年后,14岁的朱樉就被封为秦王,封地在西安。1378年,西安的城墙和秦王府都宣告竣工,诸省正式到西安就藩。

  那个时候朱元璋劝他说关内的百姓从元朝起就十分疲惫,明朝建立后又承担了运粮纳税的KPI,实在是需要休息,所以秦王府竣工后就把不重要的工作停一停。

  但是朱樉竟然把老爸的话当耳旁风,大兴土木,让居民在自己宫中建起亭台池塘,在那里取乐,气得朱元璋斥骂他“不识士庶之情,蠢如禽兽”。

  朱樉的坑爹操作还不止如此。朱元璋千方百计安顿抚恤吐蕃18族人民,朱樉出征时虽然打了胜仗,却将那里的孕妇捉入府中,让他们夫妻分离。

  出征西番时不仅掳走150名幼女,又将155名幼男阉割,许多被阉割的男童,甚至因为恢复不好领了盒饭,给朱元璋气得血压飙升。

  朱樉宠爱赐妃邓氏,于是就将郑妃王氏软禁起来,每天只是随便投喂王氏一些食物。

  面对邓氏得宠的事实,朱樉就化身宠妻狂魔,甚至派人制作皇后的服饰给邓氏穿,还将自己房中的床做成天子专用的五爪龙床,忍无可忍的朱元璋刺死了邓氏。

  钟爱的邓氏被刺死后,朱樉不仅不听父亲的劝告好好对待郑妃王氏,反而变得更加残暴。

  朱樉经常在宫中花样百出地滥用私刑,割去工人的舌头,将工人埋在雪里冻死,绑在树上饿死,用火烧死,工人们人人自危,于是1395年,朱樉宫中的三名老妇下毒毒死了朱樉。

  朱樉死后余恨未消的朱元璋下令削减朱樉葬礼规模,还亲笔写下了一篇震慑古今的祭文,罗列了朱樉20余条罪状,骂他死有余辜。

  朱尚炳是朱樉的大儿子,15岁时父亲去世,他便继承了爵位,成了二代秦王,是大明首位以世子身份袭封的亲王,也是第一位袭封亲王。

  太祖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随即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削藩运动。好在朱允炆的目标都是他的叔父,像朱尚炳这样的第二代亲王倒没有受到波及。

  纵观几年成败之后,齐王的四叔燕王朱棣杀进南京城,成为了新的皇帝明成祖。

  朱棣称帝之后的数月内,在外的楚王朱桢、蜀王朱椿、湘王朱柏、晋王朱济等藩王纷纷主动进京朝觐,承认新皇帝的合法地位。

  唯独朱尚炳自己没去,派弟弟去的。1402年,朱棣安排朝廷重臣、兵部尚书茹常之子和朱尚炳的妹妹长安郡主结了亲,同时找朱尚炳入京觐见,如此朱尚炳才不情不愿地启程。

  本以为如此一来,秦王与朱棣就能相安无事,但是偏偏朱尚炳祭祀父母时用了两个借阅的称呼,称父母为“皇考妣”,又称生母为“愍烈妃”,对此朱棣虽然没有深究。

  但他已讨伐鞑靼大汗本雅失里为借口,从秦王护卫中抽调了近2万人。这让朱尚炳心态炸裂,明成祖遣使者到朱尚炳封地,他也以生病为借口,不出迎以示抗议。

  朱棣以此为机会,以辅导不利为由,秦王长史、纪善、典仪等王府高层官员一锅端了,还写了一封措辞极其严厉的敕书敲打朱尚炳,朱尚炳得旨立马启程前往南京谢罪。

  回家后不久,32岁的朱尚炳就去世了,将王位传给了嫡子朱志堩。秦王朱志堩一生谨小慎微,在位13年,21岁去世,谥号僖。由于朱志堩没有子嗣,最终庶长兄魏南王朱志均进封,但是朱志均24岁离世时也没儿子,于是就又由弟弟朱志皦继承了秦王位。

  这一脉最终继承到第15任秦王朱存枢。1643年,李自成攻破西安,朱存枢投降被李自成封为权将军,一年后李自成讨伐吴三桂,他与其他被俘的明朝诸王随军至山海关之后便下落不明。

  朱尚烈是朱樉的二儿子,明成祖登基后朱尚烈被哥哥朱尚炳派去京城觐见,承认他四叔的官方统治者地位。第二年,朱棣就封朱尚烈为永兴郡王,同时还册立马指挥高志之女为永兴王妃。

  不过朱棣没有让朱尚烈回家,而是把他打发到甘肃巩昌镇守。

  这样一来,秦王朱尚炳就少了一个帮手,但是朱尚烈根本不愿意远去巩昌,于是走到凤阳府时,他就将迎接的人上至留守司官员,下到指挥小校都毒打了一顿,闹得满城风雨,最终镇守巩昌之事只能作罢,朱尚烈最终留在了老家西安。

  直到1418年,朱尚烈去世,在位17年,享年35岁,朝廷赐谥号懿简。

  朱尚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朱志堩在15岁时继承了永兴王位,48岁时去世,谥号恭陷。朱志堩有三个儿子,朱公鉐、朱公冉和朱公鉱。

  朱公鉐后来继承了父亲朱志堩的永兴王位,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朱成兰。但是由于朱成兰自己的两个儿子后来都不幸去世了,就由侄子朱炳举继承了永兴王的位置。

  但是侄子朱炳举属于不合法继承即冒封,于是爵位传到了朱炳举儿子朱伟璀那里,就没再传下去。

  朱尚烈的二儿子朱志成后来被封为镇国将军,史书记载他有三个儿子,朱公鉐、朱公玲和朱公凯。还有一个孙子朱成。

  朱尚烈的三儿子朱尚煜在朱棣即位后被册封为保安王,后来朱尚煜26岁去世,事后保安王去世之时并无子嗣,只有妾氏赵氏怀有身孕。

  好在此后赵氏为朱尚煜产下一位遗腹子,取名朱志堩,这才使得保安王的香火不至断绝。朱志堩和父亲一样英年早逝,朝廷赐谥号道顺。

  好在朱志堩留下了嫡长子朱公鉉、嫡次子朱公鋐和第三子朱公度。

  朱公鉉在朱志堩去世后继承了保安王位,但朱公鉉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嗣,保安王位就落到了弟弟朱公鋐头上,朱公鋐36岁去世时还是没有子嗣,接力棒又传到弟弟朱公度手里。

  后来爵位又传给了朱公度的儿子朱炳占,朱炳占死后本应是儿子朱为见习峰,但这时明世宗朱厚熜开始严查,由于之前保安王经历过两次冒封,所以朱为被免除爵位,传承了近150年的保安国,就此画上句号。

  朱尚煜的庶子朱上周在朱棣即位后和兄弟们一起觐见,都获得了册封,其中朱上周被册封为兴平王。

  朱上周去世后,兴平王的位置先是传给了儿子朱公煇,又传给了孙子朱公硕,可惜朱公硕没有儿子,兴平王国就此消失。

  朱尚煜的六弟朱尚灴则分别为永寿王,朱尚灴的嫡长子朱智直其后又传于朱公鋐、朱成林等7代永寿王,这一脉一直坚持了200多年,最后一代永寿王朱存桑随着明朝灭亡不知所踪。

  朱尚煜的七弟朱尚开被封为安定王,但他没有像哥哥们一样安稳度日。二十五岁时他头脑发热想要谋反,后来被告发贬为庶人,被安排去守父亲的墓园,之后子孙都成了平民,史书便再无记载。

  【明朝宗室大盘点,晋王朱惘#历史#明朝#小知识】

  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他排行第三,很多人说如果他没有在壮年去世,之后的靖难之役会不会发生,朱棣能不能躲过大明的江山。

  恐怕都要打个问号,他就是明代最强藩王朱棡。那么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晋王朱棡后代的命运如何呢?本期内容就让我们一口气盘点明朝皇室脉络中的晋王一脉。

  朱棡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的嫡子,从小聪慧,和哥哥朱标一起跟着大儒宋濂学习,再加上颜值在线,所以朱元璋也很疼爱这个孩子。

  朱棡13岁被封为晋王,是九大塞王之一。20岁时朱棡在去往自己封地太原的途中,因为琐事用鞭子抽打了为自己做饭的厨子,消息传到朱元璋耳中后可把他急坏了,

  令人快马加鞭的送去了谕旨告诉朱棡厨师掌管饮食,随意处罚,很可能被下毒,领了盒饭,还拿自己举例说自己讨平天下的期间什么人犯错都一一处罚,

  唯独23年来都不敢责备厨师徐兴祖,后来朱棡不打厨子了,朱棡竟敢经常将人车裂致死,惹得朱元璋更生气了,想要废除朱棡的王爵,幸好哥哥朱标劝架,朱棡才得以保住晋王的位置。

  坐镇太原的朱棡是抵御北原蒙古势力的重要力量,他和弟弟燕王朱棣携手抗元,曾合力降服北元太尉乃儿不花,

  但是两人之间的感情却是塑料兄弟情,朱棣就曾因为朱棡手下的一个千户抢占了他位于大明川的果园,而向老爹朱元璋打小报告,最终还是朱元璋下了圣旨监护才把果园还了回去,

  可见朱棡始终压弟弟朱棣一头,后来朱棡奉命屯田巩固国防,朱元璋还亲自传授朱棡自己当年做牧童时的经验,让晋王教魏军如何牧马放羊,分配马羊,调教小马驹,如何在空闲时筑城,

  可就在这时,40岁的朱棡因病去世了。朱元璋悲痛万分却又无能为力。

  朱棡去世后,其子朱济熺继位。

  周继熙的三弟周继煌则抓住机会,在明成祖前不断诋毁哥哥朱继熙意图谋反,终于在1414年,明成祖终于下诏革去朱继西的晋王爵位,并命他去守父亲朱刚的陵园。改立周继煌为晋王,朱济熺被朱济熿幽禁长达10年才被救出。

  等到朱济熺61岁去世时,朱济熿因罪被废为庶人,所以晋王之位又回到朱济熺一脉手中,他们的长子朱美圭得以继位,成为第4代晋王。

  朱美圭年轻的时候都在陪父亲守灵,只当了5年的晋王就去世了,谥号献王。死后,他的儿子朱钟铉开始了60年超长待机的晋王生涯,硬是熬死了自己的长子朱其元和长孙朱荣。

  最后将交接棒递到了自己曾孙朱之手中,后来大宗两度绝嗣晋王位两次以兄中弟极的方式传承下去,最终传到诸审宣手中1644年。朱审宣被李自成俘虏后被李自成带到山海关,在山海关大战中为清军所获。

第236章 坑爹的儿子

  1646年起,清廷便不再册封藩王。两年后,周审宣与周王、德王一同被清廷处死。朱刚的二儿子朱继业,23岁被封为高平郡王,29岁去世。由于朱继业去世时尚无子嗣,其家产被继承,所以郡国被废除。

  周继煌是周的庶子,从小就嫉妒父亲宠爱大哥朱启熙。等到朱棣篡位后,周继煌抓住机会,号召哥哥的部下,把晋王之位抢到了手。

  周继煌成为晋王后,整个人更加嚣张,给晋王妃谢氏下毒,还将哥哥朱继和侄子朱玫瑰软禁起来。后来太宗朱棣和仁宗朱高炽相继驾崩,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

  朱继煌便联合明宣宗的叔叔朱高煦密谋造反。一年后朱高煦举兵反叛失败,朱继煌同谋的事情也被揭发,于是被削除爵位,和儿子们一起被发配到了专门禁锢明朝宗室罪犯的凤阳高墙。

  朱刚的四儿子朱继炫出生的时候,朱元璋恰好在举办庆功宴,听到朱继炫出生的消息,朱元璋更高兴了,于是赐封号庆城。

  所以在众多郡王中,只有朱继炫是不用地名做封号的。本来庆城王的封地在某地,但因为手下士兵抢劫商户引起民愤,所以明成祖朱棣就将他召回了太原。

  直到9年后,因为朱继炫跟随征战有功,朱棣才批准朱继炫带着母亲在汾州落户。之后他的六弟朱继朗也落户汾州,于是汾阳就有了两座王府,庆城王府在东,所以人们叫它东府

  永和王府在西,所以是西府。两座郡王府在汾阳城存在了200多年,子孙繁衍共11代后裔,至今仍分布在汾阳、平遥等地。

  朱继焕是朱刚的儿子,17岁时被封为宁化郡王。朱继煌污蔑大哥朱继熙企图上位之时,也想拉着宁化王朱继焕一起,但是朱继焕不愿意。

  后来朱继煌成为晋王,心眼比针尖还小的他决定报复朱继焕。他以朱继焕有过失为借口,将朱继焕和母亲拘禁起来,连生计都被断了,母子俩窘迫到只能靠变卖东西维持生活。

  当时朱继焕的母亲生病,朱继煌不准晋王府的医生为她治病,民间医生畏惧王府权势,也不敢为她治病。

  宁化王被逼无奈,只能找到正打算回京述职的山西监察御史祝生,求他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派一位太医过来给母亲治病。

  朱继煌倒台后,朱继焕的生活质量直线上升,儿子们也得以过上安稳日子。镇国将军朱继焕前后两任王妃都没有为他生下嫡子,因此在他死后应该由庶长子朱美壤继承。

  但是三儿子朱美赫和四儿子朱美宝这时候却跳出来企图夺嫡。二人声称朱美壤生母乔氏乃是乐户,而且并非生于王府,可能根本不是朱继焕的亲儿子。

  朱美壤赶紧上奏,陈述圣母乔氏是当年晋王朱继熙赐给父亲的歌伎,而且在自己的个人情况记录中都可以查到,这才保住了郡王的位置。

  朱美壤去世,谥号顺。他的次子朱忠,西峰宁化王朱忠为人荒唐,色令智昏,抢夺人妻,甚至连父亲留下的妾室都不放过,真是令人发指。

  弟弟朱忠玉实在看不过去,于是找当时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告状。朱佑樘并未严厉处置,只是削除了朱忠的冠带。朱佑樘的仁慈让朱忠更加嚣张。

  朱忠的嫡母赵氏见他如此作恶,惶惶不可终日,竟在惊惧中身亡。而他的生母刘氏多次劝诫朱忠收敛习性,不仅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反而遭到他的殴打。

  后来王府的事情再次告到朱佑樘面前。朱佑樘派人彻查此事,却被朱忠收买,他们企图将事实歪曲成弟弟朱忠玉私通。不过朱忠玉即使遭受严刑逼供也并未画押。

  朱忠又心生一计,将亲生儿子朱祁英囚在王府内锤击殴打,逼迫朱祁英做假证。生母刘氏心疼孙子,在朱忠面前为孙子讨饶。

  然而朱忠却撕咬刘氏的肩膀,随后撞击她的伤口,以致血流遍地浸染衣裳。最终朱忠的罪行还是被曝光,被贬为庶人,囚禁于凤阳高墙,直到1529年,朱忠的孙子朱朝重新向皇帝申请袭封。

  宁化王府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代,宁化王朱敏。朱继朗是朱刚的六儿子,1403年被封为永和郡王。据传永和郡王最初的封地在SX省永和县,但是因为那里地偏人稀。

  朱继朗不愿前往,于是他就以不能在母亲刘氏身边尽孝为由,不去封地,在汾城建府。朱继朗55岁去世,谥号昭定。永和王共传了9代,最后一代永和王朱敏在1644年李自成攻破汾州后不知所终。

  朱刚的七儿子朱继贺一脉的戏份相比哥哥们就少得多了。他在8岁被封为广昌郡王,33岁去世,谥号道。

  平郡王位被儿子朱美坚继承。然而朱美坚的两位王妃都去世得早,朱美坚32岁去世时仍旧没有儿子,广昌王一脉就此绝嗣。

  【明朝宗室大盘点,周王朱橚#历史#小知识#明朝】

  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不爱江山爱植物,他曾写出植物图谱《救荒本草》,不仅成为了李时珍的参考文献,还让各国的学者纷纷为其打call,他就是朱元璋的五儿子朱橚。

  他虽然无心夺权,但却两次因为意图谋反的罪名被流放云南,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坑爹的儿子。本期内容就让我们一口气盘点明朝皇室脉络中的周王一脉。

  朱橚是朱棣的亲弟弟,由于两人年纪只相差1岁,所以两人也比较亲近。那时候朱棣非常不爱学习,是个熊孩子,朱橚却不苟言笑,还很喜欢读书。

  1370年,9岁的朱橚被封为吴王,封地在杭州,不过因为年纪还小,所以没有去到封地。1377年,朱橚迎娶了开国功臣、宋国公冯胜女儿为妻。

  成家后他便准备动身去封地杭州,但这时有大臣上书说杭州是一线城市财富聚集地,如果封给一个藩王,国家的损失会很大。

  于是朱橚又被封为周王,封地变成了开封。朱橚到了封地之后一直遵纪守法,直到1389年,朱橚违反规定,私下里离开自己的封地前往凤阳。

  朱橚的岳父冯胜恰好在凤阳练兵,这无疑是在朱元璋的雷区蹦迪,踩到了他敏感多疑的神经,朱元璋大怒,即刻便下旨将周王朱橚流放云南,让其嫡长子朱有燉代替朱橚管理藩王事务。

  流放期间,朱橚看到很多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艰苦,很容易得病,又缺医少药,于是他组织本府的良医,编写了居家旅行必备医书《普济方》。

  《普济方》总结了历代医学家用药方,不仅包含3000多个方子,而且每个方子都写得非常详细,在明朝先后刊印10多次。

  两年后,朱元璋见朱橚并没有异动,就允许他回到封地。后来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允炆担心叔父们手中的权力会威胁到自己,于是着手开始削藩。

  最年长的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已经病逝,朱允炆最担心的就是四叔朱棣,而朱橚和朱棣关系最亲密,变成了首先被捏的软柿子。

  恰好朱橚的二儿子朱有爋举报自己的老爸意图谋反,正中朱允炆下怀,于是朱橚就被贬为庶人,再次故地重游,流放云南,直到1402年,朱棣夺取了皇位,朱橚的爵位才被恢复,此后朱橚终于可以安稳地在封地研究医药。

  1406年,朱橚的《救荒本草》出版。《救荒本草》作为一种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是中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标志,全书两卷,共计植物414种,其中近2/3是以前的本草书中所没有记载过的,而且插图精美。

  不仅后来成为了李时珍文献的参考,还在后来让美国、英国、俄国、日本的学者纷纷为其打call。64岁时,朱橚因病去世,谥号定王。去世后周王的位置传给了朱有燉。

  朱橚第一次被流放云南时,朱有燉才10岁,年纪轻轻的他就为这个家操碎了心,代替老爸管理藩王事务,三年时间里把周王府管得井井有条。

  等到朱允炆上台后,他又因为弟弟朱有爋的告发,和父亲一起被贬为庶人,流放到云南,权力斗争让他感觉疲惫。

  于是他有意地远离政治,专心研究戏曲和戏曲创作,元末明初杂剧日渐被新兴传奇剧所取代而趋于衰落,但是朱有燉却对杂剧坚持创作了31种,这也使他成为元末明初杂剧转型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明初杂剧第一人。

  1439年,朱有燉去世,直到去世朱有燉都没有子嗣。按照明初的法度,如果宗王无子,王妃及侍妾需要殉葬,朱有燉觉得这样实在残忍,于是在去世前特意向朝廷申请不要王妃和侍妾为自己殉葬。

  然而朝廷的旨意来得太迟,朱有燉的王妃龚氏以及侍妾失事的陈氏、韩氏、张氏、李氏等还是以死相殉。

  明英宗听闻讣告,派中官致祭,并下诏追谥王妃龚氏为贞烈,六夫人为贞顺,最终明英宗废除了这一残忍的制度。

  朱有爋是朱橚的第四子,无法继承周王位的他,在朱橚上位后动了歪心思,举报亲爹朱橚谋反,凭实力坑爹加坑哥,让朱橚和朱有燉都被流放到了南云。

  然而朱有爋却没有预料到四叔的谋反,朱棣成功后,朱橚和朱有燉又杀回来了,恢复了原来的身份。再次面对逆子,朱橚只有一个态度,

  要求哥哥朱棣处死朱有爋,不过也许是怕留下残害宗室的名声,朱棣只是将朱有爋册封为汝南王,把他打发到了云南大理。

  直到1422年,朱有爋的生母周王正妃冯氏去世,朱有爋才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20年之久的开封。朱橚去世后,朱有燉成了二代周王。

  而且朱有燉没有子嗣,如果朱有燉没了,自己就是下一代周王,于是朱有爋又打起了哥哥的主意。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他故伎重施,多次造谣说朱有燉要篡位,

首节 上一节 202/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