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其实跟汽车厂的张工属于同一类型的,属于实干派,动手能力强于理论。
这些人能派去进修,审核是很严格的。年龄不会小,因为有媳妇孩子的优先。
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责任感强。但同样的,这类人都比较有主见,不会头脑一发热,就去一些有保密的单位。那样的话,跟家人相聚的时间是很少的。
除非能成为中高级技术员,能分到不错的房子把家人接过来一起生活。
在昌城的飞机制造厂,能接触到核心技术的工程师,基本上都是住在指定的区域的。家里人都接过去,然后生活配套设施都齐全。
可在昌城汽车厂不一样,工程师要是不想住厂里建的职工楼,也可以去街道办找合适的房子租住。
请假也方便,想回老家就回老家一趟,不需要严格的审批。
所以苏联进修的一批人员回来后,通过个人的选择和审批,将有二十多人到昌城这边来。但不全部是到汽车厂的,有几人是到发动机厂的,还有两人是去橡胶厂的。
来汽车厂这边的,有十八个进修人员。等这批人一过来,技术部门就直接壮大了起来。
另外还有一件好事,就是能用在汽车上的薄板生产出来了,给了汽车厂这边一个专门采购的电话。
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什么厂生产出来的薄板,反正可以采购到薄板就是了。
有汽车薄板的话,车身可以减轻,成本降低。关键是材料的节省,以前一辆车如果要一千斤板材,现在可能只需要七百斤了。
这薄板也不是说直接能比以前少一半,能节省百分之三十就不错。毕竟汽车很多部位不是用薄板生产的。
但是用在轿车上,那就节省的多了,轿车的车身车门都可以使用薄板。
第154章 选干部房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三号。
这一年在也算是接近尾声了,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到五七年了。不过按照农历来算,其实还有两个多月,一九五七年一月三十一号才是农历的大年初一。
今天谭雅萱又调休了,江成上午没去上班,又属于在外面图书馆查资料了。
当然了,这理由还得有人询问他去哪里了才会用上,没人有要紧的事情找他,这理由都用不上。
又一批的职工楼房建设完成了,普通职工楼主要是解决职工的基本住房问题。一居室的房子,厨房都没有。职工要做饭,要自己带着锅碗瓢盆到一楼的公告炉灶那边去。
嫌麻烦的话可以购买煤炉子,在门口的窗户边做饭,煤球就堆放在门口过道的走廊边。
那公共炉灶一般住一楼的人使用的多,因为用灶台那种的,是要烧柴火的。买柴火是比烧煤球划算点,但住楼上的人不方便弄柴火。
而且干部楼就属于改善条件类型的住房了,起码汽车厂这边建的一栋干部楼都带有厨房,厨房里也都弄了灶台。
楼房的设计也不一样,普通职工楼是一排排的。一层有一排门,一个门对应着一个职工房。
而干部楼就有点像是后世小区里的锥形,有几个楼道,每个楼道的每一层都有左右两个门。
开门进去就是客厅,朝右边进去的房间,那么客厅的右边就会有两间房间。左边进去的就左边有两间房间。
然后朝南方那边还有一间房间,并且带一个很小的阳台,北面方向有一个小厨房。
三室一厅有厨房有阳台,厨房那边有一个小的排水管,不能上厕所但可以洗澡。
谭雅萱今天调休就是为了来看房子的,在南方如果有的选,一楼的房子肯定是不住的。住一楼方便是方便,但每年六月份左右梅雨季节一来,地面就回潮,房间里潮湿的很。
所以谭雅萱和江成在二楼和三楼选,总共就三层楼。有楼顶,夏天可以弄一张竹床搬到楼顶上去睡,但得准备蚊帐,楼层不高,蚊子多。
谭雅萱看中了二楼右手边的房子,左右结构是一样的,但上二楼的话先靠近右边的房子,能少走两步路,江成觉得也行,。
不过这房子也住不了多久,最多住一年多。以昌城汽车厂发展的速度,成为央企是很快的事情。到时候就要重新建设领导房了,带院子的大平层。
而周厂长是知道汽车厂一旦发展成央企,就是他离开的时候。甚至是在那之前,所以这次分房,周厂长都没选择住到这边来。
周厂长现在住的地方比干部楼的三居室稍微差一点,但他省的搬家折腾了。
“就选这套房子了的话,我下午就去厂里登记一下,把其他的钥匙还回去。搬家的话,中午跟强子说一下,燕子那边我下午也去说一下,这些亲戚一起,一个中午就全部搬过来。”江成站在房间里说道。
这栋干部楼就三个楼梯口,等于一个楼梯口就六户人,总共十八户。不过汽车厂建设的不光是一栋干部楼,是三栋干部楼,另外两栋户型不一样,是两室一厅的,面积小不少。
不过别看江成分的干部楼是三室一厅带厨房和阳台的,但房间都比较小,总共才七十平方左右。
江成住的那边院子房,别看只有三间房,但房间都比较大。特别是他跟谭雅萱住的正屋,是内外屋的结构,一间房子可以当两间小房子。
在院子那边三间房子的面积也有七十平方左右,但那边不包含客厅和厨房的。
谭雅萱是开心的点了点头,对于她来说,这就属于现代房了。不像院子那边,房间的门大,用的是挂锁。
而且院子房那边地面是青砖,这边是抛光了的水泥地面,扫地也方便,甚至夏天拖地,人可以直接睡在地上。
唯一有点舍不得的就是院子里那边江成弄的压水井了,冬暖夏凉还不用交自来水费。
这个年代的人都喜欢住这样的楼房,觉得院子房老土。后来的人喜欢住电梯房,再后来喜欢高层,巴不得住到天上去。
但真正有钱的人,就喜欢住院子房或者别墅。
“走啦,钥匙你也拿好一把,没什么好看的。这房子以后就是我们的了。晚上你多弄点饭~,算了,省的折腾,晚上到饭店里去吃一顿。把燕子一家都喊上,让他们那边也准备搬家的事情,我下午把你那能吃的妹妹也喊上。”江成拉着谭雅萱说道。
“去饭店吃饭,不把我爸妈喊上呀。”谭雅萱询问道。
“这是谈搬家的事情,喊你爸妈干什么,最多让悦子带点菜回去给他们吃。等我们搬家好了,再到这边弄两桌,请你爸妈过来吃饭。”江成说道,这媳妇是有孝心的,老丈人家没儿子,以后养老是一个问题。
“老江,你人真好。”谭雅萱给江成发了一个好人卡说道。
“好你个头,在乡下,你这样顾娘家,嫁到一个不好的,别说给你爸妈带饭菜了。你的腿都要给打断来。”江成拍了一下谭雅萱的屁股说道。
谭雅萱笑了笑,这就是她说江成好的地方。她爸妈没儿子,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舍得花钱供她读书的,所以她是想孝敬父母的。
在这个年代,女人嫁出去了,是没有养老的义务的。而且要以夫家为主,帮衬娘家都有可能被说成吃里扒外。
谭雅萱是觉得自己嫁的不错,但她妹妹以后就不知道会嫁的如何了。
两人走到了底层楼道出,这边楼道底下可以停放自行车,而且这一排干部楼的正前方还建了一个停车棚,可以停放自行车。这边三轮也可以停放在那边,下雨不怕被淋湿。
另外公共厕所也在旁边,离楼梯口最多五十米左右。
江成和谭雅萱坐上边三轮,踩踏几脚后车子就启动了,回去的路上在市场里买了点菜。
十一月份昌城这边的菜品种还是不少的,有卷心菜和大蒜叶,青菜,芹菜,莴笋萝卜之类的。
现在天气凉快,有些菜放家里几天都没有问题。江成喜欢吃青菜,南方的青菜就是青菜,指的是小白菜。要是在北方说买青菜,那范围广了,很多绿叶蔬菜都能被统称为青菜。
江成喜欢吃点小青菜,所以在家里谭雅萱都会备着点,煮面条和稀饭什么的,都会放青菜。
今天买了不少大蒜叶,大蒜叶带点辛辣的味道,炒肉再加点辣椒或者辣椒粉什么的,昌城这边的人可喜欢吃了。
反正昌城这边人的口味都比较重,喜欢吃辣。
回到家,谭雅萱就开始忙乎了,家里有鱼有肉。今天中午又要给那些亲戚老表改善一下伙食了,不过正好跟他们约定个搬家的时间。
让他们帮忙搬家,直接喊,也不用说给什么报酬之类的话。他们来城里干活,江成这边都招待了好几次了,要是喊他们帮忙搬个家,还推三阻四的话,谁有意见就不跟谁来往了。
何况搬家那天,能少他们的吃喝。
江成家里除了床和衣柜还有书桌比较重,另外还有一台缝纫机,其他也没多少东西了。这又不是后世,能有沙发和很多家电。
不喊这些亲戚老表,江成在外面花五毛钱请一个人,就搬一两个小时,保证人家抢着干,而且不用管饭。
江成喊他们帮忙,能吃的差了嘛,光请一顿饭,院子里的邻居都有很多愿意的。
第155章 第一百五十四 两种极致
中午,那些亲戚老表来江成家的时候,看见又给他们准备了饭菜,那是一个嗷嗷叫。说到要他们帮忙搬家的事情,也没有一个推脱的。
日子就定在了三天后,这两天谭雅萱也好收拾。
江成要搬走,这些亲戚老表以后在这边就不好弄饭了。这房子虽然会让江燕过来住,对于这些亲戚老表来说,江燕是嫁出去了的,女人是以夫家为主的,等于这里其实是杨枫过来住。
再说直白一点,江成只要搬走后,要不了一个月,有人再来问这里是谁住的。邻居都会说是一家姓杨的人,不会说是江家人在住。
而且江燕就算能把厨房借他们用,放东西能准备食材的侧房不一定会借。
江燕和杨枫就算是双职工,但有五个孩子要抚养。以前就杨枫一个人有工作的时候,家里是一人吃多少饭都要算计着来。
现在江燕参加工作了,也就是日子比较好过了。但跟江成这边完全比不了,家里的酱油,盐,油和调料什么的,不可能让这些亲戚老表用,更别说拿粮食招待他们了。
所以江成要搬家的话,这些亲戚老表以后就不会过来了。不过就算江成他们不搬,这些亲戚老表也快要不过来了。
砂石路修的很快的,只要材料运输能跟的上,一条街道最多几天就完工。城里就算砂石路要求厚实一点,也就十天左右。
何况这次昌城市里的道路是有路基的,以前是砂石路的,翻修加厚压平一下。是土路的,最多只是铺盖。
这不是重新开一条路出来,修路之前还要挖土填平什么的。
像那种翻修的砂石路,两三天就弄好了。不像后世,一条路修好了又挖开,挖了又修,修了又挖。影响居民日常出行,更是影响街道边上做生意的人。
城里的道路从中心区域开始修,已经修到很比较偏的地方去了。江成的这些亲戚老表来他这边借厨房,也要走不少的路。
等过些天就要修到郊区去了,他们直接让家里人送饭都可以。
江成中午吃过饭,休息了一会就去厂里了。最近他是真的有点忙,后天要在厂里的会议厅里,跟产业链上的那些工厂负责人谈生产军民两用越野车制造的事情。
前些天,江成并没有理解什么是军民两用车这事情。他是设计图纸是按照后世版本的BJ212来绘图的。
后世的BJ212基本上就是民用车了,一款情怀为主的民用品牌。
军用的话,一定得满足某种军事任务的特殊需求。比如长江46越野车就是一款用折叠帆布做为车顶的敞篷越野车。
也就是这种敞篷越野车,才可以成为指挥车,并且坐在车上人,可以装备武器攻击四周的人。
反正作为军用车,要么能有攻击性,要么有很强的防御力,总得有一样军事用途。
江成之前把后世的BJ212基本搬运了过来,这车看上去是硬朗霸气,但只有交通功能,就一个活靶子。
解放汽车起码还能装一车士兵,到达战场后,士兵直接跳车下去。撤退的时候,汽车在开动的时候,只要速度不快,士兵都能爬上后车厢撤离。
后世的BJ212,说能拆卸,但不便捷,而且还有焊接点。所以江成最近又把要造的越野车体型改小了一点,五座变四座,车顶改为折叠式和镶连式。
这样一来封闭性肯定差了,不隔音,天冷车内也会比较冷一点。
但是没有办法,如果只是作为运输车辆,能生产轿车的话,肯定比后世的BJ212舒适,并且材料成本更低。BJ212除了空间大一点,跟轿车没有可比性。
而且江成也不可能把后世的BJ212内饰也弄到这边来,后世BJ212的内心其实比较差,毕竟价格不贵。
但真皮座椅,车用空调,电子设备之类的。那些后世基本的东西,在这个年代就是享受了。
反正后世那款式的BJ212,除了造型能借用过来一点。尺寸和车身结构得改,改小一点虽然没那么霸气,但也比早期的BJ212好看一些。
国内材料依靠进口,光造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是很可能被叫停的。
所以江成打算在明年,也就是五七年的时候,干脆搞一辆简化版的大G出来。不含军用属于的汽车,就只能往极致方向走。
江成穿越这个时代也快一年了,也算看明白了现在国内的情况了。造车,要么节省到极致,要么奢华到极致。
节省到极致很容易理解,够用就行。国内目前就是一穷二白,别看到处发展工业,都是问苏联借贷的。
至于说为什么奢华到极致也行呢,因为国内就算穷,但一个这样大的国家也不至于一点形象都不要。
国内后来造的红旗轿车,成本可不低。都是配给国家那些有头有脸的领导,起码别人外国人看到国内的高层领导出门都寒酸,有些面子工程也是要的。
所以江成想好了,明年哪怕花一年的时间,手搓也要搓一辆大G出来。内饰也尽量弄的奢华,真皮座椅,驾驶座椅还能躺下来。
后车外空间大,方便乘客舒展交流,接待外宾难道不比红旗轿车牛。
江成下午到厂里后,就开始设计大G,大G的意思是大型越野车。G是德文越野车的开头字母。
所以江成要生产的是大型越野车,但大型越野车只是一种车的类型。昌江这个名字已经用在了轻卡汽车上了,甚至摩托车也用上了昌江的品牌,不过一说昌江750,就知道是说摩托车。
再用昌江这个名字用在奔驰大G这款式造型上的大型越野车,感觉拉低了这款越野车的档次。好歹给配上一个大气硬朗上档次符合风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