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光观车
中午十一点多,江成的那些亲戚老表就来了。建设局的施工队不管饭,上午收工的时间也早一点。
他们一来,江成就让他们先去处理今天上午捞来的鱼了。可能是天气逐渐转凉的原因,鱼都喜欢往深水地方活动,今天捞的鱼并不多。
招待一下这些亲戚老表,剩余的也就够自己吃几天的了,之前江成捞了鱼都要给江燕和老丈人那边送一些过去。
以后要想捞鱼也不是没有办法,江成是没有船,只能电河边上的鱼。但这个年代有鱼的地方多着呢,一些池塘里也有鱼。
池塘里的水是比较静止的,就算鱼在塘中间活动,江成也有办法弄到它们。
到汽车厂里,弄一条汽车内胎,打好气套上一个木盆。在池塘里不用担心激流的河水,只要池塘里有鱼,就能电到。
只要吃鱼不吃腻,江成家就不会缺鱼吃。何况除了电鱼,还能带着气枪去打鸟。管它什么鸟,打到就吃,又不犯法。
江成的那些亲戚老表,看着停在院子中的边三轮和边斗里的电瓶。那是真羡慕,边三轮不说,主要是那能电鱼的电瓶,他们也想弄去捞鱼。
但家里连手电筒这样的家电都没有的,也就是想想,真给他们也不会用。
江成能弄到鱼,大家只能说他有本事,不会说投机取巧。
哪里会像后世的一些钓鱼佬,看见有人电鱼什么的,自己还是一个空军。就说自己有点不舒服,想回去休息一下。
等他们鱼弄好后,谭雅萱那边也熬好了猪油和猪油渣。猪油渣撒了点盐弄了一些给江成吃着玩,这可没给那些亲戚老表吃。给他们的话,一会就能吃光。
猪油渣要留着炒菜的,辣椒炒猪油渣,很下饭的。不过面对饥肠辘辘的亲戚老表,没有下饭菜,光大米饭都能让他们干掉几碗。
米饭其实已经烧好了,烧了两锅米饭,用木桶装好了的。
“你们身上这样脏,等会不要到我房间里吃饭。强子,你带人到那个房间搬一张桌子出来,就到外面吃。”江成看饭菜快要弄的差不多的时候,对着江强喊到。
这该嫌弃的就是嫌弃,但没有看不起的意思。八个人没有一个身上干净的,现在推车和板车都不够用,很多东西就靠人力挑,想干净都干净不了。
“知道了,老三,跟我去房间里搬桌子。”江强听到江成招呼,立刻笑着听从道。
按照年龄和辈分,江成跟他们是同辈。但在这边,哪怕相处见面很多次了。江成家的条件和地位,让这些同辈的亲戚老表无法把他看作同辈。
在态度上是真的有点把江成看成长辈,对谭雅萱这个嫂子也是恭恭敬敬的。
但像江强的弟弟和妹妹,对待他和他媳妇,算是亲哥亲嫂了,都没有恭敬的态度。什么长兄为父长嫂为母,都是狗屁。爹娘不在了可能会那样,爹娘还在,江强和他媳妇算个屁。
桌子被搬出来,也不用搬凳子,就算凳子足够,他们也不愿意坐着吃。他们觉得蹲着吃或者站着吃更自在点,而且吃的多吃的快一些。
没多久,饭菜都弄好了。谭雅萱单独盛出来一些米饭和菜,她和江成不跟这一群饿死鬼一起吃。
论饭量,谭雅萱战斗力不比他们差,怀孕呢,本来就是胃口好的时候。但速度干不过他们,别看煮了两锅米饭,装在一起有一桶。可真要跟他们一起吃,谭雅萱跟江成还没吃饱,他们就全部吃光了。
这些亲戚老表在自己家里是分配好了,每个人吃多少的。吃的快也没有用,吃完了就没有了的。
在江成这边,江成不愿意讲那个规矩,他就喜欢看这些亲戚老表不要命的样子干饭。用大口碗装一碗满满的米饭,真跟饿死鬼一样几下子就吃光,江成也时候真怕会噎死一个。
跟谭雅萱干饭一样,江成也不知道怎么咽下去的。谭雅萱喉咙到底要多深,以后江成肯定会研究一下的。
不管这些亲戚老表怎么抢着吃饭,第一碗肯定是大家都要先盛好了。江成带头动筷子,大家才会开始吃的,这个规矩不管在哪里都是要有的。
当开饭后,摆放在桌子上的菜,还有旁边木桶里的米饭,那真是风卷残云。不是谭雅萱先留出米饭和一些菜,江成真会吃不饱。
吃过饭后,江成休息了一会,就开着边三轮带着电力不强了的电瓶回去厂里上班了。
这到了厂里,江成刚好看见厂里生产的第一辆车从他面前开过去。就是当初生产出来,想忽悠一些单位自己出材料,然后帮对方加工车辆换肉的那辆六轮车。
车子虽然简陋,其实挺好的。现在厂里车间多了,场地也比以前大好多倍。光一个机械组装车间,就二千多平方。
像手动托盘车和堆高车的生产车间都不算小,各种车间加仓库和食堂什么的。现在用腿走路转一圈得不少时间。
当初随意生产的一辆车,现在倒是成了接待参观车的。本来江成还提议过干脆再生产两辆的,不生产六轮了,就生产四轮的小型观光车。
但是被康书记否决了,现在汽车厂是重点企业,要起到带头作用。参观厂房都要弄一个观光车,这是享受主义,要不得。
只有一辆,可以随便找个理由胡塞过去。但你有两辆,那就分明是刻意为之。
江成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把边三轮开到话务室旁边,然后把电瓶搬了过去就开边三轮去车间转转。
在厂里,有专门给电瓶充电的车间。但江成给电瓶充电都是放在话务室的,话务室有电瓶充电器。
基本上大部分有话务室的单位,都会有一个电瓶,防止电力出现故障,电话都打不了。
江成把电瓶弄好后,就开边三轮先去机械组装车间看看了。
按照道理,江成也不好开个边三轮在厂里代步乱转,这样的话,周厂长和康书记还有其他高层领导不都有样学样。
但是江成没上办公楼呀,他这属于从外面回来,直接去查看车间的生产了。这属于尽心尽责的表现,这就像一些人常说的,聪明劲没用到正道上。
机械车间的职工很多,整个车间对外有六个大门。什么东西从哪个门进去,成品从哪里出来都有讲究的。普通职工就算有事情进来一趟,也要按照指定的大门进。有些门不让进,影响人家运输零部件进车间,那是要受罚的。
当然了,江成不受这个限制,他从任何大门进,那都算是临时突击检查了。他要出现,大家干活都要认真一些,在厂里总工程师面前要是表现不好。虽然正式编制职工不怕会被开除,但调你岗位真的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第150章 小盲区
在机械车间里,不能说到处都是机械操作的声音,但基本上是时时刻刻有机器在响。
其实这并不是整体的组装车间,汽车底盘的组装和焊接不是在这边,车架的焊接也不在这里。
后世的汽车组装车间,很多焊接都是机器人操作的。精准定位,误差比人工焊接小很多倍。
在这车间里,有一个大门口专门运送底盘过来,放在升降机面上的钢板上。工人只要按一下上升开关,就能升到合适的位置了。
连接在天车起重机上的爪钩就可以操作抓起发动机来定位安装了,在工作的时候,有工人会在快要完成的时候,用第二个起重爪钩固定好底盘和安装好了的零部件。
只要前面的工人一完成,就有人专门把按照好的底盘用起重机往后移动。没有自动化的机械移位,只能用人工代替。
每一辆汽车生产的时候,只要安排一个人专门操控天车起重机的位移就可以了。三十多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按照这个时代的汇率,才十多美刀而已。
住在城市里的人,不管工不工作,都是有城市居民口粮定量的。又不存在不工作的人连饭都没的吃。
车间里专门安排了一个小组的人来操作天车起重机,十多个人也不过一月几百工资。对于汽车厂的利润来说无伤大雅。
底盘运输到第二个工作台,立刻有操作工开始安装悬挂系统,减震器。
第一个工作台好几个人在一起组装,第二个工作台就两人。让后第三工作台又多了一个人,按照弹簧钢板。第四个工作台又变回了两人。
反正一路下去,根据安装难度不停的调整人数。后面也有很多一个人操作的,比如刹车盘,车灯什么的。
而且车间已经用上了电动工具手电钻,车门固定那边,只要把车门用爪钩吊起,一只手固定位置,然后一只手就可以打螺丝安装了。
整体组织比之前更流水线化,速度快了几倍。等以后可调节臂爪,简易机械手臂,还有更多的电动工具生产出来,生产汽车的速度还能快。
在车间里转了一圈,能在五十年代搞出这样一个生产车间,江成是比较自豪的。
从车间里出来,江成开着边三轮又去拖拉机生产车间查看了。
这拖拉机的话,江成也打算搞一个机械车间,但不需要钢结构那种高昂的汽车组装车间。小四轮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体型不大,弄一个升降架就可以方便组装了。
江成觉得还是要生产一体式拖拉机运输车,这车子可能农业局采购的不多,主要是农业局也不富裕。
但需要这车的单位比较多,建设局,住建局,林业局等等。拖拉机运输车牵引力和扭矩力大,适合在一些不好的路段行驶。
而且手扶拖拉机,容易上手。只要不是笨的,随便一个人也知道怎么打方向,跟自行车一样左右扭动就是了。
学拖拉机,如果是小四轮拖拉机,可能要一些时间,因为除了驾驶还要会一些配套的操作。
但手扶拖拉机,只是光驾驶的话,在平地里,两三天就会了。一些不好的路段,开一阵子也就能熟练操作了。
汽车司机培养的太慢,但跑运输的拖拉机司机,能成批的教导出来。
学开拖拉机哪家强,赣省昌城找机械工业技术学校。
江成来到拖拉机组装车间,正好看见车间外,郑可拿着图纸在指导工人进行手扶拖拉机头和拖车进行连接。
“郑工,这运输拖拉机弄出来了?”江成停好边三轮,下车询问道。
“只是初步生产出来了,还得连接后测试一下。”郑可回应道。
这毕竟不是一体的,组装后,要连接几根拉杆来达到整体控制的效果。牵引要弄个牵引杆,刹车要单独连接拉杆,还有各种连接装置。
要知道这可是依靠拖拉机车头牵引,后面可能是连人带几吨货物的。一旦出现问题,那可不是小问题。
江成也在看着组装,光这些牵连部件,就增加了不少成本。一辆车要是增加一两百块的成本,生产一千辆就十多万了,这年头十多万都够建设一个不小的厂房了。
手扶拖拉机很快跟拖车连接好了,也安排了人来试车。手扶拖拉机的启动装置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根据小四轮拖拉机的配置。只是改了一个转向装置,方向盘改成了拖拉机扶手。
要是启动都出问题,那小四轮拖拉机都要有问题了。在试车技术员的操作下,用摇杆钥匙很快启动了发动机。
发动机的声音有点响,但不算太响,抖动的也不厉害。因为这不是单缸柴油发动机,这是用来拉货的,算是中型发动机,江成没改变发动机的型号。
如果是单缸柴油发动机,吸引,压缩,排气什么的,都依靠一个气缸完成。只要发动机启动,拖拉机就会一直抖动。
四缸发动机就平稳多了,而且动力也强。不过缺点就是体积大,成本高,油耗也高。
江成其实是打算把四缸发动机用在一体式运输拖拉机上的,专门运输的话,需要马力强的发动机。
这四缸发动机拿去耕田的话,操作会有些费力,耗油,但耕田的效率肯定是很强的。所以江成打算综合一下,以后分体式的运输拖拉机,就用双缸发动机中的马力的就够了。
用单缸是轻便,也足够满足农民耕地要求。但拉不了多重的东西,不到公社成立的那年,普通人也用不上单缸拖拉机。
双缸的话,这拖拉机就会被买过去当农业运输车辆,还能在农忙的时候拿去耕地。
在汽车厂车间外,拖拉机启动后,驾驶技术员坐上了拖拉机。这驾驶手扶拖拉机,跟汽车的步骤差不多,只不过一些脚踩的东西变成手柄控制了。
离合器和油门都是挂档的形式,加上变速箱的挂档。所以拖拉机有好几个手动操作杆,学开拖拉机的主要就是学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操纵杆。
拖拉机很顺利的开动了,在汽车厂的路面上行驶,然后技术员在测试车辆的一些性能,主要是刹车和转弯之类的。
在原地转了好几圈后,驾驶技术员把拖拉机停了下来。刹车和牵引方面让技术员感觉没什么问题,但转弯的时候,总让他感觉有点不对。
感觉不协调,后面拖车给技术员的感觉就是慢了一拍。
感觉慢一拍~,江成听到后有点纳闷,因为他看到的是驾驶员驾驶的挺好的。
而驾驶员提出的问题竟然是感觉上的问题,这让江成怎么解决,或许是驾驶员自身的问题呢。
“师傅,我坐上去试试。”江成开口道,能让人家来试车,说明人家肯定有一定水平,不可能故意说这样的话。
“行,江总工,你注意一点。”驾驶技术员说道。
江成点了点头,拖拉机没有熄火,他直接坐到驾驶员的旁边就是了。就是坐一起,会稍微影响技术员的驾驶。
等江成坐好后,驾驶员继续开始行驶了。驾驶员为了证明自己说的问题,这次刻意连续转了好几个弯。
江成坐在上面,好像也真的感觉到有点问题。
江成其实没有接触过什么拖拉机,但有生产汽车的技术,来研发拖拉机,算是降维了。但现在的问题,应该是涉及到他的盲区了。
江成让师傅把拖拉机停了下来,他感觉这应该是分体式的连接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转弯的时候,的确感觉有点不对劲。
“师傅,你稍微等一下。”江成对着试驾技术员说着,然后又对着刚才组装的几个工人道:“几位同志,你们去哪里弄几个托盘车或者堆高车,装一吨以上的东西过来,然后弄到这拖拉机后车厢上面。”
“好的,江总工。”
听到吩咐,几个工人立刻跑着去办事了。
十多分钟后,拖拉机后面的车厢上装上了很多钢板,厂里好运输好搬的东西就是钢板了。
装好东西后,江成让试驾师傅再开开试试,带着东西转弯,并且速度别太慢。
又是几分钟后,一声‘哐嘡’巨响,车厢上的一张钢板掉地上了。
江成也看的很清楚,后面车厢在拐弯的时候,因为重力不平衡有一边翘起来了。
这在一体式的汽车上是看不到这样的情况,这是平衡有问题,前面跟后面平衡性不是一致的。
现在只是在生产拖拉机挂车,要是以后生产牵引货车挂车和半挂车什么的,转一个弯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得了。